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最新傳聞

鄭王倉促間起事,擁兵十萬,迅速佔領了青州、錦南兩地,又再向錦南以北的錦安、錦江出發,意圖逼近淮江流域。但他手下的叛軍剛到錦安府邊境,就被當地的駐軍給擋了下來,連攻數日,都無法突破,只得繞道東北方向,想朝恆安方向進發,可惜再度被擋了下來。

鄭王此番起兵,本就準備不足,接連搶攻不下,戰線拉得太長,軍糧箭矢都有些跟不上了。眼下又是隆冬時節,時近新年,就算是他手下的兵,也都沒什麼士氣。帶兵的將領倒不是個蠢材,見狀不妙,急報回青州,鄭王雖然心有不甘,還是調整了計劃,命大軍原地休整,暫時不滿着擴充地盤。但另一方面,被派往東邊與南邊的軍隊,就再度接到命令,須得多佔幾個城池。沒幾天,叛軍便前進到離歸海城只有三百里的地方。歸海的官兵俱嚴陣以待,東江水面上的船隻全數停航,連岸邊的小路也都禁止人員通行。

與東江中下游地區的緊張局面相比,康城的氣氛反倒輕鬆了許多。自從那羣“飛賊”授首以來,雖然逃走了一個首惡,又丟了一位貴人,但知府衙門卻彷彿鬆了一口氣般,不但下令重開城門,讓城中商鋪再次展開已被停了數日的商貿交易,甚至還宣佈今年的花燈會繼續舉行,只不過時間稍有更改,從除夕當天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六,消息傳開,康城沒幾天又再熱鬧了起來。

柳東行忙着派兵遣將,抵禦鄭王府的兵馬進入康城地界,還要分心去聯絡榮安駐軍所的人,胡金全等人則忙着審問受害的康王府舊人,搜尋逃走的申屠剛,都沒空理會知府的自作主張。而且他們申知申屠剛已經帶着人逃出城去了,這時候再緊閉城門已經沒有了意義,反倒會讓民心不安,更容易出亂子。不過他們還是知會了知府一聲,讓他加派人手在城內巡查,並且仔細查問進出城門的人,以防被人鑽了空子。

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康城,文怡與文慧也迎來了久別多時的蔣氏。她一見女兒,便忍不住掉眼淚,緊緊抱着文慧心肝兒肉地叫,還道:“我一聽說康城出了亂子,連城門都關了,什麼消息都傳不出來,幾乎沒急死那時候也顧不得許多了,我天天往平陽知府家裡跑,逼他們告訴我這裡到底出了什麼事,差點兒就要把老爺的帖子送去平西駐軍所,求那裡的官軍派兵救人了後來聽說康城只是出了個殺人盜寶的飛賊,才略安心了些,但又怕九侄女婿是官家,家底豐厚,也會遭殃,偏偏派了幾撥人過江,都沒能進城打探消息。我天天在佛祖面前唸經祈禱,吃起了全素,還往各大寺廟捐了一圈香油錢。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看到我的慧兒平安無事”

文慧看着母親瘦了一圈的身影,不由得鼻子一酸,嘴裡的語氣卻不大好聽:“娘這是做什麼?何必爲了點小事操心成這樣?九妹夫是領兵的將軍,我在他們家住着,怎會有事?便是那飛賊膽大包天,也不敢上這裡的門”接着壓低了聲音,“您才攢了多少私房錢?這一圈香油捐下來,您必定窮了。如今都要過年了,您這樣……”

蔣氏擦擦淚痕,笑了笑:“橫豎已經打定了主意,要陪你在康城過年的,顧莊裡頭的事要費再多銀子,也不與我相干。放心吧,該送的年禮,該給的壓歲錢,都已經送出去了。娘手裡還有銀子,足夠咱們母女倆在康城過得舒舒服服的。”

說到這裡,她又嘆了口氣:“你在這裡等得不耐煩了吧?娘早該過來的。只是前些日子,你哥哥從京裡來了信,說老太太可能開春後就要回鄉了。我想老太太要是回來了,咱們母女倆在家裡就沒法過得這麼舒心了,應當做些準備纔好,省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你會受委屈。這才耽誤了功夫。好不容易忙完了,正準備過來,便聽說康城出了亂子,你不知道,那時候孃的心裡有多後悔早知如此,便不管家裡如何,先過來了。橫豎老太太要回來,也不是十來二十天的事。”

文慧挑了挑眉:“老太太要回來了?這怎麼可能?二老爺二太太回來,她都沒跟着回來,如今還有誰能陪她上路?老爺與大哥都有官職在身,二哥開春後就要考禁軍了,娘又在這裡,總不能叫大嫂子或是十丫頭陪她走一遭吧?”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蔣氏嘆了口氣,“你大哥在信裡說,自打二老爺丟了功名,老太太就病倒了,養了好些日子纔有了起色。她老人家似乎是後悔對二老爺過於縱容,卻忘了提醒他謹慎行事,纔有了後來的禍事,不但二老爺前途盡毀,連大老爺也受了連累,在官場上被人取笑。她有心補償老爺,便不顧身上病還未好,連日找上了她老人家年輕時候認得的官宦人家,想要給老爺尋個靠山。老爺體恤老太太一片慈母之心,不忍叫她老人家受累,便打算將她送回平陽來。應該會找人同行吧?說不定就跟我們似的,跟着羅家的商船上路,即便沒有親人陪着,有丫頭婆子們侍候,也不怕老太太路上會出事。”

文慧嘴角露出一絲譏諷的笑意:“原來如此,老爺還真是一片孝心啊,他應該終於看明白了吧?當日老太太與二老爺若不曾上京,哪有後面這許多亂子?要是老太太真回來了,哥哥們在京城也會舒心許多。至於我們……”她冷笑一聲,“有宗族看着呢,她輩份再高,威望再重,難道還能把娘休了不成?而我,大不了就剪了頭髮做姑子去,她休想再擺佈我”

蔣氏嗔怪地瞪了她一眼,便轉向一旁的文怡:“你姐姐就是這個直脾氣,性子一上來,什麼話都敢說,其實沒那意思,你別見怪。”

文怡笑笑,橫了文慧一眼:“大伯母放心,六姐姐不過就是耍耍性子罷了,哪裡就真的會做姑子去?”

文慧反橫回來:“得了,九妹妹,你明明聽得懂我話裡的意思,只怕也是這麼想的,這時候裝什麼沒事人兒我知道你不愛聽姑子的話,但我也不是說假的,如果老太太真的逼我太緊,我便是真的出了家,興許還比在家時自在些。”

文怡不理她,徑自對蔣氏道:“六姐姐說了您過年前必會前來會合的,只是遲遲不見您,城門又關了幾日,我們只當您趕不過來了,沒想到您還是來了。正巧,明兒就是除夕,這時候再收拾房子什麼的,就太倉促了,您若不嫌棄,不如就和六姐姐一起留在我們家過年吧。人多也熱鬧些。”

蔣氏忙道:“這如何使得?我原以爲你們小夫妻是要在任所過年的,六嬸孃一行人又要開春後方過來,我纔想着借你們的宅子住一住。如今我們母女倆帶了這許多僕人,你這宅子如何住得下?別的不說,我們都是女眷,在內院住下,九姑爺起居就太不方便了。我們還是不打攪了吧,至於房子,趙掌櫃那邊還有,叫他們打掃個院子給我們住下就是了。”

文怡笑道:“趙掌櫃他們鋪子後頭雖有宅院,但依這康城的習俗,那房子必然不大,住他一家還行,大伯母與六姐姐再借住,只怕還不如我這裡寬敞呢。您別擔心,我這裡還有一個跨院,別說我相公一個人,就是再來幾個人也住得下。況且眼下他忙着處理公事,這個年怕是沒空回來久住的。您和六姐姐在這裡,我也不至於太冷清。”

蔣氏猶豫了,文慧不耐煩地道:“行了,就這麼說定了吧。娘,您瞧瞧九丫頭這模樣,一個人過年怪可憐的,她還是新婚頭一年呢。孃家雖近,卻又回不得,咱們就陪一陪她吧。她已經幫咱們租下了一處院子,若是九妹夫回來,咱們搬過去就得了,也不會妨礙他們夫妻團圓。這會子您還是先留下來吧”

蔣氏對女兒向來是百依百順的:“既如此,我就打攪了。”

文怡皮笑肉不笑地橫了文慧一眼,又再笑眯眯地對蔣氏說:“瞧我,一見了您,就高興得糊塗了,居然忘了請您進屋看茶,快,快到屋裡去吧,外頭風大。”

三人進了屋裡,去了大衣裳,烤着火,喝着熱茶,吃了幾塊點心,身上寒意盡去,蔣氏便開始聊起了最近的大事:“你們可都聽說了?鄭王反了帶着三十萬大京要打到京城去呢說是要清君側。聽說宮裡的鄭貴妃下毒暗害皇上,哄得皇上立了三皇子爲太子,又想毒死皇上,讓太子登基。鄭王爲了救皇父,不得已起兵青州,很快就要打到平陽來了”

文怡愣了愣,只覺得古怪。這傳言都是打哪兒來的?

文慧問蔣氏:“娘,這是哪裡來的消息?鄭王只有十萬兵馬罷了,至於說鄭貴妃和太子毒害皇上,這都哪兒跟哪兒呀?您在京裡這麼久了,應該明白這都是瞎話纔對。”

蔣氏道:“我何嘗不覺得這些傳言荒唐?只是鄭家也不是什麼好人,若他們真的倒了黴,那也不是壞事。至於太子,有皇上護着,誰能動搖他的地位?”

文怡啼笑皆非,知道蔣氏是因爲鄭麗君曾經陷害過文慧,所以遷怒了。

文慧也無奈地道:“鄭家人不好是真的,但也不能因爲他們不好,便說鄭貴妃毒害了皇上。皇上雖然生了病,但清醒着呢,還能指點太子處理朝中的政務,哪有一點被人毒害哄騙的模樣?鄭王這話只能騙騙不知內情的小老百姓。您瞧着吧,宮裡得了消息,皇上不知會氣成什麼樣呢,就算鄭王真的能成事,難道皇上就能立他爲太子了?終究還是要弒父殺弟的。所謂亂臣賊子,都打着好聽的口號呢”

蔣氏有些訕訕地:“我也明白,只是……平陽離京城遠,倒離青州近些,聽到這些話,即便不信,心裡也要嘀咕幾句的,將來便是太子登基做了皇帝,百姓們也難免有些看法。但願太子不會惱了咱們平陽人才好。”

文慧沒回應,只是看向文怡:“昨兒九妹夫回來過一趟,你可跟他打聽過外頭的消息了?鄭王當真會打過來麼?”

文怡覺得不會。申屠剛失蹤以後,和他一起失蹤的,不僅僅是朱嘉逸與祝繡雲,還包括從康王府舊人手裡收刮到的大量銀票,聽柳東行說,大約有三四百萬兩銀子,其餘珠寶財物是丟下了,但憑着這筆銀票,已經能大大緩解鄭王府的財政壓力,可以說,康王府對鄭王的用處已經沒有了,後者犯不着再花人力物力攻打西邊的平陽與康城,就憑他那十萬兵馬,恐怕只夠北上的,想要同時在東江南岸拉開防線,都十分勉強,更別說他們已經失去榮安駐軍所那支援軍了。

她道:“打下平陽,也沒什麼用處,那裡遭過一年災,糧食本就不算豐富,平西還有一處駐軍所,也有幾千兵馬。鄭王要打,定會費時費力。至於康城這裡,相公已經叫人帶兵在外圍護衛了,就算鄭王敢來,也沒那麼容易成功。我們只管安心等待消息便是。”

文慧與蔣氏聞言都安心了些。等到傍晚時,柳東行又擠出時間回來了一趟,匆匆給蔣氏見了禮,寒暄幾句,便退出去了。

文怡忙起身帶他去跨院,那邊已經收拾出兩間屋子供他歇息了,又要吩咐廚房送飯菜來,再叫人去燒洗澡水,最後又將手爐塞進他懷裡。柳東行笑眯眯地一手捧着手爐,一手攬住文怡,進了書房,趁人沒看見,親了一口。

文怡臉一紅,輕輕拍了他一記:“做什麼呢”

柳東行笑着在她耳邊說:“我好久沒安心在家住上一天了,真真想死我了。”

文怡羞澀地低下了頭,柳東行又道:“放心,用不了多久,我就能閒下來啦。到時候定會回家多陪陪你。”

文怡有些疑惑地擡頭看他:“這話怎麼說?”

“老胡那邊來的消息,朝廷馬上就要正式下旨,討伐叛軍了,聽說要從京裡派人來,十有八九是鄭太尉領兵。他雖然比不得守衛北疆的大將們,但要對付那點叛軍還是不成問題的。到時候,咱們不就能鬆口氣了?”

文怡愣了愣,嘴角的笑意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鄭太尉要領軍平叛?她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呢?。

更多到,地址

第1章 橫死重生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42章 零陵飄香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18章 初提置產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64章 世子**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75章 兩對兒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337章 心結得解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71章 掩耳盜鈴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68章 有備者成第79章 孰輕孰重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75章 兩對兒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0章 推波助瀾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27章 得失之間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滿堂嬌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220章 鴻雁傳書第361章 自投羅網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359章 將計就計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196章 事情見光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273章 異狀種種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322章 太子苦心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99章 防人之心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353章 一對芝麻包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48章 陳年舊事第67章 兩方角力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418章 康國公第161章 文怡出走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8章 兩位誥命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361章 自投羅網
第1章 橫死重生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42章 零陵飄香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18章 初提置產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64章 世子**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75章 兩對兒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337章 心結得解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71章 掩耳盜鈴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68章 有備者成第79章 孰輕孰重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75章 兩對兒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0章 推波助瀾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27章 得失之間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滿堂嬌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220章 鴻雁傳書第361章 自投羅網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15章 下榻農莊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359章 將計就計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196章 事情見光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273章 異狀種種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322章 太子苦心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99章 防人之心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353章 一對芝麻包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48章 陳年舊事第67章 兩方角力第307章 封賞旨意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418章 康國公第161章 文怡出走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8章 兩位誥命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361章 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