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若天命有歸,吾爲周文王矣!

這可是長達半年時間的苦難行軍,其中困難不知道多少,別的不說,單單只是糧草,也都要了老命了。

再說了,就算是範易的大軍拼盡千辛萬苦,花費半年多的時光,走出巫峽。但是巫峽的出口之處,還有一座雄城正在等待着他們。

到時候,這花費半年時間纔好不容易走出巫峽的範易大軍纔會真正傻眼,被阻攔在峽口城下,通過不得,進退失據。甚至是全軍覆沒……

事實上,如果不是範易有着成功戰例可以參考的話,根本不會想到從下游逆襲攻擊上游成州的計劃。

這方世界,是從來沒有通過水道攻打成州而取勝的例子。

不過也難怪了,這方世界的歷史雖然悠久,但是江左三州開發的時間不長,大江水道的作用也不明顯。更沒有哪個朝代建設過強大的大江水師。

因此,攻打成州,一般都是從秦州,或者靈州出兵。

那些地方山路雖然也頗爲險阻,但是出兵的困難卻就小的太多。不像是從水路逆流而上,光是走完這七百里的水道,就需要半年時間。

如果範易不知道在另外一個世界,就有着兩次南方下游政權,從水道逆流而上,攻打蜀中成功的例子的話,也不會有這般的想法。

這兩次都發生在東晉,一次是桓溫,一次是劉裕。

事實上,那兩次成功都欺負的是蜀中沒有強大的水師。而現在無空道也同樣沒有強大的水師。

更要命的是東虞水師太過強大,成州水師雖然有着上游之便宜。但是卻從來沒有出過巫峽,更不要說有機會作戰了。

因此。這成州的水師並不強大。範易的水師佔據着絕對的優勢,雖然這個優勢被巫峽的逆流而差不多抵消。

但是這般扯平了之後。無空道就再沒有辦法,從水道阻擋範易大軍進入成州。

至於放一些火船騷擾這些的東西。那就真正不過只是小道而已了。對付沒有準備的人來說,還能夠起到一點作用,讓人手忙腳亂。但是對付有準備的來說,就是半點作用也都不起了。

饒是如此,這一路的困難,範易早已經有着各種心理上和物質上的種種準備,但是這一趟路的難行,也都讓範易帶着的大軍,吃夠了苦頭。

這一路緩緩西進。因爲是逆流,水道又險惡,速度非常慢,直到昌平十一年六月才抵達白帝城。

整個七百里巫峽,兩萬大軍足足走了六個多月,一直到夏天才抵達峽口城。

而這其間,成州水師數次派兵襲擾。然而成州上游,水道不寬。缺少大船,更是缺少水戰經驗。雖然想盡辦法。卻也不能阻擋範易麾下大軍的腳步。

而現在的峽口城,卻雲集着大軍,足有兩萬大軍就駐守此處。

要知道這峽口城位於大江巫峽之口,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時候駐紮這兩萬大軍,便是有着雄兵十萬。也休想攻在短時間之中攻打下來。更不要說範易手下大軍不過只有同樣的兩萬了。

按照兵法來說,攻城的人數沒有守城人數的三五倍。想要攻下城池,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東虞艦隊之中,不過推出幾門火炮,對着峽口城猛轟了幾炮,在天崩地裂的爆炸聲之中。不到半個時辰,整個峽口城的守軍,就嚇的失魂落魄,趕緊投降。

說起來這火炮還十分簡陋,威力並不怎麼大。想要轟開城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但是這東西不過第一次出世,轟擊之間,地動山搖。彷佛整個城池都在顫抖。

這些守軍哪裡聽說過?甚至以爲神靈發怒。自然是嚇的失魂落魄,乖乖的打起白旗投降。

事實上,許多新式武器。剛剛出來的時候,原本就不過憑着嚇唬人而已。真正的實戰威力相當有限。

尤其是這般的武器,第一次面世的時候,所給人帶來的震動和威脅最大。

峽口城雄城,更是駐紮了一萬大軍。然而,只不過短短半個時辰的功夫,居然就被打開城門投降了。

消息傳出,整個成州震動。這個時候,就等於成州城的大門,整個向着範易給敞開了。峽口城離着成州城所在,也不過幾百里而已……

就在那位公平王從歌舞昇平之中清醒過來,慌亂的調集大軍,準備和範易的大軍決一死戰的時候。

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成州的背後,西南面的牂牁郡忽然傳來警訊。

不知道哪裡來的一支大軍,忽然打着東虞的旗號,從莽莽的羣山之中殺了出來,已經佔領了整個牂牁郡,向着成州殺來。

一時間,那位公平王李志,算是徹底的慌亂了手腳。原本對於範易如此輕易的攻下峽口城是一點都準備也都沒有。

然而,現在範易不僅輕而易舉的攻下了峽口城,更是從背後殺出一隻大軍來。

這簡直就是前門進狼,後門進虎。牂牁郡的敵人都還沒有打敗,而敵人卻已經隨着巫峽,攻下了峽口城。

聽到消息的時候,李志幾乎差點傻掉。他不明白範易是如何打下那有着兩萬雄兵鎮守的峽口城的,除非守將吃裡扒外直接投降。

但是,更讓李志所想不通的是,牂牁郡攻來的這支東虞兵馬,到底是從何而來?

要知道這牂牁郡原本就是荒蠻之地,人口稀少,多爲當地的土人。而牂牁郡之外,那就更是深山峽谷,廣袤密林。綿延數千裡。

這種地方,到底哪裡冒出來的敵軍?

總之。這李志絕對沒有想到。範易親自率領的這支聲勢浩大,逆流而上的大軍竟然只是一支偏師。

事實上。早在範易誓師出征之前。範易就已經派遣了申屠虎,再次討伐南荒。進兵掃蕩南荒各部落。

當年一場大戰。聖山失陷。一部分的南荒巫人投降,被遷徙到了雲航湖所在的平原。更多的卻是躲入了更遠的深山之中。早已經不足爲患了!

然而,這一次,東虞大軍似乎並沒有放過他們。依舊殺入深山險地,連破數百部落,讓近乎二十萬的巫人被征服。

這是一場輝煌大勝,畢竟申屠虎手下兵力。熟悉山地作戰,和巫人打過無數次了。

而在後來更是招募了太多當年的巫人,對於巫人。地形,叢林戰爭一點也都不會陌生。

這才取得如此輝煌大勝,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居然並不是結束。

更沒有人知道,申屠虎在之後奉了範易的命令。帶着一萬大軍翻越了當年南荒的聖山,來到了窮奇巫族的地界。

然後就在窮奇巫族的幫助之下,在半年多之後,申屠虎居然帶着人馬走出了茫茫羣山,和無盡的叢林。渡過了牂牁江,從背後殺入了成州屬下的牂牁郡之中。

這一點,是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整個牂牁郡都被輕鬆拿下。接着大有直接攻入成州的架勢。

成州天險,四面環山。根本沒有想到過。有着一天敵人會直接出現在背後腹地之中。一時間盡數亂了手腳。急忙調兵遣將,想要對付申屠奇的時候。

而範易帶着的大軍也並不客氣,一路沿江而上。同樣擺出了一副前後夾擊的姿勢。

慌張之中的李志乾脆閉城自守,將所有能夠徵集到的大軍。盡數給雲集到成州城之中。

面對這麼愚蠢的敵人,範易自然不會客氣。一路輕而易舉的佔領着城池。更是擺出一副,不準備先打成州,先要去奪取劍門關的模樣。

這個時候,誰都能夠看出李志大勢已去,更不要說無空道在成州民心喪盡。

範易的進軍簡直順利到了極點,一路上根本不用攻城拔寨。沿途的各處城池紛紛主動投降,甚至許多好強大戶死灰復燃,紛紛活躍起來。

這些人和無空道仇深似海,雖然當初無空道殺戮的相當厲害。但是這些好強大戶,在本地的根基之深,也非是外人所能想象。

在後來的無空道統治了成州,停止了那開始時候的衝暈腦袋的大肆殺戮之後,依舊有着相當大的殘存力量。

這個時候,眼看着即使報仇,又是要巴結成州新的主人的時候。這些豪強大戶,紛紛行動起來。

範易和無空道不同,無空道是妖賊,是用宗教煽動起來的平民百姓。和他們天然就是對立。

而範易出身公族,範家早在範貞時代,就已經是天下有數的名門世家。是豪強大戶之中最爲頂尖的那種天下名門。

這就完全是自己人,有着天然的親近。正是他們理想之中認同的那種統治者。

於是,這些豪強大戶不論是爲了在新的統治之下,獲得更好地位。還是單純爲了找無空道報仇。

總之,不是裡應外合的幫着範易大軍拿下城池,便是沿途供應糧草輜重勞軍。

面對這種衆叛親離的崩盤模樣,昏了頭的李志趕緊派出一支大軍,想要正面迎擊範易。

然而在這種全面崩盤的氣氛之下,更是有着無數本地的士紳用着各種手段,收買拉攏,無數不用其極之下。

都還沒有等着範易大軍出動,無空道派出來迎戰的三萬大軍,就那麼直接乾脆利落的投降了……

消息傳回成州城,可想而知。這李志暴跳如雷之餘,對於手下部隊的忠心是一點信心也都沒有,更是一隻部隊也都不敢派出去了。

同樣的,手下的各支部隊更是人心惶惶。

更何況,數天之後。申屠虎帶着的大軍,已經殺入到了成州城下。

原本出發時候,他手下不過只有一萬人馬。這個時候,卻足有三萬之多,直接把成州城給圍了起來。

而此刻。成州城之中,還有着七萬多的兵馬。卻在人心動盪之際。不敢出戰,生生被三萬大軍給圍在了城中。

而這個時候。範易的大軍卻殺向了劍門關。

巫峽水道在成州東部,而這劍門關卻是在成州北部。相隔雖然遠,但是正是成州的水陸兩大門戶。

範易大軍從水道直入成州,只要再奪取了劍門關。那就是徹底的奪取了成州門戶。將來犯的外敵,徹底的關在成州之外。

如此,甕中捉鱉。那成州城之中的李志,便是再能堅守。失去了整個成州,只憑着一座城池,又能堅守多久?

劍門關形勢險峻到了極點。,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號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然而再險峻的關卡也要靠人來守。更不要說不論哪個關城的防禦都是對外,不是對內。

面對着範易氣勢洶洶的來攻,雖然守軍還有兩萬。但是被掐斷了後路的劍門關守軍,很容易就做出了投降的決定。被範易輕而易舉的的奪取了劍門關。

這個時候。範易手下的大軍就膨脹到七萬人之衆。在留下了兩萬人馬守城之後,就帶着剩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成州城。

這個時候。整個成州的大半的郡縣已經盡數都投靠了範易。範易一邊選用着當地的出色的豪族人才,一邊從楚郡抽調官吏。來治理地方。

更是將消息通報了江左,整個東虞朝廷都被震驚了。原本只是當範易這個少將軍失心瘋了。想着從巫峽水道攻入成州。

把這當成一個好大的笑話來談論,只是時間過去的太長。大部分人都已經遺忘了這事情的時候,那位被他們當成傻子了的範易,卻已經佔據了整個成州……

好吧,雖然成州城還沒有打下來。但是這個時候甕中捉鱉之勢,誰看不出來?打下成州城,不過已經只是時間關係了。

消息傳到大將軍範貞的耳中,這位大將軍卻似乎並沒有別人想象之中的那麼高興。只是獨自在書房之中坐了一夜,第二日似乎就有着眼尖的人看到鬢角有些發白了……似乎昨天都還沒有……

只是這話,恐怕沒有哪一個找死的傢伙敢說出去!

大將軍府後院,有着一座十分幽靜雍容的單獨院落。範貞很少來此。

然而,這次,在他獨自坐了一夜之後,卻就走入了這個單獨的院落之中。

下人侍女們見到大將軍走來,個個悄無聲息的行禮,避讓道了路邊。

一直來到一座小小花園之中,才見着一個身軀肥胖的,面色紅潤的長鬚老者正在親自修建着花枝,一副自得其樂的模樣。

“父親……”範貞沉默了一刻,終於忍不住開口。

這老者自然不是別人,卻正是範貞父親,當年大虞朝廷的司空範理。

“你來了……等我把這裡給修剪好……”範理專心的注意着眼前的一朵海棠,說着。

當年大虞朝廷渡江,這位司空範理,自然也是跟着朝廷遷徙而到江左。甚至整個範氏家族,在更早時候,都已經陸陸續續的遷移過來。

“範易打下了成州,現在只有成州城還沒有投降……”範貞說着。

範理頓時一震,手中的剪刀就停了下來。良久方纔說道:“原本我以爲自己要客死異鄉,沒有想到,居然還有着葉落歸根的機會……”

“父親……”

“當初範易出生的時候,是不是滿室紅光,如同日落屋中?”

“是!”

雖然早已經確定了,但是聽着這話。範理依舊仰天長笑:“哈哈哈,想不到我範家,居然也有着一天又蛇化龍,君臨天下啊……”

見着範貞沉默無語,不由笑道:“我知道這些年你爲什麼不來看我,就如同前些年,我也不想看到你……

便是父子之間,這權勢二字,也是解不開啊!”

見範理說的這般明白,範貞渾身一震。這般話,他永遠不可能和別人說起。但是在範理面前。卻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更何況,範理本身就洞如觀火。

“當年你爲大將軍。執掌朝政。若是你老子我是個庸人也罷了,但是我好歹也是朝廷三公。卻只能看着自家兒子。風光掌權,自己卻只能黯然退隱。這般滋味,你當我好過麼?”

範貞沉默不語,若非如此。雙方彼此之間相見尷尬。也不會共居一府,卻很少見面了。

“大約你現在,也有着老子我的味道了。眼看着自家的兒子,英明神武,強爺勝祖……說出來好聽,但是那滋味。恐怕也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範貞聽的感同身受,正是如此。就像他父親說是,若是自家本身只是一個庸人也就罷了。坐享兒子之福就是了。

但是,作爲一個本來就極其有着能力,而且又是年富力強的自家來說。看着更加年輕的兒子崛起,一點點把自己手中的權力盡數奪去。這般味道,自然不會好過了。

更不要說,這天下了。江山如畫,多少英雄折腰?

爲何打下這如畫江山的英雄豪傑不是我?讓我親手將着江山傳之子孫?

這和兒子打下江山。把自己奉爲太上皇可要好的多了。

“不甘心嗎?可是又能如何?”範理淡淡的說着:“我爲大虞朝三公之一,深受大虞恩典。無論如何,也不會活到新朝建立的……”

聽着範理如此一說,範貞渾身一震:“父親……”

範理自嘲一笑。說道:“昔年大燕武帝說着,我深受大吳厚恩,寧死也不會自立。想不到,我居然也會有着這般資格!”

昔日大燕武帝。掌握了大吳朝廷的權勢,威震天下。無數阿諛奉承之輩勸進。這位大燕武帝都是如此答覆。

最後,大燕武帝死後,以人臣之禮下葬。其子繼承爲輔政之職之後,立刻逼着大吳天子禪位。後來,又追封其父爲武帝。

範貞讀書極多,這個典故自然聽說過,一時間感觸起來。

若是範易在此,就會在另外一個世界,找到類似典故。

魏武帝曹操爲漢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打下偌大的基業。晚年時候,面對衆多勸進者,曾經說過,若天命有歸,吾爲周文王矣!

這話說的卻是要比這方世界的大燕武帝更要清楚明白的多了!

不是我不想自立爲帝,只是我當了大漢一輩子臣子。這件事情,還是留給我兒子去做吧!

飽讀文章典籍,範貞很明白這其中的意思。不論是從名分,還是從氣運上來說,這篡位都不是什麼好事。

這是範理正在很含蓄的勸告着他。

不僅僅是範理做了大虞一輩子的臣子,便是他範貞也一樣,身爲外戚,起家的資本都是大虞朝廷所給。

一旦圖謀自立,少不得在青史之中留下一個謀朝篡位的名聲。

這還罷了,更加關鍵的是。這範家新朝的氣運,就會和大虞牽扯不清……其中留下的後患就很是麻煩。

“我範家到了範易,便是第三代了。算起來就是受到祖宗伊遺澤,而不是大虞的恩德。因此,他可以廢立,甚至自家讓大虞天子禪位。但是你我,不行!”

曹操說,若天命有歸,吾爲周文王矣!而司馬氏何嘗不是如此?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卻一直等到晉武帝司馬炎,才行那改朝換代之事之事。

這非是無因,放在這方神道世界,就更加清晰明瞭。

範家父子,出身大族,深深明白其中道理。因此範理才直截了當的對範貞說着:“我不會活到新朝建立的一天……”

範貞聽了,忽然一聲長笑,徹底的想通了開來:“如果我爲家族着想,爲子孫後代計,是不是也不要活到新朝建立那一天爲好?”

就在數千裡之外,範易正在成州城下,大軍之中觀望着軍氣。

成州城之中的軍氣已經黯淡到了極點,一片灰色,其中有着一點淡淡的異樣的金光。

若是沒有這點金光支持着,恐怕這個時候成州城早就投降了!

要知道,雖然圍城大軍比成州城之中的守軍只是多了兩三萬。然而成州城有着城牆之險,佔據地利,雙方之間的差距可以抹平。(未完待續。。)

第3章 喪禮第31章 城隍使者第24章 始知神人殊途非同道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26章 刺殺第37章 大聖賢師第52章 汝心誠否?第62章 託夢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3章 天助我也!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14章 妖姬第28章 京城第16章 坑爹的玻璃杯2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26章 殺雞取卵第36章 青陽道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36章 聖王之道,規矩也!第48章 打破天禁關第43章 會陵城隍入魔第47章 以身衛道第64章 深入肅山中第21章 買船第13章 出海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66章 神印第53章 大變將生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48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第59章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42章 混亂之中的機遇第30章 陰陽第4章 危險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7章 掌心雷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3章 天助我也!第78章 甘池第79章 三丈靈池第65章 郡守第4章 危險第20章 南方紅帝的意志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71章 出兵肅山中第2章 劍術第43章 丹唐神女和水晶杯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30章 駕崩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12章 打下整個南荒!第34章 廢墟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2章 轉敗爲勝第4章 白狼王第1章 劫數第2章 香火符召第68章 逆轉陰陽第24章 抓人第13章 捧殺第9章 傳承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35章 南北第59章 肅山四大鬼王第65章 郡守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56章 大權第2章 香火符召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73章 深入肅山攻甘池第3章 算計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56章 大權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20章 道場靈境第8章 木魈第4章 三老第50章 龍庭第35章 兵分兩路有陰陽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28章 京城第1章 破祠弱鬼第36章 突破第11章 事死如事生第29章 天子不好當第22章 蒸汽第43章 地神深入幽都中第66章 神印
第3章 喪禮第31章 城隍使者第24章 始知神人殊途非同道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26章 刺殺第37章 大聖賢師第52章 汝心誠否?第62章 託夢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3章 天助我也!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14章 妖姬第28章 京城第16章 坑爹的玻璃杯2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26章 殺雞取卵第36章 青陽道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36章 聖王之道,規矩也!第48章 打破天禁關第43章 會陵城隍入魔第47章 以身衛道第64章 深入肅山中第21章 買船第13章 出海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66章 神印第53章 大變將生第21章 從容不迫以綢繆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48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第59章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42章 混亂之中的機遇第30章 陰陽第4章 危險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7章 掌心雷第15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3章 天助我也!第78章 甘池第79章 三丈靈池第65章 郡守第4章 危險第20章 南方紅帝的意志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71章 出兵肅山中第2章 劍術第43章 丹唐神女和水晶杯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30章 駕崩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12章 打下整個南荒!第34章 廢墟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2章 轉敗爲勝第4章 白狼王第1章 劫數第2章 香火符召第68章 逆轉陰陽第24章 抓人第13章 捧殺第9章 傳承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35章 南北第59章 肅山四大鬼王第65章 郡守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56章 大權第2章 香火符召第13章 神路漫漫 前途艱難第73章 深入肅山攻甘池第3章 算計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56章 大權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20章 道場靈境第8章 木魈第4章 三老第50章 龍庭第35章 兵分兩路有陰陽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28章 京城第1章 破祠弱鬼第36章 突破第11章 事死如事生第29章 天子不好當第22章 蒸汽第43章 地神深入幽都中第66章 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