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漢代的一號文件

陽朔四年春,正月。

按照往年之慣例,正月爲一年之始也。

皇帝是要在這一月內發佈中央一號文件的。

而爲了慶祝一號文件的發佈,皇帝也是要鄭重其事召開一次大朝會,與長安城中的三公九卿,諸侯宗親,列侯顯貴等同樂。

既然是要同樂,那麼大筆的賞賜必然也就是這次大朝會必不可少的環節。

劉驁端坐於未央宮前殿的大殿之上,以大司馬王音爲首的百官,皆都按着次序,身着隆重朝服,喜氣洋洋的在前殿的大殿之中對着劉驁參拜祝賀。

劉驁俯瞰百官,端坐於御榻之上,盡顯皇帝威儀,其聲如玉磬鳴響,“新年伊始,朕與諸卿同樂。今日召集大朝,朕依舊例賞賜百官。望卿等新年新喜,與朕一同勠力同心,敬天愛民,共襄大漢盛世。”

王音等再拜道:“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王莽此刻也在大殿之中,不過因其地位不顯,所以,王莽在殿中所處之位置就顯得很不起眼。

但王莽也並不在意這個,現在站的遠,不代表以後站的也遠。

所以,此刻王莽的心情,自然也就沒有《浮誇》之中唱的那麼扎心。

他就這麼靜靜的站在角落之中,隨着大流一起贊拜劉驁即可。

因爲修撰大典的緣故,劉歆和揚雄被提拔爲秩比兩千石的總編纂官,所以,兩人此次也有幸站於殿內。

劉歆和揚雄的心情可比王莽要激動多了,這是兩人頭一次正兒八經的站於未央宮前殿大殿之中。

這樣的感覺與他們平時任黃門郎時被抽調入殿時的感覺大有不同。

黃門郎雖也有進殿資格,但並不是每一個黃門郎都有資格,而且,即便是有幸被安排入殿,那入殿之後乾的工作其實也是和服務員差不多,並不會受人重視。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是正兒八經有了進殿序列,這對劉歆和揚雄而言,絕對是一次質的飛躍。

在經過了一段冗長的禮儀之後,此次新年大朝會也終於進入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賞賜時間。

大漢朝時,皇帝們的賞賜對比後世都可以是用誇張來形容的。

據《漢官儀》記載,每逢春賜,臘賜,位列大將軍、三公者,賞賜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

特進、侯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

王莽作爲校尉之官,五萬錢的鉅額賞賜,自然也是少不了的,面對如此鉅額賞賜,王莽的心中自然也是笑開了花。

當然,這種鉅額財富在漢時的上層社會又是不值一提的。

就以班殊之父班況的情況而言,班況之家比起大多數的長安世家而言,絕對是不值一提的。

但就這麼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小家族到了班況這一代就已經積累到了千萬家資,因此在後來劉驁罷延陵,而修昌陵之時,班家就曾被徙昌陵,後來又因爲昌陵修不成了,才得以又還長安。

由此可見,漢時的皇帝賞賜雖豐,但比起這些世家其他的搞錢門路來比,還是相形見絀,不值一提。

所以,王莽開心歸開心,但還真沒把這五萬錢看在眼裡。

若王莽真的把這五萬錢都看的如此之重,那麼他還怎麼發揮出鈔能力來交朋友呢?

賞賜環節在百官的一片讚頌之下,暫時告一段落。

既然已經賞賜了朝野百官,那麼作爲此次朝會的重中之重,大漢新年的第一號文件自然也就開始提上日程了。

大漢時的一號文件和後世的一號文件大同小異,都是老生常談的“三農”問題。

而之所以這個問題會被不厭其煩,老生常談的講了又講,說了又說。其本質原因還是因爲不管是大漢,還是之後的唐宋元明清等等王朝政府,都是一個農業基礎龐大的傳統農業國。

所以,爲了保持政權的穩定,也爲了保證基層百姓們的農業收入,劉驁作爲大漢王朝董事長,也就必須親自頒佈今年的中央第一號文件,以示重視。

詔曰:“夫《洪範》八政,以食爲首,斯誠家給刑錯之本也。先帝劭農,薄其租稅,寵其強力,令與孝弟同科。間者,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衆,將何以矯之?方東作時,其令二千石勉勸農桑,出入阡陌,致勞來之。《書》不云乎?‘服田力嗇,乃亦有秋。’其勖之哉!”

這份新年第一詔引經據典,先以《尚書·洪範》點題,說明糧食的重要性,而後又引申出先帝是如此重視農業生產的。

接着又站在重農的角度批評了一下近年來的社會風氣,說現在農民愈趨怠惰,安心農業的少,從事經商的多,對於這樣情況該如何進行矯正呢?

最後給出解決方案,要求在春耕之時,兩千石官吏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勸勉農桑,鼓勵老百姓們好好種地。同時又以《尚書》之中的話總結“有付出就有收穫”的真諦。再勸一句大家都要這樣努力呀!

百官們聽完了這份詔命之後,又都紛紛行禮拜道:“臣等謹遵聖命。”

至此,這一場盛大的朝會纔算是結束。

在結束了這場朝會之後,王莽自然也就無事再做。

於是乎,王莽也就又去了羽林營之中給他的手下們發新年福利。

王莽發福利的方式還是很直接的,王莽直接就把剛剛領到的五萬錢賞錢帶到了羽林營中。

然後命馬仲召集羽林,屯騎,虎賁,越騎四校尉所有將士到羽林營中的校場集合。

四營將士們聽到王莽的軍令之後,俱都不敢有一絲拖延,立刻就整備出發,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到了羽林營中的校場之上。

王莽站在校場之中的高臺上,看着羽林,屯騎,虎賁,越騎這四營兩千八百人,心中得意洋洋。

這兩千八百人已經算是王莽的鐵桿班底了。

王莽站在臺上,四營將士站在臺下,他們都目光炙熱的看着王莽。

自從王莽帶着嚴尤,文齊等人在潁川剿滅申屠聖之亂後,王莽在這四營之中的聲望就又上了一個臺階。

此刻的王莽儼然已經從鐵面將軍進化到了百勝將軍的地步。

四營將士集合完畢之後,他們在各自營司馬的帶領之後,以無比洪亮的聲音對着王莽行禮。

“拜見將軍!”

這四字從兩千八百人口中喊出,頓時就有氣衝雲霄之勢。

王莽威嚴十足的站在高臺之上,大聲回道:“漢軍威武!”

王莽的迴應也讓四營將士激動不已。

在完成了這一問一答式的軍禮之後,王莽開始說道:“新年伊始,本將特來營中與衆將士共賀新年之喜。本將知四營之中衆多將士乃是遠離家鄉而至長安入伍。”

“本將既爲爾等校尉,自當爲爾等備下新年之禮,以安諸位將士遠離父母故土之思念之苦。”

“今本將攜帶五萬錢,百隻羊,千壺酒入營,與衆將士同樂。除有守營之責將士之外,今日不醉不歸!”

四營將士聽到王莽的話後,紛紛欣喜若狂,激動尖叫,一聲聲的將軍威武,更是喊的震徹九霄。

王莽看着如此激動的四營將士,心情也是好到極致。

畢竟,爲了犒勞這四營將士,王莽也是下了血本的,不僅把剛剛領到的五萬錢給貢獻了,還搭上了一百隻羊和一千壺酒。

如此大方的手筆,自然是能夠博得四營將士這山呼一般的擁戴。

趁着大家高興,王莽直接又道:“來人,宰羊溫酒。待到爾等吃飽喝足之後,本將親自爲爾等發賞!”

早就等待着的伙頭兵們,聽到王莽的命令之後,立刻就去營外,將王莽準備而來的百隻大羊趕了進來,而後又推着幾車美酒進入。

站在校場之上的四營將士們,看到這一幕後,更是心情震撼,當兵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大方的上司。

王莽看着這四營將士們,也自然不能讓他們就這麼幹等着發閒。

於是乎,王莽又站在高臺上說道:“今日,本將再設一彩頭。”

說罷,王莽便將腰間佩劍抽出,拋於空中之後鉦的一聲,劍尖穩穩的刺進在高臺之上的木板之中,發出嗡嗡聲響。

王莽又道:“本將聽聞四營之中有善手足之戲者。今日本將以此佩劍爲賞,召集四營善戲者對戰,得勝者得此佩劍!”

王莽所言的手足之戲就是後世常言的蹴鞠之戲。

蹴鞠之戲源遠流長,傳聞是起於黃帝大戰蚩尤之時。後來又經過了春秋戰國的不斷演化,漸漸的此戲也就被吸收進到了軍營之內,成爲了漢軍將士們日常訓練的科目之一。

在劉向《別錄》中也曾有這樣的記述:“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由此可見,在漢時當兵幾乎也都是會踢足球的。

雖然,此時的規則與後世大相徑庭,但終歸這場運動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激烈型對抗運動,對於凝聚軍心,鍛鍊意志,以及提高戰士配合能力方面來講,還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王莽也就想着趁此機會見識一下漢代足球到底是怎麼踢的。

四營將士們聽到王莽的話後,又一次興奮大叫。對於手足之戲,他們都是無比自信的。

所以,在王莽剛一說出要召集四營善戲者對戰之時,所有人都激動起來了。

紛紛摩拳擦掌想要在王莽面前表現一下自己。

可惜,讓所有人都表現,顯然是有點不切合實際的。

於是,在王莽的提議之下,各營之中抽出四支十一人小隊,而後以隨機抽籤的方式決定這十六支小隊之間的對戰對手。

同時,爲了加快進度,不耽誤大家吃肉喝酒。

王莽實行的比賽規則就是一輪淘汰制,只要輸了一次就等於是直接輸了,只有贏到最後的一支小隊纔有資格獲得王莽的佩劍賞賜。

面對如此激烈的比賽方式,被抽出來的這十六支小隊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戰意。

王莽和馬仲等人作爲觀戰者,在一同在校場的高臺之上看着這一場場正在激烈進行着的比賽。

王莽對着馬仲笑道:“汝可有看好之隊?”

馬仲回道:“卑下以爲嚴司馬所帶之隊必勝。”

王莽好奇問道:“何以見得?”

馬仲道:“嚴司馬乃我羽林健將,必然勝利。”

聽到馬仲如此回答,王莽直接就笑了,“汝還真是胳膊肘不向外拐。”

馬仲嘿嘿一笑,顯然他是真看好嚴尤,同時又希望羽林營可以最後獲勝。

王莽看着場上和嚴尤對戰的越騎司馬箕閎,兩人在場上各自兇悍,帶領着各自的隊友,拼盡全力,互不相讓的爭奪着場上的那顆蹴鞠之球。

雙方對戰起來手腳並用,在王莽的認知之中,這明明應該是一場只用腳踢的足球運動,愣是被打成一場由足球,排球,橄欖球集合而成的劇烈對抗運動。

看到如此不講“規則”的玩法,王莽都在想要不要將後世的足球運動規則引入一番。

但經過了一番思考之後,王莽還是否定這個想法。

後世的足球運動雖然也很激烈,但限制頗多,且後世的足球運動員都是專職的運動員,並不用參加生死懸於一線的戰場廝殺。

而眼下這些四營將士們,他們是有機會上戰場之上進行真正的生死廝殺,若是用了後世的規矩束縛住了他們戰鬥的思維,這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所以,還是保持着這種相對原始野蠻的運動玩法,才能更大限度的刺激着他們實現各種高超難度的配合,贏得最後的勝利。

一場激烈無比的比賽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最後的贏家還真如馬仲所言,是嚴尤之隊更勝一籌,贏了箕閎之隊,完成了十六進八的比賽。

看到嚴尤獲勝,馬仲也激動的忍不住叫了一聲彩。

王莽則是微笑以對。

畢竟王莽不是一營之校尉,而是四營校尉,所以,不管是在表面上,還是在其他方面,王莽必須一碗水端平,不能讓這四營之中的將士認爲自己是厚此薄彼的一家校尉。

王莽一邊看着場上繼續進行着的比賽,一邊問道:“宣平裡新宅習慣否?”

自王莽送了馬仲這座宣平裡中的宅子之後,馬仲便就一直懷着既忐忑又欣喜的心情,直至前兩天時,馬仲才舉家搬進了這座新宅之中。

現在聽到王莽問他住的習慣不習慣時,馬仲的心情頓時也激動了起來。

馬仲立刻回道:“多謝將軍厚愛,卑下一切都還習慣。”

王莽嗯了一聲,“習慣就好。吾喜幼稚之孩縈繞於旁,汝平時無事之時,可帶汝家幼子來吾家中玩樂。若有其他短缺之物亦可告吾。”

王莽可是一直都在惦記着馬仲的小兒子馬援。

雖不知道以後的馬援會在自己手上也成長爲一代名將,但王莽還是不能放心這位未來大將溜達到秀兒那邊給自己添堵。

所以,王莽必須要提前將馬援收入彀中,甚至可以的話,王莽都可以直接認馬援爲乾兒子的。

不過一想到做漢時之人的乾爹,王莽也不由脖頸發涼。

畢竟,在東漢末年曾出現過一位專捅義父的一時名將。

所以,在王莽心中,他對義父這個身份還是有點膩歪的,他還是比較喜歡做曹操。

曹操纔是王莽此生的終極追求。

就在王莽想着怎麼做曹操之時,八進四的比賽也結束了。

而且,這餘下的四支隊伍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一營一支。

看着這最後四支隊伍的比賽,王莽此刻也不由的收回思緒,好好觀戰了。

嚴尤依然活躍於賽場之上,這一次他抽中的對手是屯騎司馬衛言所帶之隊。

屯騎營的實力可不容小覷,此營是重甲騎兵之營,平時的訓練也都是負重訓練。

在身體素質的對抗上,屯騎營還是很有優勢的,他們的隊友就像是一個個人形坦克一樣,橫衝直撞,一點都不擔心兩敗俱傷。

所以,面對這樣的強勢對手,嚴尤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認真。

畢竟, 過了這一場之後就可以進入到決賽之中。若是在這一場比賽之中飲恨,那就太虧了。

所以,嚴尤依然還是嚴陣以待,帶着自己隊友嚴絲合縫的阻擋着衛言一方的進攻。

衛言見到嚴尤放棄了他最擅長的進攻,轉而以防守的姿態的比賽時,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此戰必勝矣!

這是衛言心中的無敵信念。

所以,在對戰嚴尤之時,衛言一如既往發揮着屯騎營的力量優勢,猛烈的朝着嚴尤的進攻而去。

面對衛言如此蠻橫的打法,嚴尤知道自己想要獲勝就必須閃躲開衛言一方的橫衝直撞。

但是,躲的太狠就會失去贏的機會。

這讓嚴尤一時之間也就陷入到兩難境地。

王莽看着嚴尤,又看着衛言。

當他看到衛言和嚴尤對壘之時,說實話王莽是很意外的。

因爲,衛言此人在王莽所熟知的歷史之上是從未出現的。現在他不僅出現在王莽的眼前,而且還有了和嚴尤一較高下的機會。

這不得不讓王莽對其重視幾分,王莽也想看看這位歷史上未曾留名的屯騎司馬衛言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第99章 大漢奇觀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第67章 散發着聖光的鈔能力者第12章 殺心!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8章 莽子的軍中威望第115章 大典現狀第61章 戰略窗口第54章 莽子的規則第19章 遊標卡尺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99章 大漢奇觀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4章 又遇意外第29章 攻略開始(感謝CreepZZ123大…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34章 漢之驕傲,永恆於世!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117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81章 納采之禮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44章 危險的好奇心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27章 “天賜”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17章 莽子的茶藝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92章 談情說愛的莽子第21章 莽子自信第22章 俺也一樣第23章 高級陪玩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第64章 何謂“逐捕”?第87章 婕妤莫怕第21章 莽子自信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28章 莽子的金手指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64章 何謂“逐捕”?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101章 世人皆看錯我王莽第53章 新聞聯播裡的情景再現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7章 校場點兵!第117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0章 分析敵態第86章 趙合德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5章 漢家的小野馬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12章 殺心!第116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3章 初至梓潼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5章 哀歌夫人第51章 富貴必不缺汝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112章 男人豈能腎虛?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101章 世人皆看錯我王莽第5章 哀歌夫人第3章 初至梓潼第42章 聖明無過天子第33章 收買人心(感謝GreepZZY123…第3章 初至梓潼第63章 刑徒將軍申屠聖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58章 潁川之亂第99章 大漢奇觀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7章 憂愁的小許皇后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44章 危險的好奇心第4章 又遇意外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85章 女扮男裝的病嬌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8章 莽子的造紙術!(感謝墨水云溪大佬的打賞)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
第99章 大漢奇觀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第67章 散發着聖光的鈔能力者第12章 殺心!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8章 莽子的軍中威望第115章 大典現狀第61章 戰略窗口第54章 莽子的規則第19章 遊標卡尺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99章 大漢奇觀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4章 又遇意外第29章 攻略開始(感謝CreepZZ123大…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34章 漢之驕傲,永恆於世!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117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81章 納采之禮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44章 危險的好奇心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27章 “天賜”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17章 莽子的茶藝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92章 談情說愛的莽子第21章 莽子自信第22章 俺也一樣第23章 高級陪玩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第64章 何謂“逐捕”?第87章 婕妤莫怕第21章 莽子自信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28章 莽子的金手指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64章 何謂“逐捕”?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101章 世人皆看錯我王莽第53章 新聞聯播裡的情景再現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7章 校場點兵!第117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0章 分析敵態第86章 趙合德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5章 漢家的小野馬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12章 殺心!第116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3章 初至梓潼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5章 哀歌夫人第51章 富貴必不缺汝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112章 男人豈能腎虛?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101章 世人皆看錯我王莽第5章 哀歌夫人第3章 初至梓潼第42章 聖明無過天子第33章 收買人心(感謝GreepZZY123…第3章 初至梓潼第63章 刑徒將軍申屠聖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58章 潁川之亂第99章 大漢奇觀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7章 憂愁的小許皇后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122章 只是茶湯還不夠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44章 危險的好奇心第4章 又遇意外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85章 女扮男裝的病嬌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8章 莽子的造紙術!(感謝墨水云溪大佬的打賞)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