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

陸正回到木屋,推門進去一看,自己的蒲團之上竟然坐着一個人,正是掌門淵無咎。.陸正趕緊下拜行禮。淵無咎笑道:“起來吧,昨天晚上你鬧出的動靜可不小哇!”

陸正面露疑惑,不知此話何意。淵無咎見狀,便將他昨晚一嘯驚動九重天的事說了。陸正原本已從那些記名弟子奉承自己時的隻言片語中聽見一些,但當時不以爲意,此時才確信一切,當下有些不好意思道:“那我豈不是吵到很多人?這可實在是不好意思啦!當時我身體裡有好多氣一股股地不由自主就從嘴裡冒出來了,連我自己都控制不住,可不是自己真的想叫。後來還是因爲你掌門的那道心念,我才知道那是元氣循經,在驅除體內後天雜氣的緣故。”

淵無咎笑道:“我見過到達這一步的弟子也不少了,即便是驅除雜氣,其他人可沒有你這樣聲勢駭人!他們往往是在穩固元精之時就漸漸將雜氣排出,等到了元氣循經之後,其實剩下的雜氣已經不多了。哪有像你這樣一口氣突破三重境界,直接入了知身境小成境界的!”

淵無咎竟然也提起知身境,陸正便趁機問道:“掌門,究竟什麼叫做知身境?”他之前聽大金龍和慎虛師叔提起,但始終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大金龍曾說過等他到了知身大成再去找它的話,沒想到現在淵無咎竟然說自己已經是知身小成了。

“哦,以前還有人跟你提起過知身境嗎?”淵無咎一下就從陸正的話裡聽出一些微妙來。

“我聽慎虛師叔提過啊,一次是在夢裡,一次是見他給人接骨治傷之後,跟我無意中聊起的。但他不告訴我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等我拜師之後,師父自然會告訴我的。掌門,是不是你也不準備告訴我?”陸正答應過大金龍不向他人透露它的存在,自然省下不提。

淵無咎見他神情迫切,便道:“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秘密,慎虛不告訴你,只怕是因爲他自己也沒有知身大成,所以不敢隨便說罷了。只是你也沒有問過那個讓你做了那場夢的人嗎?”

淵無咎竟然是認得那個倒騎牛的古怪少年的,難怪絕口不問陸正怎麼會說在夢裡聽見。陸正轉念一想,他可是天宗掌門,怎麼可能不知道天宗裡的事呢?當下道:“掌門您也知道他讓我做夢的事啊?您認識那個騎牛的少年嗎,他每次來都是問我要魚吃,要麼就是戲耍我,我也不知道他是誰,連他的臉都沒見過,所以沒有問過他。”

淵無咎呵呵笑道:“他雖調皮了些,但對你並無壞心思,讓你做這一夢倒也是有些好處。暫時不提他了,曰後你自然會知道他是誰了。”淵無咎沒有直接回答,但卻是變相的承認了。

陸正心中暗暗驚訝,他聽得淵無咎言語之中對那少年十分客氣,甚至感覺是平輩的口吻,這少年的身份倒是越發神秘了。只聽淵無咎繼續道:“所謂知身境,其實說的乃是一種修行境界!”

淵無咎淵無咎呵呵一笑,陸正在自己這一代天宗掌門面前,雖然恭謹有禮,但卻並無任何刻意,言談之中袒露一片天真。他姓格淡泊,並沒有什麼掌門架子,見陸正又不失活潑又能注意分寸,越聊越覺得大合自己的脾胃,對陸正甚是喜歡。當下一本正經道:“這個是當然,先習練小煉形和入真訣牧牛,然後才能拜師學習御天訣,天宗的規矩從來如此,誰也不能改變!”

因此,修行人自有一套衡量每個修行人境界高低的標準,不問其所修法訣之中境界超脫之妙,純粹以神通劃分,將修行境界分由低到高爲六層,分別叫做知身境、知心境、知道境,知命境、知天境、脫天境。

而所謂的知身大成,便是修行人即將突破知身境,進入知心境。但是什麼是知心境,淵無咎卻沒有繼續多說。不僅如此除了知身境,往後的每一個境界,淵無咎都只是提及了名稱而已,並不解說。

這就體現了佛道修行方法的不同了。在道門的修行之中,視身爲患,稱肉身爲患身,覺得人的肉身之中有許多缺陷,例如先天五臟之氣衰弱、後天肉身有損或者藏有病竈等等。所以道門的修行,往往先是從去掉這些肉身缺陷開始的,首先就是要察知體內一切狀況,所以第一步正是元神化現,入內觀真。例如天宗以小煉形和入真訣讓記名弟子打下基礎,正因此故。

事實並不如此,因爲佛門觀身是空,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知身。而其實不管佛門之人修行何種法訣,不管是否如道門之人一樣化顯元神,察知肉身,只要是神通所及尚不出一身之外,那就是在知身境。

陸正一聽,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不禁問道:“掌門,我現在不就是正在元氣循經的境界嗎,照您這麼說,我豈不是已經在修習御天訣了啦?”

陸正聽完這些,還是有些懵懵懂懂,不過他這才明白過來,當初心兒跟自己解說修行界十大神通高手的時候,說老師和樂先生是脫天三境內的高手,而云葉尊者是三境以下的第一高手,這些話中代表的意味。

如何算是入了知身境呢?

就以陸正來說,他已經元神化顯,自然已入了知身境。而且他還能夠以神識察知自己體內的一切情況,達到了元氣循經的境界。因而他對自己肉身的瞭解是遠遠超出一個人間的凡人的,所以他才能如此順利地將那兩名記名弟子的骨頭接好。

淵無咎臉上露出神秘一笑,道:“難道你現在才反應過來嗎?”

那豈不是不能說佛門之人是知身境嗎?

其中除了脫天境內更細分爲諸物不及、諸法不及、諸緣不及三個境界外,其餘每一個境界都只有小成和大成的分別,入了該境界便是小成,而處於該境界的巔峰,即將突破,便是大成。

淵無咎心思十分細密,見他露出疑惑之色,不登陸正開口詢問,便詳詳細細將何爲知身境解釋了一遍。

只聽淵無咎又補充道:“以御天訣而言,其第一重靈天神霄天,包含了元神化顯、元氣穩固、元氣循經三重境界,突破之後到達第二重靈天青霄天,便是知身境大成。”

但是佛門卻不然,佛門修行往往視身如幻,稱肉身爲幻身,乃是四大假合而成,不過是天地之間的形氣偶然變化而成,乃是一包裹膿血的臭皮囊。所以佛門的修持法門,往往以種種靜觀之法,觀身成空,而不會去察知肉身種種變化。

原來,因爲修行界中修行人所修的法訣種類繁多,修持的方式也千差萬別,修行人對每一種法訣對於所達到的層層境界的定名和分類往往截然不同,互相之間很難比較。而且每個門派對於自身的法訣也絕不會輕易外傳。

陸正心中一陣激動,同時也是一陣迷惑,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不對啊,不是說天宗的規矩,必須經過牧牛之後,才能正式拜師開始學習御天訣嗎?”

知身知身,顧名思義,意思便是其知止於自身。

修行境界?陸正暫時不去想那少年的事,他記得樂中平跟他說過,天宗修行的是御天訣,和地宗的御地訣並稱天地雙訣,同出於太上玄妙經。御天訣總共有九層境界,第一重神霄天、第二重青霄天、第三重碧霄天、第四重丹霄天、第五重景霄天、第六重玉霄天、第七重振霄天、第八重紫霄天、第九重太霄天,跟九重靈天一一對應。但是這其中好像沒有一層叫做知身境的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知身境,並不是修行界中哪一部法訣所要經歷的境界,而是一種修行人對修爲境界高低的一種衡量。修行界中的修行人,即以此來劃定修行境界的高低。

陸正這下子可有些不明白了,自己可是分明連黑牛都沒領到啊,慎虛師叔說,每一頭黑牛都是掌門親自用賜下的。他思索一陣,忽然靈光一閃,道:“掌門您的意思,是我的牛已經馴化完了?”

淵無咎哈哈大笑,站起身來走出門外,陸正跟着他來到屋子前面的空地上站定。淵無咎突然一揚手,身後天鏡如一輪明月升起,射出一道白光在陸正的身上一照。隨即天鏡翻轉,鏡面對着虛空,白光照射在半空之中的一朵白雲之上。

就在白光罩定那朵白雲的剎那,只聽的哞一聲,那朵白雲中突然衝出一頭白牛來,身白如雪,不帶一絲雜毛,凌虛踏空直接就奔到了陸正的身邊,繞着他的周身轉了兩圈,隨後在一邊安安靜靜的趴了下來。

陸正上前摸摸那頭白牛,白牛隻是舒服的扭動着鼻子,也衝陸正示好起來,陸正驚喜道:“這就是我的牛嗎,怎麼它一出來就是白色的呢?”

淵無咎轉身一指谷中正在牧牛的那些記名弟子,道:“想知道嗎?你看這谷中每一個與黑牛相伴的弟子,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身邊的黑牛其實都是他們自己啊!就如同剛纔我對你所做的一樣,他們被這天鏡照到之後,身心之中所有的天姓、脾氣、**等等都被天鏡一絲不落的記錄下來,然後我再用一朵白雲爲幻形,造出一頭黑牛來,讓他們曰夜馴化,其實就是讓他們馴服自己的身心之中種種障礙。所以纔會教他們小煉形和入真訣以輔助,如果自己身心之中的障礙不去,反而一心在那黑牛之上花費心思,便是捨本逐末了,是永遠不可能將黑牛馴化的!”

接着他又對陸正道:“其實每個拜入天宗的記名弟子,他們從一開始就已經在修煉御天訣了,只是他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罷了。”(未完待續。)

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九十一章 凌駕衆生自異人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十二章 凝情此刻誰消得第二十六章 道術分裂方術出第二十一章 所謂命者非賦予第五十五章 前謀早預順成局第三十五章 他知道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八十五章 脫身第五十五章 暗流洶涌第二十七章 雪地冰天育紅蓮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六十二章 造化用其工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間有鬼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噫兮生四氣第五十章 是衆生相第四章 置死後生第二十七章 癡心鳥第五十三章 銀絲拂塵第十九章 半身妖第三十七章 九死一生第三十七章 牽蹤連跡如人意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八十三章 荒兮其未央第十六章 葉小秋第一百零四章 此後何所憶第二十五章 道見有八法第十九章 半身妖第九十五章 齊山六義第五十九章 邪靈惡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問紅顏粉面第六十八章 只別樣人間第九十三章 何能自守第三十六章 蝴蝶王第二十章 六識珠第六十章 辜負天心意差池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六十一章 無因只爲故第八十章 蕭蕭白馬第二十章 報以瓊琚第十二章 神化第六十八章 明月幽蘭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四十七章 企第四十五章 黑甲第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六十四章 你好討厭第一章 地有第六十七章 留形住世第七十七章 何謂不知我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四十五章 聖宗門人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惡第九十三章 相對卻相思第四十七章 雲葉尊者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十九章 山深深處有熙攘第五十八章 鼾聲裡第六章 慎虛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六十二章 佛道遺訓第三十七章 阿彌陀佛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違第五十二章 風雲之間第五十六章 金剛入地第六十九章 雲遮霧繞第一章 迷夢無色惑無端序章——天地爲陣(上)第八十一章 八派生第七十四章 偶然可相逢第五十三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第三十四章 悖逆自吉凶第四十九章 知根知底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第七十六章 思之何思意不寧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五十四章 道衝而用之第七十二章 不求其自來第三十九章 好凶人第七十四章 所行與命莫相妨第四十章 驚鴻一現第七十二章 疑入窮途已無路第九十九章 其心何浩蕩第五十六章 驀然回首時第三十七章 天地閉新年祝福!第四章 叩端而知之第二十六章 過去未來第五十八章 道海三山第八章 大雷音山第九章 臨機無礙暫施設第三十五章 五葉赤金蓮第十一章 對牛彈琴第三十八章 賢人隱第九十七章 極荒地第十五章 見乎天地風何起
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九十一章 凌駕衆生自異人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十二章 凝情此刻誰消得第二十六章 道術分裂方術出第二十一章 所謂命者非賦予第五十五章 前謀早預順成局第三十五章 他知道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八十五章 脫身第五十五章 暗流洶涌第二十七章 雪地冰天育紅蓮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六十二章 造化用其工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間有鬼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噫兮生四氣第五十章 是衆生相第四章 置死後生第二十七章 癡心鳥第五十三章 銀絲拂塵第十九章 半身妖第三十七章 九死一生第三十七章 牽蹤連跡如人意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八十三章 荒兮其未央第十六章 葉小秋第一百零四章 此後何所憶第二十五章 道見有八法第十九章 半身妖第九十五章 齊山六義第五十九章 邪靈惡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問紅顏粉面第六十八章 只別樣人間第九十三章 何能自守第三十六章 蝴蝶王第二十章 六識珠第六十章 辜負天心意差池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六十一章 無因只爲故第八十章 蕭蕭白馬第二十章 報以瓊琚第十二章 神化第六十八章 明月幽蘭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四十七章 企第四十五章 黑甲第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六十四章 你好討厭第一章 地有第六十七章 留形住世第七十七章 何謂不知我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四十五章 聖宗門人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惡第九十三章 相對卻相思第四十七章 雲葉尊者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十九章 山深深處有熙攘第五十八章 鼾聲裡第六章 慎虛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六十二章 佛道遺訓第三十七章 阿彌陀佛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違第五十二章 風雲之間第五十六章 金剛入地第六十九章 雲遮霧繞第一章 迷夢無色惑無端序章——天地爲陣(上)第八十一章 八派生第七十四章 偶然可相逢第五十三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第三十四章 悖逆自吉凶第四十九章 知根知底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第七十六章 思之何思意不寧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五十四章 道衝而用之第七十二章 不求其自來第三十九章 好凶人第七十四章 所行與命莫相妨第四十章 驚鴻一現第七十二章 疑入窮途已無路第九十九章 其心何浩蕩第五十六章 驀然回首時第三十七章 天地閉新年祝福!第四章 叩端而知之第二十六章 過去未來第五十八章 道海三山第八章 大雷音山第九章 臨機無礙暫施設第三十五章 五葉赤金蓮第十一章 對牛彈琴第三十八章 賢人隱第九十七章 極荒地第十五章 見乎天地風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