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一)

帶來的這些人,可都沒幾個到過這地方的。因爲實在是太偏遠,而且還是很窮的地方,連異族異國,都不願意來,所以……這地方還人煙稀少,加一起,一個郡纔有多少人?如果不是有公孫康調撥到這兒的一萬多士卒,這就算是整個樂浪郡,估計也沒幾萬人。所以可想而

知,這樂浪,可絕對是公孫康最後的退路了,畢竟讓幾萬人養活一萬多人?那不開玩笑嗎,純粹就是公孫康用最後還剩下的家底,來養活這遼東軍最後還剩下的這些人馬。而最後公孫康他只要連朝/鮮也守不住之後,那他就徹底是沒地方跑了,要不就是身死,要不就是和孫

平楊易石全他們一樣兒,就隱姓埋名了,過一輩子,如此。而當從探馬那兒瞭解到兗州軍已經是快到樂浪的時候,公孫康這汗一下就下來了。他也不可能不如此,說起來他到朝/鮮之後,就是城門緊閉,是不許進,也不能出。沒辦法,這兗州軍真是讓他害怕啊,這個時候不緊閉城門?能行嗎?就這公孫康都覺得未必防得住人傢什麼呢。之後他又是派出了好幾十

的探馬,是密切注意從遼東通往樂浪的幾條路上的情況,只要現兗州軍了,就立刻前來稟報。可見公孫康他都在意這個事兒都什麼樣兒了。他也清楚,曹操絕對不會不帶兵來,那不可能,就算自己是他曹孟德,都得是引得勝之師,馬上來這兒的,所以就更別說是人家了。

至於說朝/鮮城最後到底能守住多少日,自己也沒底兒啊。就說之前也是,襄平的時候,自己不也沒底兒嗎,這不沒支持多久,就被破了。而此時公孫康也沒在城頭,他的想法,這兗州軍還沒兵臨城下,那麼就不用自己非在城頭不可。所以一直也都是他們遼東軍中,幾個

不入流的武將,在城頭來着。其實要說他們打仗肯定是不行,和孫平他們幾個都沒法比,但是怎麼說呢,至少比普通士卒強,這個是事實。所以在公孫康沒上的時候,讓他們在城頭,也算是一時的應對之策了吧。當然人家兗州軍一過來,就不用指望他們什麼了,到時候公孫康還得自己親自跑城頭守城,就是這樣兒。因爲那不入流的武將,在城頭守城,可真是,指

望不上啊。所以對公孫康來說,與其是日日都提心吊膽,還不如是拼一把呢,自己親自上城頭守城,來得更實際,不是嗎。並且這個其實也是自己之前在襄平就已經想好的了,如今不過就是實施晚了那麼點兒而已,不就是那樣兒嗎。仔細一想,確實是如此。不過城頭的遼

東軍士卒,他們可真是,不知道自己主公如何想法啊。要不然的話,至少他們知道公孫康也能上城頭守城,那麼這個時候,他們也能說稍微輕鬆點兒了吧。他們可不認爲,兗州軍就不來了,那真是開玩笑,試問人家此次來遼東,是做什麼來的,所以是吧,這個怎麼可能說人家就不出兵到這兒了呢。結果沒過多少日,果然,兗州軍還是兵臨朝/鮮城下,就在距離

城門不遠處,人家是安營紮寨了。這麼一下,是給城頭的遼東軍士卒,把他們不少人都給嚇了一跳,畢竟這裡面可有一多半都是新兵,所以什麼時候見過如今這場景啊。就見城下的人簡直是太多了,他們就算是沒什麼經驗,也都看得出來,此時城下的人,絕對是過了六萬,這比己方在朝/鮮的人馬可多了好幾倍啊,所以這遼東軍士卒還能不擔心害怕嗎。對他

們來說,那襄平都讓人家給那麼破了,所以這如今不過才一個朝/鮮,真就能守得住多久?反正他們的心裡,對此可確實是沒什麼底兒,就是如此。話說兗州軍這一次一共來了多少人馬呢,其實比之前,肯定是少了就對了,畢竟不說在攻襄平損失的人馬,就說留下襄平的人,

還有近萬呢,所以說曹操帶到朝/鮮的人馬,是將近八萬,自然是都包括了涼州軍和江東軍在內,所以就是這樣兒的數量。當然和他們進攻襄平的時候比,確實是少了不假,可對於遼東軍來講,這八萬人,還算少嗎?自然是不少,不過他們還不知道具體的數,就只是知道,

過了六萬人,至於說更多是多少,他們對此,那還真都不清楚。不過在曹操那兒來說,不到八萬人,也是號稱十萬人,畢竟這都已經算是不錯了,確實是有差距,要不然他就直接詐稱個二十萬了,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兒。在兗州軍駐紮下來後,曹操是難得沒着急進攻,這個可不是說他就讓己方休息一日,而是一下就休息了三日。這麼一來,就是城頭的遼東軍

士卒,城內的公孫康,都不知道曹操/他到底是爲了什麼而這麼去做的。但是有一點,他卻是很清楚,那就是這個不光是他曹孟德,就是他手下那些人,包括甘寧張遼他們,也都如此想法,是都沒有什麼意見,所以曹操才如此的。至於說曹操爲什麼這麼做,公孫康自然不

會認爲他們是要放過自己什麼的,那純就是扯了,顯然一點兒都不可能。但是明顯,兗州軍也不會說生了什麼重要的事兒,有了什麼問題,那不會有。因此,最後最爲可能的原因,其實公孫康覺得,還是曹操覺得讓他們兗州軍多休息一下,也是有利於之後的戰事。應該說

他們倒是想一下就破了朝/鮮,可顯然,那事兒不可能,所以他們絕對也是想了,儘量要早破城,就算是“退而求其次”,也是說要儘早破了城池,儘早滅了己方,就是這樣兒。畢竟他們只要是如今破了朝/鮮,樂浪就歸他們了,這己方也算是被滅了,就是如此。兗州軍是一連休息了三日,可以說曹操/他們是沒覺得什麼,當然就算是在公孫康他們那兒,其實

也未打亂他什麼。畢竟公孫康對兗州軍的態度在那兒擺着呢,就是“敵不動,我不動”。他雖說也確實,是沒有預料到,曹操一下就讓大軍休息了三日,但是對他來說,自然是曹操大軍休息時日越久,對他好處也就越多。公孫康是有多希望兗州軍,能這麼一直休息下去啊,

要是一直到了冬日,那纔好呢。可顯然,那不可能。別說兗州軍沒有那麼多糧草物資來讓他們消耗,就算是他們遼東軍,也一樣兒是沒有那麼多糧。是,其他東西的話,還有點兒,可卻絕對也是不夠就對了。而且公孫康爲了他自己,已經是不知道轉移走多少錢了。哪怕如今亂世,錢沒糧重要,可顯然,公孫康沒地方儲備那麼糧,就只能是轉移財物,如此。畢竟

糧實在是太佔地方了,要是換成同樣兒體積的財物,自然還是後者更多,是他公孫康更需要的,這個倒是沒錯。而且還真得承認什麼呢,就是公孫康雖說不明白經濟那些東西,可他卻知道,自己手裡的,基本上都是五銖錢,甚至還有金,他不懂那些貶值不貶值的問題,但是他卻知道,就憑自己手裡的五銖錢和金這些,天下那麼大,是哪兒都能去。而這個時代的

金,可不是那金子什麼的,而更多的,指的是銅。不是說這個時代就沒金,就說馬涼州軍,就有不少,但是隻能說他比其他諸侯多,其實還是少,這個是一定的,而且還不用。所以賞賜一般都說賞金多少多少,其實那都是銅,反正肯定比五銖錢什麼的更有價值就對了,

但和真正的金子,那還是不能比的啊。在東漢以前,從秦朝到東漢,這個期間,說金的話,那確確實實指的就是金子,這個一點兒沒錯。但是東漢之後,反正從東漢到三國時期,那所說的金,指的基本上都是銅了,這個就是這樣兒。不過這個時代哪怕是銅,一樣兒是有價值

的,這個一點兒沒錯。兗州軍第一次的試探進攻,依舊是樂進甘寧和張遼他們三人帶兵,不過他們也現了,城頭守城的主將,居然是換成了公孫康,這個遼東之主,如今的遼東王!不過這個是他自己自封的,可不是朝廷承認的。當然了,你要是有實力,就是稱帝,別人不承認,可你有實力,別人也拿你沒什麼辦法。但是你沒實力,被說是稱王了,就是當個什麼

公,朝廷都得把你給滅了,就是這麼簡單。而如今呢,看看遼東軍,還不就是這樣兒嗎。而對於城頭換了對手,其實樂進他們倒是也都明白,顯然,孫平他們幾個,你不能說他們死了,這個基本上不會,但是他們絕對沒有一個在這樂浪朝/鮮的,所以就只有他公孫康自己

上了,他也許還不想,可是有其他的辦法嗎?答案當然是沒有,所以說也只能是這樣兒,只有這樣兒,只好是這樣兒,不對嗎?不過對於樂進他們三個來說,還真是,從來沒和公孫康打過交道,是,遠遠見過其人,不過和其人也沒有接觸,更是沒帶兵對壘過,這次倒是第

一次啊。但他們卻是知道,公孫康本事,那絕對是比孫平加上楊易,都強,這個應該是。如果說他一個人,是比不上孫平楊易加上石全,但是就前面兩個加一起,他們卻是比不上公孫康的,這個是不錯。畢竟公孫康本事絕對是二流,而且過其父,雖說談不上是二流頂峰,可絕對不是二流末尾就是了,這個不錯。所以他一個人,頂得上孫平楊易兩個了,這個也是

對。所以這個分工就明確了,依舊是甘寧和張遼,在公孫康這邊兒,不過主要是看公孫康他對付誰了。而樂進呢,他顯然還是,沒人對付他,這城頭如今別說是三個人了,就兩個將領都沒有,就他公孫康一個,所以……至於說那之前守城的不入流將領,早讓公孫康給派到

城裡去帶兵巡查了,可不敢讓他們在城頭上呆着。畢竟在他看來,真要是讓他們也帶兵守城,那最後絕對是要影響士氣的,所以那樣兒的事兒,自己能做嗎?因此,哪怕城頭就只有他一個人,但是公孫康心裡也認了。至少他也認爲,其實這個就是最好的結果,也是自己選

擇的,對吧。而公孫康他不可能說一個人,對付甘寧張遼兩人,他也沒有那分身術,更沒那個本事。所以他的選擇,自然是對付甘寧了,所以第一個上城頭的,當然是張遼,而不是樂進。爲什麼,因爲在同等條件下,他們都沒將領帶兵對上,那麼自然是張遼先上來,畢竟人家那本事在那兒擺着呢。至於說樂進,他雖說確實,也可以,但是和張遼一比,這差距不

就有了。所以他只是第二個上去的,而甘寧,卻是一直沒上來,沒辦法,那公孫康可比孫平厲害多了,就是兩個孫平,也不是其人的對手啊,所以這個結果,其實是正常的。至於說上來的張遼,他的意思倒是簡單,帶着士卒直接就奔公孫康去了,可遼東軍士卒,他們能讓

嗎,所以呼啦一下,之前防守他的那些,就都圍了過去,開始了對張遼和兗州軍士卒的進攻。至於說樂進,他上來後,也是和張遼一樣兒,結果待遇,自然也都沒差什麼了。

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六一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三)第三〇七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九七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九)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三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六)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六二八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續)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三三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五)第七八〇章 文仲業夜闖城門(續)第三五〇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續)第六三三章 袁本初欲戰官渡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五六四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完)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四三八章 說嚴顏三人歸降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八十六章 陸伯言助陣安陸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八十二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六)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二)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六四七章 聯軍受阻臨湘城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九三五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三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一)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三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九)第九七〇章 激戰臨沅終破城第四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三)第四一三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完)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二六七章 漢軍大戰羌兵(完)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七六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三)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一一八章 孟獲領兵夜襲營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
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六一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三)第三〇七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九七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九)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三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六)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六二八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續)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三三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五)第七八〇章 文仲業夜闖城門(續)第三五〇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續)第六三三章 袁本初欲戰官渡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五六四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完)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四三八章 說嚴顏三人歸降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八十六章 陸伯言助陣安陸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八十二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六)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二)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六四七章 聯軍受阻臨湘城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九三五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三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一)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三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九)第九七〇章 激戰臨沅終破城第四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三)第四一三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完)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二六七章 漢軍大戰羌兵(完)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七六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三)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一一八章 孟獲領兵夜襲營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