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

根據大唐和韃靼人之間的協議,第二批的領土移交大概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畢竟要給大唐金國充足的時間進行民衆遷移啊!

有這兩三年的時間作爲緩衝,那麼帝國也就能夠把鐵路修到基輔去了。

不過這兩三年裡帝國雖然不會在歐洲進行持續擴張,但是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停止腳步了。

宣平四十七年十月,印度半島中南部地區三十六國聯盟,一共三十餘萬聯軍宣佈對莫臥兒王國進行北伐!

當月,三十六國聯軍大敗莫臥兒王國十餘萬軍隊,十一月聯軍挺進新德里,莫臥兒王國緊急請求大唐帝國干涉!

大唐帝國駐新德里的外交官拒絕了,並再一次重申帝國一貫以來的外交政策:帝國絕不會干涉土著之間的事務!

當月,三十六國聯軍攻佔新德里,莫臥兒王朝的國王阿克巴率領殘部逃亡西西北地區,不過逃入阿富汗等地區的阿克巴並沒有獲得當地人的支持,甚至還被打,於是乎剛投入阿富汗地區的莫臥兒王朝又是和和當地的王公打起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十六國聯軍也沒追擊阿克巴,因爲他們自己已經是打起來了。

聯軍剛攻佔新德里呢,聯軍的幾家實力強悍的王國,就已經爲了誰纔是聯軍老大而翻臉了。

他們圍繞着新德里打了好幾仗後,勝利者佔據了新德里,但是失敗者卻不甘心,直接帶着殘部返回各自的王國領地,然後再一次領軍出征!

戰爭,遠遠還沒有結束的時候!

三十六國聯盟內部打起來了,聯盟外的部落和王國同樣是被波及了。

以至於整個印度半島地區再一次陷入了大規模的戰亂之中。

而這一次的戰亂規模,比之前的規模還要更大,幾乎是波及到了印度半島的每一片地方,就連大唐人控制下的那些傀儡王國,都是被迫參戰。

一時間,槍炮聲在印度半島上整日整夜的響起,這個時候,一些戰敗,甚至被迫逃亡的王公也不甘心,他們開始了全新的作戰模式‘流動作戰’!

當然了,這個流動作戰只是他們自己吹噓的,實際上玩的就是流寇模式。

他們帶着大軍到一個地方後,乾的第一件是就是搶光當地的所有糧食,第二件事就是破壞土地裡的莊稼,燒掉房屋。

這樣一來,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是加入這些王公的所謂流動大軍了,所以他們第三件事就是招募活不下來的民衆!

不用個把月,這些王公手底下的人馬,就能從幾百人骨幹,迅速膨脹到好幾萬人甚至更多。

而且即便是再一次戰敗後,但是隻要幾百幾千人的骨幹不損,那麼不用幾個月時間他們就能夠重新拉出來一支好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流民大軍出來!

當邊上的大唐人看到這一幕後,都是不由得感嘆,這些王公也是挺有手段的。

不過也只是感嘆而已,大唐人在印度半島的這一場動亂裡,依舊保持了嚴格的中立!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事務!

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大唐人而是真的這麼幹的。

連莫臥兒王朝的覆滅都沒幹涉,要知道莫臥兒王朝的好幾個公主都可是被送到了大唐宮廷裡呢。

三十六國聯軍的內部分裂也沒有干涉,這三十六國裡不少王國其實都和大唐人關係比較親密,屬於大唐帝國的忠實狗腿子。

甚至連大唐掌控的一個傀儡王國,被人滅掉了大唐人都沒有出手干涉。

大唐人彷佛看不見印度半島的戰亂一樣,依舊是生活居住在戈河州,泊木州等大唐海外領地裡,依舊和往常一樣做生意。

這種情況,在很多土著看來是不正常的,他們無法理解大唐人爲什麼能夠眼睜睜的看着莫臥兒王國以及其他幾個傀儡王國的覆滅而置之不理。

這可都是大唐帝國的利益體現啊!

但是在大唐人自己看來,這卻是非常正常的!

土著自己打生打死,關我們大唐人屁事!

至於傀儡國之類的,後頭再隨便找幾個就是了,想給大唐當傀儡的土著王公海了去,隨手一撈都得吧百八十個。

而且土著打仗,即便是他們自己連腦狗子都打出來了,但也不可能實際影響大唐什麼,也不會有膽子封鎖大唐的商船進出。

哪怕是他們明明知道這支大唐商隊是對他的敵人運輸彈藥的!

直接無視土著之間的戰亂,這纔是目前大唐人的現狀。

印度半島乃至阿富汗等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動亂,這麼大的事,甚至都沒多少大唐帝國的報紙對此進行報道。

有的也僅僅是印度地區的泊木州,戈河州的海外領地的地區性報紙進行了小規模報道而已,而在本土地區,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也不關心隔壁的印度半島已經是殺的血流成河,千里無人煙。

本土地區的大唐人,甚至海外領地的大唐人,其實都不怎麼關心土著人的事務,他們更加關心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

比如說今年夏天,國內的數大航運公司都是相繼宣佈,將會投資興建新一代的冷凍運輸船,專業糧食運輸船,專業礦產運輸船,油船,以及今年帝國剛制定的標準集裝箱運輸船。

從大的方面來看,這是大唐帝國航運業朝着專業性發展,貨物的運輸不再是和以往一樣,隨便一艘貨船啥都運。

從航運公司自身的角度來看,只是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而對於各大企業而言,這將會進一步降低海上運輸的費用,降低成本。

而對於普通人而言,以後來自海外領地,尤其是來自美洲地區的小麥玉米等糧食以及肉食將會大量進入東亞本土地區,進一步豐富人們的餐桌,讓人們可以吃的更飽。

這些和自身相關的東西,纔是民衆們所關注的。

實際上,就連大唐帝國官方高層,其實也不怎麼關注海外事務,海外擴張看似轟轟烈烈,但實際上在帝國高層內部,海外擴張,海外事務這些話題的份量是非常低的。

一年到頭,御書房值班會議裡討論的事務繁多,但是也沒多少是海外事務。

這個冬天也同樣如此!

宣平四十七年即將結束了,帝國內部除了每年例行的年底預算會議爭吵外,還有另外一件事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那就是第三次稅務改革!

這一次的稅務改革,那可是舉國關注,上到權貴士紳,再到中產市民農場主,再到底層工人少地農民,全都是把目光投向了這一次的稅務改革。

雖然稅務改革到底是怎麼改,具體措施還沒有明確,甚至連改動的範圍都還不知道,但是並不影響人們的關注。

這稅務變動,可是關係到無數人的口袋呢!

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
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