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儒生們骨頭軟?

“就是,就是。原本何君質還替這地神君宣揚聲名,傳出的一些文章,也算是有些道理。不意這地神君行事如此狂悖,居然佔據了城隍。他想要做些什麼?”

“樂陽縣令擋在其面前,居然就那麼把樂陽縣令給殺了。這是何等猖狂,何等殘忍?我等萬不能忍,萬不能忍啊!”

“其心可誅啊!使君,不得不防啊……”

亂糟糟的聲音之中,刺史臉色也不是很好看。雖然在他看來,劉易這個地神君行事還算乖巧。那種珍玩孝敬一直都沒有缺過,又和宮中的宦寺拉上了關係。

這平心而論,刺史是不願意去招惹劉易的。但是他這刺史,也是儒道中人。對於劉易這種肆意妄爲,有些看不下去,更不要提這麼多的儒者羣起而攻之了。

當然,這還不算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卻是大將軍竇冀暗中發下了命令,他這區區一個刺史,權重但是位卑,如何敢抗拒執政的大將軍的命令?

再說了,劉易一個鬼道之神。便是受了冊封,也不過是地祇。就那麼敢隨意的,誅殺朝廷命官。這就是不把朝廷權威放在眼中。

更何況這縣令還是一位出名的儒者,在樂陽很是重視文教,大得儒林歡心。

這麼一位又是名儒,又是朝廷命官的縣令。劉易就那麼毫不遲疑的給殺了。這就真的毫無顧忌了啊!

因此,心底的天平就在傾斜着。

“我雲州文教原本就不興旺。朝廷中州更是視我等爲南荒之地。再傳出這地神君之事來,恐怕天下都要嘲笑我們這雲州,畢竟是南荒之地。方纔有邪神猖狂至此了!”一個年老儒者痛心疾首的說着。

一說起這個話題來。諸位雲州出名的儒者紛紛動手露出激動憤怒之色來。

然而這刻,聽了這句話之後。刺史一下子改變了主意。畢竟這裡是雲州而已。

大虞天下九州,其中六州爲精華所在,自古帝王所宅。只有大江以北的江,餘,雲三州,爲開闢最晚。兼且土地溼潤。潮溼,蚊蟲瘴氣,血吸蟲等等。哪一樣都爲江右。自稱精華的諸州視爲畏途。

甚至早個幾百年,江左三州只是朝廷流放犯人的所在。到現在朝堂之中,也有一些權力鬥爭失敗的倒黴鬼,被流放到江左來。

形勢如此。自然經濟文化。種種方面。就遠遠不及江右了。自然的,儒道力量在江左最弱。

因此在這位刺史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其實沒有什麼好對付劉易的辦法。這也就是說明了,劉易現在已經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刺史雖然權重,然而手下兵馬不多。太祖三番五次的罷省郡國之兵,更不要說是州兵了。

因此,刺史手中也沒有多少常備兵馬。只能從各郡國之中徵兵。

而整個雲州,最爲精華的所在。就是在東河郡,三河郡那一帶。有着大片可以種植的平原。水源也算豐富。

其他包括州城所在,都是山高水多之地。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貧瘠……窮鄉僻壤……

因此,佔據了整個東河郡,勢力又輻射到附近三河郡的劉易,這力量已經不是一般的強大了……

再想想南荒巫人入侵,兵鋒未到。東河郡新任郡守就嚇的掛印而逃。整個雲州盡數惶恐不安。

然而卻根本沒有想到,一路巫人從長蛇谷出,連東河郡郡城都被屠殺一空。卻被劉易輕易給殲滅。

對比這力量,這刺史越發的認清楚一個現實。這地神君只可爲援,不可爲圖啊!

原本換了別家神靈,便是地方上力量再強,但是中樞只要沒人的話,也好對付!

然而劉易卻不一樣,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買通了宦寺。甚至據說給天子都進獻了幾件寶物,大得天子歡心。

恐怕在天子心目中,十個偏遠小縣的縣令,都及不上一件寶物啊!

記得天子在上林苑之中賣官的時候,縣令這種親民官好撈錢,也不過賣兩百萬錢而已。還比不上地神君送給他這位刺史的隨便一件寶物,更不要說是送給天子的了。

因此,朝中有人護着。他這刺史就借不得大義名分。單憑自身力量,又根本不可能是劉易對手。

一不小心……想着,當初那位死鬼郡守昱泉。再想想剛剛去會陵縣上任就死的不明不白的縣令方求,還有不久前直接死在劉易刀下的樂陽縣令……

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就飛快的升了起來,這地神君可一點不吝惜殺這朝廷命官啊!

想明白了此處,這刺史只能含笑說着:“各位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地神君畢竟是國家正祀,朝廷冊封的正神。我等只能稟報朝廷上去,等着天子發落便是了!再說,樂陽縣的事情,不是報上來說縣令是病死的麼?如果能夠說是地神君所殺,又沒有證據!”

“普天下誰人不知,還要什麼證據?”

一個老儒恨恨不平的說着:“洛城離此如此遠,這要等到何時去了?使君勿要推脫……”

刺史正氣凜然:“本官秉持國有國法,自然按朝廷命令辦事。各位休要再多說了,等着朝廷處置便是!”

Www⊕ тт κan⊕ c o

說着一揮袖子,轉身進了內堂。

幾個儒者面面相覷,卻又不能把刺史拉住,繼續苦勸。於是只能苦笑着走出去。

“這地神君行事猖狂,亂吾綱常法度,殺縣令如殺一犬,更是殺我儒家子弟如同等閒。無論如何,我等於不能容他!”

“只是可恨這刺史,膽子太小。居然不敢招惹地神君。”

“聽說這會陵縣的縣令方求和主薄都是死的不明不白啊!現在想來,說不定便是那地神君動手。如此就真可謂是喪心病狂了!”

“不行,此等邪神。我等定然不能容他!使君不肯出手,我等且去儒廟去……”

這般一說。諸人的目光都是一亮。

雖然江左文教不昌,但是上千年終究會有幾個大儒生出。被供奉在儒廟之中。

更爲關鍵的是,儒廟受到五方帝君的庇護。說不定能夠請動帝君注目,如此一來,劉易這個猖狂邪神,就只有隕落一途了!

想着,諸位儒者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便要向着儒廟走去。

便在這時候,忽然有人跑來報信:“不好了,不好了。各地年輕儒生聚集在樂陽。要搗毀地神君神祠……”

這消息傳來,各位義憤填膺的老儒們,都是一愣。接着大喜。

老實說,直接鬧到儒廟去。他們多少也有些心虛。畢竟自己去儒廟。驚動各位先儒前賢。那傳出去。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些老儒們雖然憤恨劉易行爲,但是還沒有想到去鬧個魚死網破的程度。

如今聽到許多年輕儒生直接去樂陽,搗毀地神君神祠。心中不由都是大喜,此爲敲鍋鋸箭,隔山震虎的法子。

又能給劉易這個地神君一個好好的教訓,又不至於像是去儒廟一樣,把事情給鬧到不可收拾的下場!

“吾輩儒門之中,果然人才鼎盛。後繼有人啊!”

各位老儒老懷大慰,紛紛誇讚起來:“此是大事?”

“搗毀了神祠沒有?”

“樂陽縣兵畏懼地神君加罰。已經攔住了這些儒生。如今各地儒生聞言,紛紛都趕赴樂陽去聲援……”

這些老儒聽了,更是興奮,大叫着道:“好好好,正該如此。方纔是顯我等正氣的時候。各位,何必遲疑?跟我去樂陽聲援去吧!”

“好,我等聯絡同志。立刻就去!”

“對,要讓地神君見識一下。吾等儒道,方纔掌握世間正義!”

“走,走!”

這消息傳入刺史府中,主薄大着膽子問了一句:“使君,我等用不用阻攔?”

“阻攔作甚?這些都是儒者,衆意洶洶。我等如何攔阻的住?頂多去給地神君報個信,讓他自己頭痛去吧……”

便是不用這刺史報信,劉易就早已經清楚了情況。自從那晚上做下這等事情之後,劉易就開始密切注意儒林之中的情況。

現在見了這般局面,不由輕聲嘆息。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幕後勢力在背後煽動,更沒有人操縱輿論什麼的。一切,都是這些儒者們自發形成的聲勢。

這刻連劉易都有些嘆息:“難怪說這些儒者代表了世間的‘正義’!實在的可怖可畏啊!”

這時候,一個人陪着笑臉說道:“這些頭巾書生,原本就麻煩。某有一計,定然能夠爲神君解除煩惱!”

“哦?”劉易感興趣的望了過去,敢在他面前口出狂言的,自然不是別人。而是會陵縣的那位前任縣令方求。

自從上次在鬼獄之中被嚇破膽子之後,這位前任縣令就已經乖乖聽話。對劉易是敬畏到了極點了。這刻更是諂媚的說着。

“哦,不知道方君可有什麼好主意?”牟蘇好奇的問着。

便是連他和司懷兩個都覺着棘手之極,不知道該怎麼辦?

至於陸幽,現在對於劉易的事情,就擺出了一副不聞不問的架勢。就更不要想去問他了!

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之中,這位前任縣令方求,得意洋洋的說着:“要我來說,這些儒生主要是對神君二話不說,就殺了那那些儒者和縣令,心中不滿,覺着面子掛不住……”

“難道還要讓神君和這些儒者賠禮道歉不成?”司懷不滿的嗤之以鼻。

但是他也想不出什麼其他的好辦法來。若是以前不知道天高地厚,說不定會下狠心,把這些儒生殺個乾乾淨淨的了事。

但是隨着眼界越高,就越發深刻的認識到儒道的力量,該有多少的龐大。如何敢於輕侮?

真要被這些儒生鬧下去,搞不好最後灰頭土臉的就是劉易。一時間。語氣雖然不善。但是卻也只能反駁一句,拿不出什麼主意來。

方求笑道:“當然不是,如果真是如如此。又哪裡能夠算得了什麼好主意?以我來看,神君不如嚇唬嚇唬這些儒生。此輩莫要看着嘴上雄壯,但是肚子之中,卻是最爲膽小!”

劉易“哦”了一聲:“那該如何嚇唬?”

“請天子之令,直接訓斥這些儒者們無事生非。讓其老實回家讀書……如今天子一直打算修建幾座新宮殿,只是大將軍竇冀一直反對,甚至不給天子錢用。

天子一氣之下賣官。也是爲了興修新宮啊!因此,天子連官位都賣得。花錢請天子下道詔令,應該並不是什麼難事。”

“哦!”劉易聽着。感覺有點意思了起來。但是仔細想想,就搖頭:“不妥,不妥。”

這般做法,恐怕只是會激起儒生們的對抗情緒之外。不會有什麼其他作用。

再說了。這些儒者們本就以輔佐皇權爲己任,劉易攛掇皇帝下這種命令。更是會被儒生們痛恨,當成奸邪小人,白白壞了名聲。

“那就還有一個辦法!”方求眼中閃過一絲狠辣之色來:“這些儒生們沽名釣譽,肚子裡面雖然膽小。但是不把其殺痛,是絕對不會老實聽話的。偏偏神君也不能這麼做!”

若非是有着最後一句話,劉易幾乎以爲這方求居心不良,攛掇自己去找死了。

“因此不能神君自己動手。何況神君動手,也很難殺服此輩啊。爲今之計。不如引動南荒巫人再次出兵……”

這話都沒有說完,牟蘇眼中閃過不忍,司懷眼中就閃過興奮,叫了起來:“好,此計大妙。”

劉易微微點頭,這計策不管用是不用。然而此計毒辣,卻是極其有用。

這甚至讓劉易想起了另外一個世界的黨錮之禍來,還有歷代朝廷皇權和這些士大夫儒生們之間的鬥爭。

不論是用着什麼樣的手段,不論是黨錮,還是明朝皇帝一次性杖殺數十個大臣。都無法使這些儒生士大夫們屈服。

用着殺戮手段,想要嚇唬住儒者。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只會激起天下儒者的反抗來。到時候,真的激起儒道的全力反抗,劉易就只剩下隕落一途可走了。

劉易再想起了另外世界的一段史實,“榮惑武衛將軍費穆之言,謂天下乘機可取,乃譎朝士共爲盟誓,將向河陰西北三裡,至南北長堤,悉令下馬西度,即遣胡騎四面圍之。妄言高陽王欲反,殺百官公卿二千餘人,皆斂手就戮……”

這是一次性把整個朝廷大臣,給誅殺一空。劉易若是有着這般手段,自然能夠清空一切反對勢力。

再不濟??也可以學着入關的滿清。遙想當年明末時候,士大夫的勢力何等強盛?能夠逼着皇權低頭。一點賦稅都願交,動不動就罷市,鬧出民變來,威脅朝廷。

然而滿清入關之後,不分青紅皁白就是一通亂殺。之後又是數十年的文字獄反覆誅殺。硬生生的將明末那些桀驁不馴的,說什麼君爲天下大賊的士大夫們殺膽寒,變成口口聲聲奴才領命的……

只是,這些事情,就只能放在劉易腦海之中yy一下罷了。沒有那般實力,去行這種事情,無非就是找死罷了。

想着,劉易露出一個微笑來:“方君果然有着大才,不枉我如此看重於你。是了,我手下公務漸多。方君也可幫忙分擔一下!”

方求大喜,如今在劉易手下,朝不保夕。想着的就是隻有求得劉易的信賴,不用被送入那鬼獄之中去。

這刻聽了劉易的話,當真是大大鬆口氣去。無論如何,劉易這句話就代表已經承認了他了!

這刻,劉易站了起來,忽然笑道:“有了,原本還想着想什麼辦法。沒有想到,這時候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目光就落到了靈境之外去!卻同樣也就在此刻,樂陽之中,早已經人聲鼎沸。

數百儒生,盡數都帶着高冠黑衣,一個個氣度凜然。喝着:“居然敢妄殺縣令,當真好大膽子。快快讓開,讓我等搗毀這神祠!”

攔在神祠之外的縣兵們,面面相覷。硬着頭皮擋在外面。這些都是高冠儒生,平常正眼都不會輕易掃過這些普通的縣兵。如今自然見着數百儒生如此聲勢,那就更是心虛到了極點。

其實莫說是這些普通的縣兵心虛了,便是駐紮在此地靈境之中的鬼兵們,也都是駭然之極。

數百儒生,個個頂上有着靈光,交錯而起。形成一片光海。不斷沸騰着。

這般模樣,莫說半晌鬼神見了,也都要敬畏心驚。

這還是都是一些普通的儒者。若是其中有着大儒的話。那靈光直接就可鎮壓到靈境之中,讓城隍鬼神都爲之畏懼。

“讓開!”一個年輕儒者大聲喝道,赤手空拳走到縣兵面前,淡薄的胸膛。正對着那槍尖。大喝一聲。

那幾個縣兵面色慘白,明明他們全副武裝,只要伸手向前一送。便可輕而易舉的奪取這些儒生的性命。

然而,此刻面對着這些赤手空拳的儒生們,渾身都在發抖。眼見着這些儒生又逼了過來,胸口幾乎離着槍尖不過三寸。看着似乎都能輕易的把槍尖刺出去。

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敢生出這種念頭來。除非他整個家族都不想要活命了。

否則真敢就這麼傷害這些儒生的話,恐怕被惹毛了的儒生們。會讓他們的下場比得罪了天子都還要悽慘的多。

得罪天子只是得罪一個人,這裡傷了一個儒生。那就是得罪了整個儒道。

這些縣兵面對這些胸膛對準槍尖的儒生們。只能不斷的後退着。

卻被儒生們步步緊逼着,幾乎就要退入神祠之中去了。

“砸了神祠,砸了這神祠!”見着這般情形,這些儒生聲勢更盛,大喝着就衝入神祠之中,將神像推倒在地。接着,甚至連剛剛修好的神祠也都被推倒砸壞。

後面沒有機會動手的儒生們,大叫着,乾脆對着這些縣兵就拳打腳踢的發泄起來。一時間,這些縣兵們就只好抱頭鼠竄!

過不了多時,樂陽城之中修建起來,還沒有徹底乾透的地神真君神祠,就徹底的被搗毀。連神像都被砸了個粉碎。

一衆儒生這才得意洋洋的,像是打了勝仗一樣的歡呼起來。

雖然還只赤霄炎天,沒有達到分身億萬的境界。但是神像和神靈之間,本就有着神秘的聯繫,幾乎在這一瞬間,劉易就感覺到了。甚至神念都可以直接降臨過去……

但是,這個時候。劉易卻沒有動手,只是冷笑的看着這些儒生。原本還有些猶豫的,這個時候,自然下定了決心。要讓這些儒生們一個好看!

他冷笑着,已經感應到了一個熟人的到來。許久未曾露面的何君質,風塵僕僕的來到了會陵縣。在他的身邊,跟着弟子翟冷之外,都是一副長途遠行,風塵未洗的模樣。

卻是這何君質前一段時間受了朝廷徵召去了洛城,但是見着朝中烏煙瘴氣模樣。灰心喪氣之下,就又帶着弟子返鄉。

相比一路所見,民生凋敝的模樣。這二季稻都快要成熟的會陵縣,卻就宛如桃源樂土了。

“殺,殺……”

還沒有靠近會陵城,就見着縣兵正在訓練。陽光之下,汗溼重衣,依舊身上綁着厚重的沙袋,不斷的訓練着。

師徒兩人對望一眼,想起在洛城所見。那些禁軍十天半月不見操練一次,便是偶爾操練,也都是有氣無力,敷衍了事。哪裡有這般氣勢?

翟冷看着心驚,雖然入秋。但是下午陽光,依舊曬的人頭暈眼花,就是站着不動,都有着汗流浹背的感覺。不由失聲問着:“師父,這般練兵,是不是太苛?搞不好要死人的!”

“你見那處!”何君質觀察要比翟冷仔細的多,指着一邊的幾個大木桶說着。

裡面盡數都是綠豆湯,酸梅湯,或者其他清涼解暑的涼湯。

更有醫師就在旁邊坐着,有人中暑,隨時就診治。

“你再看看這些縣兵!”何君質指着說:“這些縣兵個個臉上有着紅光,身體強壯。顯然伙食都是極好,身體不虧虛。如此,再有着各種解暑手段,方纔敢如此練兵啊!”未完待續。。

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9章 吾今爲天下蒼生髮此大願第52章 吾當繼爲黑帝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9章 吾今爲天下蒼生髮此大願第43章 丹唐神女和水晶杯第3章 九品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65章 氣脈凝聚,天然結穴第62章 其猶龍耶!第10章 檮杌的隕落第13章 捧殺第36章 青陽道第59章 肅山四大鬼王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52章 覆滅神道第75章 夫戰則當勇第37章 大聖賢師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39章 範鋒第54章 方相氏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57章 許老頭活不長久第81章 轉機第57章 許老頭活不長久第1章 許司徒要來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40章 青眉力士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4章 清洗內奸第44章 刺客第五十六章第20章 發瘋的會陵城隍第23章 非耕不得食,非戰不得爵第34章 檄文第5章 爵級第64章 陰陽十絕陣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9章 吾爲人主,當伐蒼天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5章 示警第9章 傳承第4章 三老第79章 三丈靈池第48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第28章 有人要當內應?第64章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第53章 地神真君大願經第34章 世家第25章 談判第51章 不公第18章 黃金第41章 忽悠着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76章 含章不出,賴天下蒼生何?第28章 替代第13章 出海第81章 轉機第47章 以身衛道第55章 回藩第31章 鄉男第7章 追查第28章 京城第72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18章 木魈獻金銀第24章 帝王之基第44章 厲鬼親兵第36章 青陽道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4章 三老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63章 白鹽第67章 張常侍的侄兒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42章 御門聽政 天帝大朝第44章 厲鬼親兵第2章 香火符召第35章 南北第7章 追查第31章 鄉男第7章 學生第67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2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14章 鬼迷心竅惹鬼神第17章 繼續招兵買馬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3章 似真似幻的記憶第8章 監生第78章 甘池第44章 刺客
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9章 吾今爲天下蒼生髮此大願第52章 吾當繼爲黑帝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9章 吾今爲天下蒼生髮此大願第43章 丹唐神女和水晶杯第3章 九品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65章 氣脈凝聚,天然結穴第62章 其猶龍耶!第10章 檮杌的隕落第13章 捧殺第36章 青陽道第59章 肅山四大鬼王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52章 覆滅神道第75章 夫戰則當勇第37章 大聖賢師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39章 範鋒第54章 方相氏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57章 許老頭活不長久第81章 轉機第57章 許老頭活不長久第1章 許司徒要來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40章 青眉力士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4章 清洗內奸第44章 刺客第五十六章第20章 發瘋的會陵城隍第23章 非耕不得食,非戰不得爵第34章 檄文第5章 爵級第64章 陰陽十絕陣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9章 吾爲人主,當伐蒼天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5章 示警第9章 傳承第4章 三老第79章 三丈靈池第48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第28章 有人要當內應?第64章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第53章 地神真君大願經第34章 世家第25章 談判第51章 不公第18章 黃金第41章 忽悠着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76章 含章不出,賴天下蒼生何?第28章 替代第13章 出海第81章 轉機第47章 以身衛道第55章 回藩第31章 鄉男第7章 追查第28章 京城第72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18章 木魈獻金銀第24章 帝王之基第44章 厲鬼親兵第36章 青陽道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4章 三老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63章 白鹽第67章 張常侍的侄兒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42章 御門聽政 天帝大朝第44章 厲鬼親兵第2章 香火符召第35章 南北第7章 追查第31章 鄉男第7章 學生第67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2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14章 鬼迷心竅惹鬼神第17章 繼續招兵買馬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3章 似真似幻的記憶第8章 監生第78章 甘池第44章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