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

想要找一個能勝任分管教育等事務的御書房值班大臣,可真不容易,看看這都上的什麼摺子。

最讓李軒冒火的就是工部左侍郎遞上來的摺子,說什麼如今的教育事務還存在着極大的短板,基礎教育已經是逐步發展了,但是高等教育還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他在摺子裡重點建議發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四年制大學,要在五年內新建立至少二十所大型綜合四年制大學,同時對現有的十多所四年制大學進行擴招。

提出了要把四年制大學生的在校生數量翻十倍以上。

看到這個,李軒就直接給他打了個大大的叉!

突然培養這麼多精英大學生,你讓大唐帝國拿什麼位置去安排他們?

難道不知道上流社會一個蘿蔔一個坑啊,每年招收的新官員數量就這麼多,那些一流企業的高端職務就這麼多,現在的四年制精英學生畢業後,安排的都有些勉強了,你還想要擴招十倍。

這些擴招多出來的學生,畢業以後當不了官,成不了企業高管,然後跑去造反怎麼辦?

大學是要擴招的,高端人才也是需要的越來越多的,但是得一步一步走,隨着帝國經濟的逐步發展,高端人才需求量大了,有足夠的社會資源供養更多的高端人才了,那個時候纔是培養更多高端人才的時候。

但是你的社會還無法接納衆多新中上流階層的時候,這些多出來的精英學子就會成爲社會的不穩定分子。

你真當這些受到了高端精英教育的人都是老實人,當不了官,當不了企業高管,無法躋身進入社會的中上流階層的時候,他們會乖乖的進工廠當工人、回家種田啊?

當這些人的述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很容易埋怨社會的好吧!

李軒一直都是堅定的施行高等精英教育制度,就是爲了防範這種情況的出現,雖然每年的三年制和四年制大學的畢業生都在增加,但都是在一個可控制的範圍之內,是隨着帝國國內的民生社會經濟發展而逐步增加的。

所以如今的這些學生畢業後,現有的社會資源足以接納並供養他們成爲新的中上流社會階層。

不過呢,這種政策只能是默默的做,不適合公開宣揚,至少李軒或者馬維,從來都是不會說什麼限制高等教育的,他們是在其他方向進行限制。

比如說提高老師的社會地位以及薪資待遇,然後很自然的學費就上漲了嘛!

學費上漲之後,小學教育階段的老師都是普通老師,待遇雖然不錯,但是也沒有大學裡的老師那麼高,此外還有中央以及地方財政的補貼,所以在大唐帝國裡,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並沒有收到老師待遇上漲而變的稀缺,反而是因爲帝國十多年來的持續推動,讓小學教育階段變的快速普及起來。

早些年的大唐帝國,定下的目標是每個縣都至少建立一所小學,隨後又是把這個目標提高到每個鎮都必須有一所小學。

除了數量龐大的官辦小學外,實際上大唐帝國還有衆多的私立小學,這些小學大多數都是舊時代的各種私塾,經過了教育部門的審查批准後,得以按照官方指定的學制標準進行教學,官方承認學生在這些經過審查批准的私立小學的學籍以及學歷。

而這種私立小學的數量還非常的龐大,其總數量比官辦的小學還要多呢。

所以說,即便是教育費用普遍高昂,不過對於小學階段的影響並不算大。

真正有影響的是中學階段以上,而且越往上越大!

學費高昂,學校少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不過雖然學費高,學校的數量少,但是在中高等教育上,大唐奉行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會爲每一所中高等學校提供最優化的教育資源,讓學生接受最佳的教育。

簡單來說,小學階段是普及教育,而中學以上則是貴精不貴多。

但是現在,這人卻是提出一下子要把四年制的大學生數量增加十倍以上,讓李軒直接在心裡咒罵,這個大傻叉!

這人,這輩子是別指望能夠成爲御書房值班大臣了,甚至後頭也別指望升任當什麼尚書啊,熬幾年就滾回家!

身爲帝國高官,竟然一點政治覺悟都沒有,簡直無法容忍!

不過雖然大多人都是讓李軒不太滿意,但還是有少數幾個人讓李軒覺得還行,只是這幾個人裡,最讓李軒滿意的卻是有着一個身份非常特殊的人。

這讓李軒一時間是難以抉擇!

讓李軒比較滿意的有兩個人,其中一人是外務部尚書戴玉剛,這人提出的教育方針看似平淡,甚至一點亮點都沒有,通篇都是說現在的教育方針有多好,今後教育事務要做的就是把現在的教育政策持續下去云云,當然了,如果僅僅是這樣,他也無法打動李軒。

因爲不少人都是這麼說的,說如今的教育政策在聖天子的指示下,已經是非常完善了,不需要變動云云,總之是變着花吹捧李軒。

這個戴玉剛之所以讓李軒比較滿意,是因爲他在教育事務的另外一大塊上,也就是科舉上提出了新的見解。

戴玉剛在摺子上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關於科舉這一塊上的內容就是佔據了八千多字,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反過來的。

在科舉上,他認爲如今的鄉試、會試的制度,雖然已經是達到了一千多年來最佳的制度,但是卻已經是無法符合大唐的現代教育發展了。

因爲目前的大唐科舉制度,如果想要當官,就必須參加科舉,並通過會試,甭管是各省道會試還是承天會試,都必須考中後才能夠當官。

而傳統科舉學子參加會試,必須要有舉人功名,但是在大唐,除了舉人功名外,擁有大學學歷(四年制以及三年制皆可)也是可以直接參加科舉。

而最近幾年,能夠考中的學子,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大學生,傳統意義上從鄉試裡考中舉人,然後再參加會試並中試的學子,已經是非常少了,很多省份的鄉試,基本上依舊是流於表面。

此外,地方上的縣試、院試、鄉試這一整套的流程,也是和現行的學校制度相違背,因爲學生要讀書的話,本來就要從小學一路考上中學,然後考上預科,再考取大學或者是大專。

這本來就要一路考試上來了,這再多搞一套地方科舉的流程,幾乎是重疊了,而實際上如今的地方各種鄉試,基本上都是流於表面了。

很多讀書人,想去考就去考,一些有志氣的讀書人,都是懶的浪費時間去參加什麼鄉試,而是直接苦讀,然後報考大學。

爲此,戴玉剛提議,爲了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發展,廢除地方的科舉考試(縣試、府試、院試、省試),只保留會試。

同時生員、舉人以及進士等功名和現有的各種學歷重疊乃至衝突,建議統一化,廢除舊的秀才等稱呼,改用學歷稱呼,比如說小學生,中學生,預科生,大專生,大學生等。

而進士、博士等功名也是一律廢除!

不得不說,這個戴玉剛的想法很大膽,大到李軒都是有些驚訝!

雖然說他提議的這些改變,其實並不會根本上的改變大唐的現有教育以及科舉制度,因爲戴玉剛自己都說了,如今地方上的科舉考試已經是流於表面,根本沒啥用了。

這改的,更多的還是稱呼上的改變,或者說是觀念上的改變。

而這事,哪怕是李軒在過去二十年裡,其實都沒有去動的。

雖然他搞現代教育體系,搞了各省會試以及金陵會試,其內核基本上已經是和後世的教育制度以及公務員考試非常相似了。

但是對於傳統的稱呼以及一些觀念,李軒依舊懶得去搞。

反正不改也沒什麼影響,還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這個戴玉剛,卻是打算挑戰人們的傳統觀念,想要徹底廢取消秀才、舉人、進士等一系列的功名,直接廢除地方科舉。

不得不說,這個膽子還是比較大的。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人戴玉剛可不是什麼新式教育以及科舉制度下成長起來的人,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傳統讀書人,前明進士出身,大唐王師進軍江南後,他就是和衆多前明官員一樣投了賊。

然後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爬到了外務部尚書這個職務上。

算起來,他也應該是前明降官裡,混的最好的一個了。

而這樣的一個傳統讀書人,正兒八經的前明進士,竟然是高舉着改革的旗號,打算把傳統科舉徹底送進垃圾堆,不得不說,這想法很大膽。

除了戴玉剛外,還有一個人也是引起了李軒的注意,不過這個人倒不是人們傳統意義上的中樞重臣,而是地方大員!

此人就是現任廣東巡撫周毅然,這個人也是大唐帝國裡比較出名的一個封疆大吏了,早年的履歷不說,光光是巡撫,他就幹了四任,先後在皖北、河南、湖北、廣東擔任道員、巡撫,歷時十三年之久!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