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卻說二郎神心血忽潮,已知平和化龍之事,又見一道冤氣,瀰漫太空,料道平和吃這官長的虧,必思報仇雪恨,萬一龍身一轉,這灌口地方二千里內,完全可成大海。忙命黃巾力士護法神兵,速去把孽龍打入深潭,切莫傷他性命。力士神兵奉了法旨,起在空中。正見那龍怒目張眉,尚在平家屋頂之上連連下望,似乎戀戀不捨的光景。剛想施展法力,早有縹緲真人駕雲而至,向力士們笑道:“列位不消費心,小道和此物卻有一段因果,請列位把這事交給我辦。回去復旨吧!”力士們見是真人前來,不敢有違,躬身退去。縹緲真人把那龍帶到水面,唸唸有詞,喝聲:“水底老龍,你的化身到了,還不出來!更待何時!”言畢,一陣大風,起於海面。深水之中,又飛起一條同樣的龍,卻是有形無體的一個影子。兩龍相遇,宛如舊識,真人揪住龍影,向半空的龍頭,連拍三下。一霎時,龍形全消,兩龍合一。真人吩咐道:“從今潛修五十年,可登天庭,受敕封。如有胡爲暴行,我必以飛劍斬汝。”那龍恭受法旨,點頭道謝。剛待下水,心中兀自不捨他娘,禁不住回顧三次,滴下兩點龍淚。淚灑之處,頓時變成海灘。至今灌口地方,還有這灘的遺址。千古相傳,稱爲望娘灘。就是這個出典。

閒言慢提,再說縹緲真人把一樁公案辦了,駕雲而起,想歸他的洞府。雲頭剛起,忽見一朵彩雲冉冉而至,迎面一看,原來是師兄火龍真人。二仙停住雲間相見。火龍問道:“師弟何來?”縹緲笑道:“就爲那孽龍之事,才得了結,想回衡山洞府去等候師兄,辦好龍案,一同繳旨去。如今你的事情怎麼樣了?”火龍笑道:“你辦的是化龍,究竟通達靈性,容易打發,我辦的是繩龍,和你音同字不同,差這一點兒,卻多費許多手腳。如今正要前去東海,幹這公案咧!”縹緲也笑道:“正該快點去辦!不久下界大遭水劫,治水聖人快要出世,將來水陸界劃清楚,就是這兩條孽龍出頭之日了。若再遲延,誤了他們功果,可不是你我之罪?祖師面上,怎麼交代得過!”火龍大笑道:“你這野道,幾時學來這套風涼話兒!你把輕而易爲的事情辦好,卻來我面上打這官話,真是豈有此理!”說得縹緲真人也大笑起來。二仙舉手而別。這火龍真人便向東南,直至東海岸上,辦他的公事去。

若說這件公事的起源,卻和上文所說那條孽龍差不多的時候,作者自恨一雙手,寫不得兩邊事,只好說了一樁再說一樁,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咧。原來火龍真人所說的繩龍,就出在東海之西,錢塘江內。如今的浙江省中部地方,有一處淺淺的水灘橫在錢塘江上下游之中,今人都稱七裡瀧水。水淺灘急,行船不易。有時逢着大風,駛行便比較容易,所以歷來有兩句傳說,叫做:“有風七裡,無風七十里”。這話凡是錢塘江船戶和兩岸居民誰不知道,這是後來的話。若在上古時候,卻不叫七裡瀧,稱爲伏龍潭。這個取義,不消說,就因本書所說的繩龍,曾在此間潛伏的緣故了。再說繩龍之稱,不過是火龍真人一句戲言。其實這個繩字,還似是而非。按其實,乃是一條絕粗絕大的篾繩纜。彼時伏龍潭的名稱,既不曾發現,作書人也不曾考據到那個最初的潭名。總之這地方是錢塘江最深之處,所以稱爲潭。古時器物粗陋,人民所用舟楫之類,也不甚完備,況且遇此深潭,危險可知。他們沒法可想,只有連絡起許多大船,同進同退。一則增加船身的力量,免被巨風颳去;二則人手既多,照應易周。這等法子,別說他們笨拙,即如現在開明之世,那批鄉人駛行木筏,也還沿用這個規矩咧。不過現時所用聯絡各船的器具,多已改爲鐵練。彼時卻統用蔑纜。這是今昔不同之點。自從聯船之制發明以來,果然安全了不少。江中行舟,已不見得失事。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危險,就像這成龍的篾纜,即因數條大船,卒遇大風,沉沒潭底,船中人畜,果然一時三刻,死得乾乾淨淨。就是比較堅固的一應竹器具,和木板製成的巨大船身,不上幾年,也因黴而腐,因腐而化,和潭底土泥成一種混合性質。不料百物皆化之後,獨獨留下那條鎖船的篾纜。忽然大大的自由自在起來,有時浮到水面,漂個十里八里;有時沉下水底,躲個三年五載,看看過了三百年,不但不見腐化,反而閃閃生光,隱隱見彩起來。這個因篾性本較竹木雜物來得堅韌,而且體質不重,易於浮起,時而受日光之鍛鍊,時而受月華之沈浸,歷年既久,竟成一種轉世的生物,有機之靈體。正是日月無意栽培他,他卻得了天地自然之陶成,居然也成了一種龍體。渾身鱗甲和口鼻鬚髯,無不完全。只差沒曾把眼目修煉出來,所以升沉出入,雖然活靈活現是條生龍,卻究竟苦於張不開眼,瞧不見花花世界、芸芸衆生,每天瞎動瞎撞摸點水產物類充腹。因他龐然大物,修煉有素,那些普通魚蝦之類,怎能和他一抗。每逢這瞎龍張口之時,少不得大批兒送到他的肚子裡去。一年到頭,經他殘殺的生物,自然數說不荊,可喜他早通靈性,夙種善根,除了飽食魚蝦之外,從沒吞舟傷船和噬食生人之事。不過身子太大,偶一轉側,就免不了作浪興風。有時因瞎眼之故,瞧不見世上人物,碰到舟船過此,略一現形,也夠嚇破人類的魂膽。這是無可如何之事。瞎龍雖無心闖禍,而受害之人也恨不在少數。

也不曉是哪一時代,什麼年月,這位火龍真人,曾和兩位在朝作宰的正人,舟行過灘,正遇這龍出現,一霎時,天地暗黑,日月失明,那真人的坐船也隨着顛簸起來。真人怒道:“這是什麼孽畜,擅敢在此作祟。”當喚兩岸土地的問話。土地們便把實在情形和這龍的來頭性情告訴真人。真人笑道:”一條練繩怎敢如此無禮!”那兩位宰官就問:“可有法子治他?”真人點頭道:“小小畜類,何足當我一劍!只可惜他修煉多年,又沒做什麼壞事,所以不忍除他!”宰官都道:“此等畜生有什好心,現在他還沒有眼睛,幹不出什麼歹事。等他修成眼目,便如虎生雙翅,凡人安能抵禦。就是法師再要收拾他時,也沒今天那麼容易了。”真人嘆道:“罪狀未形,惡果未顯,怎忍擅開殺戒?”那宰官最有愛民之心,一聞此事,再也放不過他,忙說:“仙師既不肯開殺戒,我二人卻是朝廷大吏,理應爲民除害,請借法師寶劍一用,縱有天愆,某等願共任之,與法師無干。何如?”真人笑道:“大人們爲國爲民,有何大愆。既如此說,貧道就將佩劍奉借。”說時,取出寸許長一柄小劍,迎風一晃,一化爲二,指着說道:“這是雌劍,這是雄劍,聞土地說,這龍修成雌體,須用雌劍,方能斬他,大人切勿弄錯。”宰官把雙劍一起接在手中,仔細端詳了一回,見那劍雖只寸把長短,卻是光焰閃爍,冷氣逼人,近面一照,不禁打個寒噤,笑道:“龍大劍小,可能適用麼?”真人大笑道:“大人莫小覷此劍,貧道從元女學得天遁劍法,此劍又經三千年的鍛鍊,能小能大,能隱能現,隨心所欲,無不如志。平時不用,就要小至無可再小,亦無不可。如今既要用他,大人愛他怎長,就得怎樣長,要他如何短,他就如何短。擲去如矢,其疾如風。鋒尖所及,千萬裡不爲遠,百步內不爲近,是真仙家奇寶,豈世上所用凡火鍛鍊之頑鐵所能比擬麼!”

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章第一章第三十三章第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十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四十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九章第八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章第一章第三十三章第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十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四十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九章第八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