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李通敗退回許都

bookmark

所以說也確實,李通他沒什麼誇張成分,不管是自己一方,還是涼州軍一方,他都能客觀去說,沒摻什麼水分。說起來這個可真是不錯,至少並非誰都能做到像李通這樣兒的就是了。而曹操聽了李通所說,他也是不住點頭,聽到涼州軍對己方激烈進攻,他有時候也是微微皺眉。別看曹操沒親眼看到南陽的戰事,而李通表達也不是非常好,不過有一點卻是不錯,那

就是曹操聽李通所說,他彷彿也是能身臨其境,看到涼州軍是如何在馬岱的帶領之下,對己方城池拼命進攻的,這個他能想象出來,所以偶爾他是微微皺眉,不過卻也是馬上就舒展開了。對曹操來說,這己方在南陽的地盤,丟都丟了,最不好的結果都已經出現了,自己還

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而如今他這微微皺眉,那不過就是因爲感受到了涼州軍對己方的那種壓力,雖說他不是南陽的主將,更是沒能親眼看到那地方的戰事,不過卻並不妨礙曹操他能感覺到這個,這倒是不錯。好歹曹操可不是一般般的人,如果說拋開其人這個兗州軍之主

的身份,那麼曹操在文的方面,其人可以說是天下頂級謀士的級別,這點馬超和孫策都比不上,必然啊。而武的方面,其人絕對是大將,這點,馬超和孫策倒是能超過曹操,不過也不是說就一下超過很多,這個可真是沒有。所以說曹操這樣兒的本事,而且其人還是經驗豐富,那麼很多事兒,對他來說,也不是很難。對有的人來說,他聽了李通所講的這些,可能

是沒什麼感覺,但是曹操聽了,卻是能想象到其中一些激烈的場景。所以說曹操在李通說到涼州軍是如何如何激烈進攻的時候,他有時候是微微皺眉。而在其說到他自己帶兵抵擋,很多時候都把敵軍和敵將給打退的時候,曹操是不住點頭。畢竟不管是看到了,還是說沒看

到,對於李通能帶兵給敵軍敵將打退,哪怕他不敢和馬岱硬碰硬,但是這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結果,曹操看重的是這個。可不是嘛,明明知道自己武藝不如敵軍主將還上去和人單挑的,那在曹操看來,絕對是不智的行爲,那不是牛×的人,而就是個傻×,就是這樣兒,

所以說曹操是很贊同李通如此的,一點兒沒錯,因爲換成是他自己,也是這樣兒!最後李通也說完了,可以說他是簡短去說了南陽的戰事,可再短,這麼好幾個月,也是說了兩個多時辰,這都已經快要晚上了。要知道李通可是中午回來的,之後曹操是特意讓李通先下去休息,洗簌一下,晚上準時過來赴宴,李通是應諾告退。對他來說,他是一點兒都不看重這個,

可李通也是,他是很想念自己的家人,想這個時候回去看看他們,尤其是自己妻兒,還有老母。李通家裡,父親早逝,是兄弟三人,李通排行老二,上面一個哥哥,下面一個弟弟。然後他一個妻子,有兩個兒子,長子叫李緒,次子叫李基。李通今年是近四十歲,他妻子比

他小兩歲,長子今年二十了,也是在兗州軍中,不過是在許都當個小官。次子十五,今年是剛加入兗州軍。所以李通這他家裡就是這麼個情況,他母親快六十了,年紀在這個時代,那也是不小。這一晃,他都有十一個月都沒見自己家人了,說實話,李通也是挺想念的。但是作爲兗州軍在南陽的主將,你不可能隨便回來,那不可能,所以還是,每年回來一次,上

一次還是過年的時候回來的,這都到年底了,所以說不是十一個月都多了。說實話,家人對李通從南陽平安歸來,他們確實是心裡高興。要說也不是他們就不支持李通工作,實在是在前線,確實是一點兒都不安全。尤其是今年,可以說李通家人一直都是提心吊膽的,就算是馬煥大婚的時候,涼州軍沒來進攻,他們也是擔心不少,所以就更不用說是涼州軍去進攻

的時候了。不過好在李通最後是平安回來了,他們覺得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家人的平安,尤其是在亂世之中,可以說是絕對很重要的,哪怕是李通的家人,在許都中,肯定是餓不着,所以家人平安比什麼都幸福。杜甫的詩裡都寫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其實就是這

樣兒的道理。亂世當中,家人的平安,是多重要的,只有自己才能親切體會到了。不過李通晚上要赴宴,自己主公親自安排,招待他的,所以家人肯定就不能在今晚設宴了,不過卻也說好了,明晚,一起在家,吃個團圓飯,李通也答應下來了,畢竟是自己老母的話,身爲

人子的,不可能不聽。你看現代的人,對父母話不聽的有的是,太多了,不過在古代,可沒多少。因爲不聽父母話的,就屬於不孝子,是要被人唾棄的,所以說不孝的人,根本就沒什麼市場,和現代真心是太不一樣兒了。到了晚上,李通是準時赴宴,又到了司空府的會客廳。其實這他離開也就是一個多時辰,不到兩個時辰而已,雖說李通家人,還是有點兒舍不

得就讓李通這麼去,但是主公發話了,這不可能不聽,他們也不可能攔着。所謂是“天地君親師”,主公的位置,在古人眼裡,就是君一類的,所以說自然不可能是位置低了。君都排在親前面,直接就在天地後面,所以就說明問題。當然了,這個肯定是和統治者的宣傳有

關,這個一點兒不假。首先古人但皇帝的,他不可能說自己比天地還厲害什麼的,那不可能。皇帝有的就去祭天什麼的,皇帝成爲天子,所以說天地肯定要排在君前面。至於說後面的,那就看統治者怎麼宣傳了,當皇帝的,尤其那種開國的帝王,連史書上寫他不好的地方,

都讓人別寫,甚至直接就改了,就看這個,那麼說點兒別的,那真都算不了什麼啊。所以說君排在第三,那都沒什麼奇怪的。古人總去說,自古忠孝兩難全,忠都要在孝前面,自然君還得在親前面。李通去了司空府,顯然,他屬於比較後到的,他來了之後,會客廳中已經是有不少人了,在許都八成的將領、謀士可都在這兒呢。李通一來,不少人都和他打了招呼,

他也是連忙還禮,別說這是禮節,就說和他打招呼的,那絕對是沒有說和他關係不好的,關係都不錯。更重要的是,有好幾個官職都比他大,這點他不能不注意,甚至還有幾個,是自己主公親族,更是非常器重之人,所以李通敢託大嗎。要說在許都之內,官職比他大的,

那可有的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李通主要是有兵權,所以就這麼一點,算是優勢,真要說起來,許都中一堆文官,很多的官職比他大,俸祿比他多多了,不過是沒什麼兵權,甚至有的連實權都沒有。但是李通可不一樣兒,那是外放的將領,有實權有兵權的,自然是沒人敢小看了,手下十萬人,那可是兗州軍正規軍啊,不過如今是沒有了,光桿兒了,但是卻也不

能小覷之。李通不是最後一個到的,但卻也算是後到的了,不過衆人對此也都沒什麼意見,畢竟都知道,他這纔回來幾個時辰,所以除了和自己主公說南陽戰事之外,還得陪着家人,所以這個時候來,也情有可原。關鍵是這個時候也沒來晚,而且自己主公都沒什麼表示,這自己這些人,自然也都沒什麼意見了。之後陸續有來了好幾個,終於是人都全了,時辰也到

了,曹操把手一揮,“擺宴!”說完,自然是有下人陸續往衆人身前的案上擺上吃食。曹操從來都不是一個吝嗇的人,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哪怕他不常常宴請衆人,可只要一擺宴,就絕對是好吃好喝都上來了。而且他也沒忘了讓人犒賞全軍,只要在許都的士卒,都有份兒,

可以說這個絕對是要超過擺宴的花銷了,畢竟他們再吃多少,不過就是幾十個人而已,還能吃多少喝多少?但是那許都有多少士卒,所以那個開銷……不過雖說如此,可曹操確實,一點兒都不吝嗇,可沒說我這擺宴,然後什麼都不給己方士卒,那可真不是他,曹操不是那

樣兒的人啊。晚宴開始了,曹操自然是先敬酒,給李通敬了一爵。畢竟他也知道,李通就算是沒功勞,可肯定是有苦勞,就看他在南陽守禦了那麼多年,這涼州軍過來,他又堅守了那麼多個月,曹操就肯定是要敬這麼一爵的。曹操把酒喝完,其他人,趕緊是都把自己手中酒喝了下去,廢話嗎,這自己主公都那麼做了,你再不喝,那不就擺明了不給自己主公面子。

一爵之後,曹操說了兩句,然後就讓衆人開動了,無非就是吃好喝好,讓他們放鬆吃喝,不夠了還有。看着衆人是風捲殘雲,這也是,自己好久沒宴請他們了,曹操心裡也是一笑。他雖說是和馬超不同,後者是習慣看着衆人吃喝,他覺得是一大樂趣。而顯然,曹操可沒這

興趣,他重點還是放在了吃上,當然喝酒也少不了。不過還有就是,曹操也想了,這之後涼州軍會不會有什麼動作。當然他也知道,自己想再多沒用,等宴席撤下去之後,自己還得是留下荀彧他們,自己也好問一下,下一步己方的重點,如此也好。曹操不是袁紹,所以他

絕對不是好謀無斷,而是自己本身就有想法,而手下人呢,也是能給他一個很好的建議,哪怕最後可能會有分歧,但是在這之中,曹操肯定是能選擇出來最合適的。而袁紹就真不一樣兒了,手底下的幾大謀士,基本上就沒有統一意見的時候,從來都是有分歧,結果袁紹一聽,他覺得這個說得對,那個說得也沒錯,最後到底聽誰的,他還得想挺長時間,結果最後

選擇的,都是那小人的謀略,絕對不是最好的,至少對他對冀州軍,都是。不過在袁紹自己看來,自己選的還對呢,一點兒都沒錯。然後等事實證明他錯了之後,證明了說的對的謀士,意見沒錯,但是袁紹可不那麼看。對於意見對的,他爲了自己面子,絕對不會說以後就

對對方好了,聽對方的,所以說這麼一個主公,他最後失敗,是很正常的。至少在這上面,袁紹是沒法和曹操相比,這個可是真沒錯。他要真有曹操那兩下,最後也不至於說是那麼一個結果了。是,袁紹不是沒本事,那不可能。可以說袁紹在年輕的時候,那絕對是個人才,

一點兒都沒錯。可年紀越大,人家說是年老成精,他可不是,他是越來越糊塗,而且都聽信小人讒言,所以說他不敗亡,誰敗亡呢。可曹操就不像他那樣兒,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現在,曹操一直都是個人才,而且年紀越大,他這也確實,很多事兒都越來越精明瞭。當然了,肯定也是少不了糊塗事兒,甚至錯誤,這必然是有的。別說是他了,就是馬超孫策,

誰敢說自己就不犯錯了,真心沒有。不過當主公的嗎,犯錯了,那很正常,不過就絕對不會說當着自己手下的面兒,說自己錯了什麼的,這事兒就別想了。只要是能知錯改錯,不再犯,也就可以了。在這上面,馬超孫策他們做的還可以,就是曹操,還差點兒。因爲曹操也

只是改錯,不過那就只是暫時的而已,之後不是說同樣兒的,就說類似的錯誤,他到時候該犯,還是要犯,所以說這點上,他和馬超孫策一比,那還是有距離的。

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七〇八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六一八章 馬超帶兵進幷州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二五八章 馬超兵進西羌第四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四)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三二〇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第九〇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六)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四二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八)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九六一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六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第二一九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下)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四一一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一〇九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五)第五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五)第九四七章 襄陽城四面被圍第二六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十)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七七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四九五章 孟起奉孝言戰事第八四四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八十九章 馬超再說十八子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八一三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續)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五七三章 兗州軍兵臨下邳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三)第二四九章 斬仇人父仇終報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三七四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第六九四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續)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二十六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完)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六七九章 兗州軍繼戰雄關第八〇九章 劉備施計賺霍峻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三九五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續)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九十五章 馬超領軍到越雋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五九五章 破洮陽追擊敵將第五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四)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一七九章 涼州亂北宮反叛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五一六章 文仲業兵敗退走第六三七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三)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四四八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
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七〇八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六一八章 馬超帶兵進幷州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二五八章 馬超兵進西羌第四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四)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三二〇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第九〇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六)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四二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八)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九六一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六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第二一九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下)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四一一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一〇九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五)第五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五)第九四七章 襄陽城四面被圍第二六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十)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七七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四九五章 孟起奉孝言戰事第八四四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八十九章 馬超再說十八子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八一三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續)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五七三章 兗州軍兵臨下邳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三)第二四九章 斬仇人父仇終報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三七四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第六九四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續)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二十六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完)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六七九章 兗州軍繼戰雄關第八〇九章 劉備施計賺霍峻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三九五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續)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九十五章 馬超領軍到越雋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五九五章 破洮陽追擊敵將第五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四)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一七九章 涼州亂北宮反叛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五一六章 文仲業兵敗退走第六三七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三)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四四八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