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基本上就屬於是改變不了的事兒了,當然早晚的話,那是不一定。但是該來的時候,那是誰也擋不住,什麼都擋不住啊,就是。畢竟那是天下大勢,確實不是你能擋住了,那可沒錯。沒什麼可改變的,也許能改變的,不過就是結果而已,也就那樣兒了,就是。不過就從現在來看,從這個時候來說,馬超帶着涼州軍是要滅江東軍,結果也改變不了,他們依舊是
滅了江東軍,後者被滅。所以說這麼一整,那就是改變不了什麼,江東軍就算是實力增加了,他們也是,改變不了最後結果,最多能改變過程,差不多那樣兒吧。不過哪怕還有一絲的希望,江東軍他們就不會放棄。說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那不過是大機率,還有小几率是
可以改變的,哪怕那個機率有和沒有其實差不多少,不過總是有希望啊,那就是好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可以說就靠着那麼點兒渺茫的希望,一直支持到了現在,以後的話,那也不會放棄什麼的,那是。而曹操兗州軍的話,他們是不會管什麼,江東軍其實實力高了,那
纔好呢,好處更多啊。畢竟曹操那可是個奸雄,對他來說,巴不得看到江東軍實力增加,畢竟那樣兒好處多,就足夠了。因爲他們如今和江東軍,還不會說有什麼征戰,那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確實,如今這個時候,只有說全力對付涼州軍,那樣兒才說是有點兒意義啊。至少比兗州軍和江東軍兩軍戰上了強太多了,就是。畢竟涼州軍纔是他們的共同敵人,關鍵
是這個敵人還是大敵,天下第一,兩軍就算是加在一起,全力進攻,也滅不了他們。當然了,就現在來說,涼州軍拼了的話,也未必能滅了兗州軍加上江東軍。如果說前些年的話,可能性能大點兒,不過這麼多年,兩軍實力也是比之前強了,當然涼州軍也沒原地踏步,不
過顯然還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的進步更大啊,那沒錯。是,相比之下,涼州軍屬於進步小的。當然這個也沒辦法,畢竟他們是要面對兩軍的進攻,而他們兩方加一起損失是多,可每一方確實也沒有涼州軍損失多,那可一點兒沒錯。就現在來說,可不一直都是那樣兒,所
以……涼州軍這麼多年來,那可都是等於一方對抗兗州軍和江東軍兩方,他們還能守住地盤兒,這其實就是實力,那可是。如果說實力不夠的話,被滅是最不好的結果,就算不那樣兒,可天下大勢也早就變了,涼州軍不再是實力最強的那個了。可結果呢,如今的現實還是,涼州軍依舊天下第一,被滅的怎麼都不會是他們就對了。這就是實力,以前涼州軍天下最強,
現在依舊是,誰讓他們錢糧最多,不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能比的,而且人口也不少,那是。這個就是超過兩軍的東西了,錢糧這個是絕對優勢,而且那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從剛開始的時候,馬超還沒讓人通商走絲綢之路的時候,他們其實都差不多,甚至涼
州軍其實有不如他們的地方。但是現在呢,那就不用多說了吧。畢竟馬超是費勁了,又讓糜家幫忙,又是走絲綢之路,又開馬場什麼的,這不都是爲了錢嗎。而和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和他們妥協,就是爲了糧啊。當然也包括一些富商巨賈,不過不是馬超和他們妥協,而是他們和馬超妥協,這個是。畢竟他們可沒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他們的那些實力,馬超
說滅他們,不過就是幾句話的事兒,就是。畢竟實力不夠,幾句話就能滅了你們,那是不要太簡單了,真的。所以對於富商巨賈,別說是三路諸侯了,就算是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他們,也一樣兒更看不上看不起。如果說他們都下狠心,那麼滅了對方,還是可以的。富商巨賈有錢,人也有點兒,可就是沒有底蘊。說起來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豪強地主,其實都有各
自的底蘊,尤其是世家大族,那都不用多說了,到了豪強地主那兒,不少也是,都不是傳了一代了。可富商巨賈呢?說起來他們也就是第一代的,差不多那樣兒了,所以說能讓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看重嗎?如果說不是他們需要交易,可以說買什麼東西,都能從他們那兒買
到手,估計富商巨賈比現在還要少,真的。他們需要和對方交易啊,就像三路諸侯一樣兒,都是需要。所以存在即合理,這個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說真心是沒什麼用了,那麼真就再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可不就是。沒必要存在的,基本上就歷史所淘汰的,可不就是那樣
兒。沒必要存在的,早晚都是要被淘汰,不過是時間問題,確實。還存在的,那麼可能就是要晚點兒淘汰掉了,早晚的事兒,真的。那樣兒的,是歷史發展不需要的,那麼還有什麼存在的呢,沒用了,自然就沒了,是吧。這個也可以說是歷史的選擇,那是。歷史沒選擇這個,覺得沒用,那麼最後就沒了,正常啊。而富商巨賈,說實話,一直都有,從最開始沒實
力,到最後越來越有實力。而且最開始的時候,士農工商,絕對的賤業,讓人看不起看不上,到之後是沒那樣兒了,這個也是歷史的發展了。就說看電視劇,戰國時期,呂不韋和人競爭買東西,說自己出多少多少錢。剛開始的時候,確實看熱鬧的都覺得這個挺有意思,對
其人也算是有不少嚮往之類了。可最後一說呂不韋是衛國大商人,馬上衆人表情就變了,雖說不是所有人,可大多數的人都是,一下就從之前還挺羨慕對方有錢,直接就變成了厭惡,看不起瞧不起,就是因爲呂不韋是商人,是經商的,哪怕就是再有錢,可一樣兒是讓大多數
的人看不起看不上。要說不了解的一看,好像確實不理解,可那個時代就那樣兒啊,它不是一千八百多年後,所以這個……如果以一千八百多年後的眼光來看,不知道的不瞭解的,確實還得疑惑一下,爲什麼那麼有錢的一個大商人,在戰國時代,就是那麼讓人看不起看不上呢?而這個事兒你真瞭解了之後,知道古代的情況,其實就知道了。其實那話挺有道理的,
士不多說了,統治者要靠着他們,而其他的,就是說一個上位者,他們是希望一個人去種地呢還是說希望他去經商呢?其實上位者的想法,還是前者,他們想人更多去種地,那樣兒是更好控制。至少種地的人,沒有誰說離開家了,就在自己家種地,好管理啊。可經商的人,
今日你看其人,他還在雒陽,那麼過個幾日,他可能就跑長安去了,這個就不好管理啊,也不好控制,這個真是。所以說對上位者來說,肯定是更好控制的,更好管理的百姓好。而且雖說農民起義什麼的都有,可說實話,真正最後支持他們錢糧的,絕對不是農民,而絕對是有商人的影子。並且老百姓種地就想有收成有飯吃,餓不死那就可以了,可以說他們慾望
小,這個是。可商人卻不是,他們投機很嚴重,這個對上位者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別的不說,就說朱元璋其人,沈萬三支持他抗元,最後他成功了,但是沈萬三最後如何了?所以都不用說了,商人終究是讓上位者最後要有所忌憚,只要他們是到達一定程度就是。所以說這個也是,就上位者都希望商人能少點兒,種地的多點兒。而那種富可敵國的商人,那
更是大患了,可不是。所以那種隱患,還是大患,試問上位者還能讓他們怎麼好?就算是不滅了他們,可也絕對不會讓他們怎麼好,這個就是封建時期的情況,那種富可敵國的富商巨賈,絕對是對朝廷有威脅啊,那是。現在的話,就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話,還真是沒有什
什麼富可敵國的大商賈。糜家和甄家確實是有錢,可他們卻沒有涼州軍富有,還談不到說對涼州軍有太大威脅。而且更重要一點就是,糜貞嫁給了馬超,甄宓嫁給了馬煥,可以說這個影響是巨大的,那可沒錯。在糜家和甄家那兒,他們哪怕是再有實力,可也不會說對涼州
軍如何了,至少現在就是。這個就不得不說是馬超的本事了,他可是把天下最有錢的兩個大商賈都給綁到了己方的戰車上,那可沒錯,而且還都是嫡系啊。馬煥是馬超的唯一繼承人,以後大位就是他的。而馬軒也是馬煥的繼承人,真要說馬煥這個時候不在了,那麼馬超其實絕對不會說再生個兒子什麼的,也不會讓自己女兒繼承自己大位。因爲有了馬軒,就這麼簡
單,他是最適合的,馬超最嫌麻煩,他自然知道怎麼做。就算是拼了,自己也得讓自己孫子繼承自己的大位,就是如此。當然了,馬煥什麼事兒沒有,這個就是最好的結果。之後他的位置給馬煥,而最後馬煥的大位傳給馬軒,就是這樣兒。一代傳一代啊,給兒子,兒子給
孫子,就這麼樣兒。兒子如果說真沒了,那麼孫子就繼承了,那肯定就是了。這個就是馬超的想法,而他的意思,自己女兒肯定是不行,當不了武則天啊,沒辦法了,自己女兒肯定不行,自己寧可是讓自己孫子繼承自己的位置,而馬軒年紀雖然小,可自己就算是再勞累個
十多年甚至二十年,那也無所謂了,就是。更何況馬超是覺得自己兒子不會有事兒,要說在歷史上已經早就掛了的曹昂,他都沒什麼事兒呢,那麼歷史上沒有自己兒子馬煥,那麼他是不是,也一樣兒能活得挺好。而馬超也沒指望着其人對付曹操誰得到,曹操和孫策,那還得自己對付他們,那沒錯。其他人的話,他們兒子,自己自認爲馬煥對付他們,那是沒問題。
曹操兒子曹昂,其人不在了的話,大位必然就是他的了。而自己兒子馬煥,不是自己高看自己兒子,也不是自己小看曹昂,實在是事實,自己兒子就是比曹昂強,這個真是。那麼孫策他兒子,貌似年紀沒那麼大,至少不如自己兒子和曹昂的年紀,而且也比不上自己兒子和
曹昂啊,那是。那麼可以這麼說,馬煥就是超過曹昂和孫策他兒子的,就是。馬煥出身在公元一九二年,而孫策他兒子的話,出身還得往後,那是沒錯,馬超可是知道,畢竟這個可是很重要的情報,那是。畢竟作爲一路諸侯的子嗣的情報,那確實不會是什麼不重要的,那
可不是。這個別說是自己,就算是在曹操在孫策那兒,其實也都是一樣兒的,那是。自己對曹操的兒子,還有孫策的兒子的情報,那自然是重視,哪怕後者的話,其實好像還真是沒多少。畢竟孫策其人他如今也不過四十歲,那麼還真是,比自己年紀都小,所以說馬超自然是認爲他把自己兒子隱藏得不錯。當然他不是說怕什麼,主要還是不想讓別人打擾太多,這
個也是。話說歷史上的話,要問你江東軍的事兒,那麼孫策有幾個兒子?都叫什麼?這個你能完全回答出來?回答準確嗎?是,絕對有人知道,可也絕對是有人不太清楚。話說歷史上孫策其人就一個兒子,叫孫紹,這個就是。他倒是還有三個女兒,這個是比兒子多了。不
過連他兒子都繼承不了他的大業呢,那麼女兒也真是,至少他那三個女兒,除了說嫁給幾個江東的重要人物,好像也真是沒太大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