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

很早李軒就是想過要大規模的公開發行國債了,不過一直都是因爲各種限制而無法成行,其中一方面是來自於朝臣的反對,說是什麼堂堂朝廷,怎麼能夠借錢,就算是不夠錢花了,直接讓天下商人們捐獻就可以了,大不了就是多抄幾家。

說白了,這年頭的大臣們,根本就沒有向天下人借錢的觀念,因爲在他們看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這天下人所擁有的錢財自然也是陛下的。

陛下要錢,還用得着借?直接拿啊!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王朝的公信力還不夠,說白了天下人根本就不信任大唐王朝借了錢還會還。

這裡頭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傳統的對官方朝廷的恐懼,不願意多打交道外,還有大唐王朝之前只是偏偶一方,誰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被明王朝給剿滅了,等到大唐王朝都完蛋了,他們借給大唐王朝的錢自然也就打水漂了,難不成你還指望明王朝承認這些債務,然後幫着還?

開玩笑呢!

諸多願意加在一起,就是導致了李軒早就想要發行國債,但是卻是一直都沒有成行,最後還是以官員薪資爲突破口,嘗試的發行了國債。

但是這種官員薪資國債的發行,是帶着強迫性的,如果官員們可以選擇的話,估計是沒有幾個人願意要的。

還是真金白銀實在啊!

但是這些,都是過去式了,李軒覺得大唐王朝已經是拿下了江南,而且從天下人的反應來看,很多人對大唐王朝已經是非常看好,改變了以往的負面看法,開始積極向大唐王朝靠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說明人們對大唐王朝已經有了信心。

此外公信力的問題,最近幾年大唐王朝已經是不做什麼借糧、劫掠的事了,而且官方一直都是不承認,甚至是去掩蓋早年的這些污點,大唐朝報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美化大唐王朝的歷史。

現在誰要是敢說大唐王朝早年的一些黑歷史,那妥妥是要被嚴懲的。

努力了這麼幾年後,大唐王朝的公信力也是逐漸提升了上來,尤其是軍方從民間直接採購物資的時候,基本不打白條,都是清一色的拿出真金白銀去購買,儘可能的做到不擾民,而這一點使得民間對大唐王朝的好感迅速提升。

此外發行渠道的問題,也是隨着皇家銀行的建立,並在衆多省份開設了無數網點後,得到了解決。

如今皇家銀行,乃是目前大唐王朝里名副其實的第一企業,幾乎在每一個縣都是開設了網點,觸角遍佈了大唐王朝的所有統治區域。

自身的各類資產已經是突破了五百萬!

這說的還只是皇家銀行自身的資產呢,而皇家銀行裡的管理的各類存款超過七千萬兩,並且還在快速增加當中。

這些金銀儲備主要來自於中央國庫存銀以及地方政府的存銀。基本上國庫以及地方財政的銀子都是存入皇家銀行裡,各類支出都是通過皇家銀行進行支出。

然後還有很大一部分,則是商人們的存銀,這些商人們爲了行商方便,往往會選擇存入大量銀子,然後在日常交易中使用支票。

商人們收取了支票後,往往也是不會提取現銀,而是會直接轉入自己的賬戶裡。

只要有這個需求的商人們,最後都是或多或少都會在皇家銀行裡存進一筆銀子,因爲除了皇家銀行外,他們別無選擇。

再加上一些普通民衆們的存銀,所以導致皇家銀行裡的彙集起來的金銀儲備是相當多的。

而在實際流通流域,目前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支票、本票等各類票據是在工商業、大宗交易裡應用廣泛,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商人把金銀存進來後,沒有太大的意外就不會提取出去,而是用銀票、支票等票據進行交易。

換句話說,這些真金白銀一直都是在皇家銀行手裡!

利用這些金銀儲備,皇家銀行內部的貨幣發行機構,早就想要超額發行銀票了,不過這種事卻是被李軒以壓着,這種事玩得好了,一下子就相當多了幾千萬兩銀子,但是貨幣也會迅速貶值,導致銀票的購買力下降。

同時稅部那邊已經是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已經是開始對皇家銀行的銀票發行進行了監管,其中最簡單的就是,皇家銀行的銀票,雖然還印着皇家銀行的名頭,算是一種銀行的內部票據,但實際上稅部造幣局統一印刷併發行了。

同時稅部也已經是準備籌建稅部銀行,不幹別的,只爲了金融監管和貨幣發行,避免皇家銀行自己管理自己,然後玩崩盤了。

讓一個商業銀行掌管着商業業務以及貨幣發行、金融監管業務,很容易就玩脫了。

尤其是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以及支票等各類票據,在很多領域,尤其是商業領域已經是成爲了主要的支付手段,這也就是說,流通領域裡,皇家銀行的銀票已經是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了,不得不防!

不說別的,即便是現在各級官員、軍人們的薪資,都是採用銀票的發放制度,而官員們拿了了銀票後,如果需要真金白銀則是需要到皇家銀行了提取真金白銀,但是這種提前基本是多此一舉,因爲直接拿着銀票也能夠花啊!

銀票的發行,導致了皇家銀行的影響力太大,即便是李軒都是想要着對皇家銀行進行一定的控制和監管了,此外也是讓稅部那邊出臺一定的政策,正確引導其他民營銀行的發展。

在大唐王朝裡,雖然並沒有杜絕其他民營銀行,但是因爲了高額存款保證金制度、完善的各種制度、極大的提高了准入門檻,所以目前大唐王朝里民營銀行並不多,拿到營業製造的只有二十多家而已,而原來衆多的各種錢莊之類的舊式金融機構,基本已經是消失在歷史長河裡了,要麼是轉行,要麼是被收購、合併。

但是這些銀行規模普遍偏小,都是地區性銀行爲主,這類銀行的業務能力受限,而且公信力比較差,所以對皇家銀行根本無法構成競爭。

利用存款放貸、收取轉賬、提現等各類手續費,皇家銀行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不過盈利雖然多,但是架不住皇家銀行遍地開花,開設新網點投資也大啊。

李軒當初也是想過直接動用皇家銀行的存款的,但是他卻也是知道,這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決不能輕易動用的,要不然的話,很容易把大唐王朝的金融體系玩崩了。

但是看着這麼多錢不能用,說實話他也是心癢癢的,而這個國債,就是李軒的一個嘗試了。

發行國債,雖然是公開發行,但是這一次的國債發行並不面對個人,而是面對各類機構,主要是皇家銀行以及其他二十多家民營銀行,另外還有一些企業。

銀行以收取的龐大存款投資國債,獲取利息,賺錢!

財政拿到了錢,付出利息,就是這麼簡單。

雖然看起來,還是有一種直接把銀行裡的存款拿過來用的感覺,但實際上並不一樣。

李軒想要發行國債,稅部那邊自然是最高興的,因爲這代表着稅部的壓力就會小很多,現在大唐王朝用錢的地方這麼多,而大唐王朝用錢,找誰拿?找稅部啊!

稅部和皇家銀行那邊私底下商量了一番後,覺得剛開始不能太過分,額度不能太大,避免引起動亂,同時也要吸引另外二十家銀行參與進來,利息要稍微高一些。

所以商定過後,稅部確定了下來,第一期國債爲三年期、五年期兩種,到期後一次性支付本息,其中利息定的比較高,三年期的是七釐,五年期的是七點五釐。

因爲是第一次發行,所以規模不會太大,首期定位五百萬兩,皇家銀行的人牛氣呼呼的表示,他們一家就能包圓了,但是稅部的肯定不會這麼幹啊!

最後只給了皇家銀行四百萬兩銀子的額度,剩下的一百萬是給其他的二十幾家銀行的。

而銷售情況卻是不怎麼理想,皇家銀行本來就是皇室產業,作爲一家政策性銀行,支持財政是責無旁貸的,但是人家那些普通民營銀行,卻是不能不考慮風險啊,所以雖然有些波折,但是畢竟是有二十幾家銀行,一家隨便購入幾萬兩銀子的國債,也能把這一百萬的額度給包了。

拿到了這五百萬兩銀子後,稅部的人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錢來的太簡單了啊!

立馬就是找到了李軒,要不我們再發行個幾千萬兩銀子的國債,但是卻是被李軒一句,發行了你賣給誰去啊?

就算全部賣出去,到時候你稅部準備怎麼還啊?

現在大唐每年都是入不敷出,說的不好聽一些已經是靠借錢度日了。

現在欠着已經轉化爲國債的,一共超過一千三百萬兩銀子的官員薪資,另外本來就欠了皇家銀行三百萬兩銀子的貸款,現在又加上五百萬的國債,這全部算下來,欠債都超過兩千萬了,利息每年都將近兩百萬了!

這再借下去,以後是不是打算把財政收入都用來支付利息了?

所以第一期國債發行完畢後,李軒很乾脆的斷絕了稅部繼續發行國債的想法,還是老老實實收稅去吧,還發幾千萬國債呢,真當銀行的錢不用還啊!

就算銀行的錢不用還,但是銀行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那可都是民衆的存款,民衆拿不回自己的血汗錢了,當真人家不敢喊一聲王相將侯寧有種乎啊!

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
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