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

知子莫若父,作爲一個父親,楊恭仁看着楊天保的態度堅決,他並沒有用命令的語氣,將自己的意志和思想灌輸到楊天保腦袋裡,他了解兒子,瞭解他的兒子們。

長子楊思誼看似隨和,耳根子極軟,事實上他卻是一個純粹的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會傾盡所有付出,恨上一個人的時候,他不遺餘力的打擊。

二兒子楊思訓,看似木訥,少言寡語,事實上,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他是一個真正深得楊恭仁兵法要領真傳的人。

楊恭仁打仗與楊天保不一樣,他很少用計謀,即使作戰之前,他首先排除的就是用計謀巧勝對方,他比較看重部隊的實力,部隊的訓練。每當率領部隊出戰,他首先用很大的精力訓練部隊,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將領,更是訓練出了敢打戰能打勝戰的士兵。

其實,無論楊恭仁平定楊玄感之亂,還是後來在涼州撫慰諸部,抵抗突厥,他的每一次勝利,最終都是依靠強大的部隊軍事實力。

可以說,楊恭仁在開戰之前,並沒有把重點放在戰爭的計謀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士兵的訓練和戰爭的各種條件準備上。在楊恭仁,你沒有足夠的實力,靠耍小聰明,根本不可能走得很遠,即使暫時能夠獲得勝利,坐到位置上,也會被別人拉下馬。

楊恭仁望着楊天保笑了笑道:“咱們走走?”

楊天保點點頭道:“好的,阿爹!”

楊恭仁與楊天保沿着觀國公府的院落,順着甬道朝着前面走着。

觀國公府是唐代園林建築的典型風格,在隋朝之前,天下動盪不安,南北朝並立,各個朝廷充斥着殺戮、權謀和陰謀,皇帝能夠壽終正寢的幾乎沒有,戰爭自然頻發。在那種情況下,隱逸多出於對抗黑暗的社會現實和全身遠禍的需要。他們或遠離塵世,採取苦行僧式的山林之隱,或棲遲園林、寄情山水,以此抒發內心的痛苦與憤懣。

唐代相對寬鬆溫和的政治環境,使士人們不必用隱逸來對抗社會。文人們可以在社會與自然、政治與田園以及自我的精神領域內找到一種平衡,產生和諧的心態,從而完成文人隱逸心態的轉變。

觀國公府就是在隋朝統一天下後建立的,那個時代正值天下太平,民間殷實,所以無論樓臺和停歇,無一不透出濃濃的大氣。而且由於結束了戰爭,觀國公府不像南北朝時期的地主莊園一樣,採取防禦爲主,生活爲輔助的建築方式。

除了外院的院牆,整個觀國公府很少有木土結構的房舍,大都是木質結構爲主,外形美觀大氣,就連窗櫺、屋檐,都帶着精心雕琢的花紋。

沿着幽靜的甬道,走到蓮池旁邊,清澈見底的蓮花池,水中的魚兒,盡情的遊動着,楊天保看着荷花吐露芬芳,一時間心曠神怡。

楊恭仁拍拍楊天保的肩膀道:“年紀大了,不中用了,這裡水氣大,我這腿,受不了!”

楊天保扶着楊恭仁的胳膊,沿着夾石小道,朝着前面走去。前面就是觀國公的柏園,柏園,顧名思義,種滿了柏樹,裡面面積不大,種植着一些松柏和竹子,並沒有主屋和廂房,倒有幾個涼亭,石桌可供休息。

走了良久,楊恭仁依舊沒有開口,彷彿只是遊玩。

然而,楊天保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早就猜測到楊恭仁肯定和他有話要說,所以,他纔沒有問,時間到了,楊恭仁自然會說。

不過,正是楊天保的沉靜,顯得更加穩重,這讓楊恭仁更加滿意,當官最重要的要有城府,不像直筒子一樣,被人一看就看穿。

楊恭仁與楊天保來到涼亭前,炎炎夏風穿柏梢而來,涼意習習。

看着楊天保父子在涼亭坐下,兩名丫鬟很有眼力勁,不等楊恭仁吩咐,就端着茶水過來。

楊恭仁望着楊天保笑道:“你在雲州一直做得就不錯,雖然總管也兼管民政,一般總管都是隻管軍事,不理民政,而你則在雲州帶領民衆抗抗害救災,積極自救,獲得不俗的成果!”

楊天保搖搖頭道:“我當時就沒有想過什麼政績,只是感覺他們日子過得太苦了,所以就……”

“你不用解釋!”楊恭仁笑道:“正是因爲你當時沒有私心,所以雲州民衆纔會視你爲自己人!”

事實上,當時楊天保斷了溫彥博的財路,他不對付楊天保是不可能的,爲了對付楊天保,溫彥博採取了政治鬥爭最常見的套路彈劾。

不過,在溫彥博的門生任忠傑向朝廷彈劾楊天保的時候,楊氏的門生故吏還沒有發力,就被雲州籍的官員高延福、獨孤修德給噴了回去。

楊天保當時就不知道,孤獨氏就是雲州人,雖然時隔多年,他們早已在京兆落地生根,不過雲州依舊有高氏與獨孤氏的本宗子弟。雲州高氏是北齊皇族武成高湛的第六子高平王高仁英,北齊在其兄高緯的折騰之下,終於亡國。高仁英的兒子們就遷徙到雲州宗氏母族避難,最絡落地生根,而高延福則是高仁英的後裔。

楊恭仁語重心長的道:“官場不是鬥爭,不是權謀……”

楊天保有些明白,楊恭仁是想勸自己不要跟李元昌相鬥,他反問道:“以阿爹之見,官場是什麼?”

“官場是實力,是自信,是時,也是道義!”

楊恭仁嘆了口氣道:“有的人認爲,官場就是利益,就是陰謀,其實這都不對,依靠陰謀或者說權謀,能勝一時,絕對勝不了一世,玩弄權謀的人,最終都會被權謀反噬,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

“身爲官員,必須要有實力,只有實力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久!”楊恭仁指着凳子道:“坐下,坐下來,咱們慢慢談!”

楊天保道:“兒子明白!”

“不,你不明白!”楊恭仁沉吟道:“以今天漢王之猖獗,御史彈劾他的奏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爲何今上不處置他?”

楊天保想了想道:“今上顧及名聲!”

楊恭仁點點頭道:“是啊,衛懷王李玄霸早亡,楚哀王李智雲被陰世師所殺,隱太子與趙王元吉死在玄武門,今上飽受薄情之非議,無論如何,他不會對漢王再痛下殺手,只要漢王不謀反,他就立於不敗之地,一時彈劾他,無非是讓他損失一點封地食邑,或者幽居宮中,遇到大赦,他就可以重獲自由!”

楊天保憤憤的道:“我與他無冤無仇,他設計陷害我的門人,意圖從馮少東那裡打開突破口,從而對付我,我難道要忍?”

“對,要忍!”楊恭仁道:“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信心。就像打仗,一個缺乏信心的人,遇到一點挫折就會退縮,就算你精通了各種計謀,把孫子兵法背得滾瓜爛熟,你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和信念,很可能在戰爭中半途而廢。沒有信心,做什麼事情都可能虎頭蛇尾,成功的機率非常小。”

楊天保恍然大悟道:“爲官要懂得把握時機?”

“是啊!!時機相當重要!”楊恭仁道:“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呂蒙深知關羽的秉性,輕敵是關羽的致命弱點,呂蒙心裡非常清楚,關羽非常想把荊州的士兵調到邊防去,於是呂蒙假裝生病,關羽放鬆了警惕,最終調走了荊州的衆多兵馬,呂蒙不費吹灰之力取得了勝利。”

楊天保似乎有些明白了,他說道:“我不是不鬥,而是要麻痹對方,以待時機出現?”

“不錯,在官場中,不需要跟對手頻繁摩擦過招,只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一戰而勝。”楊恭仁笑道:“聰明的人,從來不會在頻繁的小摩擦中消耗實力,而是靜下心來等待機會,機會一旦來臨,全力以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一擊必殺,絕對不給對手留下喘息之機,更不會給對手翻盤的可能,現在李元昌有免死金牌,他只要不死,總有機會翻盤,而你卻沒有免死金牌!”

楊天保恍然大悟道:“我明白道義是怎麼回事了,想要戰勝對手,就是佔據道義的制高點!”

這就是典型的既當表子,又立牌坊。

就像《以人民名義》中侯勇扮演的處長,長口黨性,閉口組織原則,事實上他把貪污受賄得到的金錢,藏了整整一冰箱,一面牆,還有一張牀。

在官場,要想戰勝對手。羣衆的支持很重要,領導的信任也很重要,你自己做事情的意義和價值也非常重要。讓你周圍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你和別人的鬥爭中,是一場正義和邪惡的鬥爭。

誰牢牢把握住了正義,誰就有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

長安城太極宮,擁有着百騎司這個無孔不入的利器,楊恭仁昨天夜裡在宗祠內召開楊氏宗族改革,第二天,百騎司就把楊恭仁的談話內容,以及衆族老的反應,詳細的記錄下來,放在李世民的案頭。

當李世民看完楊氏的改革後,頓時食之乏味,哪怕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

長孫無垢看到李世民的樣子心中暗暗着爭,看着小九李治不吃飯,沒有了耐心的長孫無垢上去就是兩巴掌。

夏天天熱,還穿着開襠褲的小李治屁股上瞬間就出現幾個手指印。

李治正準備大哭,長孫無垢手中已經拿起藤條,李治頓時嚇得不敢哭了。

長孫無垢雖然外表給人一種柔柔弱弱,只有李治等子女才知道,長孫無垢的溫柔之下,是何等的兇狠。

誰不聽話,長孫就喜歡打,還沒有地方說理。

沒有辦法,誰讓長孫皇后太能生了,她與李世民結婚之後,由於年齡太小當時只有十三歲,六年沒有生育,直到武德元年,長孫無垢開始生下李承乾之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八年之中,她爲李世民生下七個孩子,偏偏這些孩子年齡都相差無幾,一起哭鬧的話,神仙也招架不住。

李世民也不怎麼管孩子,只有長孫無垢忙裡又忙外,現在李治不聽話,一頓揍,馬上乖乖的去吃飯了。

李治此時委屈極了,一邊扒飯,一邊眼淚在眼眶裡打着轉兒。

李治很想像李世民告狀,然而李世民此時卻神遊體外,彷彿沒有看見,他挪動着身體,想要靠近李世民,結果長孫無垢一個兇狠的目光瞪過來,李治嚇得只要將腦袋埋進飯碗裡。

長孫無垢這才推了推李世民道:“二哥,出了什麼事?”

李世民終於回過神,看着李治一臉淚水,正準備詢問怎麼回事,長孫無垢接着道:“二哥,我看你的氣色不對?”

李世民苦笑道:“楊恭仁真是好魄力,朕都想重新啓用他了!”

“哦!”長孫無垢好奇起來。

楊恭仁在貞觀元年被去相,就是因爲他太能幹了,而且還是李淵的心腹,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是武德朝六大相國中,唯一一個可以不弱房杜的人。

然而,事實上房玄齡與杜如晦又有性格缺陷,房玄齡善謀,卻缺乏果斷,而杜如晦卻善斷,在貞觀四年杜如晦去世之後,朝廷對安置突厥策,前前後後吵了足足兩年多,到現在還沒有決斷。

如果杜如晦活着的話,他肯定可以幫忙李世民,一言而斷。

這個楊恭仁則是屬於房玄齡與杜如晦的結合體,由於他年輕的時候,經常領兵作戰,所以他更加殺伐果斷,言出必踐,行必果。而且更善謀劃佈局。

早先年,李淵一直有想奪權的心思,而楊恭仁則是李淵陣營之中,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人物,李世民對他不放心。

現在李淵已經認命了。

李世民真有啓用楊恭仁代替陳叔達爲禮部尚書,參預朝政。

長孫無垢不解。

李世民將楊氏宗族召開會議,進行內部體制更革的情報遞給長孫無垢。

長孫無垢看了看,臉色大變。

人最難的,其實是認清自己。知錯能改,說得容易,真正做到的人,實在太少了,更何況,楊恭仁並沒有錯,楊氏在他執掌的這些年,雖然發展不快,卻也穩中有進。

如果換成其他人,肯定是得意滿滿,至少不會擅自大刀闊斧的改革。

楊家有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全員進取力不高的情況,大唐朝廷豈能沒有這類情況?

在貞觀元年,李世民讓房玄齡與魏徵進行過一次精兵簡政,機構改革,精簡了部份中樞官員,可是相對而言,唐朝的問題不在中樞,而是在地方。

由於大唐一千五百五十七個縣(取貞觀十四年的數,貞觀六年沒有統治)共設三百六十個州,全部就有三百六十個州刺史(正四品)、三百六十個長史(從四品),治中(從四品)事實上,正四品在朝廷中已經算高官了,然而從四品以上,朝廷至少有一千多名從四品官員。

各地肥瘦不等,官員也是心思各異,誰都想在富饒之地爲官,誰也不想在偏遠苦寒之地爲官,地方大族、世族門閥更傾向於關中任職,或者中原腹心之地。

問題早就有問題,可是如何解決,李世民一直在猶豫。

唐朝的州和縣兩級管轄,其實並不算是郡改州這麼簡單,因爲一郡之地,往往要十數縣,或者數十縣不等,而有的州只轄一縣,或者一城,這樣以來,刺史與縣令,同城辦公,就像出現,你管我不管,我不管,你也不管的情況。

李世民也想過改州爲郡,可是要像晉朝那樣,全國設立一百多郡,二十二個州,這樣以來,更容易管理。

但是,這樣以來,地方權柄過大,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州刺史權力太小,實力太弱,無法挑釁中央權威,可是一旦設立州牧、郡、縣三級,那麼就會形成地方割據,對立中樞。

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六二章給你臉了嗎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二九零章白色的死神第三三五章佔領邏些第二七九章這尼瑪就是一個大坑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說客秦瓊第三零八章發財了第五十三章生恩養恩熟重(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二零七章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二八二章河源軍攻略之殺雞儆猴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六章大師兄你變了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八十五章意外頻發的應國公府(三更求訂閱)第三零六章難道說孫波茹不屬於吐蕃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二零九章薛仁貴的辦法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二二二章撿到寶了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六十九章不淨手不得食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九十三章捆綁式經營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三零八章發財了第一八零章把妹妹賣個好價錢第三三六章舉國震動第六十九章不淨手不得食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九章聞喜裴氏第三十八章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第九十七章官升兩級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二九八章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一零一章誰是負心人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八章師父醒了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三七章讓他們得不償失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七七章回城完婚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七章皇帝的憤怒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三零九章太陽沒下山不是做夢第一六九章可以母儀天下的女人第一一一章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六章大師兄你變了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一二七章奧斯曼部落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三四章凌敬的帝王術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三十四章校尉蘇定方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三八章你太讓我失望了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九十七章官升兩級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一零六章帶你找哥哥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二八三章河源軍攻略之收復軍心第一一三章血的教訓第二六零章女人駭人的潛力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一五七章霹靂火揚威第十五章官匪勾結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九十八章總得有個說法吧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一零五章他有沒有野心?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三三四章金珠瑪米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
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六二章給你臉了嗎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二九零章白色的死神第三三五章佔領邏些第二七九章這尼瑪就是一個大坑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說客秦瓊第三零八章發財了第五十三章生恩養恩熟重(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二零七章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二八二章河源軍攻略之殺雞儆猴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六章大師兄你變了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八十五章意外頻發的應國公府(三更求訂閱)第三零六章難道說孫波茹不屬於吐蕃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二零九章薛仁貴的辦法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二二二章撿到寶了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六十九章不淨手不得食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九十三章捆綁式經營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三零八章發財了第一八零章把妹妹賣個好價錢第三三六章舉國震動第六十九章不淨手不得食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九章聞喜裴氏第三十八章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第九十七章官升兩級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二九八章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一零一章誰是負心人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八章師父醒了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三七章讓他們得不償失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七七章回城完婚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七章皇帝的憤怒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三零九章太陽沒下山不是做夢第一六九章可以母儀天下的女人第一一一章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六章大師兄你變了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一二七章奧斯曼部落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三四章凌敬的帝王術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三十四章校尉蘇定方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三八章你太讓我失望了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九十七章官升兩級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一零六章帶你找哥哥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二一九章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二八三章河源軍攻略之收復軍心第一一三章血的教訓第二六零章女人駭人的潛力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一五七章霹靂火揚威第十五章官匪勾結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九十八章總得有個說法吧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一零五章他有沒有野心?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三三四章金珠瑪米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