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來自蕭皇后的苦惱

將士凱旋而歸,雲州城的百姓用自己釀造的美酒和豐盛的食物來迎接自己的子弟兵,溫泉谷的青菜,在寒冬季節就連一般的地主都吃不起,平時最爲吝嗇的劉記酒肆的掌櫃,毫不猶豫的將所有壓箱底的青菜、肥得流油的羊肉、統統做成菜餚,來犒賞雲州子弟兵。

寒風封凍了冰雪,封凍了河流,封凍了萬里草原,唯獨沒有封凍住雲州人的熱情。

楊天保此時這才明白爲何漢唐鐵血雄師爲何可以氣吞萬里如虎,萬里突襲敵國京城,擒獲賊酋,因爲對於戰爭是熱愛。

哪怕不是在冊軍籍,只是民壯,大軍勞師遠征,官府對每一位青壯的獎勵是兩匹絹,大約相當於三千錢左右,這匹絹的價值,差不多相當五六十畝地一年的收成,當然還有三年免稅,五年半稅,這樣的好處。

凍成流着鼻涕或者耳朵、臉上裂開口子的青壯,挺起了胸脯,毫不含蓄的雲州大姑娘小媳婦,在人羣中尋找自己的兄弟或者情郎。

相逢一笑泯恩仇,雲州百姓帶給雲州青壯的是極大的熱情和無私的付出,酒肆提供免費的酒水,食鋪對青壯提供免費的食物,藥鋪給受傷的將士提供免費的藥材,就他孃的棺材鋪也提出爲戰死勇士提供免費的棺木,最讓楊天保無語的是,雲州城的青樓瓦當,還爲將士提供陪宿服務。

最讓楊天保目瞪口呆的還是雲州城裡的胡姬,她們穿着輕紗,毫不畏懼嚴寒,在冰天雪地中爲凱旋的將士們跳起了熱情洋溢的胡旋舞。

楊天保不知道爲什麼這些胡人這麼開心,難道也是慶祝東突厥被滅國?楊天保可是清楚的記得,他們這些人幾個月前,無論是奚族、或者契丹、再或者鐵勒,統統稱爲突厥人。

王惠離任,他非常大方,以將士們出征的獎勵基本上又額外賞賜了將士們人人一匹布帛,這點東西雖然不算多,可是架不住出征將士的人多。六千多人出征,六千餘匹布帛分發出去,讓雲州府庫空得可以餓死老鼠。

在雲州城外上演了一幕幕喜相逢。

當然,四百六十二名將士無法回來,帶回的只有他們的骨灰,四百多個家庭開始哭聲一片。只是哭過之後,這些陣亡將士的家眷,則歡天喜地的前往官府領取撫卹金和實物。

官府對於撫卹這方面的效率還是高效的,誰知道如果不讓將士滿意,下一次朝廷就無法徵召到如此多的將士,繳獲的牛,當然這都是草原上的蠻牛,不是百姓馴服的黃牛,這樣的牛耕不了地,幹不了活。

不過,總歸是大牲口,得到牲口以外,還有二十貫的財物,雲州城內外頓時苦聲就小了很多。

於是,雲州城幾乎成了歡樂的海洋,幾乎所有的酒肆、飯鋪或者熟食攤,家家飽滿。

羅曉玉派出了府上所有的僕從,都沒有買到足夠幾百名部曲暢飲的酒。

左邊擁着羅曉玉,右邊是肚子已經微微起來的薛瑤,楊天保不知不覺已經醉了,在陪着衆部曲暢飲一番,楊天保就徹底醉倒了。

“大哥,你已經獲得了官身?”

薛瑤看着薛仁貴迫不及待的換上了軟腳襆頭,就笑着問道:“這次郎君給了你一個什麼前程?”

“翊麾副尉,秩從七品下!”薛仁貴強自鎮靜,依舊非常得意。對於庶民和勳貴真正的區別,就是七品。

七品以上纔是勳貴,可以享受八議之一的議貴。

而薛仁貴此時恰恰正是從七品下翊麾副尉,半隻腳成爲勳貴了。當然,只要邊關再起烽火,薛仁貴如今就是正兒八經,獲得了朝廷編制的雲州府校尉,他就可以帶着部曲上陣掙一份功勞。

“恭喜你!”

薛瑤真誠的說道:“光耀門楣似乎可以提前了!”

薛瑤知道薛仁貴身上的責任,重拾河東薛氏南祖房的榮耀,這是薛仁貴的宿命,爲了這個目標,他可以獻出一切,包括生命。

“是啊!”薛仁貴雖然有信心,但是這個信心就彷彿一個少年高呼宣誓要竟選總統一樣,機率實在太渺茫了。

然而,自從遇到了楊天保,薛仁貴感覺自己彷彿成了上天的寵兒,幾乎沒有任何挫折,就成了現在的官身。

薛仁貴突然望着薛瑤冷着臉道:“你且莫恃寵而驕!”

薛仁貴指的是薛瑤在與部曲飲宴時,薛瑤與楊天保同踏而坐,同案而食,這個就逾越了。

因爲,這是正妻的權力,而不是薛瑤的權力,作爲楊天保的妾室,那就應該有一個當妾的樣子。

薛瑤一愣,在她心中楊天保永遠是那個疼她愛她守護着她的楊天保,跟着楊天保同案而食,甚至同杯喝水,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薛瑤頓時神色鬱郁的道:“知道了,瑤瑤以後注意!”

薛仁貴感覺自己的話有些重了,他軟了語氣,緩緩道:“注意分場合,將來你若肆無忌憚,定會招來殺身之禍!”

妻子對於小妾,那可比婆婆媳婦的矛盾嚴重多了,他們高興就打,想罵就罵,就算賣掉,誰也沒有辦法。

薛仁貴也無法干涉,這是這個時代的現實。

薛瑤有些苦悶,但是並沒有多說什麼。

就在這時,楊天保晃晃悠悠的來到薛瑤面前,他其實聽到了他們兄妹的聊天,看着薛瑤被薛仁貴說得幾欲落淚,楊天保有點不樂意了,他上前指着薛仁貴道:“你給我少來,我的女人你少管!”

薛仁貴張了張嘴,扭身朝着門外走去。

楊天保安慰了薛瑤良久,這才哄着薛瑤沉沉的睡去。

楊天保是一個習慣安逸的人,特別是在雲州這座城裡,至少不像在長安城那樣,他必須夾着尾巴做人,身爲雲州總管,哪怕遇到手握生殺大權的封疆大吏,他們就算再怎麼看自己不順眼,想要對付楊天保也不能隨意,必須報請皇帝,否則無法擅殺一州總管。

楊天保初步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反而息了及時返回長安的心思。

楊天保來到雲州,帶給雲州最大的變化,就是煤炭開始大規模運氣,那種陶器煤炭爐子,幾乎家家戶戶都在使用,隨便找個山窩挖上幾車,就足夠一個冬天燒水做飯取暖了。其實就是火牆和火炕,反正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也沒有太大的製造成本,很快在雲州流行開來,隨着爐火旺盛,就連雲州城的溫度都提高了不少。

就在楊天保天天翹班,吃飽就睡的時候,長安城可是吵翻了天。

主要矛盾還是對於突厥的安置問題。

太極宮太極宮,在大朝會上。

宰相房玄齡率先就這個問題提出了發問:“此番北伐大捷,擒獲頡利以下突厥軍民四十餘萬,牛羊雜畜三百餘萬,其餘突厥人,或歿於戰事,或隕於風雪嚴寒,僥倖脫逃者不過萬人,而且星散於漠北各地。”

長孫無忌極爲表現,急忙接過話題道:“突厥王庭如今已不復存在。諸位今日要商議的,便是這十餘萬突厥軍民的處置問題。”

杜淹沉吟道:“此番大軍解救的我中原子民,就有一百五十多萬。如果不妥善處置,恐怕會出大問題!”

長孫無忌鬱郁道:“是啊,這次李靖立下的戰功,足以彪炳青史,但卻給咱們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房玄齡一邊仔細的觀察着李世民的表情,一邊說道:“依照漢朝舊例,將歸附的突厥部族,安置在塞下,不要改變其風土習俗,全其部落,順其土俗,此,一可充實北方邊境人煙空虛之地,二可使之成爲朝廷對付北方夷狄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此,則朝廷不必糜費過多錢糧,便可安定北方。”

魏徵搖頭,斷絕拒絕道:“不行,絕對不行!”

李世民狐疑的望着魏徵,笑道:“玄成有何見解?”

魏徵直截了當的道:“夷狄化外之人,素來不習王化,不知禮儀,不能以常理度之。臣遍覽諸史,其人弱則請服來朝,強則叛亂犯邊,桀驁狡詐,絕難馴服。”

李世民微微凝眉。

魏徵所說的不錯,胡人就是畏威而不畏德,就算對他們再說,該反他們一樣會反,該亂一樣會亂。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都屬狗的,而且是癩皮狗。

一旦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他們就會躺在地上,露出自己的最軟弱的肚皮,一旦讓他們看到中原王朝的虛實,他們就會變本加厲,肆無忌憚。

魏徵沉吟道:“如今一役,降者十萬餘衆,如悉數遷入內地,則數十年間,繁衍生息,人數將倍之。其人彪悍,久而久之,必爲朝廷腹心之患……”

李世民注視着侃侃而談的魏徵,有些心不在焉的發呆。

魏徵接着道:“晉初年,諸胡與國人雜居中國,郭欽、江統,皆勸晉武帝將其驅出塞外,武帝不從,二十年後,伊洛之地,竟成胡人牧馬放羊之地……”

李世民看着魏徵,有些哭笑不得的搖搖了頭。

魏徵注意到李世民的目光,疑惑又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他,語音不自覺的有些遲鈍。

魏徵急道:“陛下,五胡亂華,殷鑑不遠,大唐不可重蹈覆轍!”

李世民笑笑,不置可否。

杜淹揣着手,毫不客氣的反駁道:“須知,王者之於萬物,就如上蒼之於世間,天覆地載,靡有所遺。今突厥窮途末路,舉族來歸,我若拒而不納,猶如上蒼捨棄萬民,其心何忍?化外諸族又當如何看待我大唐?若是突厥能在中國生業安居,以爲效仿,則四方之夷,不發大兵,亦可平也。”

房玄齡點頭,他支持杜淹的主張,接着說道:“聖人云,有教無類,難道教化還要有華夷之分麼?對於突厥,將其從瀕死絕境救出,教給他們禮儀和謀生的技能,若干年後,這些人便都是地地道道的大唐百姓。對其部落首領,遴選忠心者,入京宿衛,以示恩寵信任,使之畏威懷德,何後患之有?”

魏徵冷笑一聲道:“諸位所言,幾近於宋襄公,我大唐若以仁心待夷狄,只怕日後,反受夷狄之害!”

李世民擺手示意停止爭論道:“大家今日爭論此事,都是爲了社稷長久。這樣,此事先擱置不議,等李靖班師回朝後再說。今日就到這裡。”

衆人朝李世民一稽。

魏徵也隨着衆臣離開,李世民望着魏徵的背影道:“玄成,玄成,還有一事。”

走到大殿門口的魏徵返回來,重新在李世民面前躬身而立:“請陛下吩咐!”

“坐下。”

李世民笑道:“聽說你現在居住的府邸,過於狹小,朕打算,贈你一座新的府邸。”

魏徵搖搖頭道:“多謝陛下厚愛,可是現在的居所,玄成住得足夠寬敞。”

李世民擺手道:“難道你一輩子也不打算將家小遷到長安來?難道你怕朕,因爲聽不進你的錚言,砍你全家老小的頭?朕這點心意,你都拒之門外,你不怕寒了朕的心。”

魏徵默然。

房玄齡接着道:“玄成,陛下說得對,你還是搬家吧。現在的府邸,着實太小了,我們去拜訪你,馬匹車駕,全都站在街邊。”

長孫無忌、杜淹等人七嘴八舌地勸說。

魏徵無奈地點點頭。

李世民返回寢宮,興趣有點欠佳。

長孫無垢一邊哄着李治,一邊問道:“誰惹陛下生氣了?”

“還不是魏玄成!”李世民憤憤的道:“我這個皇帝當得真夠窩囊,不僅要被自己的臣子罵,就連送禮,都要耍了幾個心眼!”

長孫無垢道:“這是好事,當初楊廣若是有忠臣犯言直諫,直言得失,他不會淪落到客死異鄉!”

李世民望着長孫無垢認真的道:“我現在頭疼的是蕭後還有他的孫子楊政道!”

也就長孫無垢,她早已習慣了李世民跳脫的思維方式。當聽到楊政道的名字,長孫無垢也是微微一愣。

蕭皇后之女就是李世民的楊妃,還爲李世民生下了吳王李恪、蜀王李愔,算起來也算李世民的岳母,如果按照獨孤皇后的關係,楊廣就是李淵的姨娘表兄,而蕭後則是李世民的表嬸。

對於蕭皇后,李世民沒有什麼戒心,關鍵是他的孫子楊政道。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塵煙。只要稱帝建制的人,哪怕是投降,一樣會被殺掉。

比如,西秦小霸王薛仁杲,他與李世民惺惺相惜,李世民首戰就敗在他手上,不過李世民那個時候服氣。

畢竟李世民也明白戰爭打的就是國力,他擁有着絕對的優勢兵力,比西秦多了足足五倍的兵馬,但是李世民卻敗了。雖然最終李世民打敗了他,卻是勝在國力而非軍略。

李世民本想收服薛仁杲,讓他成爲麾下的一員大將,只是李淵堅決殺掉了薛仁杲,同時,還有江淮杜伏威、河北竇建德,河南王世充、瓦崗李密等等。

可是同樣,楊政道雖然是傀儡,畢竟是當過皇帝的人,當皇帝就是他的原罪,按照習慣性思維,楊政道這個人也不能留。

可是,李世民又有點不忍心,楊政道是蕭皇后的唯一精神寄託,他若是死了,蕭皇后恐怕也活不下去了!

長孫無垢笑了笑道:“當初陛下納楊妃,任用蕭相國,不是爲了結好隋朝老臣嗎?蕭時文因何罷相?楊妃何以貴爲三妃之一,位列諸嬪之上?”

李世民恍然大悟。

長孫無垢接着道:“李密不能留,因爲李密不能被榮華富貴收買!”

李世民點點頭道:“是啊,若是貪圖榮華富貴,李密不會起兵造反。一個被天下反王奉爲盟主的人,怎能忍受這種寄人籬下的日子?太上皇給李密的爵位賞賜,那就是一種折辱。李密攻下興洛倉,賑濟救活了河南的百姓。朕率兵打洛陽的時候,當地百姓都在傳言,是李密的舊部,重新殺回來,當時我還跟他們辯解。朕嚴令部隊與百姓秋毫無犯,他們還夾道相迎,但是他們迎的不是朕,也不是大唐王師,而是迎的是密公!”

這纔是李密死的真正原罪,幾乎和竇建德如出一轍。二人作爲反王,卻甚得人心,哪怕李密和竇建德投降了,他們如果要反,肯定可以捲土重來!

長孫無垢笑道:“楊政道唯一的靠山就是突厥,突厥已滅,他又何懼之有?”

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二四三章來人扔出去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後的機會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二三五章臣算不算故地重遊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二十二章數錢也是一件麻煩事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八十章把天捅個窟窿(求訂閱)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一四章冰火兩重天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說客秦瓊第八十九章年滿十八必須官配(求訂閱)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三二九章吐蕃的末日(中)第一八六章官府不會冤枉清白人第一五八章黃雀張士貴第七十二章你看着辦吧第一七一章古代經濟戰爭第一一六章計劃提前了第三一八章大唐天威不可觸犯第五十七章痛並快樂着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三二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二四九章朕拿太極殿作質押第一八九章被人誤會了第十二章開家飯店第二四六章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第三三五章佔領邏些第三三九章你動我試試第二四零章掌握軍權就掌握話語權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一零九章你贏了第八十八章馬幫羅千金(求訂閱)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三十章出了問題第三零四章吐蕃人怎麼不經打了第六十六章想借勢的武元華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二二一章青樓招聘會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八十一章貞觀朝第一大案(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四二章皇帝不是這麼當的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三三六章舉國震動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第四十二章吐血三升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一九零章弘農楊氏經濟體制改革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八十四章多抄幾家(兩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八十三章關西第一豪門的底氣(求訂閱)第三二二章泥婆邏死兵第五十四章仇將恩報認賊作父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十一章都是聰明人(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二四六章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第一四零章溫彥博的秘密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八一章河源軍攻略之一先奪財權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三章自投羅網第一七七章回城完婚第三十四章校尉蘇定方第八十八章馬幫羅千金(求訂閱)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七十一章心腹從娃娃開始培養第一零一章誰是負心人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九十章神通無敵羅方(求訂閱)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
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二四三章來人扔出去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後的機會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二三五章臣算不算故地重遊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二十二章數錢也是一件麻煩事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八十章把天捅個窟窿(求訂閱)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一四章冰火兩重天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說客秦瓊第八十九章年滿十八必須官配(求訂閱)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三二九章吐蕃的末日(中)第一八六章官府不會冤枉清白人第一五八章黃雀張士貴第七十二章你看着辦吧第一七一章古代經濟戰爭第一一六章計劃提前了第三一八章大唐天威不可觸犯第五十七章痛並快樂着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三二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二四九章朕拿太極殿作質押第一八九章被人誤會了第十二章開家飯店第二四六章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第三三五章佔領邏些第三三九章你動我試試第二四零章掌握軍權就掌握話語權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一零九章你贏了第八十八章馬幫羅千金(求訂閱)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三十章出了問題第三零四章吐蕃人怎麼不經打了第六十六章想借勢的武元華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二二一章青樓招聘會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八十一章貞觀朝第一大案(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四二章皇帝不是這麼當的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三三六章舉國震動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第四十二章吐血三升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一九零章弘農楊氏經濟體制改革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八十四章多抄幾家(兩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八十三章關西第一豪門的底氣(求訂閱)第三二二章泥婆邏死兵第五十四章仇將恩報認賊作父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十一章都是聰明人(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二四六章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第一四零章溫彥博的秘密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八一章河源軍攻略之一先奪財權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三章自投羅網第一七七章回城完婚第三十四章校尉蘇定方第八十八章馬幫羅千金(求訂閱)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七十一章心腹從娃娃開始培養第一零一章誰是負心人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九十章神通無敵羅方(求訂閱)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