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

泊木州里的陸軍和海軍爭吵持續了五天後,雙方總算是拿出來了一個彼此都不滿意,但是勉強還能接受的方案。

大體方案有了,然後又是做詳細的作戰方案,然後纔是開始行動。

根據作戰方案,這一次陸軍方面將會出動大約三萬人的兵力,包括第十八步兵師這個戰備師一共一萬八千人,另外原本就駐防在泊木州地區的第四十六師第一三六步兵團、第四十六師屬騎兵營、第四六二炮兵營、第四六一輜重營組成的第四六暫編旅,約六千人。

然後還有泊木州本地的一個泊木州預備團約兩千人,四個民兵營一共兩千人。

這方面是陸軍出動的部隊,其中作戰主力的話,自然是第十八步兵師,第四六暫編旅以及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主要負責維護後勤補給線。

換句話說,上陣打仗的其實只有第十八步兵師,剩下的一萬兩千人全都是準備用來維持補給線的。

其中第四六暫編旅主要負責離開了泊木州之後的後勤運輸運輸,到時候軍方將會就地徵召大量的土著青壯運輸物資,第四六暫編旅充當物資護衛的角色。

而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則是負責港口到離開泊木州的一段大約數十公里的物資運輸任務,順帶看家。之所以泊木州內需要用民兵和預備役來負責運輸物資,當民夫使用,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海外這破地方,帝國人口稀少,想要徵召青壯運輸補給都沒地方徵召。

同時帝國控制區裡,可沒有土著,自然也就不存在抓土著青壯充當民夫的事了。

本土化可不是開玩笑的,但凡是帝國實際控制區裡,都不會有土著的存在。

帝國對本土化已經是偏執到了極端,甚至他們寧願放着控制區裡的金礦銀礦不挖,或者乾脆是高價僱傭帝國子民去挖,也不允許從外面抓土著來挖礦。 ●тTk Λn●C〇

甭管是以什麼理由,什麼原因,帝國都不允許土著出現在帝國的控制區裡,哪怕是土著奴隸也不行。

帝國的領土上只能是有大唐人生活,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土著進入其中,奴隸也不行。

畢竟就算是奴隸,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奴隸制度,數不準過個幾十年上百年什麼的就會廢除奴隸制,然後大唐人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土著,那不得傻眼嘛!

所以李軒從一開始就是制定了非常嚴厲的本土化政策。

但凡是有土著的海外領地,當地的官員就別指望升官了,而且也會嚴厲禁止任何工業設備的流入。

不少人其實都建議在海外領地其實可以抓土著挖礦修路什麼的,尤其是企業資本傢什麼的爲了利益可是長年累月的試圖推動此事。

但是帝國官方卻是堅決反對,尤其是海外領地的地方官員也是堅決不允許,因爲這會妨礙到他們的本土化策略,而本土化乃是衡量海外領地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

所以大唐雖然控制的海外領地非常多,這些領地裡也有着衆多的礦產,但實際上成功開發的很好,一般都是高價值的金礦,其他普通礦產一般都是不挖的,他們寧願從土著手裡進口,也不願意自己投資去挖。

土著不能用,從國內僱傭人去挖成本又太高,最後也就造成了這種尷尬局面。

不過李軒依舊堅定的執行這種本土化策略,甚至把本土化定位國策:大唐的土地只養大唐人!

這種情況反響到海外的軍事行動裡,陸軍在帝國控制區裡就是不可能用土著青壯充當民夫了,而移民數量又少,少數能被徵召的青壯基本也是被編入了民兵部隊。

因此只能是自己幹了。

不過等離開了帝國的實際控制區後,那麼軍方的物資運輸就方便多了,直接徵召土著青壯充當民夫,隨便給口吃的那些土著青壯們就很樂意幫大唐軍隊運輸物資。

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陸軍在己方控制區裡進行陸地運輸困難,但是出了己方控制區後,往往還更方便。

所以更多時候,在內陸作戰的話,大唐陸軍一般都是沿着河流打,因爲這樣可以依靠內河運輸補給物資。

不過這樣又得涉及到海軍那邊了。

相對於陸軍的三萬人,海軍的參戰人數就少多了,人數佔據大頭的乃是第十三陸戰團,該團再配上直接從戰艦上搬下來的小口徑艦炮以及配套的炮手組成的一個海軍炮兵營,人數大約是五千人出頭。

不過海軍部隊不參與深入內陸的作戰,他們負責的是沿海部分土著港口、控制內河兩岸的部分港口爲主。

除了陸戰兵力外,參戰的艦隊有有兩支,分別是第四十三分艦隊、第三十七炮艦大隊。

不過第四十三分艦隊只負責封鎖戰區的沿海海域,提供沿海火炮支援,協助佔領沿海港口,同時也是負責戰區的沿海運輸護航任務,是不會進入內河作戰的。

進入內河作戰的乃是第三十七炮艦大隊。

該大隊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前身乃是大唐海軍的第一支海外內河艦隊,戈河州炮艦分艦隊下屬的一個大隊,後來大唐海軍對戈河炮艦分艦隊進行了拆分,效仿國內的內河炮艦部隊進行編制改革,最後成立了若**艦大隊。

第三十七炮艦大隊就是屬於其中之一,隨後該大隊的全體官兵盡數轉移到了泊木州,負責泊木州的內河作戰事務,不過說是一個泊木州呢,但實際上他們負責的乃是整個印度西北部地區的內河作戰任務。

所以別看他們只是一個大隊,其指揮官也不過是個准將,但是所轄的炮艦不少,有六艘近海巡邏艦,另外還有十七艘的內河炮艦。

此戰,該大隊將會抽調大部分近海內河炮艦參戰,沿着幾條河流溯江而上,支援陸軍作戰,維持內河運輸補給線。

陸海軍一共將會出動總數大約四萬人的兵力參與這一次的聯合行動,其中半數人都是負責後勤事務,參與前線作戰的也就兩萬人左右。

從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大唐服役線膛武器,尤其是後裝線膛炮之後所造成的影響,那就是對後勤的壓力急劇增加。

僅僅是爲了維持第十八炮兵團這個裝備了總數五十四門後裝線膛炮的炮兵團持續作戰,就需要好幾千人同時運輸補給,而且隨着戰線的拉長還會更加嚴重。

也就是現在有了內河船隊可以運輸物資,如果僅僅是依靠傳統人力蓄力搬運的話,那麼就更加的麻煩。

聯合作戰的兵力集結完畢,作戰計劃也是被確定了下來,而負責指揮這一次作戰的乃是印度第一軍的新任軍長邵興凡陸軍中將。

因爲目前包括第十八師在內,都是臨時歸屬該軍編制內。

至於聶克寶陸軍上將,人家是印度軍務督辦,負責的是整個印度緬甸等方向軍務的大佬,自然是不會親自上陣和屬下搶功的。

四月十八日,當第十八步兵師的先頭部隊開始向內陸進發的時候,也是正式宣告第二次印度遠征戰役拉開了帷幕。

三天後,第十八步兵師的先頭部隊,該師的師屬騎兵團就已經是和當地土著的部隊率先發生交戰,結果是沒有什麼意外,該騎兵團以陣亡一人,傷十二人的代價擊潰了當面大約兩千人的土著軍隊,殺傷敵軍三百餘人,俘虜了五百多人。

而該騎兵團陣亡的這個人,其實還是自己不小心騎馬摔倒,然後倒黴催的頭部撞擊到石頭!

傷的十二人是一個是自己扭傷了腳。

因此嚴格上來說,此戰他們的戰鬥傷亡,其實只有十一人受傷,重傷兩人,輕傷九人。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讓該騎兵團的團長相當不爽,這些土著人如此無法無天,竟然敢傷他的騎兵,必然要給予教訓,所以後續他就是帶着騎兵一路尾隨追殺,把逃走的一千多土著軍隊也是殲滅了大半。

第一戰就是打了個開門紅,第十八步兵師後續的行動就更加順利的。

又是兩天後,該師的五十二團來到了一座土著城池,看這城池規模倒是不小,裡頭應該有幾萬人生活居住。

不過其城防工事嘛,在第十八步兵師的將士們看來,完全是落後於時代的,他們的城防工事基本沒有專業的防炮工事,也就是依靠着高大城牆阻擋敵軍的步兵衝鋒而已。

對於攻克這種落後的傳統城防工事,大唐陸軍已經是經驗相當豐富了,統一戰爭時期不知道攻克過多少類似的城防,後續在對外擴張的時候也是打過衆多。

所以他們來到這個軍方稱之爲‘六號城’的城池後,也沒有着急着直接發起步兵進攻。

大唐的將士寶貴的很,可不會直接傻乎乎的衝鋒,人家好歹也有城牆的,防禦步兵還是可以的。

他們等了半天,等到了一個炮兵營後,這纔是準備着進攻。

炮兵營的火炮準備妥當後,其裝備的十八門七五榴彈炮就是開始了炮擊。

隆隆炮聲之中,給當地的土著上演了一場現代攻防戰該怎麼打的現場教學!

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
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