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

bookmark

如今有了機會,這就不得不說,兩人確實,也真是有了用武之地了!所以他們心裡也高興,雖然誰都知道,是要走哪條路去奇襲函谷關,可到底更具體的事兒都如何,這不還得看他們兩大謀士的?所以此時就聽荀攸開了口,畢竟是程昱讓他先說,那麼荀攸這人雖說比較木訥,但是卻也尊重前輩,而且這樣兒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爲呢。因此,他是先程昱開了口,“主

公,屬下以爲,我軍可以派遣兩百從軍中選出的精銳步卒,前往函谷關以西,奇襲函谷!”

這便是荀攸的大致想法,至於說細節,他還沒有多說,這個自然是要等曹操問詢了。而曹操聽後,微微點頭,顯然荀攸所說和他所想,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首先就是派出多少人馬,這肯定不能派好幾萬吧,那不是開玩笑嗎?所以幾百,最多一千,都最多了。不過荀攸所說的一個詞很關鍵,那就是從軍中選出的精銳步卒,對,就是這個精銳步卒,這個是最

爲關鍵的。首先必須是精銳,不說一個頂十個,可至少也得一個頂兩個吧。而且還必須是

-----------------------------------------------------

步卒,這個也很重要,騎兵能攻城嗎?所以曹操和衆人一聽,知道荀攸所講最爲關鍵的地方,就是精銳步卒,而曹操點頭,衆人一看,顯然是主公很贊同了,雖說還沒有問具體細節。不過那還遠嗎?但是曹操顯然還不是那麼着急,“公達所言,我已知曉。不知道仲德想法如何?”要說起來老謀深算,在兗州軍中。還得是程昱。別的不說,就說程昱那個年紀,也真

是,衆人絕對不會因爲他年紀很大了,就看不起看不上他,反而因爲程昱這個年紀,卻是沒有人敢小看他,都知道。這謀士基本上真是越老越厲害。不像是武將,有幾個像黃忠那樣兒的?所以還真是,程昱從來沒有人敢小看了他,這絕對的老狐狸了,不是一般人能對付得了的。程昱一聽,便笑道:“主公,屬下與公達所想一樣兒,不過這也可……”程昱簡單補

充了兩句,是荀攸沒有提及到的,曹操點頭。然後問他們具體細節,這兩人自然是言無不盡,對自己主公和衆人也沒有什麼隱瞞的。直接把該說的都說了。然後曹操讓衆人討論,畢

-----------------------------------------------------

竟雖說細節的地方也有了,不過還是衆人一起討論,這樣兒更能查缺補漏,萬一哪地方有什麼漏洞,也好是能及時發現。所以衆人便商討開了,也知道,這個時候有什麼就說什麼,儘管事兒。其實也挺簡單,不過真要是實施起來。其實也不容易。尤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確實是不少。結果最後是討論來討論去。曹操最後拍板兒說道:“各位,還是由妙才和文謙,

帶着二百精銳步卒,前去奇襲函谷關!”一聽自己主公都這麼拍板兒了,衆人也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之前也是人家兩人親自去探路的。至於說夏侯惇,他對此更是沒有什麼意見,本來夏侯惇也不是個爭功的人,只要是對己方有好處,那麼什麼都好說。更何況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親弟弟呢,他更是沒有什麼想法了。反正己方只要能破了函谷關,就比什麼都強。

夏侯惇不是沒有爭強好勝之心,顯然確實不是那樣兒,但是其人雖說脾氣什麼的也不好,但是對於兗州軍,那確確實實,是盡了全力做自己的事兒了。對曹操也是特別忠心,這點夏侯惇確實是沒錯,曹操也清楚,不過要不是其人脾氣性格容易中計,這夏侯惇還是可以擔當

-----------------------------------------------------

重任的,不過就因爲那個性格,所以說,確實,曹操都不敢把一些事交給他啊。衆人此時齊聲道:“諾!”這時候誰都沒有意見了,畢竟該說的都已經說完,曹操都問過了,所以衆人是一致通過。不過之後的事兒,那就是在全軍挑選出來二百精銳,這個事兒對夏侯淵和樂進來說,那真是再簡單不過,這可比之前去探路容易輕鬆多了,畢竟探路那事兒不是兩人的強

項,可這兵事,絕對是兩人所擅長的就是了。曹操兗州軍這邊兒拍板兒,函谷關那邊兒,吳懿幾人對兗州軍,確實是疑惑非常。本來他們以爲這兗州軍停戰了這麼久,是不是在等什麼機會,要不就是想什麼計策破關。可是等了這麼多時日,也遲遲沒見兗州軍有任何動作,這個就不得不說,讓吳懿他們懷疑,他們確實是不知道兗州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這

說他們有計策破關,可遲遲沒有動作,要說他們什麼都沒想,可爲什麼就休戰了呢,這個確實是讓衆人大爲不解。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只能是等兗州軍再次出手了。

-----------------------------------------------------

所以吳懿他們的心情確實是不怎麼樣兒,就因爲不知道敵軍的具體情況。說起來他們也沒有那個奢求,就一定要知道兗州軍在制定什麼計劃,可是他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就因爲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幾人心裡都擔心,這就是暴風驟雨來臨的前兆啊。雖說他們並不知道兗州軍的具體想法,可吳懿他們卻也都明白,這他們遲遲沒有動作,那必然是在醞釀着大動作……

因此,幾人也不得不小心了。這兗州軍可沒有按照常理去做事兒,這讓他們覺得棘手。本來嘛,這敵軍不來攻關了。其實是好事兒。畢竟涼州軍在函谷關的糧草,可夠用很久很久的。半年都沒有問題,相比之下,兗州軍才應該擔心糧草的問題。雖說這幾年確實是差了不少,但是那得分和誰去比,這他們和自己以前比,確實是好了很多,畢竟曹操在兗州軍的地盤實

行屯田,這絕對是有大用。所以和以前比,兗州軍可強多了,但是真和人家涼州軍相比,確實,還差了一些,這涼州軍的富有可不是吹出來的,讓其他幾路諸侯可是紅眼啊。畢竟控

-----------------------------------------------------

制了絲綢之路,那可絕對是一本萬利,所以涼州軍可能窮嗎,至少從馬超起兵到現在。他好像真是沒有缺少過錢糧,這就是涼州軍,更別說涼州軍還販賣戰馬了。這也是進錢有收入的一大項。而此時吳懿他們也確實是只能等着兗州軍出招了,他們就是敵不動,他們就不動。

關鍵是兗州軍沒有什麼動靜,他們是不可能整出來什麼動靜的。顯然,涼州軍是不可能帶兵出函谷關去進攻兗州軍大營,這事兒吳懿他們絕對不會做就是了。別說如今的涼州軍人馬根本就沒有人家多,就算是人馬足夠,沒有了函谷關也能和兗州軍抗衡,可即便是那樣兒。吳懿他們也得從長計議,絕不可能輕易出兵就是了。說實話。這出函谷關襲兗州軍大營,說

出來簡單。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是什麼簡單的事兒,因爲這樣兒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輕則己方大敗,重那自然就是函谷關失守,就是這樣兒。因此,不管是吳懿也好,還是黃權馬漢他們也罷,包括年紀最小的彭羕,是絕對沒有一個人出這樣兒的昏招的,對,這對他們如今來說,就是昏招,都昏得不行了。誰用誰倒黴,己方用了,就要倒大黴了,倒血黴。

-----------------------------------------------------

如今四人只能是等着兗州軍來出招,不過他們確實是不知道,等兗州軍再次進攻的時候……兗州軍大營內,夏侯淵和樂進兩人就在大營休息了一日,便再一次帶兵離開了。至於說那二百精銳,實在是太好找了,只要在軍中下達命令,幾個時辰,就已經選出來了!他們雖說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去做什麼,但是自己主公說得清楚,就是執行一項重要任務,成功了

都有賞,至於說失敗的結果,曹操自然是沒說,不過士卒也許不知道,但是其他將領謀士沒有一個不清楚的,失敗了,自然是基本都回不來了。看着夏侯淵樂進他們帶兵離開,曹操心說,但願妙才和文謙能成功!他自然是對兩人有信心,但是這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後還要看老天幫不幫你,曹操是心裡清楚,所以他確實還有擔心。不過損失多少士卒,他

心裡都無所謂了,如果真失敗的話,只要夏侯淵和樂進能平安歸來,那麼就是除了破關之外最好的結果了。不過雖說夏侯淵他們是有重任在身,但是在兗州軍大營這兒的人,也一樣

-----------------------------------------------------

兒有着自己的任務,曹操說得清楚,時刻注意着函谷關的異動,但凡函谷關有什麼動靜,那麼就直接強攻,不分什麼時候!因爲曹操清楚,那個時候,就是夏侯淵和樂進成功進入函谷關,然後己方自然要和他們裡應外合破關!要不然就憑他們那二百人,說實話,曹操真是不相信他們能破了函谷關,必須要有己方的配合,只有裡應外合,才能功成!而光靠在夏侯

淵樂進帶着二百士卒,哪怕是精銳,可也沒人相信能破了函谷關。夏侯淵和樂進帶兵離開了,依舊是走着之前的路線,這回算得上是輕車熟路了吧,之前不熟悉,從來沒來過,所以確實是艱難險阻,但是如今呢,至少是比之前好多了,至少走過兩回了,也算是熟悉了不少。雖說該難走的地方依舊,可是卻比頭一次兩次的情況要好多了,而且精銳士卒畢竟是精銳,

他們可不是之前那些探馬所能比得上的,因此確實不用夏侯淵和樂進多說什麼,他們都知道該如何去做。沒有路,那就走出一條路來,更何況之前他們三十二人也在這兒走了兩遍,

-----------------------------------------------------

雖說沒走出條路,但也真是,夏侯淵和樂進可都記住了,該如何走,是什麼地方,怎麼過去,而這就是寶貴經驗。而那二百精銳呢,雖說這地方連條路都不是,可卻沒有一個叫苦,至少表面兒上是這樣兒,至於說心裡暗自叫苦罵娘什麼的,不可能沒有,可卻沒有人敢表露出來。畢竟前面走着一個夏侯淵夏侯將軍,雖說脾氣不似夏侯惇將軍那麼急躁,也不似其人

脾氣那麼臭,可兗州軍士卒還能不清楚嗎,那夏侯淵也不是善茬啊,平時你沒惹到他,自然是見識不到什麼,可你要真惹到他了,他那脾氣可不比其兄長的小多少。而後面的樂進樂將軍,更不用說了,從來就沒有一個什麼好脾氣,雖說不像夏侯惇將軍那樣兒總愛發火兒,可這個樂進將軍,絕對是個兇人,不光是對士卒兇,對自己更是狠,所以沒幾個士卒不害怕

他的。

第九八二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續)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一)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八九五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續)第三章 聯軍進攻雲杜城第二章 兗州軍初戰雲杜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七〇九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續)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六四九章 馬超帳中教衆人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五一七章 得零陽孟起入城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九)第三六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一)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三六四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三十六章 大軍起三方齊動第四七四章 漢軍信使返武陵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六六四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續)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八六〇章 郭奉孝帳中提醒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一三五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一)第一九三章 孟起攜美赴徐州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四〇三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第五九二章 馬超長安說人才第五七二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完)第八五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一)第四六五章 費文偉投靠馬超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八十二章 單人匹馬入敦煌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六十五章 典韋約定今後事第一三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一)第九二八章 徐晃率兵闖包圍第三四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七)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二五二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下)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五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六)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九〇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五)第四一九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續)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四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三)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八二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二)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八六六章 副將計謀房陵城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
第九八二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續)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一)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八九五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續)第三章 聯軍進攻雲杜城第二章 兗州軍初戰雲杜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七〇九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續)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六四九章 馬超帳中教衆人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五一七章 得零陽孟起入城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九)第三六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一)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三六四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三十六章 大軍起三方齊動第四七四章 漢軍信使返武陵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六六四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續)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八六〇章 郭奉孝帳中提醒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一三五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一)第一九三章 孟起攜美赴徐州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四〇三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第五九二章 馬超長安說人才第五七二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完)第八五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一)第四六五章 費文偉投靠馬超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八十二章 單人匹馬入敦煌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六十五章 典韋約定今後事第一三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一)第九二八章 徐晃率兵闖包圍第三四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七)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二五二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下)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五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六)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九〇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五)第四一九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續)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四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三)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八二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二)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八六六章 副將計謀房陵城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