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

還是那句話,個人寫得是小說,而不是歷史。

而有些東西個人還是知道的,但是爲了簡單所以個人也沒去那麼嚴謹去寫。

就像昨天不知哪來個書友說個人的稱謂不對,個人也知道,但是說實話,

個人就是爲了便於寫,所以就這樣了,個人覺得天天看文的書友應該還是能接受的吧。

當然了,留在成都的可不只有趙雲和賈詡他們兩個人。馬超他最後是把陳到、張飛、武安國還有臧霸、廖化他們五個人也都給留在了益州。不過這些自然都算是暫時性的,因爲以後等着益州是徹底穩定了之後,馬超對他們幾人卻還是另有其他的安排。

而之前在益州投靠馬超的人,馬超就只帶走了嚴顏、黃權、雷銅、孟達、吳懿、吳班還有李恢他們七人,彭羕就不用說了,你現在就是趕他走,他都不可能走。至於其他人則讓馬超都留在了益州,張任他自然也是被馬超給留了下來,畢竟趙雲他還在益州,所以馬超他其實也是有意讓他和張任他們師兄弟多聯絡一下感情。最好是能讓張任是徹底爲自己所用,如此來說,把張任放在益州自然是比放在涼州強多了,馬超還不明白嗎。

劉璋自然也是被馬超給帶回涼州去了,他是不可能把劉璋給留在益州的。雖然馬超不會殺了他,但是卻也不會讓他在益州,所以自然是把他也一起帶回去了。

至於益州,馬超如今確實是沒什麼好擔心的了。首先張任他絕不是那種鬧事兒的人,而且劉璋可還在自己手裡呢,所以他還能如何啊。

要說高沛呢,他膽量卻是不夠,所以等陳到他們徹底收編完他涪縣的人馬後,他高沛更是掀不起什麼風浪來了,再說他真有那個膽量嗎。不是馬超小看他,而是他確實不行。

至於鄧賢。其人能力確實還差了點兒。而且雷銅都已經和馬超走了,他還想怎麼樣。就算他不爲了自己想,怎麼也得爲了過命的好友多想想吧。

然後就是董和、費詩還有鄭度他們幾個,馬超認爲他們沒有兵權,所以就算是想鬧事兒吧,但是卻也沒什麼太大的威脅,更何況趙雲和賈詡還有陳到他們等人在益州那可都不是擺設啊。尤其是張飛,你要真惹毛了他,只要他不大意的話,就他一個人。都絕對能滅他們好幾回的了。

想想演義中關二爺的那句話吧,“吾弟張益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最後連曹操都得把這個記在衣袍襟底上,時刻提醒自己關羽所說的。

雖然二爺的話確實是有些誇張成分在內的,但是卻也不得不說,這話是足以說明了張飛的勇猛。至少在馬超的印象中,關羽其人是再也沒說過類似的話了。當然了,你可以認爲因爲張飛是關羽的義弟。所以他這麼說。但是其實也不全是這個原因,因爲張飛的武藝和勇猛是真正被關羽所認可的,所以他纔會這麼說。要不以關羽的性格來說,就算是他爹,他也不可能如此去說。

而最後一個,就是張鬆其人,他就算是比較忠心的一個了,所以更需要他去協助趙雲和賈詡處理益州大小事務,所以這時候自然是不可能讓他輕易離開益州的。

--------------------------------------------------

至此。馬超是帶走了一半多一些的人馬,和衆人返回了涼州。而剩下的近一半人馬自然是都留在了益州給趙雲他們了,這時候不留點兒人馬肯定是不行。如今他可是知道,益州軍的士卒還都沒收編完事兒呢,所以不只是益州官員要有自己的人,這軍中更是得有自己的嫡系人馬才行啊。

而馬超他是特意途經漢中返回涼州的,在漢中見了張既他們,張既是設宴宴請了自己主公一行人。然後他們大軍在漢中休息了兩日後,最後這才返回了隴縣。在馬超去益州的時候他是帶了五萬的人馬,結果回到涼州的時候就帶回了三萬人馬,而最後剩下的那兩萬五千左右的人馬還在益州。

在隴縣留守的馬岱還有管亥他們是早早就出城迎接馬超他們凱旋,衆人一見,雖然這次自己主公帶兵回來,是少了不少老面孔,但是卻也多了很多新面孔。少了的人自然不是出什麼事兒了,他們可都知道那是被自己主公給留在了益州,處理益州的大小事務。而多出來的這些新面孔,自然就是新加入自己主公帳下的同僚了。

馬岱他們心中高興,不過卻沒什麼嫉妒,只是覺得如今自己主公實力越來越強,那麼在天下的地位自然也就會越來越高,而且今後只能使發展得越來越好。所以主公的強大,其實就是自己等人的強大,這其實都是一樣兒的。

回到隴縣的馬超,他終於是感覺勞累了。之前在益州,因爲一直也不能放鬆下來,所以沒太注意這些。但是如今一回到隴縣後,他一放鬆了,就感到是特別疲勞。其實不只是他一個,其他從益州回來的,無論是他屬下也好,還是說士卒也罷,都是如此。

馬岱管亥他們爲自己主公接風洗塵,而且順便歡迎和自己主公一同回來的那些新來的同僚們。馬超很是高興,其實他新收攏了這麼多屬下,卻是比他奪了益州還要高興。

而之後也爲他們彼此引薦,郭嘉、嚴顏、黃權、雷銅、孟達、吳懿、吳班、李恢還有彭羕也算,把他們和馬岱管亥他們彼此做了介紹。衆人相互見禮,然後大家一起飲宴,吃得確實是非常愉快,馬超對此感到滿意。

但是他此時在想着,隨着自己手下越來越多了,這個矛盾必然也是會有的。就拿如今來看,別看之前關係如何,但是如今按照不同情況劃分,至少都能分成兩部分。

如果以文武來分,崔安他們自然就是武將。而郭嘉、黃權還有李恢都算是文士。還有益州的賈詡。這種分法,算是一種吧。

如果按照新老人劃分,那麼崔安他們當然就是元老,而在益州投靠自己的郭嘉等人,那就是新銳了。

如果是按照地域來分的話,崔安他們其實都可以算是涼州一系,而嚴顏他們幾個自然就是益州一系的。

當然還有幾種分法,不過馬超卻也知道,如今自己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而看着至少目前來說,大家彼此相處得還不錯。這個其實就可以了。至於以後矛盾當然還會慢慢凸顯出來,就像俗話說得好。“牙哪有不碰舌頭”的。至少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彼此能沒有矛盾,或者說把矛盾過節暫時放下了,那就算可以了。

其實對於一個上位者來說,並不怕屬下有矛盾。因爲屬下有矛盾有爭鬥,對他來說,好處更多。但是要是真正影響到了他。很大影響,弊大於利了,那肯定就是不行不好了。所以對馬超來說,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屬下彼此出了矛盾,那麼把它控制在一定程度內,那麼都是無所謂的,只要是不影響大局就好。

--------------------------------------------------

初平四年,天下也是沒有太多的事兒。第一無非就是馬超這次是趁着益州牧劉焉病故。然後便以之前進軍漢中,而劉焉阻礙其軍,幫助米賊爲由進軍益州。結果不到兩個月就拿下了成都,至此不說是天下震動吧,但是確實在諸侯間的影響也不算太小。

衆人可都知道,如今的馬孟起的勢力是越來越大了,而實力更是在慢慢增加着。

之後馬超又上表朝廷,表趙雲爲益州牧,李傕郭汜只能是準了。他們沒辦法不準啊,馬超如今連益州都拿下了。要是自己等人真得罪他了,他再找個藉口兵進司隸可怎麼辦啊。李傕郭汜要說不怕馬超那都是假的,畢竟他們還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和如今如日中天的馬孟起一比,他們確實是不如啊。

所以都和董卓想得一樣兒,知道馬超只能是去拉攏,而不能去得罪。雖然馬超就在涼州,距離他們最近,但是至少如今雙方卻一直都相安無事,李、郭兩人都覺得,能保持現狀就最好不過了,他們倒是沒有別的什麼野心了。

之後便是公孫瓚其人,他終於是把幽州牧劉虞給徹底解決了。劉虞在軍略上確實是不如公孫瓚,這個和他這人也有關係。畢竟劉虞是個文士,他更多的時候講得都是孔孟之道,儒家經典。哪怕對付異族都是如此,總是想着能不能教化異族,讓他們和大漢能和睦相處。

所以就看他如此,公孫瓚都看不上他。結果兩人也確實都看不上眼,矛盾更是異常之多啊,根本就是不可調和。而且兩人又都是幽州的軍閥霸主(不算在遼東窩着的公孫康),確實是“一山難容二虎”,所以最後只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其實真正明眼人可都看得出來,公孫瓚和劉虞兩人,他們應該是綜合一下才是最好。那樣兒的話,他們合一起對付異族,一個是比較強硬的態度,一個是比較懷柔,所謂就是“蘿蔔加大棒”,基本上異族就能乖乖的了。

可惜事實卻是不這樣兒啊,結果劉虞敗了,最後被公孫瓚以他和袁紹等人圖謀稱帝爲名給斬殺了。幽州牧劉虞就這麼沒了,雖然這人確實不是什麼強硬作派的人,能力也不是很大。但是說實話,對幽州的百姓確實是不錯,所以他一死,很多百姓都無不是痛惜啊。

雖然公孫瓚在幽州也沒什麼惡名,但是因爲劉虞終究是被他所殺,所以他也確實是揹負了一些不好的名聲。

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二三九章 漢軍大破叛賊(上)第二二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四)第一二一章 援軍至大敗黃巾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四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三)第八十五章 崔安歸來見主公第九三九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三四一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完)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進禺同山第五一九章 帶範強欲見主公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八一九章 臨湘城劉孫對話第四〇八章 馬超得女又得子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八三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一)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二一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五九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一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八)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六)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六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六)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二五二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下)第一六四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三)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六〇〇章 三方聯合同進兵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八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三)第三八四章 長安馬超擺家宴第一〇八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四)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九八七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第七四五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第八七一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一)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三二一章 蠻王孟獲忙逃亡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九九七章 曹孟德帶兵北上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三二一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續)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四十八章 曹孫劉帳中談妥(續)第二七五章 木鹿大王苦定計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大營開工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第七四一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再續)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五〇三章 濃煙起知援軍至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
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二三九章 漢軍大破叛賊(上)第二二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四)第一二一章 援軍至大敗黃巾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四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三)第八十五章 崔安歸來見主公第九三九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三四一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完)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進禺同山第五一九章 帶範強欲見主公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八一九章 臨湘城劉孫對話第四〇八章 馬超得女又得子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八三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一)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二一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五九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一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八)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六)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六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六)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二五二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下)第一六四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三)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六〇〇章 三方聯合同進兵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八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三)第三八四章 長安馬超擺家宴第一〇八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四)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九八七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第七四五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第八七一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一)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三二一章 蠻王孟獲忙逃亡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九九七章 曹孟德帶兵北上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三二一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續)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四十八章 曹孫劉帳中談妥(續)第二七五章 木鹿大王苦定計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大營開工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第七四一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再續)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五〇三章 濃煙起知援軍至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