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

不管是什麼政權,軍隊編制以及指揮系統的變動,尤其是還是大變動的時候,這都代表着將領們的權勢會發生變化。

大唐王朝雖然只是個山溝皇朝,不過也逃離不了這樣的命運,之前搞常備軍的時候是這樣,把常備軍的五軍合爲一軍的時候同樣也是這樣。

如今,李軒要在近衛軍以及常備軍這兩支民兵性質的軍隊基礎上搞一支完全脫產的職業軍隊,自然是會導致更大的職務變動,從而影響將領們的權勢變化了。

所以新軍隊的組建,引起方東全、王單旭乃至陳屠夫的矚目乃至競爭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在確定將領人選之前,還是得先確定詳細的編制。

要搞編制,首先得知道,李軒未來要建立的是一支熱兵器爲主,冷兵器爲輔的近代部隊,也就是說他預想中的軍隊,乃是由火槍手和長矛手、騎兵、炮兵相結合的混成部隊。

但是同樣得考慮到,如今大唐王朝裡的火槍產量不高,而且火繩槍還存在着諸多性能上的缺陷,如此也就導致了大唐王師裡刀盾手、弓箭手這兩個兵種依舊會長期存在。

綜合考慮,李軒打算把以前的近衛軍和常備軍的編制結合起來,首先是重甲刀盾手以及弓箭手,這兩個兵種其實比火槍手更難擴編,尤其是弓箭手,不管是弓箭還是弓箭手本身,大唐王朝在短時間內都是無法獲得的。

所以是有多少就只能編多少,之前的兩個弓箭手隊裡有七十多個弓箭手,可惜之前和明軍一戰死傷了好幾個人,現在只剩下七十人不到,而這七十個人裡頭質量摻差不齊,一部分人根本就不適合作爲職業士兵存在。

所以李軒準備擇優挑選,從這些摻差不齊的弓箭手裡挑選出三十六人來,組建一個弓箭手小隊,換句話說就是把以前的兩個弓箭手小隊縮編爲一個隊。

剩下沒被挑中的弓箭手平時還是回去老老實實種田,等到有戰事爆發的時候再拉出來作爲普通青壯使用。

這三十六名弓箭手,將會清一色的配屬明軍制式的強弓,然後進行各種體能、戰術上的訓練,不求他們成爲神射手,也不指望他們能夠和近衛軍的那些士兵們一樣能夠紀律嚴明,李軒只求他們成爲一支正常點的弓箭手部隊。

要求並不高,和明軍衛所兵裡的那些弓箭手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這些弓箭手要想達到李軒的要求,也是相當困難的。

和弓箭手一樣,重甲刀盾兵的數量也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因爲受限於盔甲的數量,大唐王朝只能武裝起三十多人的重甲刀盾兵,再多就不行了。

這些重甲刀盾手需要衝陣廝殺,對體能乃至個人的勇武,膽魄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除了固有的二十多名披甲悍匪外,李軒打算從衆人土匪裡擇優再挑選十餘人,湊足三十六人。

如此就是有了弓箭手一隊三十六人,重甲刀盾兵一隊三十六人。

此外就是長矛手以及火槍手了,這兩者的要求基本相當,對個人技術沒什麼要求,甚至體能一般般也行,唯一的要求就是服從命令,所以那些老油條土匪們一個都不能要,除了近衛軍原有的九十多人外,李軒準備從剛加入大唐王朝大家庭的一千多百姓裡挑選。

具體編制上,長矛手三隊,每隊三十六人,這個長矛手訓練簡單,兵員也簡單,武器就更簡單了,所以沒什麼技術難度,所用的大部分長矛手也還是原先近衛軍的人,缺員部分則是挑選老實人補充。

火槍手的話先確定兩個隊的編制,同樣是每隊三十六人,不過相對於其他兵種立馬就能夠挑選出足夠的人並訓練成軍不同,火槍手現在只是空有編制,要想湊足這兩個隊七十二人,還不知道要多久呢,因爲大唐王朝沒有那麼多火槍。

輜重兵一隊,每隊三十六人,不過李軒並不打算把這些輜重兵當成民夫來用,而是當成多用途的步兵來使用,除了其本職工作也就是運輸後勤物資以外外,還需要承擔更多的技術性工作,如維修軍械,如構築營地,架橋開路。

如果到了打仗的時候,這區區三十六人的輜重隊是不可能完成大軍的所有後勤運輸任務的,必須大規模擴編。

所以輜重兵隊其實只是一個和平時期的框架,等到戰時就會迅速膨脹,到時候一個這三十六個輜重兵可能會帶着上百甚至更多民夫一起運輸糧草。

因此輜重兵還必須配屬武器,並能作戰,如果不能作戰,那麼他們也就不是兵,而是普通民夫了。

因此輜重兵他們最主要的任務‘運輸糧草’,在後續實際作戰中會被民夫承擔絕大部分,而他們所需要承擔的主要任務將會變成護送糧食以及少量的技術性工作。

有了火槍手、長矛兵、弓箭手、刀盾兵、輜重兵意外,自然還少不了大唐王朝剛成立沒幾天的騎兵一隊,共十三騎。

得益於從明軍手裡繳獲的十多匹馬,如今小小的大唐王朝也是有了騎兵這個兵種,儘管這些騎兵的騎術只停留在騎馬走路,甚至連策馬跑快一點都還非常勉強的地步,別說騎射了,在馬背上他們連刀都拿不穩。

而且騎的馬也是有點矮,有點瘦,有點老!

但是這依舊不能否認他們是一支騎兵,也是整個大唐王朝也是最昂貴,最具威懾力的兵種,這十三騎甚至都被黃竹山的土匪們取了個外號,叫十三太保!

放眼方圓千里之內,能夠在騎兵數量上比大唐王朝比肩的,也就只有大明王朝了。

如此一算,大唐王師的實力勉勉強強算得上是天下第二!

當然了,李軒是絕對不會說這是因爲千里之內,全都是大明王朝的疆域,中間的大唐王朝猶如孤島,朝山外望去,全都他媽是一片汪洋大海!

上述三隊長矛兵、兩隊火槍兵、一隊重甲刀盾兵、一隊輜重兵,一小隊騎兵,將會組成大唐王朝的全新職業部隊。

除了騎兵隊以外,其他各隊皆設六伍,每伍設伍長一員,副伍長一員。而每隊除了內設的三十六人外,額外設隊長一員、副隊長一員,傳令兵一人,兩個護兵。

由此組成一個標準的隊,每隊總人數四十一人。

如其八隊,共有三百人整,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不過這編制裡並不包含更高一級別的指揮體系,因爲李軒是打算效仿之前的常備軍,他準備自己親自擔任全軍統帥,軍中的參謀文書工作的也是會讓柳八苟這些文官們代勞。

只是編制雖然確定了,但是裡頭的人員都還欠缺衆多,尤其是火槍兵有兩個隊的編制,但是現在卻是連一個隊都湊不齊。

他們的火槍手只有二十多個呢,要想湊齊七十多人,得靠工匠們後續多多打造火槍了。

大唐王朝原先的工匠人只有幾個人,火槍產量相當低,一個月只能造個位數的火槍,這一次從龍華鎮以及附近山外的其他村寨了‘請來’總數三十多人的工匠,其中大部分都是鐵匠,裡頭半數都是原來在龍華鎮爲明軍專門打造各種武器的工匠,有幾個人懂得打造原始火銃,甚至還有個人懂得配製火藥。

爲了提高火槍以及其他冷兵器的產量,大唐王朝還會給這些工匠們配屬大量的普通青壯當助手,減輕工匠們的普通體力勞動,好讓這些工匠能夠更專注於技術性的工作。

可以預期,未來大唐王朝的火槍產量將會的得到迅速提升,每個月的火槍產量不說多,二三十支應該是能有的。

這麼一算的話,三個月後他們就有希望把兩個火槍隊所需的火槍打造出來,並形成初步戰鬥力。

不過前提是打造火槍以及配置火藥的原料充足。

這些原料可不太好搞,造火槍要用大量的鐵,配製火藥則是要用到硫磺以及硝石,而子彈要用到鉛。

其中的硝石最好搞,李軒哪怕沒什麼見識,也知道廁所裡能搞到土硝,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他們用量也不多啊,他就不信,三千多人拉屎拉尿,還來不出足夠的土硝來。

改明兒他就讓人修一大堆的公用廁所,以後大小解必須去廁所,隨便大小便的逮着就打二十大板,這廁所廢料除了搞土硝,還能肥田呢,一舉多用,多好的東西啊,怎麼能隨地亂扔!

哪怕無法從廁所裡提煉出土硝來,他們也能夠偷偷摸摸的以購買藥材的名義購買硝石。

硫磺也可以從藥鋪裡購買。

不過量不能太大,只能是一點一點的買,但是這也夠用了,畢竟在這個打一場決戰頂多發射幾槍,士兵們上戰場只帶十發彈藥的時代裡,鉛彈和火藥的用量其實都是非常小的。

因此這個鉛也可以從銅錢裡搞出來,這年頭的銅錢可都是添加鉛的,而劣質鉛幣多的是,或者乾脆到外頭採購也行。

不管是火藥還是鉛彈,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真正的大問題是鐵!

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
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