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細細思量

文怡沒能見到聶珩,卻從趙大家的那裡知道了後者去找柳東行的事,不由得心下暗慌。

聶珩當年曾囑咐過她,不要因爲柳東行對她有救命之恩,便太過親近了。文怡起初雖然也記住了他的話,但後來接二連三地與柳東行偶遇,漸漸地就爲他的身世生出測隱之心。他在太平山學藝四年,而她在那四年裡,雖然與柳東行見面不多,心下卻是越發對他有了好感,竟是將聶珩的一番告誡全都拋在了腦後。後來兩人在顧莊重遇,柳顧氏提親,她隨長房上京等事,她都沒跟聶珩交底。此時此刻,又怎會不覺得心虛?

想起大表哥一直以來對她的關心愛護,她便慚愧萬分。

只是與柳東行的婚事,她早已是認定了的,兩人不但有兩世的緣分,柳東行對她的用心,也叫她感動。無論如何,這輩子她是不會再出家了,那就意味着她必定要嫁人。既然同樣是嫁人,她寧可選擇一個知根知底的柳東行,也強似其他的陌生人。至少,她對柳東行的脾氣還算了解,嫁過去後,即便遇到什麼不好的事,也能心裡有數。至於說柳東行的性情有什麼不足之處,她也不擔心,她已經認識他將近五年時間了,這五年裡,他還沒做過什麼爲非作歹的事呢

文怡咬牙猶豫了許久,決定還是要找機會與聶珩見一面,打聽打聽他都跟柳東行說了些什麼,若他仍舊對她的這個未婚夫婿有所不滿,她就得盡力去打消他的疑慮。大表哥乃是她極爲敬重的兄長,她希望自己的婚事能獲得他的認可。

拿定了主意,文怡便開始想辦法捎信給聶珩了。如今她在侍郎府內院住着,聶珩則住在附近的小院,兩人雖是親如兄妹,名分上卻仍舊是表親。侍郎府的一干長輩,不知是真的看重規矩,還是有別的用意,完全沒提起讓兩人見面的事,她早上去向於老夫人請安時,後者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了一提,說聶珩太過客氣了,一場親戚,便是在家裡住些日子,又有什麼要緊,何必非要在外頭賃地方住,只盼着他今科能高中,她舅舅家裡必然十分歡喜,云云。文怡只是虛應着,沒說什麼,回頭見到蔣氏時,才向她試探地問了一句,能不能捎些東西給聶家表兄,省得他大冷天的住在外頭,用的東西不夠齊備。

蔣氏這些日子以來,大概是因爲女兒越發乖巧安靜的緣故,對文怡是一天比一天親切,聽到她這麼說,倒是沒有多想,只是笑道:“這話說得也是,既是你的親表哥,也是咱們家的親戚了,雖說住在外頭,但我們也不能怠慢。我回頭就叫人去他住的地方瞧一瞧,看有什麼東西短了,今明兩天就給他送去這事兒就包在大伯母身上吧”接着又問:“你若有什麼口信要捎過去,也一併吩咐了吧?”

她這樣熱心,文怡倒不好直說了,猶豫了一下才道:“也沒什麼話,只是請他多保重身體,千萬彆着了涼,好好溫習功課,若是缺什麼東西,只管派人來跟我說。”頓了頓,“李家表姑母先前送了我一房家人,我在這裡住着,要用什麼東西色色都是齊備的,便是有事要辦,也有大伯母操心,並無差使需要勞動他們。聽說大表哥進京,只帶了一個小廝與一個長隨,在京城又人生地不熟的,不如就讓趙大帶一個兒子過去聽差吧?若是大表哥有事要尋我,也有個人傳話。”

蔣氏笑着說:“哪裡用得着這麼麻煩?府裡沒差事的閒人多着呢,你在京裡就趙大這一房人可以使喚,又是李太太送你的,還是留着自己使吧。”

文怡心下一緊,狀若無意地道:“大伯母家裡的僕役雖多,我卻不好派他們去呢。大表哥……與長房,論親戚確實是有些遠了,他連屋子都不想借住……大伯母您別生氣,其實這不過是書生意氣,也是爲了避嫌的意思,畢竟大伯父是朝中高官,大表哥有心今科高中,卻不願意引得外人閒話大伯父拉攏讀書人呢。府裡如今住着的幾位舉子,除了二哥哥是自己人,還有另外兩三個是親戚家的子弟外,都是平陽本地人,大伯父開口相助,也是常理,但我大表哥卻是平陰縣人……侄女兒只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表哥便是不願意沾府裡的光,總不能拒絕我這個表妹的一番好意吧?”她說這番話時,心中是七上八下的,如果蔣氏再次回絕,意思就很明白了,她得另想法子。

幸好蔣氏沒有回絕,雖然表情有些不高興,卻也能理解聶珩的做法。長房與六房的姻親……確實是遠了些,讀書人嘛,清高一點也不出奇,好歹比前院那幾個,一天到晚也不花心思溫書,卻只知道與府裡的清客一起陪着她丈夫高談闊論,差點妨礙到文賢與文良備考了。這聶珩比起他們,無疑是討人喜歡得多

有了蔣氏許可,文怡一回房,立時便召了趙大家的前來,囑咐了好些話,又親筆寫了信,讓她帶給趙大,捎去給聶珩。信裡沒寫別的,只提了一句,是否能抽時間見一面?若是侍郎府裡有所不便,李家或是羅家,他比較樂意上哪一家去?

李家是盧老夫人孃家親戚,說來是文怡遠親,與聶珩自然也是姻親了,只是關係有些遠,不過倒是名正言順的。而羅家呢,羅四太太是文怡乾孃,同時也是羅明敏的親嬸,聶珩若是以拜訪羅明敏的名義上門,也還說得過去。

不過半天,趙大的長子景陽便捎了回信回來。聶珩後日便會去拜訪羅明敏,因羅家長輩中只有羅四太太在京,他少不得要去請個安。

文怡心中大動,忙向蔣氏打了招呼,說要去看望乾孃。這時候京中凡是家裡出了武將的人家,除非實在是不招人待見,或是沒本事沒前程的,都是衆人趨之若鶩的對象,更何況羅四老爺眼下身爲正五品淮西守備,離北望城極近,正是要緊的位置。蔣氏一聽到文怡的話,立時便答應下來,熱心地幫她準備了不少禮物,最後還打包票會在於老夫人面前替她說項。

只是有一點,文怡需得儘可能地多多打聽北疆戰事的消息,看局勢是否如小道消息裡說的那樣危急。若是北望城形勢果真不利,她就得開始考慮是不是帶着婆婆與兒女們回平陽避一避了。

文怡就這樣順利地到達了羅四太太家。

她陪着羅四太太說了一會兒話,聶珩也到了。他先向羅四太太請安問好,後者又問了些備考的話,還嘆道:“離會試的日子不遠了,功課很緊吧?都準備得怎麼樣了?”

文怡聞言,面有愧色。她好象有些心急了,其實等大表哥考完會試,再與他見面,也沒什麼要緊。

聶珩恭敬地答道:“功課已經溫習得差不多了,經義都是熟的,眼下主要以觀摩前輩們的文章爲主,自己也練練筆,倒也算不上忙碌。”說完用安撫的眼神看了文怡一眼,淡淡一笑。

他的功課很好,書都記熟了,文章也練過許久,府學的先生都說若無意外,是必中的,只是名次還是越高越好,因此他如今還在緩緩溫習從前的功課,倒是不覺得緊張。

文怡聽了,才稍稍鬆了口氣。大表哥的功課很好,記性也很好,文章也是深受先生稱讚的。她實在是過慮了。

羅四太太笑着點頭,指了指文怡道:“你們兄妹倆久不見面,想必有許多話要說。我就不打攪了。明敏這些日子總是出門,但我昨兒跟他提過你們今日要來,想必馬上就到了。我出去瞧一瞧,你們先聊吧。若有什麼吩咐,只管吩咐門外的婆子。”

文怡忙起身一禮,恭敬將她送出了門,便返回身對聶珩鄭重地福下身去,語帶愧疚地道:“訂親的事……是我不對,不該瞞着大表哥,還請大表哥恕罪。”

“你這傻丫頭,快起來”聶珩忙攔住她,“哪裡就到這個地步了?你離開平陽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事能不能定下來,不告訴大表哥也是人之常情。如今你能配得好夫婿,大表哥心裡也爲你高興,怎會怪你呢?”

文怡心中疑惑,不由得擡起頭來:“大表哥,你……”他不是纔到京城就氣沖沖地尋柳東行去了麼?從前對柳東行也不大待見的,爲何此時卻……

聶珩微微一笑:“從前我看他,確實是不大滿意的。便是前兒我與他見了一面,也覺得他雖不似幾年前那麼怨氣沖天的,也仍舊有些過於陰沉。表妹這樣的好女兒,配他實在是委屈了。”

文怡張口想要說話,卻又忍住了,低頭絞着帕子,小聲道:“我……我沒覺得委屈……”

聶珩見狀,暗暗嘆了口氣,又重新露出了微笑:“不過後來他倒是叫我刮目相看了。你可知道,當我說你嫁給他會受氣,實在不是良配,勸他另娶他人時,他有什麼反應?”

文怡吃了一驚,立時擡起頭來看向聶珩:“大表哥,你跟他說那樣的話了?”見聶珩點頭,急得差點紅了眼圈,卻又在看到他那打趣的目光後,醒過神來,“你這是……在試探他?”

聶珩笑了:“起初還真是一時氣話,沒有試探的意思,沒想到卻叫我試探出他的心意來了。他一聽這話,幾乎就翻了臉,我想,若不是還顧慮着我是你表哥,他立時把我打出門去都有可能呢經此一事,我倒是放下了擔心,他性情雖有些不足,待你倒是真心的,對這門親事也十分執着,想必日後會待你好的。”

不但如此,他回想起當時柳東行的眼神,就象是一頭要吃人的野獸一般,只是很快就恢復了冷靜,可見脾氣並不算衝動,但也足見對方對這門親事十分執着。爲人執着並不是壞事,也許太過執着,會有不慎傷到表妹的時候,但這份真心是不摻假的,只在於分寸而已。有真心,總比沒有強。

他或許可以另外爲表妹尋一個性情溫文爾雅、家世又好的謙謙君子爲夫婿,這對他來說不難辦到,但那對錶妹而言未必就是好姻緣。性情溫和,脾氣好,那就足夠了麼?他如今已經娶妻,自然知道對於女子而言,性情溫和的夫婿並不意味着幸福。他回想起來,心中多少覺得有些愧對新婚妻子,雖然他以身體不好與忙着備考爲由,回絕了母親在妻子小日子時安排的通房,但母親對妻子卻還是生了嫌隙,妻子也同樣覺得委屈。她們是親姑侄,尚且如此,若表妹嫁了人,是不是也要受這樣的氣?他深知表妹性情,平日裡最是溫順乖巧不過的,但遇事卻很有主意,一旦受了委屈,便是嘴裡不說出來,心裡也要惦記着,卻是不肯輕易讓步的。這樣的性子,平日還好,遇上了難相處的婆母,便要吃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真心敬愛她、性情堅毅的丈夫,總比一個性情溫和孝順卻不能違背長輩意願的丈夫要強一些。

柳東行沒有父母,雖有叔嬸在上,卻向來不睦,又有意分家另過。這樣的夫婿,可保表妹婚後能過上清靜日子,又立時就能當家作主,不至於事事受制於人,對在家時習慣了當家的表妹來說,是最好的人選。

柳東行性情雖陰沉些,行事也有些不夠光明正大,但只要待表妹真心,便能護她周全。橫豎他又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輩,不怕他會連累表妹。

表妹雖有主意,實際上是個心慈手軟的,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事事都要她支撐着,若嫁的是柳東行,一來不怕婆家壓倒孃家,二來柳東行也能幫襯着顧家六房,想必正合表妹心意……

當然最要緊的,是表妹的想法……

聶珩思量了一大堆,再次看向文怡,嘆了口氣:“話雖如此,但以後的事,又有誰能知道呢?若是他叫你受了委屈,你也別忍着,千萬要記得還有大表哥呢,只管告訴我去,我雖只是一介書生,在書院裡也學過幾招劍法,必要好好教訓他一頓,給你出氣的。便是打不過他,我還能講理,還能叫上全家人,給你撐腰去”

文怡聽得心頭感動,當即便紅了眼圈,哽咽地連連點頭。這時門外卻傳來了羅明敏打趣的聲音:“了不得病潘安居然也要打人了,我得悄悄告訴東行一聲,省得他不知情,糊里糊塗地得罪了弟妹,被人胖揍一頓”

文怡聽得臉一紅,啐了他一口,窘得不行,眼見羅四太太笑呵呵地站在門外,忙向聶珩行了一禮,也不理會羅明敏,便走到羅四太太身邊,扶着她轉身離開了。

羅明敏還在那裡怪叫:“哇,不是吧?這新媳婦還沒進門,怎麼能把媒人扔過牆呢?”文怡聽了,腳下走得越快了。

羅明敏哈哈大笑,回過頭來,看到聶珩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心下開始發毛,乾笑幾聲,閉了嘴,半天才擠出一句:“來了?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聶珩眯了眯眼,“既然今日難得相見了,咱們好好聊一聊吧?”

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250章 夫妻交心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71章 掩耳盜鈴第41章 神秘來客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302章 得意失意第37章 中秋日近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30章 推波助瀾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223章 昔年志向,兒女情長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267章 固執己見第277章 重回正軌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401章 圈套(下)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31章 六房出門第7章 言語機鋒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44章 苦心相勸第66章 家族名聲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75章 豎子狡詐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8章 兩位誥命第32章 林間傾訴第71章 掩耳盜鈴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37章 文怡的決斷第418章 康國公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206章 花朝邀約第89章 塵埃落定第286章 露出破綻第121章 窗臺會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329章 康王舊事第2章 重拾舊習第203章 表哥駕到第288章 請人理由第35章 和樂融融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00章 祖孫探病(一)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117章 羅四太太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85章 臘八粥第316章 王者心術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50章 滿堂嬌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319章 撕破臉第79章 孰輕孰重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91章 今秋有雨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80章 姐弟歷險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250章 夫妻交心第399章 圈套(上)第85章 驚疑不定第169章 那個男人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345章 夫與妻第262章 聖旨到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1章 橫死重生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68章 有備者成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44章 苦心相勸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37章 中秋日近
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250章 夫妻交心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71章 掩耳盜鈴第41章 神秘來客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302章 得意失意第37章 中秋日近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30章 推波助瀾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223章 昔年志向,兒女情長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267章 固執己見第277章 重回正軌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401章 圈套(下)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31章 六房出門第7章 言語機鋒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44章 苦心相勸第66章 家族名聲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75章 豎子狡詐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8章 兩位誥命第32章 林間傾訴第71章 掩耳盜鈴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37章 文怡的決斷第418章 康國公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206章 花朝邀約第89章 塵埃落定第286章 露出破綻第121章 窗臺會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329章 康王舊事第2章 重拾舊習第203章 表哥駕到第288章 請人理由第35章 和樂融融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00章 祖孫探病(一)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117章 羅四太太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85章 臘八粥第316章 王者心術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50章 滿堂嬌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319章 撕破臉第79章 孰輕孰重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91章 今秋有雨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80章 姐弟歷險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250章 夫妻交心第399章 圈套(上)第85章 驚疑不定第169章 那個男人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345章 夫與妻第262章 聖旨到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1章 橫死重生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68章 有備者成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44章 苦心相勸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37章 中秋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