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

在吃夠了僞唐賊軍火器的苦頭後,現在明軍上下,尤其是前線的明軍上下對火器已經是推崇無比,認爲僞唐賊軍之所以能夠這麼迅速攻佔三省,打的官軍潰不成軍,就是因爲佔據了火器之利。

而一旦自己也有了火器之後,定然能夠讓官軍的戰鬥力翻倍增長,而且大明王朝的底蘊豈是僞唐所能夠比較的,僞唐賊軍能夠造一杆火槍,那麼大明王朝就能夠造十杆甚至百杆火槍。

所以現在很多明軍將領都是掀起了一番向大唐王師學習的風潮!

比如說王越通過從洋人手中緊急購置了一批火器,再自行緊急仿製了少量火器後,湊出了數百杆火槍以及十來尊火炮之後,信心十足。

有這一批火器打底,他就能夠籌建一支火器軍隊了,再加上廣州城內的其他好幾萬冷兵器軍隊,王越有極大的信心守住廣州城,直到湖廣明軍或者是江西、福建等地方的明軍殺到廣東來。

到時候,他王越不僅僅能夠擺脫之前連續數場大敗所造成的政治負面印象,而且說不準還能夠因爲堅守廣州有功獲得封賞呢。

即便是不能獲得封賞,但是隻要能夠官居原位他也就很滿足了。

如果守不住廣州,那麼麻煩可就大了,到時候朝廷肯定是新賬舊賬一起算,自己的下場肯定是不會太美妙的,貶官,流放的可能性都不的,極大的可能性會被憤怒的正德皇帝以及內閣大佬們直接給斬首了。

說不準還會連累家人!

這種結果自然是他無法忍受的,所以他纔會費勁心思增強廣州的防守力量!

蒐羅來的這些火器,火炮都是被安置在城頭上,和明軍原有的碗口炮,從水師抽調來的若干佛郎機炮充當了城頭防守的主要火力。

至於那些自行仿製或者是直接從洋人手中購置的幾百杆火繩槍,則是被他編成了一個火器營。

這個營可不是和大唐王師裡的營一樣,是個具體編制,而是一個獨立部隊的番號,大體上和某某軍類似。

這個由他親自統帥的火器營,一共轄有一千兩百人,除去了大約兩百人的輔助兵力外,主力是大約五百配屬火槍的火槍兵以及,五百配屬長矛的長矛兵,甚至這些長矛兵裡的前排長矛兵,都是裝備了他好不容易纔是從各軍裡集中起來的盔甲盾牌。

由此也是可以看得出來,王越打造的這個火器營不僅僅裝備上仿效了大唐王師的正規軍,甚至就連編制也是大同小異。

這個火器營下設四個火槍隊,每個火槍隊的規模和大唐王師正規軍裡的火槍隊規模是一摸一樣,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即便是四個長矛隊,也是按照百人一隊的規模進行編組的。

別說是這些編制了,就連稱呼也是效仿,比如火槍隊、長矛隊這種稱呼,也是效仿之,如果讓李軒知道了的話,肯定會罵上一句臭不要臉!

當然了軍官稱呼、軍銜這些自然是不會學的,人家明王朝還是要臉的,不會全部東西都是仿效,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個火器營裡的明軍軍官絕對是高配配屬,該營指揮使,乃是廣東副總兵俞大猷親自擔任,營指揮僉事也是一個參將。

然後各隊的隊長,也是清一色的千戶,這可是千戶啊,不是什麼大白菜,這如果是放在明軍衛所軍裡,那可是統帥一個千戶的中高級軍官了,但是在這個火器營裡,只能是擔任一隊之長而已。

而該營的士兵們,則是從各個衛所以及募兵裡抽調而來的,同時給予了比較高的待遇,最低等級的輔兵,也就是伙伕等非戰兵,都是有着一兩八錢銀子的月餉,而火槍兵以及長矛兵這種戰兵,月餉達到了兩兩五錢銀子。

而這還是基本薪餉而已,因爲王越爲了提高士氣,對斬殺僞唐賊軍開出了高額賞金的,一名僞唐賊軍的首級,就是價值五兩銀子,如果這個僞唐賊軍還是火槍兵或者重甲士兵,那麼賞金就是十兩銀子。

同時因爲火器營這種作戰部隊難以區分個人的詳細戰果,所以這些賞金是作戰的將士進行分配的。

如果一場大戰裡,該營能夠殺傷賊軍千人,那麼他們就能夠分潤至少五千兩以上,高達萬兩銀子的賞金,這打多幾場勝仗的話,那麼即便是普通士兵,一年下來都能夠拿上幾十兩甚至上百兩銀子了。

新編的火器營以及城頭上的十多門重炮以及數十門大大小小的碗口炮,給予了往王越前所未有的自信,甚至他都覺得,如果當初在梧州自己有這等犀利的火器,僞唐賊軍根本就不可能攻克梧州。

可惜的是,沒有如果!

廣州的王越靠近沿海,可以從洋人手裡搞到一批火器應急,但是不代表湖廣明軍也能夠這麼辦,雖然說張嶽也是讓工匠們開始仿製僞唐賊軍的火槍了,但是一時半會可是仿製不出來多少的,至於火炮就更加沒有可能快速仿製了。

唯一讓人值得安慰的就是,張嶽動用了自己的人脈關係,從江南地區的水師裡搞來了一部分佛郎機炮,如今譚榮手中就有其中的八門,這個佛郎機炮可不是北方邊軍用的那種百來斤的小佛郎機炮,而是水師用的大炮,其中最輕的都有百五十斤,其中過半都是三百斤的佛郎機炮。

雖然這種後裝散彈炮的射程不咋地,但是在百米距離內的火力還是相當猛烈的,不比大唐王朝批量裝備的一百五十斤散彈炮差到那裡多。

不過譚榮手中的這些佛郎機炮也是和那些碗口炮一樣,因爲射程太近,只能用來打擊敵軍的步兵,而無法作僞遠距離的壓制火力使用。

派出去救援靖州的一萬五千人裡,就帶走了其中足足半數的佛郎機炮,這讓譚榮略微放心不大,認爲就算是路上遇上僞唐賊軍的主力攔截,無法得到靖州守軍配合的情況下,這一萬五千人也有一戰之力。

至於打贏,嗯,譚榮還沒有這麼自大,他並不認爲單靠這一萬五千人就能夠徹底擊潰僞唐賊軍的七千主力。

不過他也不需要擊敗這七千僞唐賊軍主力,他只需要略微逼退僞唐賊軍,維持住補給線就行了。

再等十天半個月的,興泉府裡的賊軍定然是要餓死的,哪怕是餓不死恐怕也是到了強弩之末,到時候自己再揮軍猛攻,奪取興泉府城應當是不成什麼問題的。

然後自己手頭上就能夠多出將近兩萬人的機動兵力可以運用了,不用是用於西進黎平府還是回援靖州都可以。

等到那個時候,整個戰場的走勢都將是自己說了算。

譚榮有着自己的戰略規劃,而方希同以及陳科橋同樣是有着自己的戰略規劃!

當方希同接到了來自第四軍的軍情通報後,也是對着地圖看了許久,然後嘆道:“這陳科橋的膽子可不小,他這是要把自己當成了洪水之中的頑石啊!”

他一眼就是看得出來,陳科橋的戰略計劃非常簡單而粗暴,就是要硬生生的切斷靖州到興泉府的明軍後勤補給線,這甚至都還有阻擊、殲滅明軍回援兵力的構想。

但是這樣做卻是很冒險的,稍微不注意就會陷入明軍的兩面夾擊,乃至包圍之中。

畢竟靖州和興泉府兩地的明軍加起來,可是有六萬多人呢,譚榮就算是分出一兩萬兵力回援,加上靖州內的守軍也有三萬了,這樣打起來的話,只有七千人的第四軍可就比較危險了。

不過陳科橋既然已經是做出瞭如此冒險的計劃,不管第四軍最後的結局如何,但是他都已經是成功爲第二軍創造了機會,創造出來瞭解圍興泉府城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所持續的時間興許只有那麼短短十幾天時間,如果考慮到軍情通報在路上耽誤的時間,那麼留給第二軍的時間就更不多了,所以方希同是一天時間都不準備浪費。

畢竟當方希同接到第四軍的情報時,距離第四軍事實切斷明軍補給線都已經過去了四天了,譚榮甚至都比方希同早兩天知道此事,現在譚榮派遣的援兵已經是朝着靖州趕去了。

如此一來,給方希同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所以他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是發佈了全軍動員令,並下達命令明天一大早全軍就開拔,目標:興泉府。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整和補充,雖然方希同麾下的部隊還是沒能恢復到巔峰狀態,但是也是比之前大敗而歸的時候好得多,如今他手底下的核心部隊,也就是第三步兵團雖然補充的新兵有點多,但是好歹是恢復了滿員狀態,軍械數量也是經過了緊急補充,恢復滿編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方希同手底下已經有了一個齊裝滿員的第三步兵團,嗯,就是裡頭的新兵多了一點,其中至少四分之一的士兵都是剛從新兵營裡補充過來的,看上去有點不靠譜,但是其他部隊更不靠譜好吧!

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
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