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道路兩旁的荒地,從撂荒的程度就可以看出已經荒廢幾十年了,以至於連最基本的雜草和莊稼的殘骸都找不到,只能看到偶爾露出的田埂,從而可以確定這裡曾經是農田,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壤。

環境的改變讓這裡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空氣中幾乎都找不到一絲的水分,呼吸着這裡的空氣都覺得有些不太舒服,而時不時揚起的沙塵,很容易進入人的口鼻,從而讓人頗爲難受,還好李安坐在車內,可以有效避免被沙塵侵擾。

也就是十幾里路的距離,剛纔還是綠樹成蔭,轉眼間就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了,這種環境的巨大變化也太大了,讓人一時間難以適應。

不過,又過了一段距離之和,道路兩旁又有樹木出現了,這說明德靜縣已經不遠了,縣城的周邊必然是有水源的,否則,這個縣城也就無法存在了。

果然,很快路邊的植被越來越多,甚至都開始出現農田了,而遠處隱隱約約已經能夠看到一座高大的城池了,德靜縣已經近在咫尺。

“李侍郎,德靜縣就快到了,是不是先進城?”

護衛開口問道。

李安搖頭道:“算了,就不去了,這次是來看長城遺址的,就不入城了,直接去德靜縣西邊二里地的秦長城遺址。”

“是,屬下明白。”

來的時候也沒通知誰,所以,也不會有人出城迎接的,這倒是符合李安的心意,他可不想讓縣城的官員來迎接自己,這樣真的好麻煩。

車隊直奔城西二里的秦長城遺址而去,並很快就抵達了那裡。

不過,讓李安有些失望了,他想象中的長城應該是非常高大雄偉的,而眼前的長城顯得有些低矮,而去,還是非常殘破的模樣。

“這裡就是秦長城的遺址?看着也太殘破了一些。”

李安失望的說道。

“是已經廢棄的長城,能有這樣就不錯了。”

李寒露回答道。

李安點了點頭,讓護衛隨便欣賞周圍風光,然後拉着李寒露走上破敗的城牆。

“夫人小心一點,注意腳下,千萬別摔了。”

李安非常貼心的扶着李寒露一起走上長城遺址。

雖然長城遺址有些破敗,但因爲製造的時候質量比較可靠,所以,即便已經殘破,質量也是足以支撐人類在上面行走而不會塌陷的。

與統萬城一樣,這裡的長城也是用黃土堆砌的,這與李安印象中的石頭城牆有很大的區別,畢竟,夏州境內的黃土資源比較充足,而石頭資源相對非常的稀少,爲了儘可能的節約成本,採用黃土建造城池,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所以,這裡不論是高大的城池,還是曾經修築的長城,採用的都是當地隨處可見的黃土材料。

黃土材料的堅固程度相比於石頭,自然還是要差一些的,尤其是在抵禦日曬雨淋方面,石頭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而黃土卻是難以經受雨水的沖刷,對日曬和大風的抵禦也力不從心,從而更加容易風化,若不及時進行修繕的話,整個牆體就會慢慢廢掉,從而成爲一段荒廢的城牆。

李安與李寒露登上的這段城牆只有三米多高,而其原本的高度應該不止如此,是長期的日曬雨淋和風化,一步步降低了城牆的高度。

“看吧!這裡就是大秦帝國曾經的長城,雖然此刻已經殘敗不堪,但當年剛建設的時候,那也是十分高大的。”

李安看向北方,開口說道。

秦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建築上的奇蹟,而稱其爲奇蹟,是因爲長城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華夏百姓居然能用原始的科技,建造出如此巨大的建築,這自然讓後人感嘆不已。

“不過是一道牆而已,這麼長的城牆哪裡會有足夠的兵力來防守,建造如此規模的城牆,豈不是一種浪費。”

李寒露對長城不太看好,覺得長城的建設就是勞民傷財之舉,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行爲,因爲她覺得這樣長度的城牆是擋不住北方雄兵南下的,而事實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並不是長城完全無用,它還是有點用處的,它的存在可以加強中原王朝的防禦力,只要北方遊牧民族的實力不是太強大,就不至於對長城構成威脅。

另外,北方遊牧民族的統治機構是比較鬆散的,很多時候,北方遊牧民族的首領,根本就無法有效的管理麾下的所有部落,有些部落很有可能會不聽首領的命令,肆意的南下侵擾。

比如,幾十人,幾百人的小規模遊牧騎兵,時不時的就會侵擾中原郡縣,掠奪大量的人員和財物,然後心滿意足的返回草原,像這種大量小規模的南下侵擾,是非常傷害中原王朝便民的,而建設了長城之後,這些小規模的遊牧騎兵就無能爲力的,他們的人數太少,就算想要拆除一段城牆,那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得到的,而且,當他們劫掠之後,還必須從這個拆開的口子回去,而若是這裡被堵上,他們就很有可能回不去了,如此,自然也就不敢隨意南下侵擾了。

至於大規模的遊牧騎兵南下,長城同樣具有很強的防禦力,建造長城的時候非常不容易,同樣的,拆除長城也不會太簡單,遊牧大軍拆掉幾段城牆之後,在回去的時候,也就必須還從這幾個地方回去,而不能隨心所欲的從任何方位北歸,受到的限制很大,而且,拆除城牆耗時又費力,肯定不會拆除太寬,而口子太小,大軍通過的速度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從而耽誤大軍行動的迅捷性,一旦回去的口子被堵住,而中央王朝的兵馬又壓了過來,這些遊牧騎兵就危險了。

所以,不論如何,長城的存在,絕對是有很大作用的,在防禦上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人可以忽視長城的重要防禦作用。

而長城的建設,絕對不是從秦朝開始的,在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城就已經開始建設了。

當時的建設長城最爲積極的,就是秦國,趙國和燕國了,這三個國家都是處在靠北位置的強國,他們深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秦國北方有義渠和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有東胡。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着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三十至五十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

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爭霸事業,不得已,這三個國家只能採取建設長城的辦法來抵禦這些來無影去無蹤的遊牧騎兵,利用長城來限制這些遊牧騎兵的機動性,而騎兵的機動性一旦被限制了,威力也就被極大的限制了,再也不能隨心所欲了。

當然,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光靠修築長城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變革兵制,組建新的強大兵種,以此來威懾北方的匈奴,同時,也能夠威懾爭霸的對手。

比如,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開始推行富國強兵的策略,軍隊進行了深入的改革,將原先的車兵爲主,改爲以騎兵和步兵爲主,尤其注重騎兵的建設,從而一步步建設出一支強大的大秦鐵騎。

趙國的趙武靈王,同樣是改革兵制,讓國內的士兵穿胡人的衣服,進行嚴格的騎兵訓練,歷史上稱之爲胡服騎射,而經過這個策略,趙國很快就出現了一支極其強大的騎兵軍團,趙武靈王憑藉這種超強的騎兵軍團,先是向北進攻,打的遊牧民族出身的林胡滿地找牙,林胡王獻馬乞求投降,而後,這種騎兵軍團又攻破了中山國,擴大了趙國的版圖,之後更是一步步的南征北討,爲趙國打下了很大的一片國土。

燕國是戰國七雄之中最爲弱小的一個,南邊是強大的齊國,西邊是強大的趙國,北方又有東胡這樣的遊牧政權,生存環境可謂極爲惡劣,爲了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讓自己能夠生存下去,燕國先是卑躬屈膝的討好北方的東胡,讓國中大將去東胡做人質,從而瞭解東胡的山川險要,佈防情況,軍隊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就率領大軍襲擊東胡,並將東胡打的打敗,而後爲了防禦東胡的報復,在北方邊境修築長城,保護國境內的安全。

當然,春秋戰國時代的長城,絕不僅僅只有秦國,趙國和燕國,在南方和東方以及中遠的好多國家,都有建造長城的情況。

比如南方大國楚國,爲了防禦鄰國而修築了規模宏大的長城,齊國也同樣爲了防禦中原鄰國而修築了很長的城牆,魏國的長城更厲害,足有兩條之多,線路也很長,畢竟,魏國地處中原,要防禦的國家很多,對長城的需求很大,韓國在攻滅鄭國之後也擁有了一段長城,而中山國爲了防禦趙國,修築了長城。

不過,這些長城的規模和名氣遠遠不如秦趙燕三國,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大秦帝國統一天下之後,調動大量民力,將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在了一起,使其成爲中遠王朝的北方邊界,進而可以持續得到修繕和維護,而其餘的這些長城,因爲處在統一的中遠王朝的版圖內部,所以,重要性就不存在了,也不會獲得絲毫的修繕資金,慢慢的就自然毀掉了,還有一些被附近的官員和百姓拆毀,取其材料用以建設自己需要的建築,所以,後世幾乎沒有保存,只有秦趙魏三國的長城,因爲要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而始終存在着,名氣自然也就越來越大了,人們只要看到北方邊境的長城就會想起秦魏三國。

漢朝初期,由於中原飽經戰亂,長城沒人維護,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守衛,而匈奴卻突然強大了起來,於是輕鬆的越過了蒙恬修築的長城,進入了河套地區,從此,中原王朝就不斷的受到匈奴騎兵的騷擾和侵害,邊民可謂是苦不堪言。

爲了對付匈奴人的南下,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攻打匈奴,結果在白登的時候被圍困了,若不是臣子使用計策就死了那裡了。

而後就是所有後人都知道的和親政策了,在北方長城被匈奴攻陷的情況下,大漢朝所能依仗的就是稍微靠南的秦趙燕老長城了,這幾條長城都很破舊,但就算是破敗的長城還是起到不少作用的,至少,匈奴千人之內規模的南下基本被杜絕了,因爲少量兵力的南下意味着有來無回,會被打的滿地找牙的。

之後,大漢朝出了李廣,程不識等有名的長城守將,他們負責防禦匈奴的突襲,小規模的匈奴根本就沒有機會南下,而就算是匈奴主力南下,有時候也能被擋住,而若是沒有這些破舊長城的話,縱然是李廣這樣的名將,也是抵擋不住匈奴騎兵南下的。

之後,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也是以這些長城爲進攻和防守的主要據點,有了防禦力強大的長城,北擊匈奴的衛青和霍去病就沒有後顧之憂了,進而把匈奴打的大敗,讓匈奴遠遁漠北,從而收復了漢朝初年丟掉的河套地區,修復了蒙恬所修築的秦長城,還修建了外長城,讓大漢朝的威名傳遍天下。

在大漢朝之後,各個朝代都非常注重長城的維護和擴建,其中,擴建比較厲害的朝代是明朝的長城,這大概是由於明朝面臨北方的威脅更大一些吧!

大唐朝廷對於修築長城,自然是不夠積極的,畢竟,大唐的領土一直延伸到漠北,長城成了大唐內部的城牆了,而不是防禦外敵的邊牆,如此情況下,想要讓統治者重視這麼一座內部的城牆,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第八百四十五章 採摘第五百九十一章 婆露國第二百七十章 騎車帶夫人兜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焦慮的士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第九百零二章 一盆花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請第三百零八章 夫君真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第九章 擴建一座院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壽宴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六十章 選港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羽毛球第七百五十章 聊天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七百一十一章 再放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一章 協助調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五百零五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原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石炭第三百零四章 共住一個帳篷第九十九章 護送歸昌王離京第七百三十章 ***第六百二十六章 禪讓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載重一噸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陽城第二百三十章 皇城領賞第八十三章 顏如玉在我懷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牆第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防毒面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第五十六章 靈州進奏院(求收藏)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空降突襲第四百六十三章 密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使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第六百六十一章 優良港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鐵輪馬車第二十八章 被激怒的橫野軍將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蒸汽輪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供花不足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第九百八十七章 少陵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第四百一十章 地緣政治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性的扭曲第九百四十二章 潛望鏡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頂級美食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朱麗娜第七百七十四章 遭遇戰第八百五十章 僱傭勇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閃擊吐蕃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車帶皇帝遊玩第九百三十二章 小實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次離京第一千一百二十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殲敵六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進京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第六十二章 李林甫第四百九十二章 使臣坐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一章 協助調查第五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九百六十章 多陪我一會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業才重要第八百八十九章 獼猴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第八百四十五章 採摘第五百九十一章 婆露國第二百七十章 騎車帶夫人兜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焦慮的士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第九百零二章 一盆花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請第三百零八章 夫君真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第九章 擴建一座院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壽宴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六十章 選港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羽毛球第七百五十章 聊天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七百一十一章 再放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一章 協助調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五百零五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原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石炭第三百零四章 共住一個帳篷第九十九章 護送歸昌王離京第七百三十章 ***第六百二十六章 禪讓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載重一噸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陽城第二百三十章 皇城領賞第八十三章 顏如玉在我懷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牆第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防毒面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第五十六章 靈州進奏院(求收藏)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空降突襲第四百六十三章 密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使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第六百六十一章 優良港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鐵輪馬車第二十八章 被激怒的橫野軍將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蒸汽輪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供花不足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第九百八十七章 少陵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第四百一十章 地緣政治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性的扭曲第九百四十二章 潛望鏡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頂級美食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朱麗娜第七百七十四章 遭遇戰第八百五十章 僱傭勇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閃擊吐蕃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車帶皇帝遊玩第九百三十二章 小實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次離京第一千一百二十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殲敵六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進京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第六十二章 李林甫第四百九十二章 使臣坐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一章 協助調查第五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九百六十章 多陪我一會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業才重要第八百八十九章 獼猴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