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正道(二)

老龍翻開《五皇正道》,只見開篇是一篇陰符經,短短篇幅,上面每一個文字均是天地之靈文,煥發出某種祥瑞。

老龍飛快看了一遍,發現意猶未盡。

老龍驚訝了,這可不得了,要知道憑自己的智慧,這世上很多的書籍,只要自己看上一眼,十之八九就能理解通透。

唯有那少數,需要自己好好琢磨,譬如《天龍秘卷》,譬如太道聖人所書的《先天五太書》,還有衆多聖賢經典也是如此。

呂楊聖殿中的三千六百華章的其中大部分,也是老龍需要琢磨的,那是比較艱深的知識,玄之又玄,更需要深刻地琢磨。

老龍對呂楊的評價再一次提高一些,他正了正神,一字一句仔細觀看起來: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只琢磨第一段,老龍就明白了,爲什麼這篇東西會成爲《五皇正道》的開篇,因爲這就是總綱,也是五皇說的來源。

這陰符經的陰字,在老龍看來應該是不顯之意,整篇短經,說的是不顯的奧秘。

這五賊,見之者昌,說的正是五行,倒是和殷墟皇朝有人提出來的五皇說相一致,可是卻不如陰符經說得透徹。

這經文第一句,分明是說,觀天地之道,掌握五行,可造物造人。這口氣大得驚人,即便是《天龍秘卷》的總綱,也沒有這樣的大口氣。

天龍秘卷至高的秘法是“煉界之術”,也還沒有到達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的層次。

那個造物造人的層次,估計連天人也沒有辦法吧?老龍嘆息一聲,心想這篇總綱,若不是書寫的人是個瘋子,便是個真正有大智慧、大修爲的神聖。

呂楊在一旁有些忐忑,說實話,《五皇正道》這本秘籍自己已經琢磨了好久了,從自己修煉成五皇浩然氣開始,便開始驗證其是否正確,是否能夠直通大道……

只是呂楊畢竟修爲淺薄,道業也並不太高,雖然洞悉五行之意,又明瞭聖業五轉的奧妙,但是總歸紙上談兵多過於實踐檢驗。

這五皇正道的開篇,其實也是來源於前世的華夏文化。至於真正的作者,已經無法考證了,不過有後世學者認爲這是黃帝所作,在呂楊看來,若真是黃帝所做,那便是廣成子一系的仙道傳承。

在呂楊看來,這一篇陰符經,足夠深邃,也闡明瞭萬事萬物和萬法的奧妙,可以和《道德經》、《心經》比肩。

就在呂楊有些忐忑的時候,老龍似乎已經被陰符經中的奇妙的闡述打動,老龍不自覺念道: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

老龍的聲音並不大,可是其威勢似乎蘊藏在蒼老的聲音之中,穿透了空間,直到唸完開篇,老龍已經對這本《五皇正道》動容。

“怎麼樣?前輩。”呂楊微微忐忑道。

“非常好,出乎老龍我的意料之外!”老龍直言不諱,然後沉吟一下,搖頭道:“這開篇足夠深邃高遠,只是下面真正的內容是否有足夠的價值,那還需要看一看!”

老龍說着,將後面的頁碼翻開。

木皇、火皇、土皇、金皇、水皇……

老龍快速看了一遍,直到最後,還有《五皇太一道》,只是這五皇太一道只是個概念,並無具體的功法。

老龍明白了,這五皇正道原來是由五大功法集合而成,普遍適用性極廣,資質高的,可以兼修幾個功法,甚至五個功法全修,達到至境。資質低的,可以專修一道,也能有極大的成就。

又因爲修煉需要純粹的五皇之氣作爲築基,所以修煉進境註定要比修煉混元氣更快快純粹。

“如何?”呂楊又問道。

“還可以,門檻確實低、進境快,極易培養出高修爲的門人,而且脫胎於聖業五轉,去掉了最耗時間的凝練華章部分,直接以純粹五皇正氣煉元神,這修煉出來的似儒非儒,更類似於咱們修煉的元氣分身!”

呂楊搖搖頭,灑然笑道:“前輩,那就看您對於儒是怎麼樣理解了,並不是一定要讀書寫字纔是儒,以晚輩看來,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再說儒不過是一個名稱,關鍵是於心,能夠正心,能夠煉一顆不朽之聖心,體天心人心,凝聚蒼生信念,那便是儒!”

老龍不說話,只是默默琢磨呂楊的話。

這廣義和狹義之分,非常新奇,便是老龍,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言論,簡直是奇思妙想。

按照呂楊所說,儒當分廣義狹義。

現在大匡皇朝的儒當是狹義之儒,讀書明理,習禮樂射御書數,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廣義之儒,則不重讀書,甚至禮樂射御書數均可荒廢,但需正心,煉聖心,這就是廣義之儒,只爲奔着一個“聖”字而去,這是主旨,其他都是末枝。

“這法門若是傳開,必定會被大匡皇朝的腐儒批駁!”老龍笑道。

“批駁什麼?”呂楊張嘴咧笑,道:“批駁咱們似是而非,不是正統?還是批駁咱們蠻荒培養出來的都是不識禮儀的蠻儒?壞了他們的正統?”

老龍沉默一會,閉上眼睛想了想,似乎有了決斷,於是說道:“好吧,不得不承認,你考慮到了方方面面,這五皇正道目前很適合蠻荒中人,甚至適合蠻荒小妖,不過這法門還遠遠沒有完備,多有瑕疵……這樣吧,我會將這法門拿去給其他長老商議一下,順便將之推敲完善!”

“那樣最好,那就託付幾位前輩了!”呂楊有些振奮地搓搓手。這一份《五皇正道》的功法,能夠得到老龍的承認,若是再得到他們這些觸及天位的前輩修改完善,呂楊相信,這將是一門最適合取教的功法,當然,不是最強的功法。

最合適纔是最好的,呂楊一直信奉這個觀點,所以從修行是始,他就沒有完全按照傳統來修煉。

取教既然已經立教,那就必須有一種正統的核心功法,這種功法並不一定是最強的,但是一定是最中正平和,最適合普遍生靈的。有了核心的功法,其他作爲輔佐的功法,就不用忌諱了。

呂楊是如此想的,睿智如蒼龍,應該也會有這樣的共識,因爲這麼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卻說老龍打發了呂楊,然後開始細細研究和推敲《五皇正道》,一直推敲了三天,將其中七處冗餘剔除,十二處小錯改正,又將三十八處小細節修改完畢,這纔拿去一一拜訪教中的幾位長老。

特別是白澤、三眼巨猿、黃九和譚婆婆、清婆婆,他們的智慧最高,一直過了十天,《五皇正氣》迴轉到呂楊手上的時候,已經大改了一處,小改了十九處,微調了四十二處。

呂楊從頭到尾通讀一遍,連最後一篇五皇太道也被修改成一篇完整的經文,足足有三千來字,闡述了太道奧妙。

呂楊看到,其中多有一些《天龍經》和《先天五太書》對於太道的描述。

“終於又做了一件大事!”呂楊撫摸着完善的《五皇正道》,心中實是振奮,因爲經過老龍和所有長老的協商,《五皇正道》已經從十數門功法中脫穎而出,成爲取教的核心正統功法。

任何一名初入山門的傢伙,都只能修習《五皇正道》,不管是五道中的哪一道,還是五道同修,都脫不出五皇正道的範疇。

這再次證明了呂楊在教中的重要性,完成了這一件大事,隨着往後取教的壯大,呂楊的地位和聲望註定會很高。

“五皇正道……這一次修改確實有頗多借鑑之處,看來自己也要努力了!”呂楊走進天樞宮密室,盤坐下來,先是閉關靜思了一天一夜。

七皇浩然氣從頭頂緩緩升騰起來,如龍似蛇,然後霸氣和壽氣逐漸轉淡,化入五行。五道浩然氣漸漸分開,色澤純粹明亮,涇渭分明。

木皇浩然氣深青色,但是明亮透徹,彷彿青玉琉璃一般,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呂楊關注木皇浩然氣良久,甚至幾度抽取了通天神竹中的純粹木氣,將自身的木皇浩然氣煉得足夠純粹。

“應該夠火候了!”呂楊眼神凌厲,神識猛地一動,意志如兇獸,猙獰咆哮:“焰化!”

那一道木皇浩然氣猛地收縮成一點星芒,嘩啦一聲,木皇浩然氣變成一朵純青色的焰狀能量。

“焰化!”

火皇浩然氣也同樣蛻變,化爲純紫色焰狀,這火焰非同小可,本質是天火,能量層次極高。

“焰化!”

土皇浩然氣、金皇浩然氣、水皇浩然氣相繼成功焰化,五朵焰形能量聚合在一起,轟隆一聲,空氣被震爆,一朵如同五色蓮花的火焰出現了,其中五行相生相剋,成爲一團十分堅固穩定的火焰。

……

第629章 人心思變第194章 精進第465章 滲透第557章 允了第196章 禮述(上)第567章 道臺第266章 聖人學徒(二)第362章 正道(二)第518章 講學第250章 打聽第49章 錘虎第27章 考學(上)第121章 大比(下)第21章 太道聖廟(上)第238章 神都第370章 互利第654章 煉塔天都第290章 災劫第535章 歸順第84章 不刑第300章 虎豹軍第550章 打蚊子第204章 管錢第333章 天狐第364章 守護第519章 講學(二)第132章 說卦(上)第586章 鎮守第102章 晉學第二百四十七章第396章 會一會第633章 推翻(二)第401章 出使(下)第110章 錦繡丹第640章 出路第518章 講學第636章 奇計第403章 丹爐第585章 入侵第613章 逃脫第147章 樂比(四)第224章 籌謀第390章 協商第88章 殺伐(下)第486章 朝禮第189章 決定第532章 天魔第150章 藥效第620章 救人第177章 山莊第307章 仇怨第34章 弓術(上)第574章 修廟第564章 公道第202章 增壽第597章 青桑第119章 商路第264章 邀請第286章 嚴陣第636章 奇計第486章 朝禮第277章 書堂(下)第485章 拜訪第108章 火皇第103章 晉學(下)第500章 聖水城第219章 樂比(下)第485章 拜訪第124章 報名第67章 先河第115章 仙胞第639章 秘庫第519章 講學(二)第219章 樂比(下)第34章 弓術(上)第104章 丙科第51章 屍妖第584章 驚變第542章 闖陣第526章 解毒第388章 煉旗第249章 嘆息第138章 外道第582章 無道第277章 書堂(下)第460章 巡遊(二)第211章 術數第404章 皇器第113章 戊土第275章 新稻第318章 私塾第438章 鬥法第39章 登樓(二)第439章 求援第169章 遊記(下)第195章 嘲諷第101章 扶乩(下)第330章 熊貓第339章 聖臨第143章 擂臺(下)
第629章 人心思變第194章 精進第465章 滲透第557章 允了第196章 禮述(上)第567章 道臺第266章 聖人學徒(二)第362章 正道(二)第518章 講學第250章 打聽第49章 錘虎第27章 考學(上)第121章 大比(下)第21章 太道聖廟(上)第238章 神都第370章 互利第654章 煉塔天都第290章 災劫第535章 歸順第84章 不刑第300章 虎豹軍第550章 打蚊子第204章 管錢第333章 天狐第364章 守護第519章 講學(二)第132章 說卦(上)第586章 鎮守第102章 晉學第二百四十七章第396章 會一會第633章 推翻(二)第401章 出使(下)第110章 錦繡丹第640章 出路第518章 講學第636章 奇計第403章 丹爐第585章 入侵第613章 逃脫第147章 樂比(四)第224章 籌謀第390章 協商第88章 殺伐(下)第486章 朝禮第189章 決定第532章 天魔第150章 藥效第620章 救人第177章 山莊第307章 仇怨第34章 弓術(上)第574章 修廟第564章 公道第202章 增壽第597章 青桑第119章 商路第264章 邀請第286章 嚴陣第636章 奇計第486章 朝禮第277章 書堂(下)第485章 拜訪第108章 火皇第103章 晉學(下)第500章 聖水城第219章 樂比(下)第485章 拜訪第124章 報名第67章 先河第115章 仙胞第639章 秘庫第519章 講學(二)第219章 樂比(下)第34章 弓術(上)第104章 丙科第51章 屍妖第584章 驚變第542章 闖陣第526章 解毒第388章 煉旗第249章 嘆息第138章 外道第582章 無道第277章 書堂(下)第460章 巡遊(二)第211章 術數第404章 皇器第113章 戊土第275章 新稻第318章 私塾第438章 鬥法第39章 登樓(二)第439章 求援第169章 遊記(下)第195章 嘲諷第101章 扶乩(下)第330章 熊貓第339章 聖臨第143章 擂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