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

文慧沒聽出文怡神色有異,渾不在意地答道:“就是他那個哥哥,叫什麼柳東行的!上回跟着三姑姑和柳東寧一塊兒來過咱們家的,你怎麼忘了?”說罷忽然記起一件事,便抿嘴偷笑:“說來你跟他還差點兒訂了親呢,你連這樣的大事都忘了麼?”看向文怡的目光中便帶了幾分打趣。

文怡乾笑幾聲,支唔道:“你忽然提起,我一時沒想起他來……只是他出身恆安柳氏,是書香人家子弟,怎的忽然跑去考武舉了?不知……是否考中?”她與柳東行早在幾個月前便斷了聯繫,竟對此事一無所知,但仔細回想,以他的脾氣,倒還真有這麼做的可能。

文慧隨手揀了塊點心,漫不經心地道:“聽說是考中了武舉人,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法子,竟然得了軍中大人物的推薦,不必回鄉,直接就在京裡考,柳家上下無一人知道。後來中舉名單出來了,柳家人才曉得他去考了武舉,聽說把柳姑父氣得不輕呢!三姑母到我家去找母親說話時,還曾罵了他一頓,說他胡作非爲。難怪他們這樣生氣,柳家從來都是書香傳家的,忽然跑出個舞刀弄槍的武人來,不是叫人笑話麼?”

文怡心中冷笑,自然明白柳姑父和三姑母爲何要生氣,不過是擔心柳東行從此脫離了柳家桎梏,聲名鵲起,會對他們不利麼?她現在倒明白柳東行這麼做的用意了,不管是行商還是行醫,都沒法讓柳東行徹底擺脫二房的控制,倒不如結交幾位軍中將領,獲得他們的賞識,然後參加武舉,只要得了功名,他在族中行事便少了幾分顧忌,而柳姑父官位再高,也只是文官,無力插手武事,也沒法攔着他在軍中出頭。只要他爭氣,將來無論是奪回柳氏宗長之位,還是分家另立,都有了希望。

文怡暗暗爲柳東行這一計叫好,只是想到他不過十八歲年紀,就中了武舉,若是日後再中了武進士,便是正牌子武官了,是否要上戰場呢?!雖然眼下邊疆還算太平,可依據她重生前的記憶,再過大半年,邊疆便會有大戰了,接下來幾年,年年都有些大大小小的亂子,直到新君登基的第二年年末,方纔稍稍平定下來。若柳東行參軍,想要出人頭地,是一定要上戰場的。文怡立時又爲他擔心起來。

文慧沒注意到文怡的沉默,猶在那裡嘟囔:“我聽說他功課不好,可又聽說他在康城書院讀了幾年書——康城書院不是隻收才學出衆的學子麼?這些傳言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呀?!——不過既然人人都說他功課一般,可見他考文舉是沒有出頭機會的了。他還算有把子力氣,又會點兒武藝,敢去考武舉,倒是個有膽氣的,不會死心眼兒,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比他弟弟可強多了!柳東寧除了嘴上功夫利害,會作點詩呀詞的,還有什麼本事?偏柳姑父與三姑母都只會寵着他,倒說柳東行不好!”

文怡醒過神來,勉強笑了笑,帶着幾分私心,謹慎地探她口風:“六姐姐這是怎麼了?你與柳表哥不是很要好麼?記得他在這裡做客時,對姐姐可是千依百順的,那天族人相聚,要處置姐姐,他還曾幫你辯解過呢!”

文慧一聽便柳眉直豎:“哪個跟他要好了?!我呸!一個繡花枕頭,只會說甜言蜜語哄人的,事到臨頭就不頂事了。原是我有眼無珠,只當他是個有才又待人有禮的,沒想到他那般無用!”越想越氣,便跟文怡訴起了苦:“九妹妹,你不知道,那日我一時不慎,把小七氣跑了,知道他不見後,我急得不行,到處去找他。那柳東寧一再安慰我,說小七斷不可能偷跑出去的,又說會幫我找小七回來。結果呢?他做了什麼?!我跟小七在外遇險,救我們的可是景誠表哥!”

文怡心道救你們的不是柳東行麼?她分明聽人說起,當時救人的應該是柳東行與東平王世子,只不過有兩房族人一味捧高後者,只是文慧作爲目擊者,理應清楚內情纔是,此時此刻聽她所言,莫非是忘了這件事?雖然文怡心裡有些爲柳東行不值,但也暗暗鬆了口氣。

文慧還在那裡抱怨:“後來族人來尋晦氣,柳東寧要爲我說好話,那他就說吧,爲何還要把小七拉下水?!爲了這件事,小七一直在生我的氣,直到我去庵裡,他都沒理我一理。昨兒晚上我回來時,特地去看他,他雖然肯跟我說話了,但也不象往常那般親近了。這都是柳東寧害的,若不是他走得快,我定要好生教訓他一頓!”

文怡垂下眼簾,小心地道:“若他果然是這樣的人,那就不值得相交了。六姐姐也不必與他生氣,七哥是你親弟,便是有再大的氣,時間長了,也就好了。”

“這話說得是。”文慧笑道,“小七從小脾氣就大,但跟我是極要好的。這回若不是我被送去庵裡住了幾個月,早就跟他和好了!小七最愛吃滷鴨脖子,還講究什麼味正肉香,真真嘴刁!我早叫人去城裡買了,回頭我親自收拾了給他送去,他一定會高興死的!”

文怡有些遲疑:“滷鴨脖子?可我聽說身上有疤痕的人,最好不要吃深顏色的食物,特別是用了醬汁的,怕醬色會讓疤痕變深……”

文慧臉色一變:“不會吧?那我豈不是白買了?!”悻悻然道:“那算了,要是他知道這事兒,怕是立刻就惱了!”

文怡心下轉了幾轉,纔開口笑道:“其實……七哥如今最擔心的,應該就是他的疤痕了,不如……六姐姐在這上頭想想法子?”

文慧撇嘴道:“我又不是大夫,能有什麼法子?!”

“你雖不是大夫,不會用藥,但有人會呀?”文怡放低了聲音,“七哥既然用了那柳東行給的藥,覺得好,那六姐姐不如想法子打聽柳家的事,若是能知會柳東行一聲,或許能讓他配了藥送來?”

文慧不以爲然地擺擺手:“我纔不要跟柳家人打交道呢!萬一那柳東寧以爲我……又纏上來怎麼辦?!”說罷面上便浮現出一個古怪的表情,“九妹妹,你怎會有這個念頭?你不知道現在家裡正盯我盯得緊麼?!”

文怡暗道不好,忙笑道:“是我一時忘了,還有這麼個忌諱,姐姐別生氣,我是太擔心七哥了……說起來,七哥不願回京城,也是怕回了京後,叫人知道他臉上有傷,會笑話他。可他若是知道……柳東行在京城,可以爲他配藥,他也不會再猶豫了吧?記得他先前與柳東行是極要好的。”

文慧這才笑了:“這倒是,那我就去跟他說好了!再把母親那裡的丫頭叫一兩個來,她們一定知道柳家的消息!”想了想,又拉文怡的手,“你與我一道去吧,若是我一個人去,他一定愛理不理的!”

文怡正要想法子跟去呢,聞言心下暗喜,只是有些不好意思:“這……不好吧?七哥興許不想見我。”

“瞎說什麼?!”文慧不容分說,拉起她就走,“有你在,他纔不好趕我走呢!”

文怡只好擺出一副勉爲其難的表情,心下暗喜,又帶着幾分不安,隨她一同出去了。

此時此刻的東暖閣內,於老夫人剛剛擦乾淨面上的淚水,心情平復下來,看着盧老夫人,有些愧色:“叫弟妹笑話了。”

盧老夫人正側耳聽外頭的動靜,聞言只是顧左右而言他:“孩子們相處得倒不錯,六丫頭好象帶九丫頭去瞧她七哥了。”

於老夫人淡淡一笑,心下倒生出幾分暖意,低聲道:“這幾個孩子彼此親近,倒是好事。我瞧你家九丫頭是個穩重的,人也聰慧,若是六丫頭能學得她幾分,我也就放心了。”

盧老夫人再次轉移話題:“二侄媳婦做的那些事,二侄兒就沒說什麼?”

於老夫人神色一黯:“他如今還在記恨我這個做母親的,三言兩語便棄了長房的族長之位,丟了他的臉面,哪裡肯聽我一句半句?再說,老2家的慣會做表面功夫,我往日竟沒瞧出她的本性來,老2那樣的老實人,又怎能看出來?!”

盧老夫人嘆道:“別說你沒看出來,我也沒看出來,族裡怕是沒幾個能看出來的!這幾個月,雖聽到些風聲,但她向來有賢名,在族裡也頗得好評,便是有些閒言碎語,我們也當是別人故意中傷的。我倒還好,年紀大些,經的事也多些,略察覺到幾分,可族裡那些孩子,有幾個是心思明白的?只怕聽了她的話,還當她是奉了你的命令去做的,偏這幾個月裡,你又少見族眷,別人越發將她的話當真了!”

於老夫人也嘆了口氣:“是我一時不察,叫她得了家中大權……”想起大兒媳蔣氏,又是一嘆:“老大家的倒還罷了,跟她暗地裡鬥了幾回,可我看也不是她的對手,不過是仗着老大是官,手頭又有銀子罷了。況我覺得老大夫妻心思都不在族中,一心瞧着外頭……”

盧老夫人伸出手替她掖了掖被角,漫不經心地道:“他們到底見過世面,看不上這顧莊的一畝三分地,也是有的。照我說,你不如隨你大兒媳婦進京享福好了,省得留在這裡瞧小兒媳婦臉色。”

於老夫人似乎被唬住了:“這……這怎麼行?!”

盧老夫人哂道:“不過是讓你進京享幾年福罷了,趁如今身體還能動,多往外頭走走,過幾年乏了,再回來就是了。你不在,二侄媳婦就沒法仗你老封君的勢了,她要在莊上做什麼,人家也不會當是你讓做的。更何況……”她垂下眼簾,“如今莊上有些閒言,我也不記得是聽誰說的了,好象春天時,大侄兒曾寫過信回來,要將族長之位暫時交給四侄兒代管,似乎是因爲京裡有什麼不太平……當時是三姑太太攔下了,不讓二侄媳婦把信中內容告訴你吧?”

於老夫人微微皺了眉頭:“怎麼連這事兒也傳出去了?”長子有信回來,這不是秘密,問題是連女兒阻止二媳婦將事情告知自己的事都叫外人知道了,這怎麼得了?!難道長房的規矩如今竟疏忽到這個地步了嗎?!

盧老夫人只裝作沒察覺到她的憂慮之處,繼續道:“如今想來,若當時你及時得知此事,吩咐侄兒們照辦了,如今又怎會丟了族長之位?”

於老夫人立時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當時族長之位落到了二房頭上,那在匪劫之後,要負起責任的,就是二房了,長房今日也不會又失臉面又失大權。偏偏當日女兒糊塗,攔下了段氏,而段氏又有私心,拖了好些時日,方纔告訴自己,又是避重就輕地,讓自己誤以爲問題不大,還打算要讓次子暫代族長之職呢,只不過當時事多,匪劫又來得太快,打得她措手不及罷了。

一想到這點,她便沉下臉來,也不說話。

盧老夫人暗忖火候不可太過,便道:“其實,三姑太太也是擔心嫂子看了大侄兒的信,會擔心罷了。若嫂子在京裡,憑你大半輩子的閱歷,再加上跟各家貴眷的交情,大侄兒又能有什麼兇險?”

於老夫人沉默了一會兒,終究還是嘆了口氣:“奈何故土難離……我離開京城也有將近二十年了……”

盧老夫人輕聲勸她:“就當是爲了兒孫們吧。咱們這樣的年紀,什麼事沒經過?心下牽掛的,就只有幾個孩子了。你難道沒聽見大侄媳婦說的話麼?大侄兒家裡也不太平,三姑太太在婆家也不大如意,若你去了,還能彈壓一下。再說……哪怕是爲了孫子、孫女們的親事,你也不能放任大侄兒胡來呀?!”

於老夫人心下一顫,想起了文慧的親事,便不由得鼻子發酸,連連拍老妯娌 的手:“還是你提醒我了!我只想着小兒子,卻忘了……大兒子那邊,也不能輕忽了!”想起小兒子的所作爲所,她也有些心灰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就讓老2自在幾年吧。”

盧老夫人暗暗鬆了口氣,面上卻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只要這位老封君不在顧莊坐鎮,顧家長房便勢力大減,從此再無人能對六房家事指手劃腳了……

(二月份總算回到粉紅榜前十了……某L在此叩首百拜~~~)

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152章 黑手漸現第60章 貴戚臨門(下)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49章 笑面人兒第176章 威逼利誘第42章 零陵飄香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370章 顧家新聞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5章 午間來客第216章 姐妹易嫁第24章 閒言碎語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2章 重拾舊習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5章 下榻農莊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16章 和樂融融第90章 明日可期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362章 狗咬狗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182章 舊地重遊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42章 零陵飄香第314章 姐與妹第55章 船上風波第364章 籠中金雀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209章 故人重逢(中)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129章 緋聞推手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80章 姐弟歷險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328章 故人疑影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47章 柳東行的安排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62章 聖旨到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2章 重拾舊習第402章 窮途末路第3章 不得已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161章 文怡出走第36章 僱工風波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58章 芳辰有禮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45章 狹路相逢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281章 變化之初第138章 小靈通第355章 意外禮物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168章 任性少年第12章 出遠門
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152章 黑手漸現第60章 貴戚臨門(下)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49章 笑面人兒第176章 威逼利誘第42章 零陵飄香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370章 顧家新聞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5章 午間來客第216章 姐妹易嫁第24章 閒言碎語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2章 重拾舊習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5章 下榻農莊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16章 和樂融融第90章 明日可期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362章 狗咬狗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182章 舊地重遊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42章 零陵飄香第314章 姐與妹第55章 船上風波第364章 籠中金雀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209章 故人重逢(中)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129章 緋聞推手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80章 姐弟歷險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328章 故人疑影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47章 柳東行的安排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62章 聖旨到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2章 重拾舊習第402章 窮途末路第3章 不得已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161章 文怡出走第36章 僱工風波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58章 芳辰有禮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45章 狹路相逢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281章 變化之初第138章 小靈通第355章 意外禮物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168章 任性少年第12章 出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