第二章 兗州軍初戰雲杜

bookmark

江夏,雲杜城面對着曹操的兗州軍和孫劉聯軍在城外紮下的連天大營,作爲雲杜城的守將,高沛和鄧賢兩人也是微微動容。怎麼說兩人也算是跟着馬超涼州軍見識到了不少,所以哪怕兗州軍加上孫劉聯軍,都可以說是快要二十萬人馬了,但兩人卻也還不至於說被驚訝得不行。

不過心裡確實是擔憂,而且要說一點兒都不怕,那都是假的。

兩人是在馬超兵進江夏的時候,聽從郭嘉的意見,從益州調兵,然後是特意被自己主公給召來的。當然聽到了自己主公的調令後,可以說高沛和鄧賢兩人心裡確實是挺高興。之前在冀州,自己主公就沒忘了自己兩人,而如今呢,這自己兩人是又有事兒做了。

要說高沛和鄧賢兩人的心裡,其實是很清楚的。要說自己兩人也算是早就投誠涼州軍多少年了,也算是對自己主公挺忠心,可卻一直都得不到什麼太大的重用,兩人也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

當初和自己兩人,都是益州軍出身的將領,好像就屬自己兩人混得最不好,一想可不是嗎。

無論是嚴顏、黃權還有雷銅他們,還是說吳懿、吳班叔侄,李恢還有孟德等人,這些人哪個不必自己兩人混得好,都是受自己主公重用啊。唯獨是自己兩人,可以說和他們還是要差上一些的,所以兩人心裡明白。

而這個歸根結底的原因,兩人算是都清楚,說白了。那其實就是因爲本事不行。兩人可是很有自知之明,就別說是和人家黃權黃公衡、還有李恢李德昂,這兩個能當謀士的人比了,人家是能文能武。文武雙全的人才。

所以這個就不用多說了。但是就是和人家嚴顏、雷銅、吳懿叔侄還有孟德他們,也是一樣兒比不了啊。所以兩人仔細想過。也算是明白了,自己主公不重用自己兩人的原因。

以致於在接到自己主公調令的時候,兩人是激動得不行。

-----------------------------------------------------

確實,兩人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主公不重用自己兩人的原因,所以他們也確實是沒有指望,自己主公是一定要如何去重用他們。

不過當他們接到了馬超的調令後,心裡就都明白了,哪怕自己兩人就只是個三流的武將,沒錯,可自己主公卻依舊是沒有忘記了自己兩人。還記得自己兩人叫什麼名,要不也不能指名道姓直接就來調令了。

所以所謂是“士爲知己者死”,兩人當時確實是有一種如此的衝動。不過兩人年紀都不小了,更多的卻是把這個轉化成了動力。在他們的想法中。既然自己主公讓自己兩人去守好江夏的雲杜城,那麼自己兩人當然是要盡力而爲才行,要不還對得起自己主公嗎。

於是就這樣兒,兩人便來到了雲杜,當起了雲杜的守將。至此雲杜城就有兩個守將,便是從益州來的高沛和鄧賢。

-----------------------------------------------------

而此時的高沛和鄧賢兩人正站在城頭上,看着已經紮好大營的兗州軍和孫劉聯軍他們,眼神之中都有着一絲凝重。擔心是必然的,這也是肯定的,不過兩人都有他們的想法,這個也是沒錯的。

此時就聽高沛對鄧賢說道:“主公調令,讓你我二人來此,一直以來,雲杜算是很和平,而如今卻是面臨如此大敵,看來主公卻是把一切都算到了!”

說到這兒,高沛在心裡是苦笑了兩下,不過表面上,他卻是一點兒都沒有表現出如此來。

而鄧賢聞言,他則是一笑,然後便對高沛說道:“不錯,如今來看,卻是如此!”

“那麼這雲杜的戰事?”

鄧賢聞言則說道:“不要忘了之前主公的親筆書信!”

高沛一聽這話,他是眼前一亮,然後對鄧賢點了點頭,“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

兩人提到的馬超親筆書信,不過就是之前一段時日,馬超差人送來的他的親筆書信一封,是特意給高沛和鄧賢兩人的。而且他在心中說得清楚,如果曹操兗州軍和孫劉聯軍聯合來攻,那麼能守幾日就守幾日,然後找機會平安撤退,這就比什麼都好。至於說逞強什麼的,那就不提倡了,平安最重要,這就是馬超的意思。

說實話,一個雲杜城,確實也沒有讓馬超太過看重。而他更多的則是想看看曹操他們聯合之後,能有多少斤兩。畢竟是最強的勁敵,所以他是不可能不去重視,不可能不看重。

而鄧賢提醒着高沛別忘了自己主公的那封親筆書信,還不就是給他減輕壓力嗎。當然他心裡也清楚,就憑自己城內幾千人馬,肯定不是人家近二十萬人的對手,所以自己主公那封信的意思,那就是一點兒都沒錯了。所以他們當然是會照做,而自然不會去違背命令,怎麼說能不丟了性命,那肯定是不丟了性命好啊。

-----------------------------------------------------

雲杜城外,曹操的兗州軍是駐紮在了一處,而孫劉聯軍則是駐紮在了另一處。雖說不是涇渭分明,可是卻沒有駐紮在一起,還是分成了兩塊。

這個就不得不說他們的聯合了,畢竟曹操和孫策還有劉備的聯合。和孫策還有劉備兩人的聯合本來就是不一樣兒的,所以纔是如此。

此時曹操的中軍大帳,他和孫策還有劉備還沒有聚在一起,他倒是先召集了己方的將領謀士。好商談一下雲杜城的事兒。所以就召集他手下的所有人,來了他的中軍大帳。

此時就聽曹操說道。“仲德,你來說一下雲杜城的情報!”

“諾!”

要說兗州軍的情報系統,那是很強大的,哪怕高沛和鄧賢不過就只是涼州軍的三流將領。可卻還是有一些他們的情報在兗州軍的手中。當然了,作爲三流的將領,你不能指望着兗州軍對他們和那些一流將領,謀士、還有那些特意要注意的人一樣兒重視,那是不可能的。

-----------------------------------------------------

不過必須要承認的是,在情報這方面,兗州軍的情報。肯定是要比孫策、劉備他們那兒能詳細些,哪怕他們不會那麼去如何重視高沛、鄧賢這樣兒的三流將領。但是畢竟他們在情報這上面,確確實實是要超過孫策還有劉備他們的,這個沒錯。

而程昱應諾後。就開始給帳中衆人介紹雲杜的情況,尤其是雲杜的守將,高沛和鄧賢兩人的情況,畢竟兩人哪怕就只是三流武將不錯,但卻是一城的主將,所以當然是能詳細介紹,自然是要詳細地給己方衆人介紹了。而衆人聽後,便是對雲杜還有高沛和鄧賢兩人,有了一定的瞭解,雖說不能算是“知己知彼”,不過也確實是瞭解了不少之前所不知道的東西。

在程昱說完後,曹操便對衆人說道:“仲德已經是介紹完畢,不知各位對雲杜都有何看法?”

衆人一聽自己主公的話,此時都是不住地沉思,到底是要如何做纔好。雖說如今是己方和孫劉聯軍結盟不假,可己方對江夏的戰事,那卻是不可能不出力的。

-----------------------------------------------------

怎麼說呢,雖說衆人是不知道,自己主公和孫策還有劉備他們具體是如何商談的,也就是江夏利益歸屬的問題,但卻不代表他們就不會去想,自己主公此時是如此積極,讓自己等人想辦法,出主意,那麼是不是就是說,要是己方有辦法能拿下雲杜,那麼這個城就歸己方了?

也難怪衆人會有如此的想法,畢竟他們也知道,自己主公是個什麼樣兒的人。如果是孫策和劉備兩人,他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那麼自己主公那就更是“無利不起早”的人了,所以對己方沒有好處的事兒,自己主公是絕對不會主動去幹的,除非是中了人家的計了,還有可能,要不真是沒可能。

所以說這也不怪衆人如此想法,關鍵是如今這個情況,卻是不得不讓衆人如此想法。可事實到底是什麼呢,其實衆人所想的,也算是八/九不離十了吧。至少有一點,那就是,如果真是兗州軍的計策、主意成功了,拿下了雲杜,那麼至少曹操認爲,能從孫策和劉備的手中拿下這個縣城。

-----------------------------------------------------

而此時一聽自己主公說完,滿寵出言說道:“主公,想那雲杜城守將高沛與鄧賢二人,不過當年涼州軍戰益州之時的降將而已,所以屬下以爲,是不是可以直接去說服二將,歸降我軍!如此的話,豈不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雲杜!”

不少人一聽,都是點點頭,要說滿寵的話,確實,可不是沒有道理啊。不過荀攸此時聽了滿寵的話後,卻是微微搖了搖頭。他這時候心說,如果高沛和鄧賢兩人真是那麼容易就會被說服的話,那麼馬超絕對是不會讓他們來守禦雲杜城。

馬孟起其人,不會去做那麼危險之事,至少他如果沒有一定的把握的話,豈能是讓高、鄧二人去守城?

對此。至少荀攸不覺得是這樣兒,反而他認爲兩人雖說不是怎麼怎麼去死忠馬超,死忠涼州軍,但是想輕易去說服其人。幾乎是不可能了。這個根本就行不通啊。

-----------------------------------------------------

看到荀攸搖頭,曹操眼眉一挑。然後便問道:“不知公達有何建議,但說無妨!”

荀攸一聽自己主公都如此問了,他當然不會隱瞞什麼,所以是趕緊說道:“主公。伯寧之前所言,確實可以說是不無道理,不過我們卻是不能把此事想得太簡單了!”

曹操聞言問道:“不知公達之意是?”

“主公,各位,想馬孟起其人以識人而名聞天下,可見其人確實是有自己的一套。而他如今卻是讓高沛和鄧賢二人來駐守雲杜,可見絕非是無的放矢啊。就算我軍要去說服兩人。可卻也不要抱太大希望纔是,要不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衆人一聽荀攸所說的,也都是不住點頭。要仔細一想。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之前滿寵說的,有道理,可如今荀攸說的呢,一樣兒是有道理,或者應該說是更有道理纔是。

-----------------------------------------------------

聽了荀攸的話後,曹操則是微微點頭,心說可不就是這樣兒嗎,如今這情況,就是如此。

馬超能讓兩個不忠誠他不忠誠涼州軍的人來守城?至少自己是不相信的,所以既然他能讓高沛和鄧賢兩人守禦雲杜城,那麼他必然是有底氣,至少他們不會輕易投靠己方就是了。

所以一想到此處,曹操便對荀攸說道:“公達之言有理,不知各位以爲如何?”

樂進出言道:“主公,公達先生之言不錯,屬下亦是如此想法!”

樂進說完,之後又出來好幾個贊同荀攸話的,而最後是大家都表態同意了。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滿寵的話確實不是沒有道理,可人家荀攸的話,那纔是更有道理。

“不知各位還有何對付雲杜城的好辦法?”

衆人在心裡都是搖頭,一時半會兒還確實是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反正己方這麼多人馬呢,那就直接去攻城就好了,要不要如何。

-----------------------------------------------------

最後曹操是又和衆人說了一會兒,結果也是,沒有討論出什麼特別有用的東西。畢竟這個也確實是,什麼妙計奇策,確實也並非是什麼時候都有的。而且能對抗涼州軍的,那可以說就更少了,所以衆人都是沒有什麼特別好的主意。而如今他們的意思其實也挺簡單,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來這兒的可不止是己方一方,那孫策還有劉備,也和己方一樣。

這還別說,確實是這麼回事兒,要說這個時候,幾乎就是在曹操召集了自己屬下的同時,孫策和劉備,他們兩人也是一樣兒,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屬下。他們和曹操的想法一樣兒,都是爲了雲杜城的事兒。

而最後的結果,也是和曹操沒有什麼區別,討論來討論去,還不是和曹操他們所想的一樣兒,都是沒有什麼想法,只能是慢慢來了。如今就只有強攻一途,是此時必須的,而強攻自然就是放在明日開始了。

-----------------------------------------------------

曹操的兗州軍和孫策劉備的孫劉聯軍,是在雲杜城外休息了一日。畢竟算是遠道而來了,所以肯定是要按照“江湖規矩”,休息一日後,然後才大舉進攻纔是。

曹操和孫策還有劉備是再次碰面了,不過這次三人倒是都沒有說太多,只是決定了誰先誰後去攻城而已。當然他們是不會一起攻城就是了,畢竟孫策和劉備雙方聯合在一起攻城,那是因爲他們組成了聯軍,可是曹操卻是沒有如此不是嗎。

不過就因爲如此。所以第一個攻城的,如此首要任務,自然是歸了曹操兗州軍了。雖說是要吃點兒虧吧,不過曹操如今也不好是反駁孫策和劉備兩人。畢竟都是要攻城的。誰先誰後。差別是有,但卻也不是說那麼特別特別大。

而曹操也不是那麼一個斤斤計較的人。至少在這上面,他肯定不是。所以曹操同意了,讓己方第一個出馬,然後纔是孫劉聯軍。這也沒什麼。

-----------------------------------------------------

曹操倚天劍指向了雲杜,然後對士卒下令攻城。

這次兗州軍帶兵攻城的將領依舊是于禁,畢竟樂進他胳膊的傷,哪怕他自己是認爲沒事兒了,可曹操卻還是有些顧慮。畢竟所謂是傷筋動骨一百日,所以他還是很擔憂樂進的,因此他自然是沒有讓樂進上。而依舊是讓于禁上了。

經過之前在武陵的磨合,曹操認爲于禁的經驗可以說是已經增長了很多很多。至少之前于禁在武陵最後的表現,可以說他這個當主公的,那卻還是滿意的。所以因爲樂進不能帶兵。那麼這個機會自然還是他于禁的,別人卻是無法代替他了。除非是樂進的胳膊好了,那麼自然還是他親自帶兵,要不如今這個時候就只有于禁才行,反正曹操還是挺看好他的。

這不于禁在看到了自己主公下令後,馬上便帶着己方的士卒奔向了雲杜城。在他看來,本來不應該是己方先進攻,可誰讓自己主公對此都沒意見,那麼自己這做屬下的,還能說什麼。

-----------------------------------------------------

在於禁看來,既然自己主公如此,那麼肯定就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主公沒說什麼,那當屬下的就不必多問了,反正自己主公真不想去說的,那麼你就問了也沒有大用。如果說是他想說的,那麼你就不問,主公也肯定會講。

所以此時于禁是沒多想,而是一心帶着己方士卒攻城去了。在他看來,涼州軍厲害是厲害,可如今的己方加上孫劉聯軍,近二十萬的人,難道說還拿不下來一個雲杜城了。要真是那樣兒的話,那麼己方和孫劉聯軍都該是打道回府,都回家種田了。

而看到兗州軍此時已經是隨着曹操的令下,而攻過來了,高沛和鄧賢臉上都是無比嚴肅,一點兒都是不敢怠慢。對他們來說,這次就是一次大的考驗,可以說是自己主公對自己兩人的考驗。雖說自己主公心中寫得明白,可以直接就棄守城池,不過無論是高沛也好,還是說鄧賢也罷,兩人卻都是希望能帶着己方士卒多堅持幾日,那樣兒也好去面對自己主公了。

-----------------------------------------------------

不過說實話,面對着城下那麼多的人馬,他們兩人心底可都沒有底兒。至少此時此刻是沒有多少底兒,畢竟他們可還沒有自狂自大的認爲,就憑藉己方的幾千士卒就能抵擋得住兗州軍聯合孫劉聯軍近二十萬大軍多的時日。

可是即便如此,你讓他們輕易就放棄雲杜城的話,顯然也是不可能。所以最後只能說是手底下見真章吧,兩人都是如此想法。等到實在不行了的時候,他們當然不會死守城池,而是聽從自己主公信中之言,直接棄守城池,趕緊向東撤退。

但是如今,明顯他們不會輕易撤退,至少還沒有打就逃跑,這個不是涼州軍的作風。而且兩人心裡也清楚,要自己兩人真就那麼做了,估計也是沒有臉去見自己主公,沒臉去見衆位同僚,更是沒臉去見手下的那些士卒了。

可不是嗎,至少兩人心裡清楚,能跟着自己兩人守城的涼州軍士卒,有幾個是真正怕死的呢,所以……

-----------------------------------------------------

于禁已經是帶兵攻了上來,而高沛和鄧賢也已經是帶領着城頭上的涼州軍士卒展開了防禦。

兗州軍剛開始。算是吃了個小虧,畢竟城頭的弓箭手可不是吃素的。箭雨過後,兗州軍士卒在於禁的帶領下開始登雲梯攻城,不過在高沛和鄧賢兩人的嚴防死守之下。兗州軍士卒確實是沒有佔到什麼太大的便宜。反而是涼州軍此時佔優。這個是沒錯的。

在後面觀戰的曹操對旁邊兒的荀攸說道:“公達,看來涼州軍雖說人馬數量有限。可卻依舊是頑抗得很啊。”

荀攸一笑,“主公,如今可不止有我軍,同樣還有孫劉聯軍呢。不必顧慮雲杜之事,如果真要是顧慮更多的,還是孫伯符和劉玄德啊!”

曹操聞言一笑,對荀攸說道:“公達之言不錯,卻是如此!”

-----------------------------------------------------

要說于禁他想得確實是挺好,不過事情卻不是他所想的那麼簡單。至少他是被涼州軍的士卒打退了兩次,所以他也算是見識到了涼州軍士卒的厲害。

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說在武陵的時候,主要是栽在霍峻霍仲邈這個人身上了的話。那麼如今高沛和鄧賢兩人,就算是捆在一起,也一樣不是人家霍峻的對手。不過也得承認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涼州軍的戰力,是要超過劉備軍士卒的。至少經歷過這些戰事的自己,確實是深有體會啊,很有感觸。

所以要是和上次武陵戰事相比的話,于禁此時也不知道應該說是慶幸好,還是說倒黴好。可不管怎麼說,他唯一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攻破雲杜,而且讓雲杜是真正能歸屬己方的勢力地盤。

雖說這個想法今日是不會實現了,但是應該卻是爲時不遠,自己還不能等嗎。

-----------------------------------------------------

曹操此時皺了一下眉,荀攸這時候則說道,“主公,收兵吧!”

曹操此時是微微點頭,“也好!鳴金,收兵!”

“諾!”

然後兗州軍這邊兒便響起了清脆的鳴金聲,而於禁聽到了己方鳴金,他便帶着士卒撤退了。

而高沛和鄧賢兩人呢,他們聽到了兗州軍鳴金,然後再看到于禁是帶着己方的士卒撤退了,可以說他們真是鬆了口氣。畢竟這事兒可不是誰都能遇到的,而且自己今日表現,也確實可以說不是很好。反正自己是不滿意,至於說其他的,于禁此時都沒想太多,他就是一心要破了雲杜城。

高沛此時對鄧賢說道:“兗州軍總算是撤了!”

鄧賢則說道:“不錯,可是還有孫劉聯軍!”

-----------------------------------------------------

此時高沛和鄧賢兩人是對視了一樣,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顧慮,而且心裡都是苦笑不已啊。

當你以爲表現還不錯的時候,卻是要迎接另一番的暴風驟雨。對兩人來說,這就好比是剛打跑了狼,然後這又來了只老虎,所以也真是夠倒黴的了。

孫劉聯軍也許那戰力是不如兗州軍,可卻架不住他們人多啊,所以兩人能不擔心嗎。

于禁回來後,曹操是勉勵了兩句,然後便帶兵後撤了。當然了,他後退可不是直接退回己方大營,而是要給孫策還有劉備的孫劉聯軍挪地方,如此而已。畢竟自己這兒已經是出力了,算是完成今日的任務吧。可不是還有孫劉聯軍嗎,他們可還沒上呢。

而在曹操看來,自己兗州軍已經是出手過了,該是你們孫劉聯軍出馬的時候了。所以他是趕緊帶兵把地方讓開,讓孫策和劉備的人馬上前,去攻雲杜。

-----------------------------------------------------

而對於曹操的想法,可以說孫策和劉備兩人是心知肚明,曹操是個什麼意思。他們還能不明白嗎。

不過不管是孫策也好,還是說劉備也罷,都是一笑而已,卻是沒和曹操說什麼。在他們看來。這都是必須要經歷的。畢竟人家兗州軍打頭陣。然後退下來之後,自然是要己方再三了。這是肯定的。反正是早晚都要上,無非就是什麼時候罷了。

在曹操帶兵往後退,而孫策和劉備帶兵往前進的時候,沒多久。三人便相遇了。

曹操是先看了孫策一眼,然後又看向了劉備,而孫策和劉備也看着曹操。

孫策對曹操說道:“曹司空辛苦,趕緊帶兗州軍前去休息纔是!”

而劉備也拱手說道:“曹司空勞苦功高,卻是應該讓兗州軍多休息!”

-----------------------------------------------------

而曹操看着這兩人這副嘴臉,他心裡是恨得直癢癢,真想給他們兩人一人一個大嘴巴啊。可惜卻是不行,他此時心中想着。

不過雖說如此,可表面上他卻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而且此時就聽他說道:“操多謝二位體諒。我軍卻是征戰勞累,該是好好休息一下更好。多謝多謝,多謝二位體諒啊!”

曹操這話可真是九分假,一分真吧,不過對於這個,孫策和劉備兩人都無所謂了。反正他們知道,曹操兗州軍是第一個進攻的,結果是鎩羽而歸,那麼這就足夠了。而兩人可不像他們兗州軍,至少己方孫劉聯軍,那可比他們人馬多多了,不是嗎。而這個就是優勢啊,所以……

此時孫策和劉備是對着曹操一笑,然後是趕緊又客氣了幾句,反正都是沒有什麼營養的話罷了。而沒說幾句,三人便又分開了,曹操帶兵後撤,而孫策和劉備則是帶着大軍向前,至少暫時是往相反的地方行去了。

-----------------------------------------------------

雲杜城頭上的高沛和鄧賢兩人一看,果然,孫劉聯軍是這麼快就來了,這人馬,那是絕對比兗州軍多多了,看樣兒將近他們的四倍還得多吧。

兩人是一個比一個表情嚴肅,也不得不如此啊。之前的兗州軍,他們都嚴肅認真去對待了,所以就更別說是換成了人馬更多的孫劉聯軍。在高沛和鄧賢兩人看來,別說是十幾萬的人馬了,就算是十幾萬的大白菜,估計都能把己方的人馬給砸死,所以不服不行,人家就是比如今己方城內的守禦力量強啊,難道說不是嗎。

隨着孫策和劉備兩人令下,江東軍和劉備軍的士卒便和之前的兗州軍士卒一樣兒,是奔向了雲杜城。江東軍依舊是董襲帶兵,而劉備軍當熱還是周倉了,這個卻是都沒有改變過什麼。

喊殺聲是從開戰就沒有間斷過,主要還是攻城的一方,鬥志昂揚。之前是兗州軍,而如今呢,是孫劉聯軍。

-----------------------------------------------------

高沛此時是對着城頭的涼州軍士卒大喊道:“弟兄們,拿出你們的實力,就像剛纔一樣兒,兗州軍都退了,孫劉聯軍又有何懼哉!”

而鄧賢也是不甘示弱,一樣兒是喊了兩句,效果當然是明顯了,兩人的話音剛落,城頭上的涼州軍士卒的士氣,那就已經提高了。剛纔兗州軍進攻,沒讓他們佔到便宜,這個沒錯,所以涼州軍士卒的士氣,至少是一直都沒下降。

如今呢,士卒聽了高沛和鄧賢兩人這麼一喊,那士氣自然是提高了。在他們看來,既然那麼強的兗州軍都退了,那麼孫劉聯軍爲何又不能退卻呢。只不過人馬比兗州軍多罷了,不過如此又能如何,今日依舊是讓你們攻城無果。

看到士卒的情況,高沛和鄧賢兩人都是滿意的,對他們來說,暫時是夠了,如此,孫劉聯軍第一日的進攻,卻是徒勞了。

-----------------------------------------------------

就這樣兒,兩人是在城頭,再一次展開了防禦,不過對方是從兗州軍變成了孫劉聯軍。

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九章 欲遊學故人來投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二三三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二)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二)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九八三章 周徐伯寧帳中談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一三五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一)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一五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七)第四三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三)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五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二)第八三四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續)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一〇四章 涼州小勝南蠻軍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三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七)第一〇一章 崔安陣前戲孟優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四六三章 奔成都有人獻城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二二九章 馬超見木鹿大王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三四八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續)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四七四章 漢軍信使返武陵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三一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四)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四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七)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一五三章 樸克大帳宴石全第八九五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續)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九一六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二九九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一六〇章 董卓再請馬孟起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二八〇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續)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三六三章 除董卓呂布出手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一九二章 見母親心病終醫第七十二章 兗州軍兵進遼東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一四一章 爲立功董卓中計第二五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三)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
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九章 欲遊學故人來投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二三三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二)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二)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九八三章 周徐伯寧帳中談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一三五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一)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一五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七)第四三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三)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五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二)第八三四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續)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一〇四章 涼州小勝南蠻軍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三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七)第一〇一章 崔安陣前戲孟優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四六三章 奔成都有人獻城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二二九章 馬超見木鹿大王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三四八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續)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四七四章 漢軍信使返武陵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三一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四)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四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七)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一五三章 樸克大帳宴石全第八九五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續)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九一六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二九九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一六〇章 董卓再請馬孟起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二八〇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續)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三六三章 除董卓呂布出手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一九二章 見母親心病終醫第七十二章 兗州軍兵進遼東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一四一章 爲立功董卓中計第二五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三)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