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海之港

到達辦公室之後,李直民立即通過辦公室內的專線保密電報,和經濟調查局“日韓處”的“頭頭”通了話,作爲專員秘書長,他了解經濟調查局的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了一些工作上的請求。

在忙完這一切之後,他便給專員打來的電話,此時距離上班時間,還有一個小時。

在電話中,李直民簡略作了彙報。隨後便提出自己的憂慮。

“專員,現在日本人已盯上咱們的遠洋船隊,這會不會影響你在未來的計劃?”

握着電話,管明棠沉思片刻,然後說道:

“漁業糾紛是不可避免的。”

話雖說的簡單,但管明棠卻知道漁業公司爲什麼會把漁船派往千島羣島,是爲了瞭解北太平洋海區,對於漁業公司,就管明棠的內心深處,並非只是簡單的“捕漁”或者“運輸”就長遠考慮,他們在未來甚至有可能成爲軍人,成爲艦隊的軍隊,雖說只是一種可能,而爲了這種可能,管明棠則希望他們在走向海洋之前,首先了解海洋,通過遠洋航行不斷的瞭解海洋,只有真正瞭解海洋之後,方纔能真正的走向海洋。

專員有回答讓李直民微微一愣,然後問道:

“如果發生漁業糾紛,會不會導致日本政府關注漁業公司?”

管明棠語氣平淡地回答道:

“不,暫時還不會,相比於日本的龐大的捕漁船隊,我們的船隊規模還很小現在只是一些富有遠見新聞人加以關注,但除非我們每年捕獲上百萬噸海產品,而且直接同日本捕漁船隊發生直接衝突,否則根本就不會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

雖說有點一廂情願,但是管明棠卻清楚知道,在海洋足夠龐大、產量可以滿足本國捕撈需求的情況下,不會產生真正的漁業糾紛,而且相比於日本的近海捕撈,中國更傾向於遠洋捕撈且在遠洋爲磨練航海技術而追逐鯨魚的遺蹟,加之相對有限的捕獲量,這意味着兩國在未來幾年內產生漁業糾紛的可能性並不大,而幾年後……戰爭的爆發會改變一切,到那時,自然也就不需要考慮糾紛的問題了。

“先生,可能是我多慮了!”

“不!你考慮的很對,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考慮,我會通知公司方面,讓他們注意一些,儘可能的避免與日本方面產生糾紛,畢竟,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這些糾紛是不必要的……

對於李直民的敏感,管明棠到是極爲欣賞的,而在另一方面,他又極其依賴他協助自己處理公務的能力,有了他的幫助,自己到也省下了許多功夫,使得自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往返於兩個時空之中。

在掛斷電話之後,李直民則想起了另一件事,連雲市是兩年前設立的院轄市,也就是在其設置院轄市之後,從遠洋漁業公司以其作爲基地泊港開始,公司不斷加大在連雲的投資,而現在投資不斷加大着,至今累計投資已經多達千萬之多。

而對此,李直民卻有着自己的一些疑惑,尤其是在月前,行政院下達了新任市長的人選之後,更是讓他感覺,對於連雲那個地方,先生或許有其它的想法,不過因爲近來西北爆發的事件,使得他無暇顧及此事。

而新任的連雲市長韓徹則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出身,也曾是先生的秘書,可以說是先生的絕對親信,對於韓徹,李直民並不陌生,兩人在公事上到是有過一些接觸,在他看來,韓徹並不能稱之爲官員,但爲什麼現在他會成爲連雲市的市長呢?

“韓徹!”

默默唸叨着這個名字,之後李直民從抽屜中取出一張疊起的地圖,這張地圖是他特意購進的,將地圖展開之後,他又拿出一根紅色的記號筆,找到連雲的位置之後,在其上點了一個點,若是有人看到他的這張中國地圖的話,也許會驚訝的發現在地圖上標註着密集的標記,而這些標記的顏色各有不同,有藍色、有紫色,而這是第一次,在這張地圖上出現紅色的標記,而在作出這個標記之後,李直民的眉頭微微一皺,作爲專員的秘書長,他意識到,即便是他,也無法理解且獲知許多機密事件的真相,就像這一件事。

這個看似很普通的任命背後是什麼呢?

列車在徐州轉向東行,轟鳴的列車在隴海鐵路的最東端行駛着,在列車頭等車廂的餐廳內,認真的翻看着手中的書籍,這是本《現代市政管理》是邯彰專區出版的書籍,同樣也是鄉村建設學校必讀的書目,對於他來說,在兩個月前,他都沒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爲一名政府官員,但世事總是如此,充滿着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兩個月前,他還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而現在,他卻是連雲市第二任市長。

市長!

作爲連雲市這一院轄市的一市之長,對於韓徹來說,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甚至於這裡的一切和邯彰都有着顯著的區別,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要把這裡建成一個“現代城市”的決心,而現代城市首先需要建立現代的市政管理體系,而如何將邯彰的那一套市政管理體系與中國傳統的市政管理相結合,則是他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想到自己上任之後,可能面臨的問題,韓徹還是忍不住長嘆了口氣,或許他在美國時曾研修過的市政管理,他從來沒有過任何施政管理經驗,而現在公司卻通過一些私下活動,把他安到了這個位置上,實在是……

“怎麼?我的韓市長,現在還沒辦法接受這個任命嗎?";

一句玩笑聲傳到韓徹的耳中,是方克強,他是韓徹拉來陪同自己上任的“顧問”準確的來說是新任的連雲市民政廳長。

“我是擔心,自己不能造福一方!”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中國官員的傳統倫理道德,而現在這種思想更是在邯鄲發揚光大,正像專員一樣,可以說這是許多青年官員的理想,對於韓徹,雖說相比於邯彰系那些年青的出奇的不過二十冒頭的青年官員,剛過而立之年的韓徹甚至可以說年華不在,但並不妨礙他會有這種思想。

“伯倫,你要知道,對於你能不能造福連雲,實際上,公司並不在意!”

出言提醒着自己的朋友,韓徹將好友置於桌邊的書拿起來翻看數頁,然後繼續說道。

“對於公司來說,連雲……”

“我知道公司爲什麼把我送到那個位置上,他們希望那個位置上的人是自己人,這樣的話,公司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但是……”

搖着頭,韓徹用極爲固執的口氣說道。

“但是,我們作爲官員,就必須要考慮,爲官一任,要做些什麼,要留下什麼,是罵名,還是……”

視線朝着遠方看去,韓徹的語氣帶着些許憧憬之意。

“專員用了三年改變了整個邯彰,而現在連雲建市不過兩年,我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城市留下一些東西,讓這座城市變成真正的,中國的大港……”

正值冬日,作爲連雲市首任市長的張振漢在與韓徹交接之後,便隨同其乘車朝遠漁碼頭駛去。

“炎生兄,請你放心,兄所擬寫的《連雲建設芻議》,以後必將仍指導本市建設!”

作爲繼任的連雲市長,韓徹看着車外已顯城市雛形的連雲街道,對身邊的張振漢說道,張振漢是連雲市的首任市長,前後只有一年多的時間,而他的政績,主要體現在通過考察、測量,整理出的連雲市發展建設思路。(http://.)。在《連雲市建設芻議》一文中,他提出了連雲市建設的基本目標、市政建設和海港建設計劃。。

而張振漢對連雲市的規劃,氣魄是比較大的。他看到了連雲市的獨到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文中寫道:“連雲地處我國中部海濱……橫貫東西隴海乾線,由此起始,將來如照國父計劃,展築走路(隴海鐵路)至新疆,與蘇聯之西伯利亞鐵路相接,則連雲不但爲我國西北各省之重要門戶,也將成爲國際交通之樞紐、東方重要之水陸聯運站。”

在被行政院任命爲連雲市新任市長之後,韓徹即着手研究了他那份《連雲市建設芻議》,從而充分了解了連雲市建設的基本目標、市政建設和海港建設計劃。可以說,韓徹對連雲市的瞭解,也正是基於張振漢的《連雲市建設芻議》,而且韓徹對這座城市的一些計劃,也是基於這份報告。

“伯倫老弟,以後,這裡可就拜託你了!”

張振漢的語氣中帶着些許不捨,按照他的那個規劃,是要把這裡建設成一個現代化都市場,一個現代化的與上海相伯仲同,過之青島的大海港。

“請炎生兄放心,弟一定竭盡全力,把連雲港,建成中國第一流的大港!”

(,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丶打豆豆mm提供。歡迎您到創世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1201章 幕後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155章 華之外領第112章 廬山聚第1161章 大新聞第1200章 拆掉它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273章 歡迎第442章 衝突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293章 憂心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27章 震驚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1080章 槍聲響起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10章 清晨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432章 ,我們要……第3章 哀嘆今時機遇生第119章 羅斯福的禮物第66章 軟肋第431章 質疑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437章 百姓之憂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61章 勝利進軍第51章 南京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382章 理論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98章 南京風雲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248章 辭職第276章 補償第267章 暗潮動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304章 基石第70章 歸國之人第273章 歡迎第1108章 情感第122章 官門之深無路退第32章 置之不理第132章 青幫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63章 奪橋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407章 教育隊第1264章 遊客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88章 震驚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304章 聯合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248章 辭職第1227章 戰友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767章 昇華第99章 安然入睡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第30章 東京激盪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64章 中棠會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839章 難擇第390章 分肥第441章 黃河畔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435章 蔣汪擇第1108章 情感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
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1201章 幕後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155章 華之外領第112章 廬山聚第1161章 大新聞第1200章 拆掉它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273章 歡迎第442章 衝突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293章 憂心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27章 震驚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1080章 槍聲響起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10章 清晨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432章 ,我們要……第3章 哀嘆今時機遇生第119章 羅斯福的禮物第66章 軟肋第431章 質疑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437章 百姓之憂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61章 勝利進軍第51章 南京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382章 理論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98章 南京風雲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248章 辭職第276章 補償第267章 暗潮動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304章 基石第70章 歸國之人第273章 歡迎第1108章 情感第122章 官門之深無路退第32章 置之不理第132章 青幫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63章 奪橋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407章 教育隊第1264章 遊客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88章 震驚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304章 聯合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248章 辭職第1227章 戰友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767章 昇華第99章 安然入睡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第30章 東京激盪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64章 中棠會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839章 難擇第390章 分肥第441章 黃河畔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435章 蔣汪擇第1108章 情感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