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

梅三公子這時恍悟歇語中那句“天外浮雲”,原來指的竟是一線天之外,浮雲之上。

哦!哦!是了!“在樹之筋”,當時自己還認爲就是指隧道入口覆蓋的許多盤枯藤而言。

這樣看來,“在樹之筋”,該是和這棵大樹有關了。

不是嗎?四句歇語,明明是說:“那一瓊一文,兩件異寶,是在一顆大樹之筋,你該進入洞中的地穴,然後再由一線天出浮雲之外。

現在只是要找到“大樹之筋”就得了。

他這一豁然貫通,就立刻向大樹底下走去!這棵大樹,藤蔓交結,枝葉茂密,濃蔭覆蓋,怕不有四五丈方圓?地上比手臂還要粗的樹根,虯筋盤結,滑杌遍地。

“在樹之筋”?可能就在這虯筋盤結之處。

梅三公子心中尋思,這四句歇語,據江湖上的傳說,已經流傳了數百年。

那麼這“在樹之筋”,當在幾百年前的在樹之筋,而非幾百年之後,自己所能看到的在樹之筋上。

即以這棵大樹而言,最少也有四五百年了。

目前固然樹身大得要幾人合抱,但在幾百年之前,也只是一株普通小樹罷了,決不會有交錯虯筋,遍地藤根。那麼……這一瓊一文,在樹之筋,當時的樹筋,又是什麼呢?莫非那位神僧當時把寶物埋藏在樹根之下?

唉!如果真在樹根之下,那就非斫倒大樹,再挖掘根盤不可。算了!自己又並非志在必得,何必花這大的氣力,把好好的一棵大樹斫倒?

而且這棵幾人合抱的大樹,要斫倒它,又談何容易?想到這裡,正待回身,瞥見樹身之上,依稀還有字跡!不由跨上前去,仔細一瞧,字跡和地穴石壁上情形相同,是用金剛指寫成的。

不過樹身和石壁不同,幾百年來,它在不停的長大。字也就逐漸消失,目前已經談到不可辨認。

梅三公子細心觀察,一面用手指按着原來的筆劃,順勢揣摩。這樣推究了大半天,才依稀認出好像是:“紹興十七年,智果手植”。等幾個字樣,“紹興”是南宋高宗的年號,距今已有五百年了。!

至於智果?敢情就是這位發現寶物,留題歇語的神僧。

不過當年他手植此樹,又何用在樹身上留下字跡?他驀地觸動靈機,眼光依着這行字跡,向下瞧去。

樹身下面,還不是和其他地方一樣,盤着精如臂膀的虯根,那有絲毫異樣?

梅三公子瞧了半響,不由啞然失笑。自己光是從樹根上搜索,那會瞧得出端兒來?要知五百年前,智果神僧,植樹之初,這還是一株小樹啊!。

當年他留下這行字跡,準是埋藏寶物的記號,自己何不一試?

想到這裡,立即從腰間抽出昆吾劍,先把樹身下面露出地面的虯根切斷,然後慢慢地向下挖去。

昆吾劍削鐵如泥,何等鋒利!他連挑帶挖,何消片刻,就挖了三四尺深一個窟窿。但這棵古樹根部,粗粗細細的虯根,竟然藤須糾結,越挖越多。

梅三公子雙手並用,順着一條較粗的樹根,削去四邊分支細節,往下挖去。一陣工夫,已經挖成一個深坑。而那條樹根,還是盤盤曲曲的深不見底。

劍尖有了感觸,虯根盤曲之間,忽然露出一角青石。不由心中一動,這樹根深處,雖是岩層。

但顯然這青石顏色,和原來的石層不同,敢情就在這裡了?

心念急轉,劍尖一揮,便把虯根切斷,一面小心翼翼的拔開砂土。

青石逐漸露出,那好像長方形的一個石函!梅三公子陡覺精神一振,知道自己所料不錯,緊接着把青石上下四周的樹根砂石,悉數拔開。

然後還劍入鞘,雙手捧住青石一端,往外拉出。石函共有三尺來長,上面還隱約有字。

梅三公子這時無暇多看,挾起石函,縱身躍上深坑。拂去身上砂土,放下石函。

細細一瞧,原來石函正面,果然還有一行小字,龍飛風舞,指痕宛然!

當然也是那位智果神僧,用金剛指寫就:“瓊蜂爲精,功勝玄真,文曰阿耨,劍中之神,五百年後,貽有緣人。”

梅三公子看完之後,心頭驀地一驚,這六句似詩非詩的歇句,前面四句,似乎是解釋那留在石壁上四句歇語的第一句“一瓊一文”而言。

雖然這解釋,還是不太清楚,但可知道,石函所藏的是一塊玉石英精,和一柄神劍無疑。

可是後面兩句,“五百年後,貽有緣人。”

難道智果神僧,當日藏寶之初,就算定要待五百年之後,纔有有緣之人前來取寶?

這有緣之人,難道就是自己?梅三公子這會不再思索,看好石函合縫之處,兩手輕輕一揭這石函好似渾然一體,那裡動得分毫。

唔!許是年代久了,不易開啓。當下手上不期而然又加了幾分力道,那知依然一動不動。

要是再加上十分真氣,石函勢非破損不可。但這神僧留下來的遺蹟,萬一破損了,豈非褻瀆?

心念一轉,反手撤出長劍,依着石函原縫,小心翼翼的用劍尖向四周輕輕劃了一轉。然後用手一揭,石函果然應手而啓!

只見石函中間,平放着一柄兩尺來長黑黝黝的短劍,和一塊鵝卵大小四面凹凸不平的黃色琥珀。這就是數百年來,武林爭傳的兩件異寶?

梅三公子瞧着這兩件東西,心中未免稍有疑慮。

當下伸手取出短劍,一手輕按卡簧,緩緩一抽。

那知竟然分文不動,敢情年代久遠,短劍生了鏽?

那還成什麼寶物?

梅三公子心念轉動,手上漸漸運功,三成、四成、五成!怪!自己用上五成真力,即使是鐵,也該拉長了。

這短劍和劍匣,不知是何物所鑄?依然動也不動!

低頭一瞧,這黑黝黝沉甸甸的短劍,形式奇古,劍柄上除了刻着“降魔護法阿耨神劍”

八個篆字之外,一點裝飾也沒有。

劍匣雖然還雕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圖案,但青銅剝蝕,更是瞧不清楚。

梅三公子暗暗尋思,武林中人爲了兩件寶物,不惜犧牲生命,聞風爭奪。

以及智果神僧,費了如許周折,藏之深山,足見斷不會是件廢鐵,許是自己參詳不透其中玄機罷了。

唔!鼠老前輩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這阿耨神劍來歷,不如帶去給他瞧瞧再說。想着就把短劍佩好,然後再取出鵝卵形的黃色琥珀,略一打量。

那隻不過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原形琥珀罷了,有什麼稀罕?

“瓊爲蜂精,功勝玄真!”

這兩句話,當然是指琥珀而言!

梅三公子不期而然的舉手向陽光中一照。

啊!這回他發現了琥珀中間,果然有物!

那是有拇指大小的一個黃蜂,頭上生着一對金色眼睛,蠹須如針,栩栩欲活!

咦!當真是活的,梅三公子還當自己眼花。

定睛細瞧,這透明的琥珀中間,那隻黃蜂,果然扇着翅膀,還在不停的爬動。

天生萬物,固然無奇不有,但奇物,倒還真是罕見!

當下也就順手納入懷中,一面把石函合好,依舊放入原來樹根之下,然後將深坑填平。

等一切就緒,直起腰來,猛一擡頭,只見太陽已是過了正午。

原來,這一陣工夫,竟然耽擱了一個時辰!

地穴中三人,諒來已可醒轉,不由心中一急,連忙順着來時石壁,往下跳去。

這回駕輕就熟,附壁下降,比來時自然要快得多。

何消片刻,便已翩翩然落到地穴之中。

一瞧三人,卻尚未醒轉,只得回到石榻坐下。

一邊解下阿耨神劍,反覆端詳,只覺劍匣上雕刻的花紋,似是人形。

但因年代久遠,剝蝕得十分模糊,難以辨認。

他細心探究,從劍柄到劍匣,差不多摩娑個遍,依然無法抽出劍鞘,也無法參得透其中奧秘。

這樣又過了一會,突聽崔慧叫了一聲“梅哥哥”揉着眼睛,坐起身來。

梅三公子忙道:“慧妹,我在這裡。”

崔慧摸索着走下石榻,口中“噫”了一聲道:“梅哥哥,我好像睡得很久了呢,怎麼天還沒亮?”

梅三公子笑道:“這時已經快未時啦!因爲在地穴之中,瞧不到陽光罷了!”

崔慧驚奇的道:“什麼?過了未時啦!唉!那我們今天又走不成了。”

她認爲自己一行,還要從土爛死谷中走出去,是以一聽過了末時,心中不由焦急起來。

這一叫,卻把上官燕驚醒,眼睛一瞧,黑越越的,伸手不見五指。“咦!這屋子怎麼黑得有點出奇!慧姐姐,你說什麼,今天我們又走不成了?”

梅三公子笑道:“小妹子你別急,你們兩人和這位祝兄,昨晚服下苗疆毒婦的‘補天髓’,酣睡了六個時辰,此時功力盡復,只要等祝兄醒來,我們就可以出洞了。”

“老前輩,晚輩已經醒過來了。”祝鷹揚其實和上官燕同時醒轉。

他記得昨晚中了玄女教“五陰截脈”,由一位前輩高人,打通自己全身經脈。之後,自己又一陣迷糊,就昏睡迄今。

他想到這裡,趕緊略一運氣,只覺精力充沛,真氣極旺,較之未受傷前,似乎功力反而精進了不少。

心下正在大感驚訝,及聽到梅三公子一說,才知自己昏睡之中,又服下了一種補充功力的藥物,心中益發感激,連忙說了出來。

梅三公子見他還是老前輩,晚輩的叫着,不由笑道:“祝兄,千萬別這樣稱呼,小生和你年齡,差不多相仿,如不見外,正好平輩論交呢。”

祝鷹揚聽得心中更是驚奇,因爲自己曾聽師父說過五陰截脈,手法最爲陰毒,擊中人身,無法救治。除非幾位有數的前輩高人,才能用本身的真元之氣,打通脈絡,方始有望。

以自己師父那樣的本領,尚無把握可以救治,是以猜想對方,可能就是幾位有數的前輩高人。

這時聽對方說出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竟有如此功力!倒真不可失之交臂,想到這裡,連忙答道:“既然兄臺吩咐,小弟敢不從命,不知兄臺大號如何稱呼?”

“小生天台梅君壁。”

“天台!你……你是梅三公子?”

“不錯!祝兄也許認爲令師兄十二金錢任龍,就是小生所殺?這中間情形複雜,一言難盡,我們且到洞外再詳談罷!”

祝鷹揚在江湖上走動,時間雖然不多,但梅三公子言外之意,自然聽得出來,聞言連忙應是。

這時崔慧已從身邊掏出火摺子,隨手晃亮。她四處一照,驚奇的問道:“梅哥哥,我們已經不是在原來的石室中嗎?這往那裡走啊?”

梅三公子手指了指頂上一個斜斜的洞穴道:“我們就得由此出去!”

“啊!”上官燕和祝鷹揚同時叫出聲來。

這洞頂離地差不多有十丈來高,慢說上官燕祝鷹揚兩人,無法上去,就是崔慧,也面露難色!”

梅三公子微微一笑道:“這洞穴是斜坡,上去之後,就比較好走,還是由我把你們送上去罷!”

武功一道,絲毫勉強不得,三人心中自然清楚,當下由梅三公子挨次把三人送上洞穴,自己走在最後。

一會工夫,魚貫爬出地穴,到了先前療傷的石室之中。

崔慧再也忍耐不住,瞧着梅三公子問道:“梅哥哥,你昨晚說是鼠老前輩給你解藥,你幾時又碰上鼠爺爺的呀?”

梅三公子笑道:“時間不早也,我們邊走邊說罷!”

說畢,就引着三人出了石室,走完岔道,再向右拐彎,前面已經是隧道的直路。

他邊走邊說,就把在九道彎出口,崔慧上官燕蠱毒發作,昏迷不省人事說起,自己如何碰上鑽天飛鼠,得到“百毒散”解藥。

以及如何追蹤溫如風,在林中遇見三小姐於文嫺,引來隧道入口,並在石室,替兩人服藥,後來自己也因蠱毒發作,運動療毒。

之後,燈心和尚和祝鷹揚入洞不久,金老二一行也就入洞搜索,自己如何把祝鷹揚救來,以及巖寨先生受燈心和尚慫恿,找尋自己,鑽天飛鼠又如何把衆人嚇跑。

自己不見三人,找入地穴,巧遇苗疆毒婦,爲三人服下“補天髓”。又要自己參詳壁上歇語,代取白靈丹,尋上一線天,獲得兩件寶物,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這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直聽得三人連連稱奇。

上官燕卻高興得直跳起來,急急問道:“梅哥哥,那兩件寶物,你當真得到了,快給我瞧瞧!”

梅三公子不由笑道:“小妹子,你真性急!這裡黑黝黝的,那裡看得清楚?我們出了隧道,再看不遲,可是這兩件東西,我真還瞧不出所以然呢!”

崔慧忙着接口道:“梅哥哥,那我們快走!”

梅三公子接着又向祝鷹揚說出自己一行,在雪峰山破廟中遇到十二金錢任龍等人之事,詳細敘述了一遍。

並說次日自己曾親眼瞧到追風劍客被人殺害,在樹身上留着血書的“殺追風劍客者天台梅三公子”等字樣。

後來才知任大俠也同時被害,而且也同樣留着“殺十二金錢任龍者天台梅三公子”的血字。

只不知這嫁禍自己的人,是何居心?

祝鷹揚點頭嘆息了一聲道:“小弟也確實懷疑梅兄和敝師兄無怨無仇怎會驟下毒手?既然殺了,又何用題上自己名字?而且如果題上名字。譬如說,小弟現在知道梅兄的大名叫做梅君壁,那就應該寫‘殺十二金錢任龍者,天台梅君壁’,決不會不寫自己的名字而寫梅三公子了。所以小弟猜想,此人敢情是梅兄的仇家,而且又不知梅兄的大號。因爲江湖上,自從梅兄力創轎前四煞,獨鬥紅燈夫人,大破歌樂山莊,並且得到幾年來只有傳言的兩件武林至寶,‘天台梅三公子’這幾個字,已是無人不知,到處轟傳。他所以要用上借刀殺人,不但借刀殺人,而且是一石兩鳥之計,讓華山、泰山兩派的人,好找梅兄尋仇。因爲此人深知梅兄武功,華山、泰山兩派,如能就此把梅兄除去,固然是件快事。萬一依然敗在梅兄手上,甚或傷亡多人,也可趁此削弱兩派勢力。此人用心,可謂十分毒辣!”

梅三公子聽得悚然一驚,暗暗點頭。

崔慧卻披着櫻脣說道:“什麼仇家?反正此人逃不出是那天雪峰山破廟中在場之人,除了祝兄的令師兄十二金錢任龍和追風劍客兩人之外。那就是金透銀彈範老三,燈心和尚,和陰世秀才公孫慶三人。他們因爲聽說兩件武林異寶,落到梅哥哥手上,纔不惜借刀殺人,一石三鳥,讓你們殺得天翻地覆,鷸蚌相爭,他好漁人得利,坐享其成。”

梅三公子想了一想,搖頭說道:“慧妹所說,確也有理,不過,你仍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崔慧自認理由十分充足,聽梅哥哥這麼一說。不由睜大着一雙妙目,反問道:“梅哥哥,那麼你說其二是什麼?”

梅三公子微微沉吟道:“慧妹,祝兄的令師兄十二金錢任龍和追風劍客兩人的武功,比之金透銀彈範老三,陰世秀才公孫慶,燈心和尚三人,孰高孰低?”

崔慧笑道:“這幾個人的武功,自成家數,各有所長,在江湖上都算得一流以上的高手。

要真正說到誰高誰低?極難分得出來。”

梅三公子不由笑道:“這就是了,以十二金錢任大俠和追風劍客的武功造詣,和其餘三人,全在伯仲之間,相去不多,如要殺害一人,決非是數百招之內,就分得出勝負。這個人能在不多時間之內,趕殺兩個高手,留下血字,從容俐落,則此人功力之高就得高出他們數籌之上,才能辦到,是以殺任大俠和追風劍客的兇手,不可能是金透銀彈範老三、公孫慶和燈心和尚,於理甚明。”

上官燕小姑娘邊走邊聽,始終沒有插口,這時忍不住問道:“梅哥哥,那麼你說是誰殺的。”

梅三公子搖頭道:“這時還無法判斷,不過我想遲早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大家這一陣談話,不知不覺已走近隧道出口。前面業已隱約透進陽光——

xmwjw掃描,大天神OCR,舊雨樓獨家連載

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七十章 步步危機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五十四章 九幽沉沙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三十章 苗疆毒婦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四十二章 外家高手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七章 古剎魅影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六十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七章 古剎魅影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四十五章 旅邸疑雲第四十章 兩敗俱傷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四十章 兩敗俱傷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四十一章 幽囚老人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十五章 鑽天飛鼠第十六章 名門正派第三十七章 九天玄功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三十三章 九幽門人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二十章 黑色小旗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五十六章 何物老嫗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十五章 鑽天飛鼠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章 一哭一笑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七十五章 鐵柺逞威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一章 貴介公子第十二章 聞香教主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四十三章 魔女留書
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七十章 步步危機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五十四章 九幽沉沙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三十章 苗疆毒婦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四十二章 外家高手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七章 古剎魅影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六十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七章 古剎魅影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四十五章 旅邸疑雲第四十章 兩敗俱傷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四十章 兩敗俱傷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四十一章 幽囚老人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十五章 鑽天飛鼠第十六章 名門正派第三十七章 九天玄功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三十三章 九幽門人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二十章 黑色小旗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五十六章 何物老嫗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二章 劈空劍訣第十五章 鑽天飛鼠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章 一哭一笑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七十五章 鐵柺逞威第七十七章 陰山之魔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六十六章 冰炭不容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一章 貴介公子第十二章 聞香教主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四十三章 魔女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