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

李軒一直都是對大唐王朝的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而參考的對象自然是後世的教育制度,不過也不僅僅是教育制度,同時還有公務員考試製度。

只是後世的制度也只能當成一個參考,自然是不能一股腦的全部照搬的,不然的話,很容易水土不服。

李軒的想法就是,逐步把傳統的科舉制度,改革成爲公務員考試以及近代教育的結合體,而且還是融合了傳統科舉的一些因素,畢竟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不能隨意捨棄的。

比如說科舉這兩個字,其實就不能丟,頂多就是把考試的方式以及考試內容給改了,但是科舉的核心其實並不是說方式以及內容,更加重要的是給天底下的讀書人,尤其是中下層的讀書人一個上升,演變爲統治階層的一個空間。

而這,也是後世公務員制度的核心!

只有源源不斷的把最優秀的人才都吸引到統治階層裡,這樣才能夠更加長久的維持統治。

這也是當初李軒堅持要擴大會試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今大唐王朝的會試製度,已經是快要徹底演變爲公務員考試製度了。

自從前兩年在直隸開設了分考場之後,經過試行沒有發生什麼大的亂子,因此在去年和今年的會試,又是陸續擴大了規模,今年的會試,除了直隸四道外,還在河北、湖北、廣東、浙江、四川、山西六省開設了考場。

金陵考場錄取了大約一千二百人,而直隸四道以及六省考場,一共錄取了三千四百人,而隨着人數錄取的越來越多,李軒也是隨後跟進了一項政策,那就是新科進士以及博士的分配品級也是持續降低。

同時在今年的鄉試舉行之際,李軒再一次頒發了政策,這一項政策的核心就是:明年,也就是宣平十一年,帝國範圍內各省都必須同時開設會試考場,到時候各省,各道都開設考場,各省學子可自行前往各考場參加科舉。

同時也是規定,各省考場所錄取的士子,同樣分一甲,二甲,三甲並分別授官。

而重點其實就是在後面的授官這一項上!

新政策規定,明年所錄取的新進士,博士,三甲授正九品,二甲授從八品,一甲授予正八品,這又比前幾年再一次降低了新科進士的授官品級。

而各地直接招錄的舉人學子,授從九品。

沒辦法,隨着時間的過去,大唐官場上的空缺位置也是逐步得到了補充,中高層的空位置基本上就沒有了,同時李軒也是想着要徹底完成公務員制度的改革,因此新科進士的品級越來越低也是必然的。

而目前大唐官制裡,一般從九品以及正九品,就是基層的書吏,科員什麼的,以往這種品級的人都是地方上直接招收,管理的不怎麼嚴格,但是以後肯定是不能這樣的,按照現有的規劃,以後想要當公務員,哪怕是最低等的從九品,舉人也是必須的。

這一系列的科舉改革,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爲這些年科舉幾乎是每年都在變,很多人都是能夠猜得到,高層是正在逐步的推進科舉的改革,沒有達到最終目標,科舉的改革估計是不可能停下的。

更何況改革之後的讀書人當官的機會也就更大了,雖然說不可能和以前一樣,考中進士立馬就是六品,七品的中層官員,而是隻有九品,八品這樣的品級,但是有品級總比沒有好啊!

前明那會,一年會試才錄取多少人啊,不過兩三百人而已。

但是現在大唐王朝一年錄取多少人啊?幾千人起步!

這可是把新科官員的數量擴大了十倍呢,這也就意味着,有十倍以上的讀書人納入了大唐王朝的統治階層裡,讓大唐王朝的統治階層變的更加穩固起來。

防範讀書人造反,最好的辦法不是日夜盯防,而是把他變成自己人!

科舉制度正在進行改革,相對應,教育制度也是正在進行改革,隨着數年前開辦的各所師範學校逐步成型,師範畢業生大批涌現之後,大唐王朝纔是第一次迎來了中高等教育的擴張浪潮!

僅僅是宣平十年,就有兩所大學掛牌成立,新成立的兩所大學,一爲廣州大學,二爲天津大學,一南一北,算得上是對南方以及北方的高等教育體系進行補充,如果在加上宣平九年成立的武昌大學,上海大學,那麼目前帝國上下,已經是有了六所大規模的綜合大學!

至於皇家理工學院,這個不算普通大學,不列入其中。

除了六所綜合大學外,帝國還擁有一共二十多家的師範學校,基本上是每一個省、道都有一所師範學校,而規模大小,師資力量,則是看各省的人口以及經濟情況等,所以這些師範學校的實力有弱小的,學生不過百餘人,如貴陽師範,但是也有規模大到足以和綜合大學比肩,甚至連學制也是向綜合大學靠攏的師範學校,比如江南師範。

江南師範,坐落於文人彙集之地的蘇州,而江南道可是文風昌盛的地方,當然了,還有更加關鍵的是,江南道有錢!

其校區建築以及設備等各項硬件設施可是不比金陵大學差,就是師資差了點,沒辦法,這玩意錢沒什麼用,那些高等人才能夠去大學任教,可不會去師範學校任教。

不過即便如此,江南師範也是實力強悍,在校學生超過一千三百多人。

除了這些大學以及師範外,官辦的教育體系裡,還有一種是比較特殊的,那就是預科學校,這種預科學校在當代而言,其實也算得上是高等教育了。

因爲預科學校嘛,很簡單,就是爲了那些準備上大學的人準備的,但凡是能夠考上預科學校的人,是絕對不會去報考師範學校的。

這從預科學校的數量,比師範學校還少其實就可以看的出來,目前的帝國全國範圍內,預科學校一共也就十二所,比二十多所師範學校少多了。

師範以及預科學校之下,則是普通中學,大多都是州府官辦,這個數量就多了,因爲當初籌辦的時候,每一個府、省直隸州都需要辦一所,而且是直接把府學/州學直接改建爲中學,這些中學數量繁多,質量也是摻差不齊。

而小學,則是縣級主辦,通常來說,一個縣最少都會有一艘小學,但是有的縣也會有兩所甚至更多,同時,帝國是開放民辦教育的,只要經過註冊和批准,那麼就能夠把以前的私塾變成私立小學。

所以在大唐帝國範圍內,其實私立小學的數量是非常非常的多,很多規模稍微大一些的村子,都可能有一所私立小學,恩,也就是以前的那種私塾。

因此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其實大唐帝國的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主力軍一直都是私立學校,至於官辦的小學,就那麼一點,根本就無法滿足龐大的教育需求的。

不僅僅是小學,實際上中學,乃至高等教育,都是有着私立學校的蹤影,而且還不少,比如說很出名的松江學院,這是一家帝國禮部科舉司承認該校畢業生可以參加會試或者是各所大學的招生考試,和其他的師範學校一樣。

而這家松江學院,實際上就是當地的十多家士紳家族聯合辦起來的,人家一方面是爲了求名,這年頭辦學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事,爲此不少士紳地主們都是很樂意捐助辦學的。

另外一方面,人家自然也是爲了解決自家弟子的求學問題!

江南道的文風實在是太過昌盛了,讀書人那是數不勝數,要想在這麼多讀書人裡頭殺出一條血路,考入預科或者江南師範這些學校,說實話難度不小,比直接去考舉人還大。

爲了給自家的子弟一個繼續求學的途徑,繞開舉人的限制,從而獲得直接參加會試的資格,這些士紳地主們纔會慷慨解囊辦這個松江學院。

而松江學院,也算是目前帝國範圍內,辦的最成功的一傢俬立高等學院了,標準的師範學制,而且老師都是高價從官辦學校裡挖過來的,至於硬件設施,那是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當然了,這收費也不是一般的貴!

私立學校可不是那些公辦的師範、預科學校,雖然說自費生也貴,但也不至於貴的太離譜,而且只要成績夠好,還能夠拿獎學金呢,然而在松江學院,這學費可就貴多了,有一年上千兩銀子等到學費,尋常小富家庭都是拿不出。

官辦學校和私立學校,一共構成了大唐帝國目前的教育體系,目前來說,高等教育以官辦爲主,而啓蒙教育則是以私立爲主。

不過這種情況肯定也不會持續很久,教育乃是根本,尤其是基礎教育,最近兩年李軒對辦基礎教育很有興趣,相反的,他對辦高等教育的興趣已經是沒有那麼大了。

因爲李軒覺得,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有一小部分就夠用了,沒必要把所有人都培養爲大學生,那不是什麼好事。

畢竟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各種需求也會更高,但是帝國所能夠提供的高質量需求位置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太多人。

如果高等學歷者太多,就很容易出現一種麻煩事,那就是有一部分沒能在社會上獲得高質量需求的高等人才,最後會萌發不滿,進而各種搞事,比如說鬧革命啊……各種啪啦啪啦的……

面對這種問題,李軒決定學校美國人搞精英教育!

對少數人才讓他們接受高等教育,讓他們變成社會的中堅階層!

至於普通人,上啥子大學哦,上個小學就好了嘛。

未來工業革命裡所需要的工人又需要他們大學畢業,小學足矣!

因此,小學比大學更重要!

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
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