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心狠手辣

敬暉看上去,比之兩年前似乎蒼老了許多。

兩鬢已經透出斑白,額頭上的皺紋,看上去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不過,他的腰桿仍舊挺直,給人一種剛強的氣勢。看到楊守文,那張冷峻的臉上,頓時浮現出笑容。

不過,楊守文卻清楚的看到,那目光閃爍,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

“敬公,別來無恙。”

面對着眼前這位未來的‘神龍五老’,楊守文頗爲敬重。

他上前一步,躬身一揖。

敬暉是堅定的*,自李顯入主東宮後,他就一直支持李顯,爲此也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別看楊守文這兩年不太關心時局,但是卻聽說了不少關於敬暉的事情。

李旦在偷偷拉攏敬暉,武三思也在暗中拉攏敬暉……不過,敬暉最後都嚴詞拒絕。

據說,爲此他還得罪了武三思和李旦。

敬暉道:“青之,你可真是一刻也不得安生啊。”

他話裡有話,自有楊守文心裡明白,兩人相視一笑。旋即,楊守文的目光越過敬暉,便落在了他身後的一箇中年男子身上。那中年人大約在四十左右,相貌俊朗。

他個頭不高,卻頗有一種雅緻之氣。

站在敬暉身後,面帶微笑,卻一言不發。

覺察到了楊守文的目光,他立刻拱手道:“久聞楊謫仙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下官鮮于士簡,援兵來遲,還請楊君海涵。”

遂州刺史鮮于士簡!

楊守文已經從高力士口中知道,鮮于士簡隨同敬暉一起過來,所以並不感覺吃驚。

而今的楊守文,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走出昌平的毛頭小子。

特別是在明秀的提醒下,他開始用心去思考事情。鮮于士簡前來,不會是爲什麼慕名而來,而不可能真是如他所說,因爲遂州沒有及時救援,所以前來向他請罪。

鮮于士簡作爲鮮于燕之子,他會隨同敬暉來,怕是別有用心。

楊守文有一種預感,他隱姓埋名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這劍南道,說不得要變天了!

說起來,楊守文也不怨恨鮮于士簡。

他是遂州刺史,不是梓州刺史也不是普州刺史。

是否出兵馳援,要因情況而定。現在,鮮于士簡親率兵馬前來,也足以表明誠意。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楊守文也沒有拿捏架子,而是躬身還禮。

雙方在寒暄了一下之後,便進入了普慈縣城。

漢州司馬張脩因爲得了楊守文的叮囑,所以並未開拔離去,而是留在縣城,迎接敬暉等人到來。

一行人進入了縣城之後,敬暉就蹙起眉頭。

雖然城門校場已經清理過,可是那地上的血跡,以及殘留的打鬥痕跡卻依舊清晰。

敬暉曾主政一方,更經歷過當年默啜入侵趙州的戰事,哪能看不出端倪。

一行人進入了縣衙後,敬暉便宣讀了聖旨。

武則天斥責梓州刺史倦怠政務,以至於梓州境內發生了諸多變故。但年資梓州刺史白大威年邁,所以命他告老還鄉,返回京兆故里頤養天年。也就是說,此前梓州發生的種種變故,朝廷不再追究……這對於白大威而言,也算是一個體面的結局。

任敬暉暫領梓州時,設西南典客署,處置劍南道歸化蠻人的事務。

同時,黜益州刺史鮮于燕益州刺史之職,命其領劍南道經略使,抗擊悉勃野人……這道旨意,其實也表明了,鮮于燕仕途終結。一般而言,經略使大都是各道首府刺史擔任。如今除了鮮于燕益州刺史的職務,也表明了朝廷要插手劍南道的決心。

所爲經略使,不過是暫領。

一俟吐蕃人退走,鮮于燕也將卸下經略使的職務。

楊守文忍不住朝鮮于士簡看了一眼,卻見鮮于士簡非常平靜,對這道旨意也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楊守文就知道,鮮于士簡肯定是事先得到了消息。而他這次前來的目的,也就隨之呼之欲出:結交楊守文,向太子李顯靠攏,以保存自身利益。

想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楊守文也就鬆了口氣。

他實在是擔心,鮮于士簡來普州攪局……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擔憂似乎有些多餘。

“……命楊守文暫領八州軍事,領安夷軍軍使,劍南東道行軍總管,配合敬暉平息叛亂。”

楊守文聽了這道命令後,頓時傻了眼。

安夷軍軍使?

那又是什麼來路!還有那劍南東道行軍總管,又是什麼意思?

楊守文呆愣愣看着敬暉,有些反應不過。

這也就是說,他暫時回不得洛陽,要留在劍南道?

“青之,還不接旨?”

“臣,遵旨。”

楊守文接過了聖旨,而後苦笑道:“敬公,聖人這是什麼意思?

我小小年紀,焉能擔當如此重任?而且,這飛烏蠻之亂已經平定,難不成讓我去瀘州督戰?”

“我離京時,和蠻尚未造反。

想必陛下也沒有想到,你會這麼快平定了飛烏蠻之亂。不過,既然陛下委任你爲劍南東道行軍總管,都督八州軍事,瀘州也是八州之一,而今有戰事,你當然責無旁貸。”

敬暉說完,朝楊守文使了一個眼色。

楊守文雖然不太明白,可終究是沒有反對。

“對了,我在飛烏時,就聽人說你已經平定了飛烏蠻之亂,爲何今日來到普慈,卻看到一副才結束戰事的模樣?”

“敬公,你來的正好。”

楊守文立刻抖擻精神,沉聲道:“飛烏蠻之亂的確已經平定,賊酋孟凱業已授首。

至於這城中的戰亂痕跡,確是昨夜纔有。

普慈縣令馮紹安在此前飛烏蠻來襲時,曾棄城而逃。後戰事結束,我率部前往龍臺鎮追擊孟凱,卻不想馮紹安帶人突然返回,不但關押了之前協助我作戰的普慈縣尉蘇老萊,還試圖將之謀害,幸虧馮紹安的夫人康娘子知曉大義,將蘇老萊放走……馮紹安隨後,殺害了康娘子,還指使手下人偷襲城門校場,企圖焚燒糧草。”

敬暉和鮮于士簡聞聽,不禁大吃一驚。

特別是鮮于士簡,更露出了緊張之色。

所有人都知道,馮紹安走的是鮮于氏的門路。他如此行爲,會不會連累到鮮于氏?

若是以前,鮮于士簡倒不會太擔心。

可現在,朝廷強力插手劍南道,更罷黜了鮮于燕。

如果馮紹安……那麼對於鮮于氏而言,絕對是一次致命打擊。

“楊君……”

鮮于士簡忍不住開口,想要繼續詢問。

不過敬暉卻將之攔阻,看着楊守文道:“你繼續說。”

“敬公,可還記得‘穆先生’?”

“嗯?”

“就是那個之前曾在蘭州刺殺我的穆先生。”

“他?”敬暉眉毛一挑,沉聲道:“當然記得……怎麼,這穆先生又出現了不成?”

“正是。”

楊守文道:“據馮紹安交代,他棄城前往安嶽求救,卻被普州刺史張尋求拒之門外。之後,那穆先生便出現了,蠱惑馮紹安挑起第二次飛烏蠻之亂,而後由張尋求率兵平定……而且,瀘州刺史趙師立派人向張尋求求援。按照馮紹安的說法,張尋求是不願意出兵,所以纔要挑起飛烏蠻之亂,並以此爲藉口,拒絕趙師立……”

“混帳東西!”

敬暉聽罷,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鮮于士簡則眉頭緊蹙,猶豫了一下之後,輕聲道:“楊君,這會不會是馮紹安爲了脫罪,故意嫁禍張公呢?”

事到如今,馮紹安怕是已經無法開脫了,所以鮮于士簡也不準備救他。

但張尋求……終究是劍南道的豪族。鮮于士簡內心裡,不免生出了幾分幫忙的心思。

楊守文道:“馮紹安是否嫁禍張尋求,我不知道。

不過據張司馬的斥候回報,在距離普慈大約六十里外的柏山溝內,藏匿至少有三千以上的兵馬。我想在這普州境內,能夠調動如此兵馬而不爲人知者,非‘張公’莫屬。”

鮮于士簡聞聽,頓時閉上嘴巴,不再言語。

而敬暉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青之,你所言當真?”

“不信,敬公可問張司馬便是。”

張脩忙起身道:“敬公,楊君所言絕無半點虛假。

本來,末將準備開拔前往龍臺鎮,不過被楊君勸說留下。隨後,他又讓末將派人前往柏山溝打探……如楊君所言,柏山溝中藏匿數千兵馬,而且都是官軍的打扮。”

“青之,你又如何知道……”

楊守文微微一笑,輕聲道:“敬公莫非忘了我的大玉嗎?”

敬暉聞聽,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他當然知道大玉……當初楊守文路過趙州的時候,敬暉愛其神駿,還動了購買的心思。

也因爲此,破獲了一樁命案!

對於大玉的能耐,敬暉自然不會有半點懷疑。

他點點頭,沉吟片刻後,沉聲問道:“青之,既然你已經清楚了狀況,準備如何行動?”

“敬公來之前,我是有些猶豫。

雖然離京時,太子曾與我專擅之權,可張尋求畢竟是一州刺史,我要動他並不容易。

而今陛下委我都督八州軍事,可行專擅之權,卻不知道那普州,可在八州之內嗎?”

敬暉眼睛一眯,微笑道:“在。”

“而今瀘州烽煙正熾,可是非常之時?”

“是!”

楊守文聽罷這句話,露出了凝重表情。

“張脩何在?”

當楊守文問完了那句話之後,張脩其實已經明白了楊守文的意思。

他不敢怠慢,忙起身躬身道:“末將在。”

“我以劍南東道行軍總管之名,命你率本部兵馬,火速奔赴柏山溝。

若叛軍投降,便集結整頓之後,趕往龍臺鎮集結;若叛軍執迷不悟,便將之一舉擊潰。凡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爾平定叛軍之後,便率領本部,前往龍臺鎮。”

“末將,遵命!”

張脩忙躬身領命,大踏步離去。

這位行軍總管端地夠狠,一句話便把這件事定性。

叛軍!

可以想象,當柏山溝的兵馬配上了叛軍之名以後,還有多少人願意作戰呢?

敬暉看着楊守文,露出了欣慰笑容。

這纔是他希望看到的楊守文,於是果決,且心狠手辣。

作爲堅定的*,敬暉很清楚,楊守文在李顯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此次楊承烈迴歸弘農,對武則天而言,也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要知道,武則天的母親,同樣也是弘農子弟。這也是武則天爲什麼願意培養楊承烈的另一個原因……單靠武家,底蘊不足。而楊家又缺乏人才,所以武則天才會那麼重視楊承烈父子的存在。

可以預見,勿論是武則天還是李顯,未來都會倚重楊守文。

若楊守文優柔寡斷,又豈能擔當起兩朝的重視?

“那,張尋求該如何處置?還有那位穆先生。”

楊守文沉吟一下,目光落在了鮮于士簡的身上。

他沉聲道:“鮮于府尊,此事怕是要勞煩你親自動手。”

鮮于士簡心裡一咯噔,不禁露出苦笑。

他知道,這一遭是怎麼都少不了的……張尋求不會輕易束手就擒,如果楊守文過去,他說不定會有所準備。可是,如果同爲劍南道的鮮于士簡出面,則張尋求會放鬆警惕。同時,鮮于士簡出手的話,從某種程度上,能夠穩定住劍南道的局勢。

誰都知道,朝廷要強力插手劍南道。

如果楊守文和敬暉出手,說不定會引發動盪。

可鮮于士簡出手的話……

鮮于士簡心裡明白,他沒有別的選擇,於是起身躬身一揖,“鮮于士簡遵楊君差遣。”

“我會讓明秀隨你一同前去。”

楊守文想了想,接着道:“至於那位神秘的穆先生,不能不加以提防。

我以爲,府君最好是帶上兵馬前去……如果能抓到那穆先生自然是大功一件,若抓不到,便不必理睬,只需拿下張尋求。若張尋求膽敢反抗,夫君可以就地將之擊殺。”

“明白!”

鮮于士簡深吸一口氣,領命而去。

大堂上,只剩下楊守文和敬暉兩人。

敬暉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青之既然已經安排妥當,卻不知接下來,要如何行動?”

“安撫飛烏蠻的事情,便勞煩敬公。

我準備立刻前往龍臺鎮,並傳信於趙師立趙府君,請他再堅持些時日,自會有援兵抵達。”(。)

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560章 阿史不來山口(六)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350章 螳螂捕蟬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108章 祚榮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653章 無題第199章 雅趣(一)封推感言感冒中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02章 裴巽第190章 爾一文抄公(下)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738章 無題第731章 何爲畜生語?第578章 一張白紙第683章 中計第478章 往事第438章 西山校場(一)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502章 裴巽第629章 鷹犬第61章 噩耗(上)第40章 清平調(下)第369章 蘇威(四)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581章 天馬城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641章 驚變(一)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656章 餘波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742章 青園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57章 歸義(一)第687章 最長一夜(四)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204章 往事4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146章 出城第35章 針鋒相對(上)第七百五十三章第367章 蘇威(二)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170章 薛家將(下)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67章 援兵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189章 爾一文抄公(上)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237章 上神都(一)第553章 波斯公主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739章 閉門羹(一)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514章 拜師第388章 血紅木棉花(一)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553章 波斯公主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142章 結義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156章 被遺忘的名字(下)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349章 惡作劇?第263章 鬼宅(二)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172章 結個善緣(下)第695章 優雅的巫女(下)第619章 夜訪銅馬陌第349章 惡作劇?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50章 盧永成(下)第343章 楊執一(下)第695章 優雅的巫女(下)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608章 謀劃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432章 閉門羹第303章 呂八第21章 醜丫頭(上)第219章 朝天闕(九)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686章 最長一夜(三)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333章 徵事郎(上)
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560章 阿史不來山口(六)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350章 螳螂捕蟬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108章 祚榮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653章 無題第199章 雅趣(一)封推感言感冒中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02章 裴巽第190章 爾一文抄公(下)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738章 無題第731章 何爲畜生語?第578章 一張白紙第683章 中計第478章 往事第438章 西山校場(一)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502章 裴巽第629章 鷹犬第61章 噩耗(上)第40章 清平調(下)第369章 蘇威(四)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581章 天馬城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641章 驚變(一)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656章 餘波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742章 青園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57章 歸義(一)第687章 最長一夜(四)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204章 往事4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146章 出城第35章 針鋒相對(上)第七百五十三章第367章 蘇威(二)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170章 薛家將(下)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67章 援兵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189章 爾一文抄公(上)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237章 上神都(一)第553章 波斯公主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739章 閉門羹(一)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514章 拜師第388章 血紅木棉花(一)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553章 波斯公主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142章 結義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156章 被遺忘的名字(下)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349章 惡作劇?第263章 鬼宅(二)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172章 結個善緣(下)第695章 優雅的巫女(下)第619章 夜訪銅馬陌第349章 惡作劇?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50章 盧永成(下)第343章 楊執一(下)第695章 優雅的巫女(下)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608章 謀劃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432章 閉門羹第303章 呂八第21章 醜丫頭(上)第219章 朝天闕(九)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686章 最長一夜(三)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333章 徵事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