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

bookmark

而他們也是真看出來了,比起袁紹來,那個袁術,可真是坑啊,什麼都坑。所以說他們也算是覺得還不錯,至少袁家沒了袁術,可不還有袁紹嗎?而且也不得不說,也真是沒幾個人看得上袁術,這個肯定是。就看他手下沒幾個人,關鍵好像還沒什麼名人,這個就看得出來不少了,和袁紹一比,說是天壤之別,其實也不爲過,確實就是那樣兒。而死的時候還念念

不忘,問是不是自己最後是終於比袁本初強了,自己是超過其人了,所以這麼一個……確實,除了說世家子弟這個身份之外,袁術也是沒什麼就真是別人能看得上的了。而袁紹不管怎麼說,至少比其人強,這個是事實啊。如果說袁紹不比袁術強的話,這他家裡絕大多數的

人也不會看重看中他了,這個肯定是。世家出身的人,說起來都是相當現實的,這個一點兒沒錯。如果說袁紹不能給他們給家族帶來利益的話,就算他是族長,最後也一樣兒是要被整下去,就這麼簡單。而袁紹是可以給他們給家族帶來好處的,那麼哪怕他就是個庶子,卻

也是受到了重視,不像袁術那樣兒,嫡子也不好使。所以說這就是世家中人,也可以理解,畢竟這趨利避害都是人之常情。不可能就因爲你是嫡子,可卻不能給家族帶來多少好處,就那麼重視你,畢竟家族的資源肯定有,不過必須更多的都是要給發展最好的那個,而不是你這個不受人待見的。所以說袁紹是得到了袁家很多資源,反正是比袁術多,所以說後者還能

平衡嗎?這個很正常,要你是他的話,估計也得那樣兒,確實。畢竟這個身份的不同,讓袁術就從來都沒有看得起袁紹,這個真是。好歹袁術是袁家的嫡子,而袁紹不過是庶子,這在古代來說,其實身份上是差距不小,這個沒錯。別人不說了,就他袁紹自己,不也是如此

看待的嗎,真的。他也一樣兒是看重嫡子,而看不太上庶子,這個確實是沒錯。而當今天下的三大諸侯,不管是曹操還是馬超孫策,他們三個可都是嫡子,而且不光是嫡子,還是嫡長子,這個確實如此。你要說他們誰不是嫡長子,那麼曹嵩、馬騰和孫堅他們三人的嫡長子

都是誰,你要知道這個的話,那你就厲害了。真沒別人了,就是他們三個,都是嫡長,在家裡父母的眼中,那就是要繼承家族的,這個一點兒沒錯,三人都是家族的族長。別看除了孫策,他是字伯符之外,曹操和馬超都叫孟什麼,這個不是說你字孟什麼就一定是庶出,沒有那麼絕對的,這個真是。可一般字伯什麼的,那都是嫡出,這個倒是不錯,而字孟什麼的,

大多也是庶出,這個也確實。其實一想,曹操要是字個伯德,這個好像也挺彆扭,當然了,這個孟德你也是聽多了,確實是習慣了。不過馬超那個就不用多說了,還得是字孟起啊,這個不好叫伯什麼的是吧。孟和伯其實都一樣兒,都是排行第一排行老大的意思,這個確實,

不過就是嫡子庶子常用和不常用,這個是有不一樣兒的。所以這三大諸侯,都是嫡長子,這個一點兒沒錯。而到了他們這代,自然也是一樣兒看重嫡子,這個肯定是。所以說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了,不能就怪袁術一直都是那麼個想法,心裡有心結,可事實就是那樣兒,袁家看重袁紹,而相比之下,他是差了一大塊兒,所以他這心裡,確實是不爽,太大不平衡了,

以致於之後都走火入魔了,這個也是沒辦法。你說就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反正九成都是他自己做的,自己的路自己走的,沒人去逼他,這個肯定是。但是這他最後變成那樣兒,也不能就說都是他袁公路一個人的事兒,終究還是有其他原因的,這個肯定是。如果說沒有袁紹呢,或者其人沒被袁家那麼看重,就算是看重的話,也不如袁術,那麼後者的話,也許就不

會那樣兒了,這都說不定。不過這個也是,不好假設,確實。畢竟袁術最後那樣兒,不管是歷史還是這個時候,他都是沒什麼好下場,而且還都稱帝了,最後很大原因,就是因爲那個玉璽像傻×那樣兒稱帝,最後是落個身死的下場。其人那個性格,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原因,

至少馬超就是如此認爲。在他看來,袁術自己是負責九成,然後那一成纔是其他的原因。本來的嗎,如果說你袁公路自己不是那樣兒的話,多少是不是好點兒呢。當然,馬超覺得袁術自己的話,他肯定不是那麼想。在他看來,自己可是袁家的嫡子,而其他諸侯什麼的,那

身份和自己能比嗎?所以說他拿個玉璽就稱帝了,不光是認爲自己有實力,而且這身份也不是別人能比得上的,不管是袁家那庶子還是其他人,是都不好使。所以說其人就是那麼個性格,你還能指望他如何?這個肯定是,如果說事實不是那樣兒呢,也許有的地方會改變,但是就看袁術那個性格,最後的結果,至少馬超來看,那應該是不會變了,沒什麼變化。這

個在根源來說,袁術其人就那樣兒,哪怕一切都往對他有利有好處的方向發展,馬超覺得也不會說最後的結果有什麼變化,除非……反正凡事都有例外,這個倒是沒錯,如果說真有什麼大意外,這個馬超也不是說就一點兒不相信,但是他寧可相信是袁紹那邊兒的,也不相

信是袁術那兒的,就是如此。畢竟袁術有些地方,那確實是比不上袁紹,也難怪說袁家人多少都看不上他,而都關注袁紹了。如果說袁術真那麼有本事的話,那真有可能就沒袁紹什麼事兒了,可實際情況呢?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如果說袁紹不如袁術的話,那麼馬超相信,

這袁氏兄弟估計就是另一番情況了,反正不是如今這樣兒。他覺得也許袁紹不會是北方霸主,而袁術也未必就會稱帝,也不至於……兗州軍如今是包圍了癭陶,不過卻還沒進攻,可張燕卻知道,今日他們是不會進攻了,可明日的話,那麼就是試探性的進攻。而且也算是己方的老朋友帶兵了,那就是樂進,對此人還算是熟,畢竟兗州軍攻城,那都是跑不了其人的。

而且張燕也不得不承認,樂進的本事不錯,可以說比自己來,那是隻強不弱,這個肯定是。不是自己高看對方,而這個就是實實在在的。並且還得說,如果自己要真有比樂進大的本事,那倒是都好了,可自己有自知之明,真要論起來,自己可不如對方,還差了那麼點兒啊。所

以張燕他自己也知道,對上了兗州軍的悍將樂進,自己這邊兒是討不到什麼便宜的。更何況是人家人多,比己方多幾倍,所以這個大優勢,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的,確實如此啊。其他方面,看出來了兗州軍是勢在必得,奪下了安平,他們是覺得還不夠,如今看樣兒是要拿下鉅鹿才行。巧了,這己方是一樣兒看重鉅鹿,你看趙國和安平丟了,自己主公就算是送

給兗州軍,那都沒問題。畢竟那兩個郡(國),確實,趙國對他們兗州軍來說是比較重要,可對己方卻沒什麼大不了的,沒了就沒了。安平的話,是對雙方都沒什麼,而己方自然是丟了就丟了。可鉅鹿不同,至少在自己主公那兒,這鉅鹿可不是丟了就丟了的,那不可能,鉅鹿和之前的趙國,和之前的安平,那都不同,這個自己還不知道嗎?所以說哪怕趙國和安平

都失守了,自己主公也不會太管,對他來說,那兩個郡(國)丟就丟了,尤其是前面那個,確實是對兗州軍很重要,己方可不會因爲那麼一個郡(國),就在冀州和兗州軍死磕,真就是得不償失啊,真是。但是鉅鹿要丟了,這自己主公是肯定不能讓的,如今己方在冀州可就

只剩下三個郡(國)了,而這三個郡(國)還屬於是自己主公最看重的三個。常山、中山和鉅鹿,就己方來說,確實是不能少了。可最後真要是保不住的話,以自己主公那個性格,怎那麼也得保住一半,兩個郡(國)。那麼到底是哪兩個,自己也是有數了,反正沒鉅鹿啊,

這個自己知道。畢竟鉅鹿對他們兗州軍來說,一樣兒是很重要,甚至就是超過了常山和中山,可對己方來說,卻不是。至少三個郡(國)一比,倒是顯出鉅鹿最不重要了,對己方來說,所以自己清楚,自己主公真要不得不放棄的話,那就只有……因此,張燕從哪個方面來說,他都不可能希望鉅鹿失守,就那麼丟了。可如今來看的話,說實話,這應該說他是沒什

麼信心,這個一點兒沒錯,最後就得守不住城池……不能怪張燕如此想法,實在是如今優勢可都不在涼州軍這兒,而是在人家兗州軍那兒,所以說他那麼想,其實還是很正常的,確實。當然了,雖說如此,可張燕也是肯定能堅守到最後,這個肯定是。至少不會守幾日,然

後馬上就帶兵跑了,那個不是張燕,可真不是其人的性格作風。你看對上冀州軍的時候,實在沒辦法了,他是不得不帶兵跑到山裡,可如今呢,己方可不懼兗州軍啊,哪怕現在是他們人多不假。可張燕是很清楚,己方戰力在那兒擺着呢,更何況己方是人馬不如他們多,這

個是,可卻守着城呢,這個不得不說,確實是優勢了,肯定如此啊。所以說張燕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說連幾日都守不住就棄城跑了,那可真不會。自己也許是還不如對方主將樂進,可支持個七八日,那應該還是沒問題的。至少說這個時候自己主公能不能帶兵到這兒,那自己是不知道了,確實。這個可以說他所瞭解的,估計現在曹操圍城,自己主公還不知道呢,

應該說最快也只能是安平失守的消息還在往長安傳遞中,現在還沒到呢,不過也快了。所以說張燕其實不指望太多。並且對他說也確實,別什麼時候都指望自己主公的大軍,那根本就是不對的。上一次的話,是自己主公帶大軍來了,然後是打退了兗州軍。那麼這一次呢,

張燕是不想着能收復鉅鹿,畢竟估計等自己主公大軍到冀州這兒的時候鉅鹿應該是失守了,或者說馬上就要頂不住了。而他要從常山再派兵過來,應該說已經是來不及了,自己沒那麼大本事在啊,能支持那麼久?所以說張燕也不是就悲觀了,實在是樂進實力不差,而且還那

麼多兗州軍,這個就不得不說,他們優勢大啊,再看己方,那都是要沒什麼優勢了,真的。看兗州軍是把城池給圍住,不至於水泄不通,可也差不多了,但還是圍三闕一,這個肯定還是如此沒錯。不過張燕也是壓力大增,這冷汗是直接就流下來了,也不能怪他如此,實在是這兗州軍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十五萬人啊,就算是十五萬頭豬,那也絕對是不小的壓力,真

的。試問這天下有誰能夠阻擋十五萬頭豬的衝鋒的?呂布復生都不好使,這個肯定是。要馬超的話,他覺得也就南華、童淵那樣兒的選手,估計還有可能,別人,那隻能是呵呵了,真的。普通人,哪怕呂布那本事也不好使,一個人肯定不行。如果說也帶個十五萬人馬的話,

那倒是另說了,這個是有條件的,確實,你一個人的話,那肯定是不好使,但你帶着不少的人馬呢,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你輕鬆了啊。

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人馬入城第四三七章 臧宣高生擒嚴顏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三八〇章 馬超兵至陽平關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八三二章 黃蓋退走蘄春破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一三一章 進讒言劉宏換帥第六六九章 馬漢兵至函谷關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三四三章 祝融夫人見帶來第七〇九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續)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五七〇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二)第四九四章 幷州高都遇人才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九八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八)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二六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八三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六九五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完)第一七四章 再交換各回各營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六一〇章 張文遠歸附江東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七八六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第九八一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九四三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九七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六)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一三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四)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九一〇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一)第三五四章 王司徒挑撥呂布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三八五章 趙雲黃忠返長安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九八七章 攻棘陽初戰不利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二一六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九二七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第四〇五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二二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七)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九四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二六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第八一一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六)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五五九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八)第一二八章 孟起帶兵返大營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六八〇章 戰函谷關臨湘城第九十六章 馬超來見馬日磾
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人馬入城第四三七章 臧宣高生擒嚴顏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三八〇章 馬超兵至陽平關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八三二章 黃蓋退走蘄春破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一三一章 進讒言劉宏換帥第六六九章 馬漢兵至函谷關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三四三章 祝融夫人見帶來第七〇九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續)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五七〇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二)第四九四章 幷州高都遇人才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九八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八)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二六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八三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六九五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完)第一七四章 再交換各回各營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六一〇章 張文遠歸附江東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七八六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第九八一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九四三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九七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六)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一三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四)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九一〇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一)第三五四章 王司徒挑撥呂布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三八五章 趙雲黃忠返長安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九八七章 攻棘陽初戰不利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二一六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九二七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第四〇五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二二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七)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九四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二六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第八一一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六)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五五九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八)第一二八章 孟起帶兵返大營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六八〇章 戰函谷關臨湘城第九十六章 馬超來見馬日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