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在世當如蓮

一幫人有着如此細緻入微的反應,沈淇卻覺得這並不是自己所能作出的最好詩篇,他放下狼毫筆,又看了一眼自己寫下的這首五言絕句《夏》,只見短短四行詩句是:

長亭人獨立,

濁酒自開懷;

小晚夏雨色,

偶有故人來。

這四句詩乍一看簡單易懂,並未給人什麼驚豔之感,不過細細品味才方知其間淺淺的愁,淡淡的喜最是能打動人心。

張堯文看着這首夏日絕句,刻印着“賤”字的臉上再也無法平靜,他甚至都不在乎被人盯着看。

“好詩,我張堯文深知在官場的寂寞與孤獨,曾幾何時,這詩中所言正是我偶然所盼的!”

張堯文一語中的,葉樹德與王懷瑞等人落寂點頭,無不是對這詩中意境感同身受,而張堯文接着湊近一點,忍不住將心中所思所感一口氣表達了出來:

“此詩前兩句從表面看倒是規規矩矩,描述也只停留在小亭之中,但就是這樣卻巧妙傳達出亭中人被心頭苦悶困在一地而不得解脫的感覺,彷彿能夠看到淡淡的愁怨融入濁酒,被亭中人自娛自樂的灌入腹中,化作他臉上的苦笑;再看此詩後兩句,完全又是另外一番微妙的感覺,單單是第三句就瞬間使得詩中意境鮮活起來,一個‘小晚’將陰沉普通的傍晚變得有些俏皮,後面‘夏雨色’三字則是突然將亭中人所在的大環境描述出來,讓原本狹隘苦悶的心境一下子開闊起來,就如同讓一潭死水變成了活水,此外,最後一句則更爲重要,當心境大變後,亭中人的前方有一位面露喜色的‘故人’從小晚雨景之中行來,可以想象,在亭中人被苦悶困住之際,偶然看到久別的朋友突然出現該是多麼的歡喜與意外,這最後一句就像是畫龍點睛,雖沒有直接說出亭中人是多麼高興,但卻委婉的傳達出來了,讓人在淡淡的愁怨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一抹無形的喜色,妙哉妙哉!”

張堯文一席話震住了所有人,葉樹德等人沉迷在他所描述的詩中意境裡,臉上無不是露出一個淺淡的笑容,連沈淇都是對張堯文刮目相看了,沒想到他將自己的心思分析得如此透徹。

“轟!”

恰在這個關頭,廳堂裡聽到一聲轟響傳來,衆人陡然驚醒,看到是從張堯文的身體裡傳出的。

“好呀,這麼多年了,沒想到今日欣賞完沈淇小友的夏日絕句會使得我的筆力再一次漲動起來!”

張堯文此刻面色無比激動的盯着自己用來握筆的手掌,上面有一條條的筆力精芒遊動,伴隨着噼裡啪啦的細微聲響,這正是讀書人看完文章後大受啓發所達到的修煉效果,自從張堯文陷入紅塵爛泥裡,筆力就再也沒有辦法漲進,今天卻因爲看了沈淇的一首小詩就收穫頗豐。

在此之際,葉樹德、李光地、王懷瑞以及練出筆力一段的陳天寶手掌上,都是有了相同的一幕,一絲絲的筆力精芒一閃即逝,讓他們喜出望外。

以往他們都是看完古聖文章才能一點點的實現筆力的強化,但現在卻是被沈淇的一首小詩破例了,這是字字珠璣的文章才能達到的效果。

待到他們手掌上的筆力精芒消失,最爲激動的張堯文猛然跪倒在沈淇的面前道:

“恩人在上,我張堯文給你叩頭了!”

張堯文完全忘了自己身爲縣令的事,拜完之後,葉樹德、李光地等人一愣一愣的。

沈淇見狀對張堯文多了幾分好感,伸手扶起他說:

“縣令大人起來說話,看完這首夏日絕句起到的效果全都是因爲你的心境起了變化,所謂心正筆正,心不正,筆力自然會停滯不前,甚至還會倒退。”

沈淇這話說得在理,但張堯文以前卻是身處其中,渾然不知。

“嗯,多謝恩人開導,不知恩人可否能爲我寫幾個字,用以鞭策我往後的言行?”

張堯文感激之餘,突兀捲起書桌上的畫作,將一張昂貴的水紋紙擺在了中央。看他的樣子,分明是想趁機收藏沈淇的真跡,往後沈淇揚名天下,他這個縣令就有面子了。

“好你個張堯文,死性不改啊,沈淇小友的墨寶豈是隨便可以送人的?”

葉樹德等人都是看穿了他的企圖,忍不住開懷大笑的“拆穿”他,氣氛活潑了很多。

沈淇見張堯文期待的注視自己,臉上的那個“賤”字也顯得不再那麼刺眼,他當即欣然一笑,提筆蘸上端硯內的墨汁道:

“在世當如蓮,縣令大人有此願望,我便送你八字,希望真的能鞭策你往後的言行。”

沈淇又要揮筆,葉樹德、李光地、陳天寶等人屏氣凝神起來,一雙雙眼睛看到他身直頭正,懸腕提筆,目光盯着桌面上第一次看到的水紋紙。

此紙是唐代名紙,表面有精美的簾紋,迎光看時還能顯示透亮的線紋或圖案,增添了紙張的潛在美。

沈淇略作思忖,終於開始下筆,一邊的張堯文頓時是心中狂喜。

他落筆之處在水紋紙的右端,神情極爲專注,而後看到他的手勢沉穩,大開大合,寫出來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渾厚的筆勢帶出一個個龍飛鳳舞般的墨跡,正是行書寫成的八個大黑字。

旁邊的李光地看後神情呆滯,這比他的字跡高明許多,遠觀可見這八字矯若驚龍,連貫一體,就好像是有十幾年功底似的。

沈淇又寫下了一幅足以自傲的墨跡,擱筆一笑,在他身邊的張堯文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墨寶,但神色極爲嚴肅認真。

他凝重的看着水紋紙上的墨跡,口中一字一頓的念道: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此話便是沈淇送給張堯文的,相信足以起到鞭策之效。

在後世許多人的記憶裡,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意思是人如果不自私自利的爲自己着想,那就是天誅地滅的事情,但其實,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爲這句話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這裡的“爲”乃是一個動詞,是修習、修煉之意,而整句話的意思應該是:人如果不能努力修煉提升自己的德行,那是天理不容的事情。

所以後世那些誤入歧途的人,請不要再用此話給自己找藉口了。

第57章 葉瀾第23章 積善之家第44章 反被抓第40章 倒打一耙第8章 入木三分第21章 賢者相惜第39章 才情驚世第47章 幫主第57章 葉瀾第55章 不自量力第44章 反被抓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45章 死到臨頭第32章 寫死你第6章 密林廝殺第55章 不自量力第56章 驚文天宗第50章 鬼文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4章 返家第32章 寫死你第36章 鬥文幫第10章 惟義所在第48章 放棄第17章 助戰第42章 問計天下第25章 籌備書坊第20章 一字之力第49章 遠走第26章 高手第33章 同族第36章 鬥文幫第31章 我讀書少第9章 修行人第50章 鬼文宗第22章 聘禮第12章 百善孝爲先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8章 力透紙背第52章 狂生(下)第33章 同族第49章 遠走第40章 倒打一耙第54章 翻刻第9章 修行人第56章 驚文天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0章 一字之力第7章 賤第39章 才情驚世第13章 相逢一笑第6章 密林廝殺第39章 才情驚世第32章 寫死你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35章 疏通慧根第36章 鬥文幫第27章 身有大道第41章 神秘孩童第26章 高手第55章 不自量力第18章 力透紙背第48章 放棄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6章 人人喊打第36章 鬥文幫第35章 疏通慧根第5章 孤身返回第51章 狂生(上)第30章 花間詞女第20章 一字之力第3章 當誅第21章 賢者相惜第42章 問計天下第51章 狂生(上)第44章 反被抓第11章 喜訊第52章 狂生(下)第32章 寫死你第43章 自作孽第50章 鬼文宗第49章 遠走第20章 一字之力第47章 幫主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2章 聘禮第22章 聘禮第33章 同族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9章 遠走第33章 同族第30章 花間詞女第15章 保舉第2章 神魂開竅
第57章 葉瀾第23章 積善之家第44章 反被抓第40章 倒打一耙第8章 入木三分第21章 賢者相惜第39章 才情驚世第47章 幫主第57章 葉瀾第55章 不自量力第44章 反被抓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45章 死到臨頭第32章 寫死你第6章 密林廝殺第55章 不自量力第56章 驚文天宗第50章 鬼文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4章 返家第32章 寫死你第36章 鬥文幫第10章 惟義所在第48章 放棄第17章 助戰第42章 問計天下第25章 籌備書坊第20章 一字之力第49章 遠走第26章 高手第33章 同族第36章 鬥文幫第31章 我讀書少第9章 修行人第50章 鬼文宗第22章 聘禮第12章 百善孝爲先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8章 力透紙背第52章 狂生(下)第33章 同族第49章 遠走第40章 倒打一耙第54章 翻刻第9章 修行人第56章 驚文天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0章 一字之力第7章 賤第39章 才情驚世第13章 相逢一笑第6章 密林廝殺第39章 才情驚世第32章 寫死你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35章 疏通慧根第36章 鬥文幫第27章 身有大道第41章 神秘孩童第26章 高手第55章 不自量力第18章 力透紙背第48章 放棄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6章 人人喊打第36章 鬥文幫第35章 疏通慧根第5章 孤身返回第51章 狂生(上)第30章 花間詞女第20章 一字之力第3章 當誅第21章 賢者相惜第42章 問計天下第51章 狂生(上)第44章 反被抓第11章 喜訊第52章 狂生(下)第32章 寫死你第43章 自作孽第50章 鬼文宗第49章 遠走第20章 一字之力第47章 幫主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2章 聘禮第22章 聘禮第33章 同族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9章 遠走第33章 同族第30章 花間詞女第15章 保舉第2章 神魂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