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大事前夕

秦寡婦的屍身,最後是文怡幫着收殮的。雲妮無論如何也不肯再回到王府後街的家去住了,甚至不願意再與鄰居們相見,對於早先便被攆走、又被柳東行安置到那個宅院的幾名王府舊仆倒是沒什麼成見,於是文怡便將她一併領回了那裡,又出錢給秦寡婦買了棺木紙錢,請了和尚唸經超度,便簡單地安葬了。

送葬回來,雲妮哭成個淚人。文怡只得勸她:“別哭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你要想想以後纔是,若是哭壞了身體,苦的不還是你自己麼?”

雲妮哇的一聲:“大小姐……我娘死得好慘……”

文怡嘆了口氣:“鄭王府的人着實殺人不眨眼。不過你放心,官府的人已經盯上他們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束手就擒的。到時候,他們一定會爲自己做的孽贖罪。”

雲妮卻哭得更傷心了:“我娘不是他們殺的……他們在撒謊……”

文怡一怔。她聽柳東行說,當時在康王府側門聽得清清楚楚,申屠剛對朱嘉逸說要將擋路的石頭搬走,難道不是指秦寡婦嗎?就連康王府的人,也都說秦寡婦是在要求跟朱嘉逸同行不果後,被申屠剛生生踢死的,難道這個說法有問題?

她有些猶豫地問:“當時的情形我相公也沒看見……若不是鄭王府的人殺的,難道……是康王府的人下的手?”不然他們爲何要撒謊?

雲妮一陣悲從中來,伏下身痛哭不已。

侍立在側的一個媳婦子,原是康王府舊人,早前被王永泰與秦寡婦合力趕出來的,因與雲妮相熟,今日陪着她一道送葬回來,聽到文怡的話,便插嘴道:“大奶奶不知。小的曾經回過王府後街,親耳聽到那些人說,那日王府裡來的管事多,還有許多早早就被放出去做生意的,還有從前王爺指派的商鋪的掌櫃等等,除了祝家的人。幾乎都到全了,就是因爲王永泰找不到小王爺。心裡着急,纔會把人都召集起來商量。結果小王爺領着那羣歹人從側門裡進了府,哄守門的人說,那些人是來找王總管商量大事的,結果守門的人一時不察,叫他們制住了。接着小王爺就一路領着他們找到了正院,這纔跟王總管他們撞上了。不然王府這樣大,外頭來的人如何能將所有人都制住,一個人也沒能逃脫呢?”

文怡恍然:“因此他們心裡埋怨小王爺?可他不過是個孩子。又能知道什麼?我聽說,他是在祝家被捉住的,祝家老爺連腿都被打斷了呢,家裡也死了好幾個人,想必是嚇壞了吧?再者,這與秦娘子又有何干?”朱嘉逸雖不懂事。但放着真兇不管,卻將責任推到一個小孩子頭上,這些康王府的人也是過分了些,而且他們要發泄怒氣,又何必打死秦寡婦?無論是朱嘉逸出走,還是申屠剛入府,都與秦寡婦不相干呀?

那媳婦子卻嘆道:“大奶奶有所不知。秦嫂子實在是犯了糊塗。她被王永泰打壓久了,一見有人能制住王永泰,又願意替小王爺漲威風,也不問問前因後果,便急着表起忠心來。那個惡人叫那些掌櫃、管事們簽下文書畫押,表明願將所有家財獻出,還命他們詳細地在文書上列明清單。爲了確保無人敢瞞下財物,他就問秦嫂子,哪個人家裡都有什麼人,妻子叫什麼,兒女幾歲,家住哪裡,鋪子又在哪裡……問得十分詳細。秦嫂子都一一說了。掌櫃和管事們生怕那惡人會殺害自己的親人,原本想要瞞下些許財產的,也不敢這麼做了。半天下來,幾十年辛苦經營下的財物都被人搶了個精光。那些人心裡哪有不恨的呢?”

文怡啞然。若是如此,秦寡婦也算是自作孽了。她大概以爲自己一定能跟着朱嘉逸隨鄭王府的人一道離開吧?因此便趁機報復從前冷待過自己的人。可她沒想到,鄭王府的人會視她爲絆腳石,利用完了,便一腳踢開了事。沒有了護身符朱嘉逸,惡人又走了,康王府的人又怎會忍下這口氣,饒了她的性命?

文怡想了想,便安慰雲妮:“事已至此,你心裡固然是有怨,可也做不了什麼。不過你放心,那些人雖吃了這麼大的虧,但這謀反的罪名卻是逃不掉的。等到鄭王事敗,朝廷旨意下來,他們都休想逃脫罪名。你就等着那一日,看他們的下場吧。”

雲妮抽泣着擡起頭,哽咽道:“大小姐,我知道娘做了不好的事,管事們都恨她,我也恨他們……可我最不明白的是,小王爺爲什麼不帶娘走?!他在門外看見繡雲時,一臉的歡喜,卻不肯帶走娘。那些惡人願意讓繡雲陪他,如果他開口,說不定娘也可以跟他一起走呢?繡雲算什麼?小王爺認識她還不到三個月,可我娘養了他十一年啊!他好歹還叫了我娘幾年的娘……就算不是親生的,也比繡雲強一千倍、一萬倍啊!”她泣不成聲:“如果他把娘帶走了,娘就不會死得這麼慘了……”

文怡不知該如何安慰她。朱嘉逸雖然是個孩子,但虛歲也有十二了,身邊的人再怎麼寵溺縱容,也該明白基本的道理纔是。不過看他行事,卻似乎跟五六歲的稚兒沒什麼兩樣,覺得新鮮的,就不顧後果去追求,覺得厭煩的,便棄之如敝屣。如果不是這樣,就憑秦寡婦與雲妮母女倆與他多年的情份,他也不至於爲了個祝繡雲便任由王永泰排擠她們呀。他還只是個孩子,還沒到爲美色所迷的年紀,而祝繡雲也同樣是個半大孩子罷了,風情半點都欠奉。朱嘉逸到底喜歡她什麼?

文怡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只是好言勸慰幾句,便讓人將雲妮扶回房間去了。她給雲妮在這所宅子裡安排了一個針線上的差事,不算辛苦,卻也不算清閒,只盼着後者不會因爲閒得慌便胡思亂想。她還特地囑咐了那個媳婦子幾句,讓對方好生開導雲妮。

那媳婦子應了,但還是忍不住道:“秦嫂子是自己找死。雲妮心裡也是明白的,相比之下,恐怕是怨小王爺多些。這叫什麼事呀?都十二歲的大孩子了,還這般沒心沒肺的。若不是他自個跑了出去,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聚集在府裡商量要如何找他。秦嫂子若不是爲了給他出氣,也不會跟人說那些話。結果他卻扔下秦嫂子跟別人走了。也不想想府裡的人會怎麼報復秦嫂子。當年小世子才十週歲,就能帶着隨從扶靈上京。臨行前還將王府裡的人事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該放的管事和下人都放了,該處置的產業也都處置了,除了王府之外,別的地皮和宅子全都脫了手,不然京裡聖旨下來,王府可要吃好大的虧,我們更是要被趕出去討飯了。相比之下,如今這位小王爺。真是……”她沒說出那個字,只是撇了撇嘴,“到底是小娘養的,無人管教,不懂事,不知輕重!”

文怡默然。聽起來。那位前康王世子朱景深似乎真是個精明人,才這點年紀就能瞞着朝廷與宮裡給自己留下了厚厚的家底,可惜,他這份精明也助長了康王府一衆舊僕的野心。若不是他當年留下了這麼一份家底,還有這麼一幫野心勃勃卻愚蠢的僕人,也就不會有今天這一番亂局了。更可笑的事,這份家底他根本就無法享用。曾經花費的心機,不過是便宜了別人。

等柳東行回到家後,文怡便把這些事告訴了他。他皺皺眉頭,又嘆道:“朝廷當初派人接手康王府的產業時,就曾疑心過東西太少,但瞧賬簿,又不象是漏了什麼,問了幾個王府屬官,都說是已故的康王窮奢極欲,康王府外頭瞧着風光,其實已經是寅吃卯糧了,再看世子在宮中住着,手頭也頗緊,便信以爲真。直到後來康王府參與了鄭王的謀逆,太子殿下才發現,康王府的根基還在,當年是有人做了手腳!原想着是王永泰那幫人欺上瞞下,卻沒料到居然是朱景深做的手腳!”

文怡道:“你別看他年紀小,就以爲他是個好對付的,其實心思狡詐得很。只可惜,他沒遇上幾個忠僕,這麼大一份家底,居然便宜了鄭王。不知道你們連日在城裡搜索,可找到申屠剛那些人了?”

柳東行微微一笑:“放心吧,雖然人還未落網,但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現在就說康王府的家底都便宜了鄭王,未免太早。他們出不了城,東西就到不了鄭王手中。眼下吃虧的,只有康王府那羣人。”

文怡這兩日雖然一直待在家中,不曾外出,卻也聽得僕人說起外頭的傳言。城裡有數十家商鋪忽然倒閉,還有幾家死了人,碼頭那邊有個倉庫着了大火,聽說燒了半倉庫的上等綢緞,還波及到旁邊的屋子,幸好無人受傷。同時,官府又貼出公告,說城裡出了飛賊,好幾家大戶都遭了劫,連知府家也丟了寶物。爲了拿住飛賊,康城破天荒地緊閉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衙門的捕快四出搜尋,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外頭雖然流言四起,但文怡卻心裡清楚。那些倒閉的商鋪,十有**都是康王府的產業,因爲被搶走財物,無法經營下去,只得倒閉,死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但那所謂的飛賊卻是虛構的,若不是拿這個當藉口,也無法關閉城門,阻擋申屠剛一行離開。只是這個藉口當真能取信於人麼?

文怡拿這個問題問柳東行,柳東行笑笑:“這個是知府想出來的法子。那日我叫通政司的人半夜給老胡遞了信,他便立刻找上了知府。這知府心裡也有數,康王府在城裡做的事,離不了他的縱容,而申屠剛帶着那麼多人持刀入城,也是他手下受賄,才放進來的。謀反可不是小罪名,若他不肯與通政司合作,事後別說丟官了,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他既非康王府的死忠,也跟鄭王府沒什麼交情,該怎麼做,他心裡有數。雖說這個藉口確實蠢了些,但他向來是愛小事化大的,城裡人都知道他的脾氣,倒也不會多想。眼下只等申屠剛將名單上的所有商鋪都抄了個乾淨,我們就要拿人了,也免得有漏網之魚。”

文怡問:“會不會連累了不相干的人?這康城的商鋪都是成行成事的,若申屠剛搶一家鋪子搶順了手,順便把旁邊的也搶了……財物損失事小,最怕是有人命死傷。”

柳東行沉吟片刻:“也對。雖說這幾天申屠剛的人還是挺剋制的,沒牽連他人,但保不齊他殺紅了眼。宮中曾有旨意,要我們儘量別把事情鬧大,眼下康城已經亂成這樣,再不做些什麼,我等事後即便立了大功,也要受訓斥的。”他擡頭對文怡微笑:“其實也差不多是時候了。那申屠剛正得意呢,我們這時候圍上去,多半能打他個措手不及。”

文怡笑了,又親手給他舀了一碗雞湯:“多喝些吧,你這幾日都沒好生歇過了,在外頭連頓清靜飯都吃不成,難得回家一趟,一定要吃飽些。吃飽了纔有力氣。我已經叫人燒洗澡水了,你一會兒梳洗一下,便到牀上歇一會兒。”

柳東行一口氣喝光了碗裡的湯,長長地吁了口氣,方纔笑道:“我就不歇了,只是兩日不見你,擔心你在家裡害怕,特地擠了些時間回來看你的。吃完這一頓,我就得走了。既有熱水,就打一盆上來讓我洗洗臉,洗澡就算了吧。若有好存放的乾糧,給我包一包。”

文怡看着他面上的倦容,有些心疼,卻也知道事關重大,不敢去攔他,便親自打了熱水來給他擦臉,又叫廚房包了一大包乾點心,專找好吃又對身體有益處的,再包了一件厚厚的棉襖、一件大斗篷,親自替他換了暖和的厚襪子與羊皮靴,再往他腰間繫了個裝滿人蔘益氣丸的荷包,以防他精神不濟時不至於太過傷身,這才依依不捨地送走了他。

就在當天晚上,康城城東發生了一場官兵圍剿“飛賊”的大戰,官兵死二十餘人,傷七人,通政司死一人,傷二人,“飛賊”及其同夥全數斃命,無一活口,但首惡卻失蹤了。知府親自領兵搜查全城,終於在天明之後,不甘不願地宣佈那飛賊之首劫走了康王府的小王爺及其侍女。

就在同一天晚上,二百里外的榮安駐軍所發生了一起兵變,新上任只有幾個月的駐將失蹤了,原本的副將臨時接手軍務,並急令召回八百名擅離營地的士兵。

三天後,青州傳來消息,鄭王起兵謀反。

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14章 舅甥相見第149章 意外邂逅第22章 七月十四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418章 康國公第187章 特別年禮第57章 柳氏秘辛第377章 威逼利誘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205章 細細思量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194章 好兄弟第72章 人算天算第88章 宗族大會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2章 七月十四第174章 提點背後第304章 肺腑之言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9章 人心難測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章 重拾舊習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257章 遠方來客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12章 出遠門第6章 長房之行第382章 憂患重重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110章 是否巧合第244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下)第29章 心有感悟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45章 狹路相逢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356章 逃脫計劃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6章 長房之行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340章 人情冷暖第6章 長房之行第2章 重拾舊習第3章 不得已第37章 中秋日近第5章 午間來客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59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新人新宅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121章 窗臺會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19章 撕破臉第28章 意外之財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99章 防人之心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57章 柳氏秘辛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39章 靜水微瀾
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14章 舅甥相見第149章 意外邂逅第22章 七月十四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418章 康國公第187章 特別年禮第57章 柳氏秘辛第377章 威逼利誘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158章 計賺於老太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205章 細細思量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194章 好兄弟第72章 人算天算第88章 宗族大會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2章 七月十四第174章 提點背後第304章 肺腑之言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9章 人心難測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章 重拾舊習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257章 遠方來客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12章 出遠門第6章 長房之行第382章 憂患重重第298章 東寧上門第110章 是否巧合第244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下)第29章 心有感悟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269章 文良得官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45章 狹路相逢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356章 逃脫計劃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6章 長房之行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340章 人情冷暖第6章 長房之行第2章 重拾舊習第3章 不得已第37章 中秋日近第5章 午間來客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43章 兩下思量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59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新人新宅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121章 窗臺會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19章 撕破臉第28章 意外之財第198章 北疆告急第99章 防人之心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57章 柳氏秘辛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39章 靜水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