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楊執一(下)

楊承烈想到這裡,不由得蹙起眉頭。他有心拒絕,但又不想真的和楊家撕破臉。雖然他對重歸楊家不在意,楊守文也是可有可無,但那畢竟是楊大方生前遺願。

如今楊執柔爲族長,如果真的鬧得太過了,日後楊大方重歸楊家的願望也就難以實現。

“那就請他們過來吧。”

無非是再談一談,可不管談什麼,他都不會出賣了楊守文的利益!

有了這個前提,勿論楊家和他說什麼,楊承烈都無所謂。

不過,出乎楊承烈意料之外的是,來的人並非楊執柔,而是先前隨楊執柔來的楊執一。

“卅七郎,你怎麼回來了?”

楊執一聞聽,頓時笑了,“十九哥莫不是以爲,七哥還會回來?”

楊承烈頓時哈哈大笑,“我倒是沒想這些,不過若卅七郎說的還是剛纔那件事,就不用再開口了。自古以來,有坑爹的兒子,卻沒有坑兒子的爹。我的確想回楊氏,那也是我父親生前所願。但要我兒子爲他那兒子捧臭腳,恕我不能接受。”

楊執一笑着連連搖頭,“十九哥放心,我來並非爲了此事。”

“那卅七郎是……”

“七哥自三年前告病還鄉之後,整日裡就在家中,調教他那兒子,與外面少有接觸。他不知道青之如今是什麼名望,讓青之爲楊浚呼應,傳揚出去會被人笑話。

而且,這也不是族中元老所願,只是他個人的希望罷了。

我這次折回,是另外一件事,請十九哥助我。”

楊執一這一番話裡,透出了太多的內容。

首先,楊家的確是希望他們父子的迴歸,但楊執柔懷有‘私’心,不願意讓楊浚屈居楊守文之下。他如今是族長,自然有一些權力。不過呢。這並非楊家的本意。

而這其二,楊承烈聽出來,楊家內部並不和睦。

或者說,觀王房不甚和睦。

觀王楊士雄。也叫楊雄,膝下一共七個兒子,分別是楊恭仁、楊綝、楊續、楊演、楊恭道、楊綱和楊師道。其中,楊恭道因隨楊玄感造反,早已經沒落下去。其餘六人。又以楊恭仁和楊師道兩兄弟成就最高。其中,楊師道死於貞觀二十一年,死後追諡號懿,所以又稱作楊懿公,並且陪葬昭陵,還獲賜了東園秘器。

楊師道生前,傾盡全力培養兒子楊豫之。

誰料想,這楊豫之在娶了李元吉的‘女’兒壽‘春’縣主之後,竟然在‘私’下里和永嘉公主‘私’通。

注意,李元吉是李淵的兒子。而永嘉公主則是李淵的‘女’兒。

永嘉公主的夫君,是與李家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竇家子弟竇奉節。楊豫之的作爲,不但牽扯到了倫理,更得罪了竇家。於是,楊豫之被竇奉節所殺,而楊師道死後,楊家這一支更遭到了竇家兇狠的打壓,以至於到了現在,都緩不過氣。

楊恭仁的情況好些,但也在楊思訓死後。他這一支的力量被削弱。

剩下五個兄弟,雖然是楊續一支得了宗房,可是彼此間誰都不服誰,暗地裡爭鬥不休。

說到這裡。就必須要說一說弘農楊氏的主體結構。

弘農楊氏以四知堂爲郡望,到隋唐時期,分爲三大宗房。

隋朝時期的宗房景武房,也就是楊承烈這一支已經沒落了,如今只剩下他父子一脈;而上面說的,則是觀王房。也是現在的宗房。除了觀王房之外,弘農楊氏在京兆地區還有一個宗房,名爲扶風房。這兩大宗房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

簡單來說,觀王房和扶風房是都是漢代名臣楊牧的後人。

兩房分支,是在楊士雄一代開始,也就是觀王楊雄出現了分家。

楊雄是北周刺史楊紹之子,他還有一個弟弟叫楊達,也叫楊士達,也就是開創了扶風房的始祖。楊士達有一個‘女’兒,生了一個更了不起的‘女’兒,就是武則天。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武則天在立場上也就更偏向於扶風房。

也正是因爲扶風房的支持,觀王房感到了壓力。所以他們急需要一個足夠強悍的人站出來撐場面,否則很可能被扶風房取而代之。這也是觀王房爲什麼要讓楊承烈父子回去的原因。但楊執柔呢,又不情願這麼被楊承烈父子搶了風頭。他更希望爲觀王房撐場面的人是他的兒子,畢竟楊承烈父子,並非觀王房一脈。

總之,這楊家內部的關係,真可謂是錯綜複雜……

楊承烈看着楊執一,沉‘吟’良久,開口道:“卅七郎,你要我怎麼幫你?”

楊執一猶豫了一下後,輕聲道:“十九哥,不瞞你說,我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早年間,我曾爲兵曹參軍,得罪了張易之,被黜授洛州伊川府左果毅都尉。

這幾年,我雖屢次建功,卻每每被張易之兄弟打壓,以至於不得寸進。

前些日子,我聽到消息說,張易之打算把我貶去山南東道……我知道十九哥有手段,所以想請十九哥爲我謀劃,助我留在洛州。不知十九哥,可願意助我嗎?”

山南東道,也就是後來的湖北地區。

雖經衣冠東渡,南方已不再是不‘毛’之地,但相對於豪‘門’貴胄子弟而言,那仍舊是蠻荒。

想想看,當年太子李顯就是被貶去了山南東道。

楊承烈不禁眯起了眼睛,看着楊執一。

“卅七郎,你怎知我能幫你?”

楊執一頓時笑了,“十九哥可知道楊再思?”

“你是說,那個和六叔公同名的原武羊嗎?”

楊承烈在愣了一下之後,旋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這個‘原武羊’,並非弘農楊氏族人,雖然他一直希望,能夠被納入楊氏。此人是原武人,名叫楊綝,正好和楊雄的一個兒子同名。這個楊綝是憑藉明經科中舉入仕,後來聽說自己的名字和弘農楊綝相同,立刻改了名字,叫做楊再思。

不過,楊氏子弟稱呼此人,大多會以‘原武羊’而代之

證聖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楊再思拜鳳閣‘侍’郎。

這,完全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做到,其中不泛有投機取巧的成分,但也足以說明他的才幹。但是,在神功元年,也就是公元697年,突厥可汗默啜向武則天求取豐州等六州降戶。當時,宰相李嶠堅決反對,但楊再思卻認爲,契丹作‘亂’尚未平息,不宜拒絕突厥,於是再三勸說武則天,令武則天同意將數千帳降戶‘交’給默啜。

也正是因此,默啜實力大增,更有了去年入侵河北道的舉動。

爲此,武則天萬分惱怒。

她是皇帝,但很多時候,對局勢的判斷需要手下的人呈報分析。

鳳閣‘侍’郎本就承擔着這一責任,但正是楊再思的錯誤判斷,使得武則天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這件事以後,楊再思不再受寵,更被貶爲左臺大夫。

楊承烈不太清楚楊再思的這些經歷,也不瞭解他現在是什麼官職。但是他記得這個人,因爲當年楊再思改名的時候,被許多人笑話,楊承烈也聽人說起過此事。

“卅七郎和那個原武羊認識?”

楊執一點點頭,輕聲道:“這些年,張易之兄弟對我打壓甚重,若非楊再思暗中照拂,說不得我就被張家兄弟給害了。雖說楊再思這人膽小,但是人脈卻很廣。

他前些日子偷偷告訴我,說十九哥將爲洛州司馬,行洛州團練使……我聽說後,也很高興,更希望十九哥能護我則個。若十九哥願意,則我伊川府兵馬必聽從調遣。”

楊承烈看着楊執一,而楊執一則昂着頭,眼神很平靜。

半晌後,楊承烈突然笑了!

“卅七郎,休要聽那些謠傳。

你說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又如何護你周全?不過,如果……我是說如果這是真的,我也希望你能夠助我一臂之力。畢竟我長年在昌平,對神都的事情並不瞭解。”

楊執一的眼睛一亮,頓時笑了。

十九哥和當年一樣,對自己人依舊關照。

不過,比起當年,如今的十九哥更冷靜,更謹慎。

他雖然說那都是謠傳,但想必也得到了消息。只是不知道,十九哥究竟有什麼‘門’路?

“不管怎樣,我都要多謝十九哥。”

楊執一說到這裡,突然壓低了聲音道:“至於叔父想要重歸楊氏,其實並不困難。前些日子,我聽說青之賢侄和觀國公楊墽關係不錯。雖說觀國公一脈大不如前,但是族中的元老,當年受觀國公照拂良多,只要楊墽願意說項,叔父的遺願不難達成。”

兕子和楊墽什麼時候扯上了關係?

楊守文聽到楊執一這麼說,不禁感到愕然。

自家兒子是什麼脾氣,他很清楚。

楊守文外柔內剛,而且有點宅屬‘性’,大多數時候與外人結‘交’都比較被動,很少主動。

他能和楊墽‘交’好,倒是一樁好事。

但楊承烈又覺得心裡不太舒服,因爲他已經聽高睿說了,那楊墽是太子李顯的‘女’婿。

李家……這又牽扯到了楊大方的另一個遺囑:終身不得爲李家效力。

如今是武則天執政,楊承烈沒有太多的顧慮。

可是讓他和李顯拉扯上關係,他自然會有所抗拒。

“神都,近來還有什麼事情發生?”

“哦,我聽楊再思說,青之如今做了徵事郎,行司刑寺評事一職,好像已經離開了神都。”

“啊?”

楊承烈聞聽頓時一驚,連忙道:“那卅七郎可知道,他去了何處?”

第519章 夜宿碎葉城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224章 東宮(上)第722章 歸途(二)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61章 噩耗(上)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216章 小鸞臺之怒(上)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629章 鷹犬第429章 昔日武狀元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716章 長安二年(上)第597章 薄露之死第730章 遣唐使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2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五十二章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582章 第一日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426章 王滿渡(四)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727章 傳法第412章 登島(下)第338章 密旨(下)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529章 碎葉之變(二)第746章 東宮相召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28章 我要釀酒(下)第76章 古怪第367章 蘇威(二)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141章 後路第421章 行卷第176章 命案發生(上)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195章 重逢(四)第9章 大生意(上)第362章 蘇韻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131章 萬歲樂,不得已(三)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595章 騷馬第339章 約定(上)第432章 閉門羹第579章 斥責第182章 女嬰(上)第254章 殺人又何妨第513章 金山雛鷹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183章 女嬰(下)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488章 狄公(三)第577章 刺客的進化(三)第209章 改姓第709章 伏擊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662章 樑九(一)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584章 猜測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323章 朝天闕第693章 鬧劇第310章 陌刀起第730章 遣唐使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690章 狗血劇第644章 驚變(四)第741章 兄弟重逢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271章 兵車園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724章 張士龍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427章 官?匪?第307章 失蹤的人第107章 龜符奉宸(三)第633章 旅途第103章 請柬第377章 打草驚蛇(一)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149章 追擊第224章 東宮(上)第120章 兵臨城下(上)
第519章 夜宿碎葉城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224章 東宮(上)第722章 歸途(二)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61章 噩耗(上)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216章 小鸞臺之怒(上)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629章 鷹犬第429章 昔日武狀元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716章 長安二年(上)第597章 薄露之死第730章 遣唐使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2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五十二章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582章 第一日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426章 王滿渡(四)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727章 傳法第412章 登島(下)第338章 密旨(下)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529章 碎葉之變(二)第746章 東宮相召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28章 我要釀酒(下)第76章 古怪第367章 蘇威(二)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141章 後路第421章 行卷第176章 命案發生(上)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195章 重逢(四)第9章 大生意(上)第362章 蘇韻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131章 萬歲樂,不得已(三)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595章 騷馬第339章 約定(上)第432章 閉門羹第579章 斥責第182章 女嬰(上)第254章 殺人又何妨第513章 金山雛鷹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183章 女嬰(下)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488章 狄公(三)第577章 刺客的進化(三)第209章 改姓第709章 伏擊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662章 樑九(一)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584章 猜測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323章 朝天闕第693章 鬧劇第310章 陌刀起第730章 遣唐使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690章 狗血劇第644章 驚變(四)第741章 兄弟重逢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271章 兵車園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724章 張士龍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427章 官?匪?第307章 失蹤的人第107章 龜符奉宸(三)第633章 旅途第103章 請柬第377章 打草驚蛇(一)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149章 追擊第224章 東宮(上)第120章 兵臨城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