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三)

對曹丕來說,抓住最後的機會而放手一搏,其實是必須的,至於說結果,好的話,那肯定都好,不好的話,自己就算是失敗了,可曹昂其人,對自己家裡人,那還不會說斬盡殺絕,那不會,他堅信這個。曹丕很清楚曹昂那個性格,要說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兒也是他曹昂的,不過就是同父異母罷了。自己就算是不成功,最後死的不過就是自己而已,自己母親和

兄弟姐妹不會有什麼事兒,而自己和他們關係確實也不怎麼樣兒,在曹昂那兒不會覺得是什麼威脅,什麼斬草除根,那不會有。對此,曹丕其實還是很有信心的,那是沒錯。畢竟他也是覺得自己認識曹昂那麼多年了,真心就算是很瞭解其人了,那也真是。曹昂未必就很了

解自己,可自己確實,比較瞭解他,這個沒錯。不過這個曹丕也沒覺得就都是好事兒,反正都是有利有弊吧,就是那樣兒,都正常。但是不管怎麼說,爲了那個位置,自己不可能說不爭,而與自己,也不是說很有利,畢竟支持自己的,其實就幾個而已,絕大多數,自然都

是支持他曹昂的。只有那麼個別的幾個,才支持曹丕,那是沒錯,反正這個就是利益,怎麼說怎麼是。而支持曹昂的,顯然利益都在他那兒,那都沒說的。而支持曹丕的幾個,那麼自然利益就在他那兒了,確實。不過基本上都是支持曹昂的人,當然也是有中立的,對於最後到底說是曹昂還是說曹丕,他們中誰繼承了曹操的位置,其實他們也都無所謂了,畢竟其

實以兩人來說,也是各有千秋,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說也是,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曹昂,要真是那樣兒的話,估計曹丕他會覺得自己真心就沒什麼優勢了,可不就是。也許他最後放棄了,也不一定,真的。但是就如今來說,其人還真是不會放棄的,這個原因那就多了,好

幾個呢,可不就是。比如說最簡單的,野心啊,曹丕的話,其人年紀是沒曹昂大,這都不假,可其人那野心,比曹昂還真大,這個倒是也沒錯。就看曹操死後沒多久,還沒到一年呢,他就直接稱帝了,可見一斑啊,確實。要說他沒大野心,你相信嗎?反正他父親沒做的事兒,

他做了。要說曹操做不到?這個真的假的呢,不太像真的,其實他只要妥協了就好,稱帝並不是一個大問題。可確實,寧可相信人家是不想那麼做,哪怕讓人叫曹賊,可曹操做了一輩子的漢臣,這個是真的,事實啊。而劉大耳朵和孫權那貨,他們卻都當了皇帝,這個也真是……實力最強的那個,被人喊成曹賊那個沒當皇帝,但是那兩個,當了。這個也不好說是

諷刺還是什麼,反正挺有意思,你看不就是如此。曹操其實是他有自己的想法,這個肯定是。而劉大耳朵呢,說實話,他就想自己當皇帝,這個還用多說嗎?你要說自己沒那想法,那真就太假了,劉大耳朵的話,也許一開始,他是沒那麼多想法,可以後實力增加了,要說

他沒點兒想法,這個你信嗎?孫權的話,看到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他肯定也想,可那時候的現實卻不讓他那麼做,他沒那魄力,主要是對他們江東來說,確實是時機未到,那都沒錯。對曹丕對劉備,對他們都已經是時機成熟了,那都沒錯。可就對孫權,他沒孫策那樣兒的魄力,所以說孫權只能是與世家大族妥協,而不是後者與他妥協,就是如此,還不就是嘛。

換成孫策的話,也許就不那樣兒了,孫權其人,還不就那樣兒。畢竟這個之前也都說了不少,他們兄弟,終究還是不一樣兒的。那是沒錯,在孫策那兒,他是那麼樣兒的想法,不過要是到了孫權那邊兒,那確實還得變化啊,怎的。孫權不敢稱帝,不是世家大族和他妥協,而是反過來,他和人家妥協,這個就是其人,又厚又黑,一點兒不假。可要是換成了孫策,

那麼他絕對就是要想辦法讓世家大族和他妥協,讓自己稱帝,大不了拿出來更多利益,也沒辦法。但是就稱帝的問題上,那是什麼都阻止阻擋不了的,確實。他可不像孫權那樣兒,他孫仲謀是孫仲謀,而孫伯符自然就是孫伯符了。因此,哪怕是一個爸一個媽的親兄弟,可

他們也有不同的地方,那真是沒錯。不能說孫策比孫權就做得更好,或者說後者比前者做得更好。其實這個還得是具體來看,那才行。都是有利有弊,很正常,那是沒錯。反正就以他們兩人來說,也說不清楚到底誰更好,孫策?孫權?歷史的話,不好假設,這個肯定是。

不過如果真要說起來,可能孫策的話,他比孫權強。至少有一點沒錯,孫權守成沒問題,而孫策的話,其人不光說是能守住,關鍵人家還是能開拓進取,這個真心不錯。所以說這個就是人家強的地方了,厲害啊,可不是。不是說孫權就不能開拓進取了,可實在是,他和他兄長一比,在這個方面,其實還是有差距的,那是沒錯。真說起來,江東的基業,基礎那還

是孫策打下來的,不是孫堅,更不是他孫權。當然了,曹操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就這麼一句話,也可以說明,在守成方面,孫策是不如他弟弟的,哪怕他也是能防禦,可一比較的話,還是孫權更高明,在這個上面,那是。不過不管怎麼說,孫氏弟兄那可都是人傑,

這個也一點兒沒錯。如果說歷史上孫策還活着的話,也許更好,這個也說不定,也許不如孫權,也不是說就不可能了,誰知道呢。反正還是那話,所謂“一切皆有可能”啊,那是一點兒沒錯,這個可能,那個也可能,一切都可能,你可能,我可能,他也可能,不就是了。

所以說什麼情況,其實也是能想到,孫權未必就不如孫策,可後者也不是說就肯定不如前者,這個歷史是假設不來的,那沒錯。因此,這個也確實,反正是各有千秋,正常。這個肯定是,也沒錯。就是孫策有其人的特點,也有比孫權強的地方,必然。可孫權呢,他一樣兒也是有不如孫策的地方,也有超過其人的地方,不就是那樣兒。肯定是,你比我強,有;然

後你不如我,那一樣兒也有。我不如你,有;我比你強的,也是有。都是有,你強的地方我強的地方,你弱的地方我弱的地方,就那樣兒。都正常,可不是說孫策就能比孫權強一大塊兒,那肯定沒有。而同樣是,孫權也不是說就比孫策強一大塊兒,那肯定不是,他們要真

說起來,應該都差不多,哪怕具體的,那自然是各有千秋。就像孫策所說那樣兒,用白話來說,就是我這衝鋒陷陣,帶兵打仗,是比你強啊。不過舉賢任能,讓己方人才能人盡其才,都能好好用,那我是不如你。往好聽了說,就是這樣兒。不好聽的,就是我就是武藝什麼的都比你強,而你收買人心什麼的,也是比我強,孫策就是這個意思,他在演義裡的話,不就

是這樣兒嗎?孫策其實就是那麼個意思,當然了,他不可能就那麼直接說,哪怕都快掛了,說是馬上就要掛了,那樣兒,可也不會。畢竟要那麼說的話,可以說真心就沒給孫權什麼面子,可不就是。畢竟他的接任者就是自己那弟弟,那麼怎麼都給其人點兒面子,這個是必須的。所以說孫策那樣兒,其實也都正常,可不就是。要那麼直接說,也沒說簡單哪兒去,反

正意思都一樣兒,那其實也沒什麼非要直接直來直去的,那樣兒也挺好啊。不過孫策其人,那絕對是壯志未酬,要說在三國裡,說出幾個比較遺憾的人物的英年早逝,那麼孫策就算是排不到第一,可前三裡面肯定有他了。要說小霸王沒的時候,也才二十六歲而已,確實,真

可惜了。孫權倒是挺能活,至少曹操還有劉備,他們可都沒超過其人。要說其人都活過七十了,反正在那個時代,確確實實,真心不容易啊。唐詩都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更別說是那個時代了,平均壽命可沒過三十啊,那是一點兒沒錯,可不就是那樣兒了,所以說……

一想也是,還不就是那樣兒。也許孫策那壽命都跑孫權那兒去了,也不一定。當然了,這個不過就是玩笑話罷了,孫策和孫權,命是不同,但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都是江東軍的老大,大佬。不過就是前者只是東漢末年的一路之後,後者的話,卻是三分了天下,最後都稱帝了的東吳大帝,那可真是,還就是孫策不能比的啊。說起他,就以歷史來說,最多也就是

一句英年早逝,遺憾了,可惜了,完事兒。可孫權呢,不管怎麼說怎麼看,那都是一代帝王啊,一點兒沒錯,但孫策可不是,這個身份地位啊。所以說這個時候的其人,此時此刻的孫策,他自己是不知道歷史什麼樣兒,要不然的話,其實更多還得是感謝馬超,真就是那樣

兒。不是說馬超改變了其人的命運,可真是,沒有他的話,不說孫策一定會死,可卻絕對沒有說像今日,還算是比較容易三分了天下,這裡面絕對是有馬超的推波助瀾,有其人的幫助,那是一點兒不假,可不就是嗎。不過孫策倒是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也算挺好,所謂是“難

得糊塗”啊。真就是啊,至少在馬超看來,其實就是那樣兒,對方什麼都不知道不清楚,其實挺好,真的。要什麼都瞭解了,那未必就真是好啊,可不就是。如今這樣兒,那確實,早已不是歷史了,所以說……和歷史上的東漢末年,和歷史上的三國,怎麼都是不同,大不同。馬超還覺得,以後不一樣兒的地方,也只能是越來越多,這個肯定是,就看自己如今這

樣兒,其實就是最大的不同了,確實是。而最大的不同,那還得說是馬超,就沒別人了,可不是嗎。所以說也確實沒錯,馬超他自己最清楚了,所以這個……如今的自己都稱王了,歷史上的自己呢,不用再多說了。孫策還活着,劉大耳朵倒是沒了,這個也是歷史的改變,

再多了,都不用說了,那多了去了,真的。一樣兒的也有的,也不用多說。歷史就是有改變的也有沒改變的,可以後的話,肯定基本上都是改變的了,至少也是改變的變化的多,而一定會發生的,確實要變少了,正常。就看馬超這麼一個蝴蝶,還不是什麼小蝴蝶,大蝴蝶

啊,這個是吧,那翅膀一扇動,最後所造成的……蝴蝶效應那是肯定有的,一直都存在着啊,而有的事兒確實,那就是因爲有了馬超,最後纔有了那麼大的改變,或者乾脆就不一樣兒了,正常。不過馬超真心不是什麼小蝴蝶,他絕對是個大蝴蝶,一點兒不假啊。不是什麼小蝴蝶的效應,而是大蝴蝶效應,那可真是。小蝴蝶,那是比不上大蝴蝶的,絕對是“小巫

見大巫”了,一點兒沒錯。馬超不是小蝴蝶,是個大的,所以說如今天下都已經變成這樣兒了,他的責任,那太重大了。不能說都他一個人搞的,可和馬超卻有着直接間接的關係,那真是太多了,多少事兒,多少人,他都撇不開關係,可不就是。馬超改變了這個時代,也

算是改變了歷史上他自己,那可一點兒沒錯。而他只要還活着,還在這個時代中,那麼改變的也只能說是越來越多,可不就是,一點兒不錯。

第二五五章 親事畢賓客離去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三九三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續)第二三五章 帶來重回三江城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二六五章 漢軍大戰羌兵(下)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一八二章 太守陳懿問計韓約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四三一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完)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七四六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一四三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五五一章 徐公明大戰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二)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三六〇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七)第五一一章 馬超過府說杜畿第六五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二)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四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第一八三章 韓約孤身入賊營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四六四章 趙子龍欲渡洛水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五一五章 假文丑詐開城門第一六九章 長安建業天使到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八七四章 使桂陽兩人出發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四〇一章 殺值守生擒孟優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九八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七)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七十四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續)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
第二五五章 親事畢賓客離去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三九三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續)第二三五章 帶來重回三江城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二六五章 漢軍大戰羌兵(下)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一八二章 太守陳懿問計韓約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四三一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完)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七四六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一四三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五五一章 徐公明大戰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二)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三六〇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七)第五一一章 馬超過府說杜畿第六五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二)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四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第一八三章 韓約孤身入賊營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四六四章 趙子龍欲渡洛水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五一五章 假文丑詐開城門第一六九章 長安建業天使到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八七四章 使桂陽兩人出發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四〇一章 殺值守生擒孟優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九八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七)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七十四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續)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