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

顏宅所在的敦化坊位於長安東南隅,東至長安外郭城牆,南臨曲江池、芙蓉園、慈恩寺。曲江流水蜿蜒,夾岸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依映可愛,最是文人雅集之所。春秋之日,曲江左近權貴賢達文人雅士雲集,遊宴吟詠之間,佳句美卷流佈遠近。

而貞觀永徽年間,因南朝舊族秘書監顏師古建宅於此,而同樣擅長書法的歐陽詢也住在這兒,更有著作郎沈越賓不約而同在此長居,三者亦均爲江左士人,都人便常常稱此爲吳人坊。

而杜士儀要找的顏六郎,在此坊之中無疑赫赫有名,而且人緣極好。自進了敦化坊西門,無論是坊中武侯,還是其他路人,在他打聽的時候每一個都盛情指路不說,到最後十字小街的一棵大槐樹下,下馬詢問的杜士儀向坐着看書的一個年方十歲許垂髫童子問路時,對方聽到是來拜訪顏六郎的,頓時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好奇地打量着杜士儀好一會兒,這才彬彬有禮地說道:“這位郎君今日來得實在有些不巧,我家六兄早起出門會友,至今尚未回來。”

一路上指路的人雖熱情,卻都沒說顏曜卿不在家,這會兒杜士儀聞聽此言,意外之餘還有些遺憾。然而,那童子說着便又笑着說道:“只不過,遠來是客,若是郎君不介意,時近中午,不妨到家中用一頓便飯如何?六兄雖不在,但其餘諸位兄長都在。”

王縉還是第一次到敦化坊來,剛剛路上還特意讓杜士儀拐到曲江去瞧了瞧,見風景美不勝收,心中倒遺憾沒有在這兒尋一處寓所暫居。這會兒聞聽這童子此言,他不禁從車上探頭張望,隨即就乾脆跳了下車,又好奇地問道:“小郎君說顏六郎是你家六兄,你也是顏氏兒郎,不知名諱排行如何?對了,你剛剛說諸位兄長,你家中兄長很多麼?”

“我姓顏名真卿,在家行十七,二位郎君喚我顏十七即可。”童子說着便是一笑,隨即有條有理地說道,“我家中兄長總共有十六位,其中如今於這顏氏祖宅居住的便有六位,除卻六兄出外訪友,如今還有五位在家中。”

“卻原來和我家中一樣,都是兄弟多。”王縉屈指數了數,便笑着說道,“我河東祖宅中也是兄弟最多,如我便已經排行十五了,竟是比你家兄弟還多些。”

杜士儀見王縉煞有介事地正和顏真卿瞎掰這些,想起自己還臨過顏帖,他心裡頓時又好氣又好笑。想想此刻應該到顏宅不遠,他便索性到牛車旁請了王維也下來,復又來到那和王縉一問一答一板一眼的顏真卿面前,輕輕咳嗽了一聲便說道:“顏十七郎,今日我們三人不告而訪,着實有些唐突。我是京兆杜士儀,這是太原王氏王維王縉兄弟,既然你說顏家其他兄弟都在,可否帶我們前去?”

顏真卿連忙揖禮見過,當下爽快地在前頭帶路,杜士儀便吩咐牛車和隨行赤畢等人在後頭緩緩跟着。順路拐過了一兩處民居,他便只見前頭一座白牆大院,門前卻只有一人看守,膝頭擺着一冊書,說是看門,還不如說是在看書。當顏真卿帶着他們到了門前時,那正在看書的年輕短衫後生連忙擡起頭,旋即站起身打招呼道:“十七郎君,今天這麼早就看完書回來了?”

“是有客來拜訪六兄,我便請了回家來。”顏真卿一邊說一邊伸手請了杜士儀三人往裡走,而那年輕後生目送着人進去,突然想起一事,揚聲說道:“十七郎君,今日通化坊殷宅派人來接,殷夫人打算回去了!郎主剛剛就遣人來問,郎君是一道回去,還是再住幾日?”

“我和大姑母一塊回去,阿孃也該想我了!”

聽着這番對答,杜士儀少不得思量這殷夫人是誰,就只見對面一門處,幾個年輕人簇擁着一位花甲老婦從其中緩緩出來。見顏真卿慌忙讓道行禮,叫了一聲大姑母,而這老婦一耳用絹帕包住,他不禁心中一動,和王維王縉亦是連忙拱手不迭。

而那老婦含笑上了前來,向顏真卿低頭問了一聲,隨即便訝然問道:“京兆杜士儀?可是今科京兆府試解頭杜十九郎?”

不等杜士儀點頭或否認,她又若有所思地看着王維和王縉道:“可是作‘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王十三郎?今歲京兆府試本是龍爭虎鬥,可惜王十三郎一時錯過,六郎他們兄弟幾個還嗟嘆了許久。”

“不想些微聲名,竟入殷夫人之耳。王兄今科是無妄之災,所以如今病體痊癒,我便請了他和十五郎一塊出來訪友散心。”杜士儀從容又行了一禮,這才笑道,“只沒有想到,不曾訪着顏六郎,卻得遇節義殷夫人。想當初夫人上殿濺血爲叔鳴冤的義舉,我還是孩提之時便感佩不已。”

殷夫人頓時訝異地挑了挑眉。她正是顏真卿的長姑顏真定,高宗朝王皇后被廢后,王皇后舅父柳奭亦是受牽連被殺,而因爲她祖父顏勤禮的繼配柳氏乃是柳奭之妹,因此顏勤禮一度也被貶。此後武后當權,她因才學被選入宮中爲女史,孰料酷吏肆虐,又羅織罪名,欲置顏勤禮元配殷氏之子,她的叔父顏敬仲於死地。危急時刻,她帶着兩個妹妹上殿陳情割耳明志,最終終於使叔父得以免死,然則她的堂兄弟,柳氏與顏勤禮所出五子,最終卻是終身不得入仕。直到武后崩逝後,這一條禁令方纔得以根除。而顏真定因嫁殷履直,因而常被人稱爲殷夫人。

當年那場大案對於當事人來說刻骨銘心,但對於尋常人來說,已經是過眼雲煙不復記憶了。王縉便是幾乎一無所知,而王維博聞強記,杜士儀這一提醒,他便驚呼道:“我記得當年殷夫人裴夫人岑夫人姊妹三人一塊上殿鳴冤,一時傳爲美談,卻不想今日竟然能得見真人!”

那割耳鳴冤的舊事對於顏氏一家來說,可以說是深深的痛楚,但也可以說是門風家聲的最好寫照。聽得外人居然知道這段舊事,從小便是聽着這些事情長大的顏家兄弟幾個不免對這三位來客生出了認同感。尤其是回京等候遷轉的顏春卿便爽朗地笑道:“這幾天一直聽人說杜十九郎博聞強記,進士科第一場帖經竟是考得比明經科的人更好,我本就想見一見,誰知道竟是人送上了門來!”

顏杲卿亦是笑道:“王十三郎的詩才亦是名揚京城,今日家門何幸,竟是二位一塊來訪!只可惜家父和六郎一樣,都出去交遊了,否則必定喜不自勝!大姑母,既是來客,不妨你也稍留片刻如何?”

殷夫人雖已漸入暮年,但平日最喜和晚輩論文談書,此刻當即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而在衆人談笑風生入後宅花園時,顏真卿這年紀最小的童子自然而然便有些被人忽視了。別人不注意他,杜士儀卻怎麼也不會忘了這位楷聖,時不時瞥上一眼,見其沉靜自如,心中不禁有了些計較。待到了後園,自有僕婢來設了一張極大的高足長食案,兩邊各設一張又長又寬的坐榻,而食案的窄頭兩處,則是一頭設了一張方坐具,卻是殷夫人坐了。

這樣的後園宴飲,王維在長安見得多了,杜士儀和王縉也覺得如此更自在,即便如此,殷夫人仍是笑着解釋道:“三兄賦閒在家和賓客談道論文相娛,也都是如此擺設,正好無拘無束。若不是此刻時辰近午,去曲江池邊上倒更自在。說起來,杜郎君和二位王郎君如此年紀便打算試進士科,真是後生可畏!”

杜士儀還不及說話,顏春卿便點頭說道:“諸科之中,進士科最難,帖經之才,能試明經的不在話下,然則雜文策論二道,卻足以讓人知難而退。我於博聞強記上自詡出類拔萃,然則詩賦卻非所長,而策論也稍遜三分,不在文采,而在立意。”

見顏杲卿和其他幾個顏家兄弟亦是附和,紛紛言進士科之難,竟是幾乎更勝制科,又歷數顏氏自唐以來從顏希莊、顏康成到父親顏元孫在內的三位進士,如顏春卿顏杲卿這樣已經得了明經出身的搖頭嘆自己不得進士第,杜士儀見年紀最小的顏真卿始終默然不語,他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顏十七郎剛剛在樹下,不知道看的是什麼書?”

“是大姑母令我抄的《三都賦》和《恨賦》、《別賦》,默誦之間另有所得。”顏真卿見幾個兄長並殷夫人都看着自己,而王縉更是笑眯眯地衝自己豎起了大拇指,他不禁有些赧顏地說道,“顏氏一門近些年來都未有進士科及第,我想勉力試一試,將來一定要進士科及第!”

杜士儀隱約記得顏氏三代之內彷彿有六位進士,這放在後世明清也已是讓人歎爲觀止,更不要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唐朝。此時此刻見顏真卿這一言之下,四座鴉雀無聲,他便笑着說道:“有志不在年高,顏十七郎好志向!”

王維回過神後亦是大爲敬服地說道:“我也是打十三歲開始方纔立志於科場,顏十七郎少年立大志,將來必不同凡響。”

王縉則不比兩人正經,摸了摸鼻子方纔面色不自然地說道:“我可比不上阿兄和杜十九郎,背不熟那些經史,只想着還不如去試一試博學鴻詞科,真是自嘆不如!”

三位客人或勉勵或打趣,顏家兄弟幾個不禁大笑。就是殷夫人,亦是笑着招手示意有些不知所措的外甥到面前,輕輕按了按他有些瘦弱的肩膀,竟是徑直叫出了顏真卿的小名:“羨門子,有志固然好,卻不可光是口中說。如杜郎君抄書破千卷,這才得有今日。王郎君作詩如吃飯喝水一般自然,方纔能夠隨手拈來。你從小都是我和你舅舅阿孃一塊教的,你阿孃說如今你漸長,我倒是希望你另拜一位名師。”

說到這裡,殷夫人便看向了杜士儀道:“杜郎君今日正巧來拜訪,我倒是想請託一二。嵩山盧公大名鼎鼎,不知道能否讓羨門子拜於門下?”

杜士儀愣了一愣,隨即便笑了起來:“盧師有教無類,如顏十七郎這般少年大志的俊傑,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我近日打算回山一趟,倘使顏十七郎有意,不妨和我一塊回嵩山。”

殷夫人立刻想都不想地點點頭道:“那卻好!我回去之後便和十七郎的阿孃和舅父好好商量商量!”

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442章 要人自序有一個時代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356章 盟友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22章 舌戰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97章 聲名鵲起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1215章 大勝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1148章 誅楊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7章 崑崙奴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56章 丟包袱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441章 白刃戰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844章 鬧劇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433章 萬歲池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1091章 憤懣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368章 翻臉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711章 銓試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59章 糧荒第470章 葉鬼主第51章 人心向背
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442章 要人自序有一個時代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356章 盟友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22章 舌戰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97章 聲名鵲起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1215章 大勝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1148章 誅楊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7章 崑崙奴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56章 丟包袱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441章 白刃戰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844章 鬧劇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433章 萬歲池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1091章 憤懣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368章 翻臉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711章 銓試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59章 糧荒第470章 葉鬼主第51章 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