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祖孫探病(二)

文慧領着文怡去了西暖閣,只淡淡地看了文嫺文娟兩人一眼,便請文怡往碧紗櫥裡坐了,又叫丫環們倒茶上點心,十分熱情親切。

文怡只覺得心裡怪怪的,跟她客氣了幾句,她方纔罷了,打發了丫頭們,在文怡對面坐下,說些閒話:“我一回來就聽說了,你家過繼了一個嗣子?怎的偏偏找一個旁支的?嫡支的幾房都有好些孩子合適呢!聽別人說,六叔祖母早年是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過繼的。”

文怡笑了笑,含含糊糊地答道:“原是沒這個想法的,但十五嬸臨終求到祖母跟前,我們兩房素來交好,祖母怎麼忍心拒絕呢?康哥兒原是祖母與我看着出生長大的,祖母一向十分疼他,對此事倒是樂觀其成。”

文慧撇撇嘴:“你這丫頭真笨死了!怎的也不勸勸叔祖母,要過繼也該過繼個年紀大些、身體好些的,如果一定要從九房選,小十一也不錯呀?爲何偏要過繼個病秧子?!叔祖母年紀又大了,還能帶幾年孩子?!你也該有個頂事的兄弟撐腰纔好!”

文怡聞言心下大怒,文慧這話一下便咒了祖母與弟弟,都是她現在最親的親人,叫她如何能忍?!只是她向來性情溫和,不欲與人爭吵,又顧慮着這是在別人家中,便忍了忍氣,才微微冷笑:“六姐姐費心了,康哥兒很好,小孩子身子弱些也是尋常事,等大幾歲就會好起來了。”

文慧雖說原本是個粗心的,但這幾個月的苦頭吃下來,也學會了幾分察顏觀色的本事,立時便察覺到了文怡話中的不悅,不由得生出幾分委屈來。

她原也是爲了文怡着想,六叔祖母年紀是真的大了,一下要養兩個小孩子,一定會很勞累,若是有個萬一,難道要文怡年輕輕的就得負責起兩個孩子的教養?!那豈不是耽誤了她的終身?!況且文怡的年紀已經不小了,明年及笈後,便要準備出嫁,可那時候文康還只是個小娃娃,又能頂什麼用?能爲文怡撐腰麼?若是文怡出了嫁後,六叔祖母又去了,一個娃娃又怎能支撐家業?九房的嫡長子不能過繼,那就過繼嫡次子,以文全的年紀,過個四五年也到了能娶親生子的時候了,可六房過繼的卻偏偏是最小的一個!想要這孩子能撐起家業,至少要十餘年呢,變數實在太多了!

然而這些話,涉及到未出閣的小姐們不好公然討論的話題,她原本不大在意,只是被祖母和母親訓得怕了,又不好意思在向來關係不大親密的文怡面前提,方纔沒把話說明白,沒想到文怡居然不領情,她忍了忍,還是沒忍住氣:“我是一番好意,才提醒你的,不領情就算了!何必給人臉子瞧?!你當我是真看得起你麼?不過是因爲我被困庵中的幾個月,只有你一個過來探望,雖說沒跟我照面,但還是時時關心我的起居。我想着你爲人還算厚道,是個可以結交的,沒想到你給臉不要臉!”

文怡聽得又好氣又好笑,撇開了頭:“六姐姐多心了,我去庵裡是瞧庵主和如真師父去的,跟你不相干!你不必委屈自己與我親近!”

文慧更惱了,猛地站起來:“此話當真?!你不是瞧我去的?!”

文怡淡淡地笑了笑:“六姐姐想太多了,你與我又不親近,我去瞧你做什麼?!”

文慧頓時漲紅了臉,只覺得自己表錯了情,十分沒面子,兩隻眼睛直直地瞪向文怡,幾乎要噴出火來。

文怡倒是很淡定,她現在用不着怕文慧什麼,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也沒有太多顧慮。六房如今有田有地有產有嗣子,在族中也很有聲望,而長房如今已經失了族長之位,在族中權位大不如前。顧莊上的族人,如今對大伯父一家的態度還算恭謹,大半是看在他在朝爲官,可以提攜族中子侄的面上。如今全族的子弟,讀書者不知凡幾,也就只有二堂哥文良參加會試時,曾向他家求助,可文良也沒考中呀?!文怡算算文康的年紀,覺得弟弟去考功名時,大伯父說不定已經致仕了,便也丟開了顧慮。再說,大伯父雖是京城高官,但文慧在庵裡困了幾個月,他也沒吭過聲,直到現在才讓大伯母過來接人,可見對這個女兒也不是百依百順的,她又有何所懼?!

坐在外間的文嫺與文娟聽到聲響,都走了進來。文娟聽得面露諷意,插嘴道:“六姐姐別朝自個兒臉上貼金了!你當你在庵裡清修是什麼好名聲?九姐姐爲何要去瞧你?!”文嫺瞪了她一眼,有些躊躇地上前勸道:“六妹妹,我知道你在生氣,可是……我們也是迫不得已,上頭還有祖母、父親和母親管着,我們便是有心,也不好去看你的……”

文慧冷笑一聲,看向文嫺的目光中帶了幾分嘲諷:“哪個要你們來看我了?我在庵裡受苦,從前跟我親親熱熱的姐妹,卻連一句問候都沒有!人不能來,話也不能帶一句麼?!我寫給你們的信,也一點兒迴音都沒有!你們倒也好意思說自己是迫不得已?!”

文嫺一窒,紅了臉撇開頭。做爲姐姐,她當然知道自己應該多關心做錯了事的妹妹,可是……文慧出了那種醜事,她又怎能不爲自己的名聲多想一想?

文娟見姐姐受氣,便不忿地道:“這都怪你胡作非爲,害得整個顧家的名聲都被你連累!你還有臉說五姐姐的不是?!若不是你,她跟國公府的親事也不會告吹了!”

文嫺大驚失色,忙捂住她的嘴:“不可胡說八道!”又是氣又是急,百忙中還偷偷看了文怡一眼,再往外頭看,生怕有人聽見,臉紅得都快冒煙了。

文怡卻立時便回想起當初無意中聽到二伯母段氏與三姑母柳顧氏說話時,曾提過的盛國公府來,莫非文嫺與這戶人家的親事真是因爲文慧的名聲才告吹的?但她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聶家是她近親,都還沒聽說過文慧的事,盛國公府又怎會聽說?文慧的事雖然在族中有不少人知道,但當時並未外傳,而東平王世子和柳家那頭,看在柳顧氏的面子上,也應該不會宣揚出去,至於前來救援的官兵……並沒人目睹過文慧的狼狽模樣,事後走得也急,只怕還不知道呢。單從她平日所接觸到的消息來看,外面對於文慧帶發清修之事並不清楚,大概族人們也知道事情輕重,沒敢說出去吧?那文嫺的婚事,應該不是因爲這個原因沒說成的。

仔細想來,東平王世子到顧莊來作客的事,反倒更惹人注意些,會不會是有人向盛國公府說了什麼,對方知道顧家有意將文嫺許給東平王世子爲側室,因此便沒答應這門親事呢?

文怡默默思索着,那邊廂,文慧已經在冷笑着反駁文娟了:“少把罪名往我身上推!人家爲什麼要答應娶五姐?一個女兒要許幾家人呢?!你當我啥都不知道麼?!”

文嫺平日裡從身邊人的閒言碎語和段氏的明示暗示中,對這件事也有幾分瞭解,因此一聽到文慧這麼說,便立時紅了眼睛,又羞又愧,擡袖遮了臉低頭轉身就跑。文娟急了,丟下一句狠話:“你自己壞了名聲,就要中傷五姐,真是無恥至極!我要告訴太太去!”便也跑了。

文慧衝着她的背影冷哼:“那你就告訴她去!我怕誰呀?!”呸了一聲,扭頭往椅子上重重一坐,滿面怒意。

文怡沒功夫繼續跟她麻纏,起身便要走人。文慧卻忽地伸手拉住她,一雙大眼又是委屈,又是氣憤,狠狠盯着她不放:“你就這麼討厭我麼?!明明是關心我的,偏又要說些難聽的話來氣人!”

文怡默默扭開頭:“六姐姐誤會了,我真沒有……”

“沒有什麼?!”文慧瞪她,“沒關心我麼?!少說廢話了!你若是個無心的,就象五姐十妹那樣,恨不得離我遠遠的,好避了嫌疑!可你十天半月就往庵裡跑一回,還比着往日多送東西過去!你當我不知道麼?每到月底時,我那裡用度不夠了,這裡又七拖八拖不肯送銀子去,是庵主送米麪菜蔬過來接濟的。我都打聽過了,那是你送來的東西,而且跟從前送來的東西比,要精細許多。我又不是糊塗人,又怎會不明白你的用意?!”她眼圈一紅,掉下淚來,擡手一把擦掉,卻還是止不住淚水:“我這幾個月,什麼壞事都經歷過了,真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知道還有一個姐妹沒把我當成是污穢之物,避之唯恐不及,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

文怡心道從前自己跟庵主與如真師父不熟,不好獻殷勤,如今來往多了,手頭也有了銀子,方纔會送些精細之物過去,真的不是因爲文慧。庵主送東西給她,多半是因爲物傷其類吧?但此時她見文慧哭得那樣,也不好實話實說,只能含含糊糊地道:“你既然高興,方纔又爲何對我如此無禮?我祖母是你長輩,我弟弟也是你的兄弟,你那話實在是冒犯他們了,叫我如何不生氣?!”

文慧忙忙擦去淚水,拉着她的手,可憐兮兮地道:“我不知道那些話說錯了,你告訴我,我以後再不說就是……”

難道她不知道那些話有什麼問題麼?!文怡實在是頭痛,往外頭張望一眼,見祖母還在東暖閣裡,知道自己一時半會兒是走不得的,只好折回來道:“姐姐往後說話注意些吧,當心一時不慎,便得罪了人!你哭成這樣,還不快擦擦,叫人看見還以爲我欺負你了呢!”

文慧破涕爲笑:“那我幫你解釋就是。”說罷叫了丫頭送水盆手巾等物上來侍候她洗臉。文怡認得她身邊侍候的兩人就是從前的大丫頭,一個叫踏雪,一個叫尋梅的,後者還曾經在清蓮庵的東小院門口遇見自己經過,便猜想會不會是因爲這個,才讓文慧誤會了。她心下暗歎,默默坐在一旁等候。

文慧洗完了臉,又讓丫頭們重新上了熱茶,方纔把人都打發走了,對文怡笑道:“我的性子就是這樣,有時候說話是直率了些,但都是好意。你跟我相處久了,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往後也別跟我生份,有了空閒,就來尋我說說話吧。如今祖母病了,小七又鬧彆扭不肯跟我們回京,我一個人在家實在閒得慌。有了你,好歹能解個悶。”

文怡聞言又是一陣氣惱,深吸一口氣才勉強笑道:“我在家也有許多事做呢,要照顧祖母和弟弟,還要料理家務,連學都沒空去上了,哪能日日有空閒?”頓了頓,“其實五姐姐一向待你很好,她不去看你,也有她的難處,你何必說話這麼難聽呢?”

文慧一聽,臉色就沉了下來:“你這人莫非是個爛好人?方纔她們說得那麼難聽,你明明都聽見了,卻還要幫她們說話,你果然是在氣我麼?!”

文怡皺眉道:“十妹妹一向說話直些,但她年紀還小,許多事她也不知道內情,誤會了也是有的。可方纔五姐姐一句重話都沒說,反倒是六姐姐處處針對她,這事兒倒是你不對呢!她與你同是長房的女兒,本就是一家的姐妹,原該比旁人更親近的。六姐姐若是能在口舌上厚道些,又怎會吃這麼大的虧?!忠言逆耳,你不愛聽就算了!”說罷起身就要走。

文慧忙攔住她,又是咬牙,又是跺腳:“你真真是氣死我了!看來你們相處的時日要比我更久,所以你才處處爲她們說話!你怎的就不爲我想想?十丫頭那些話難道就不難聽麼?!爲何你只讓我諒解她,卻不去勸她諒解我?!”

文怡愣了愣,心下倒有幾分愧意:“不是我不勸她……她能知道什麼呢?不論是她,還是五姐姐,在家裡是個什麼境況,你不知道麼?她們是真的有心無力……不象我,在家倒可做一半的主兒……”

文慧愣了愣,想起文嫺文娟兩人,一個是有後娘,一個是有嫡母,便有些訕訕的。

房中一陣沉默,文怡有些不自在地扯開了話題:“六姐姐方纔說……七哥不願意回京?是因爲什麼緣故?”

文慧撇撇嘴:“誰知道呢?問他他也不肯說!不過我看他呀,八成是因爲臉上留了疤痕,纔不肯回去,生怕叫人笑話!他從小兒就是這樣,且慢慢勸吧。”

文怡問:“沒有管用的藥麼?王老太醫前些時候隔幾日就到你們家來一趟,我不信連他都沒法子!”

文慧道:“那老頭子不過是名頭響亮,其實沒什麼真本事!小七吃了他幾個月的藥,臉上的疤也沒消去。倒是先前柳東寧那個哥哥送過他一匣子藥膏,還管用些。只是藥已經用完了,那人又在京城忙着考武舉,哪裡有空爲他配?小七這才鬧了彆扭!”

文怡頓時心跳得飛快:“你說誰?誰考武舉了?!”

(真不容易……某人終於有消息了……求粉紅~~)

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156章 爲上位者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223章 昔年志向,兒女情長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87章 一個耳光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162章 駱安異狀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52章 一波未平第255章 以德服人(上)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25章 祖孫交心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212章 玉花委地(上)第18章 初提置產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205章 細細思量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374章 另闢途徑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22章 七月十四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140章 張良有計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69章 警鐘敲響第59章 貴戚臨門(上)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83章 歷史重演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76章 威逼利誘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409章 庶子相爭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139章 茶會帖子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87章 一個耳光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210章 故人重逢(下)第209章 故人重逢(中)第404章 後患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251章 三朝回門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290章 議定計劃第65章 攔路老虎第49章 不亦樂乎?!第84章 冬葵勸主第94章 大吐苦水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48章 陳年舊事第23章 新生希望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62章 隔牆有耳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67章 意外來客
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156章 爲上位者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223章 昔年志向,兒女情長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87章 一個耳光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162章 駱安異狀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52章 一波未平第255章 以德服人(上)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25章 祖孫交心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212章 玉花委地(上)第18章 初提置產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205章 細細思量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374章 另闢途徑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22章 七月十四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140章 張良有計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69章 警鐘敲響第59章 貴戚臨門(上)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83章 歷史重演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76章 威逼利誘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409章 庶子相爭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139章 茶會帖子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87章 一個耳光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210章 故人重逢(下)第209章 故人重逢(中)第404章 後患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251章 三朝回門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290章 議定計劃第65章 攔路老虎第49章 不亦樂乎?!第84章 冬葵勸主第94章 大吐苦水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48章 陳年舊事第23章 新生希望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62章 隔牆有耳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67章 意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