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

夏風習習吹動樹梢,青翠的葉子在風中輕輕的搖曳着,舒展着自己新發的身體,顯得無比的歡快自由。

王莽守衛在祝融殿前再也未像之前剛至北宮之時的好奇。

現在的王莽已經不再利用職務的便利在北宮之中游覽散步。

現在的他就安安分分的守在了祝融殿內的範圍之中。

而王莽之所以會這麼安分的原因,也並不是自己不好奇北宮了。

而是因爲這幾天的氣溫回升的實在是太快了。

一身甲冑裝束的王莽根本就不敢繼續來回走動,免得將自己熱的一身膩汗,又無法及時處理。

所以,現在的王莽就老老實實的站在祝融殿旁的一處自然風道處,吹拂着來自南天的舒爽夏風。

王莽擡着手壓低着視線,小心翼翼的看着遮蔽着鬱鬱蔥蔥樹葉之後的明媚太陽。

王莽感嘆一聲:“皇后至誠,夏日之陽已然剛烈。”

這聲感嘆之聲其實也是王莽故意的,他就是想讓周邊的人都聽到這句話,從而強化一番小許皇后祝融殿祭祀火正之神的功勞。

王莽周邊不遠處的侍衛和宮人們聽到王莽的嘆息之後,他們也都深以爲然,畢竟這幾天的溫度確實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回升。

雖然,現在還無夏蟬破土而鳴,但衆人也都明白只需一場夏雨驚雷驟起,藏在地下的蟬蟲就會破土而出,然後蛻蛹成化羽,趴在樹梢枝頭,陣陣嘶鳴,提醒着伏天的到來。

小許皇后虔誠的跪坐在火正之殿的蒲團之上,這幾天的祈禱,也讓小許皇后的心境寧靜了不少。

這段時間她漸漸地沐浴更衣,虔誠祭祀,好像與世隔絕一般。但她的心卻不似之前在椒房殿之中那般空虛寂寞。

可能這就是一種寄託吧。

當然具體是什麼,也只有小許皇后自己能夠想的明白。

至於在殿外守衛的王莽,其實這幾天的時間他早就心慌的發毛了。

一次性在一個地方呆這麼久不讓離開,對於穿越之後的王莽而言,這還是頭一次。

這不禁讓王莽有了一種上寄宿學校的感覺。

不過比起寄宿學校,這裡還是挺自由的。

王莽吹着風道里的風,看着天上飄出的白色團雲,感覺自然之美煞是美麗。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稍有觀氣經驗的宮人,他在看到這片突然出現的雲朵之後,他對着王莽拜道:“將軍,今夜可能會有雷雨。”

王莽聽到這位宮人的話後,不由回頭訝然的看着這位宮人。

這位宮人正是北宮之中的祭祀宮人,有點類似祭祀師父的味道。

不過,在漢時也沒有一個被朝廷真正認可的宗教團體,所以,這些代替皇家侍奉神明的祭祀,說白了也就是一種吃官家飯的奴僕罷了。

真正掌握這個時代神秘解釋的人,其實就是太史令以及那些儒生們。

這個時代的儒生與後世的儒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他們不僅掌握着某些儒家經典的獨家解釋權和傳承權,而且,還兼顧了黃老之學天命解釋。

在他們的籠統統一之下,儒家學閥雖然林立衆多,但其目標都是一致的。

他們想利用儒學強化自己的地位,並驅逐其他學派在朝廷之中的影響之力。

所以,自從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儒家天命之學概念之後。

很多儒家學派也都跟進了這種天命學說。

也正是因此,漢代的儒生們纔會動不動的將天命掛在嘴邊pUA皇帝,以換取更大的政治回報。

而皇漢時的皇帝們,除了那些少年英武之君外,剩下的嗣位之君幾乎也都是深受儒家學風薰陶的。

所以,在他們即位之後,只要天上出了現在還解釋不了的日食月食異象,以及地上發生了洪水,乾旱,地震,蝗災,瘟疫等。

他們都會將這些災異冠以“天命”之說對帝王進行道德規勸。

當然,一開始的時候這種道德規勸也都是好的,幾乎也都是側重在要求皇帝敬天愛民,養德修身之上。

後來,漸漸的也就變味了,這些掌握了“天命”解釋權的儒生們也知道老生常談的話題沒有什麼新意的。

所以,慢慢的他們的版本就升級了。

開始用這些“災異”去恐嚇君主“天命已衰”!

這下子一搞皇帝的心態自然也就被他們搞崩了,爲了繼續維繫“天命”,那麼作爲皇帝自然是要施恩天下,以此來向老天展示自己崇敬天命的真誠。

可是這些所謂的施恩行爲,其實就是和後世發生經濟危機之後,政府刺激經濟的套路是一致的。

都是進行大撒幣形式的救市,但是這些被撒出去的利益,最後也都會被寡頭們分掉,真正需要這些錢來改善現狀的底層百姓們卻毛都得不到一根。

而且,隨着這種大撒幣行爲次數過多之後,兩極分化就會越來越嚴重,本來就困苦的底層百姓也會因爲這種沒有節制的大撒幣行爲使得手上僅有的財富更加縮水貶值。

最後,所有的財富也都會集中到了寥寥無幾的寡頭鉅富手中。

可以說,漢帝們因爲“天命”衰弱所做出的所有妥協和努力,到最後除了加速王朝的崩潰之外,別無益處。

可惜因爲時代的侷限,不會有幾個人能高屋建瓴的站在高處看出這個世界的本質,他們只能進行着短期補救,以祈求長期的有效。

但是這根本不可能!

王莽雖然心裡也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也不能去告訴劉驁。

因爲即便是王莽告訴了劉驁,劉驁也不會相信。

畢竟,劉驁及劉驁的老爹等,他們從小接觸的價值觀就是“天命”,這時候王莽去告訴他,這個世上可能不存在天命。

這不就等於是挑戰整個時代的秩序嗎?

而且,以王莽現在的小身板,他還沒有資格挑戰。

所以,王莽也只能隨着大流,享受着時代紅利就行了。

王莽看着剛剛觀氣的宮人,訝然道:“何以見得?”

觀氣的宮人回道:“此云云體濃厚龐大,雲底混亂,顏色陰暗,呈蘑菇之狀。縱眼望去高聳如山,不可知其幾千裡也。若在再有變換,雲色暗沉,閃電隱現,則必有大雨!”

王莽聽着這位宮人的解釋之後,他也不由好奇的伸頭又看了一下天邊之上那朵無比巨大的白雲。

這朵當真是高聳如山,崩騰萬千,如蒼天威壓一般莫測難明。

隱然之間,確是能看到此雲在變化之中似有一些別於一般之雲的感覺。

王莽說道:“若真如此,應做好準備,以待風雨突至。”

王莽其實也是相信這位觀氣宮人所言之語。

畢竟,觀氣之道並不只是玄之又玄的命理之辭。更多的時候就是對天氣的直觀預測。

雖然,準確率有點感人,但不能否認了這類學問的能力。

王莽小時候也是跟隨爺爺在鄉間地頭長大的。

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能有一臺黑白小電視的家庭都不多見的,所以,有時候在看天氣預報的時候,很多時候都不會太及時的。

所以,一些老農民們在種地收糧時,都會根據自己的一些判斷,來感覺接下來的天氣變化。

所以,王莽對這位觀氣之人的話還是能信上幾分了。

趁着此刻天氣晴朗,風吹涼爽,王莽便開始命令侍衛們準備避雨之物。

就在王莽剛剛下令之後沒多久,吹着夏風陡然變大,天上那朵遮天蔽日的巨大白雲也開始變化形態,由白轉暗,隱喻之間還能看到雲體之中有閃電之光。

見此情況,哪怕是個傻子也能看出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即將而至。

王莽催促道:“快快動作,不要拖延。”

可惜,這陣暴風雨的速度還是比王莽預想的要快,要猛烈。

還未等王莽命人做好遮風避雨的準備之時,天際之上就扯出了一道宛如可以撕裂天空的巨閃!

接着一聲震耳欲聾的驚雷陡然而至。

那霹靂之聲,直懾心靈。

即便是王莽這樣的穿越者在聽到這聲驚雷之後,心間都不由生出敬畏恐懼之情。

由此可見,在場的其他人的心境更是如何了。

如豆一般的暴雨傾盆而下,噼裡啪啦的隨着巨風衝擊着滿是熱氣的大地。

王莽見此狀況,立刻大聲道:“準備避雨!”

當然王莽這一聲並不是爲這些侍衛們喊得,而是爲小許皇后喊得。

小許皇后還在祝融殿中誠心祝禱,這突然而至的風雨,轉瞬之間就突破了祝融殿的大門朝着殿內襲擊而去。

一瞬間之間,殿內燈火急轉,順風而逝,原來還嫋嫋的薰香之煙,此刻在這風雨之中也變的毫無蹤跡。

狂風夾着暴雨,奮力的吹動着祝融殿內的帷幔,一時之間這些風動的帷幔在殿內亂舞。

恍惚之中殿內壁畫中的祝融之神好像也像是活了一般,在風雨的吹動之中顯得靈動起來。

但是,這時候卻無人關注到殿內壁畫之上的變化。

此刻,王莽帶着衆侍衛,已經冒着風雨衝了過來,王莽撐着避雨的巨布,擋在殿門口處,其他的侍衛們則都奮力的拉扯着巨布,努力的擋住外面的風雨繼續侵襲殿內。

王莽此刻一身的雨水,他大聲的喊着:“用門板!”

這巨布雖大,但質量遠不如後世的帆布結實。

所以,想用這塊巨布就遮擋着外面的風雨不向祝融殿內襲來,幾乎是不可能。

侍衛聽到王莽的大喊之後,立刻就抽取一旁的門板過來,頂在在巨布之外。

接着隨着幾塊門板的頂上,外面的風雨也終於被頂在殿門之外,雖然還有一些地頭透風漏雨,但已經沒有一開始的激烈瘋狂了。

王莽這時候也終於鬆了口氣,將撐着巨布的手從上面放了下來。

此刻,王莽才陡然發現只有他一身站在殿中,其他人都被巨布和木板擋在了殿外。

王莽回頭看着已經被風雨淋透,驚魂未定的小許皇后連忙一拜:“臣護駕來遲,請殿下責備。”

小許皇后聽到王莽的聲音之後,正要說話之時,一聲炸雷再次響起,小許皇后嚇的身體一抖,差點尖叫出聲。

王莽見此情況,也來不及多想,直接過去一把攬住小許皇后緊張的身體,安慰說道:“殿下勿怕!”

小許皇后這時候也正在驚雷的恐懼之中,也未察覺到王莽對她的孟浪行爲。

此刻,小許皇后在王莽懷裡躲着,也感覺安穩不少。

她從小就懼怕驚雷,沒想到這次的驚雷之聲居然如此之大,更是讓小許皇后一時之間不知所措,不知該躲在哪裡。

萬幸這個時候王莽出現了,他的出現就像是給漂泊在風雨之中的小許皇后帶去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所以,在這聲驚雷突至之時,王莽的出現真的是及時之至。

尤其是王莽剛剛在看到已經驚慌失神的小許皇后的動作,更是神來一筆,直接就安定住了小許皇后驚恐的心。

“殿下莫怕。只是一聲驚雷而已。”

王莽安慰着小許皇后。

小許皇后不知所措的趴在王莽的懷裡,也聽話的點着頭,但眼中還是有藏不住驚慌。

可見,這聲驚雷的威力有多大!

安撫了小許皇后之後,王莽舒了口氣。

此刻的他突然驚醒過來,他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抱着的小許皇后!

這特麼又算什麼事?

王莽心裡頓時慌亂的一比。

小許皇后可不同趙飛燕,是不能褻瀆的。

就在王莽心慌不知所措之時,他低頭又看了一眼小許皇后。

這一看可不得了了。

小許皇后身上的素紗單衣已經被雨水浸透,隱喻之間的細膩,王莽更是肉眼可見。

尤其是小許皇后抱在他懷裡的位置!

這絕不是趙飛燕可以比擬的!

趙飛燕雖然但是她還是太瘦了。

所以,在感覺上趙飛燕頂多就是。

小許皇后給王莽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王莽感覺。

由此可見,!

但是,此刻此刻的王莽哪還有心思。

現在王莽慌張的是,他該如何解釋。

否則萬一小許皇后翻臉了,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王莽僵持着身體也不敢動靜。

外面的風雨依然還是繼續着,但雷聲卻開始漸行漸遠,變得沉悶起來。

小許皇后隨着驚雷的遠去,也逐漸回神。

當她回神的瞬間,感覺到自己在一個陌生男人懷裡之時,小許皇后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驚慌。

這輩子除了劉驁之外,她還未曾讓第二個男人觸碰過她的身體。

可是現在自己卻如此緊密的抱在一個男人懷中,這種驚恐,這種感覺讓小許皇后頓時不知所措起來。

王莽也感受到了小許皇后的動作,他也立刻反應過來,然後直接鬆開小許皇后,退後三步,對着小許皇后低頭深拜:“臣孟浪至極,還請殿下責罰!”

小許皇后驚魂未定的看着深深低拜的王莽,又聽着王莽請罪的聲音,小許皇后眼中的淚光不爭氣打轉着。

她也知道這非王莽故意而已,但是剛剛的事情還是讓她難以釋懷。

在小許皇后的心中,她的心,她的身體,她的一切都應該是劉驁的。

可是就在剛剛,她卻抱在了另一個男人的懷裡,這讓小許皇后懊惱難過。

王莽深深的低拜着,久久沒有聽到小許皇后的迴應,他的心中也是忐忑。

畢竟,他也吃不準小許皇后此時此刻心中會做出感想。

萬一,她翻臉不認人,直接做出玉石俱焚的衝動之行,自己不就跟着慘了?

糾結了良久之後的王莽終於忍不住又說道:“殿下,剛剛之事乃是事急從權之舉。臣絕無冒犯之意。還請殿下明鑑。”

小許皇后又聽着王莽的聲音,她強忍着淚水,深吸了一口氣道:“本宮懂得,常侍免禮。”

王莽聽到小許皇后的回答之後,心中的巨石也終於放下了。

王莽暗暗舒了口氣,然後又拜起身。

可剛一起身,王莽就看到了小許皇后被風雨溼透的樣子。

王莽一下子就飽覽了小許皇后欲遮還休的曼妙之美。

看到如此風光之後,王莽又連忙低頭,恨不給再給自己一巴掌,怎麼就擡頭了呢?

這是外臣能看的嗎?

這時候王莽也忍不住在心中瘋狂吐槽起素紗單衣了。

素紗單衣幹嘛要做的這麼薄,這麼透!

雖然穿了很多件之後也看不清楚,但是這一溼透不就全明瞭了嗎?

而且,小許皇后所穿的素紗單衣還都是白色的,這種顏色更是透明。

所以,王莽這會是真後悔自己長了兩隻眼!

小許皇后看到王莽站起之後又連忙低頭的樣子,她也瞬間醒悟。

小許皇后看着自己身體已經溼透了的素紗單衣,雙頰之上瞬間紅如血滴,實在是太羞澀了。

王莽低頭說道:“殿下,殿內應有通風之口,請殿下至通風口處,略微風乾衣物,以免風寒。”

小許皇后聽到王莽的建議之後,立刻就動了起來。

此時此刻哪怕王莽低着頭,她也感受無比的彆扭,似乎兩隻手都不知道該擋在哪裡。

最後,小許皇后也確實找到一處通風之口,她不安的站在風口處,焦急的等着外面的風吹着自己身上的素紗單衣。

同時也謹慎的回看着王莽,擔心王莽的目光又向她投來。

可是等她真的回看王莽之時,發現王莽一直都在低着頭沒有起身時,小許皇后的心中也不禁安寧了下來。

同時她也忍不住多看了王莽兩眼。

她感覺王莽好像還是挺好的,是一個正人君子。

風慢慢的吹,時間慢慢的過。

外面的風雨聲不知在何時也停了下來,只留下淅淅瀝瀝屋檐的滴水之聲。

王莽感受到風停雨停之後,他心中緊張更甚。

因爲這時候王莽最擔心就是小許皇后現在的狀態,萬一她還是溼透着的模樣,這可就說不清了。

懷着緊張的心情,王莽小心的偷瞄了小許皇后一眼。

而也正是這一眼,小許皇后也恰好回頭捕捉到。

王莽心中一驚,小許皇后心中更是一驚。

但在驚過之後,王莽心神大定,小許皇后身上的素紗單衣已經沒有那麼透了,已經看不清裡面的情況了。

面對這樣的變化,王莽心中是既驚喜,又帶了一點點莫名的失望。

王莽又拜道:“殿下,外面風雨已住,還請殿下示下。”

王莽的聲音頓時也將正在胡思亂想的小許皇后拉回了現實。

小許皇后也低頭看了一下自己的情況,她好像突然也明白了王莽剛剛那一眼的意思。

這不禁讓小許皇后心中泛起了一絲莫名的失落。

同時,小許皇后也收拾好了心態,她淡淡回道:“多謝常侍捨身擋雨,本宮無恙也,可以撤去殿前避雨之物。”

王莽聽到小許皇后的迴應之後,立刻動作起來,直接去推殿門前擋住的巨布和木板。

外面的侍衛看到這個動作之後,也連忙動作,在外面幫忙撤開巨布和木板等物。

待到巨布和木板撤開之後,王莽出現在衆人眼前。

小許皇后此刻也從殿內出來,她高冷雍容的氣質直接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低頭下拜。

王莽在小許皇后又拜道:“臣等有誤,使殿下受驚,還請殿下責罰。”

王莽的主動請罪之聲,也使得在場的所有侍衛和宮人也齊聲請罪,“臣等(奴婢)護駕不利,請殿下責罰。”

小許皇后沒有責罰衆人的意思,她淡淡回道:“天有不測風雲,非爾等之罪也。爾等頂風冒雨護駕之行,本宮亦親眼所見。且夏雨驚雷又是火正之神恩典,如此恩典在前,本宮豈會怪罪爾等?”

小許皇后的話,頓時讓在場之人都安心不少。

畢竟,這場風雨實在是太突然了,萬一驚擾到了小許皇后禮敬神明的心情,她肯定是會怪罪諸人的。

萬幸,小許皇后認爲此雨正是火正之神的恩典,所以,這場護駕不利的重石也不由從衆人心頭消失。

王莽站在小許皇后身後,又跟着說道:“衆人聽令,即刻吩咐膳官准備薑湯服飲,勿使風寒入體。”

王莽這個時候還在關心大家不要感冒,這句話一出頓時也讓在場侍衛宮人們感動不已。

同時王莽又對小許皇后一拜:“還請殿下珍重貴體,命寺人準備湯浴驅寒。”

小許皇后輕輕點頭,然後一旁的寺人就動了起來,去爲小許皇后準備驅寒湯浴。

王莽看着離開的小許皇后心中也不由輕鬆不少。

這時候王莽又對着衆人說道:“爾等護駕有功,當有重賞。待爾等更換乾衣之後,服過薑湯之後,可至本將處領賞。”

王莽還不忘給這些侍衛和宮人們賞賜,畢竟這次王莽也帶了好幾塊麟趾金,爲的就是結束任務之後賞賜這些侍衛和宮人的。

現在,又趕上了這場風雨護駕,王莽索性也就順水推舟,直接賞賜衆人,免得大家淋了一場雨之後心中不爽。

衆人聽到王莽的賞賜之言後,臉上都露出了激動笑容,再次拜謝王莽。

王莽也呵呵一笑,回拜一下,然後也去更換自己身上的衣物了。

他身上的衣物和甲冑和外面的侍衛宮人們的一樣,都是滴着水。

如此悽溼的衣服豈能一直穿在身上?

要知道此時此刻的大漢朝可是沒有抗生素布洛芬可用的,萬一真的受寒發燒了,這可不是一場小病的。

弄不好是會出人命的!

所以,對待這種情況,必須要認真對待起來,否則後果很嚴重。

一場雷雨之後,天氣果然又炙熱了幾分。

原來還沒出現的夏蟬鳴叫之聲,在這場風雨之後,也漸漸地稀疏可聞。

熱情似火的夏天終於在小許皇后的虔誠祝禱之中來臨了。

七天的北宮護衛任務,也終於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雷雨之後的一天後畫了圓滿的句號。

王莽也終於從北宮解放,可以回家美滋滋享受休沐了。

回到自己府中上的王莽也終於愜意了起來,沒有再穿着北宮護駕之時所穿的甲冑。

現在的王莽也是貴氣十足,穿了大約二十多層的素紗單衣,享受着大漢朝頂級貴族的豪奢!

休沐的王莽自然也不會就這麼浪費大好時光。

這個時候王莽也終於有時間約着班殊一起去昆明池遊玩賞光了。

王莽命着下人去給班殊送去了邀約之信。

在班殊收到王莽的要求之後,她的心中頓時像是被抹了蜜一樣的甜蜜。

她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王莽了。

現在突然收到王莽的邀約,班殊的心兒都不由得跟着這封信飛走了。

就在王莽邀約之信剛剛送去沒多久,到了第二日時王莽就在已經約到了班殊。

數日不見的班殊還是那麼的可人。

班殊依然還是一襲紅衣,站在約定好的地方等着王莽。

王莽見到班殊之後,他的心情就像是天空之中的太陽一樣明媚了起來。

“殊兒。”

這個稱呼是王莽和班殊更進一步的體現。

在班殊聽到王莽的呼喚之後,她驀然回首看着王莽到來的方向,臉上也頓時綻放出了幸福笑容。

待到王莽走近之後,班殊輕輕萬福,輕聲喊了一句,“郎君。”

王莽聽着班殊的聲音,又看着班殊美麗可人的容顏,心情好到了極致。

王莽主動拉住班殊的手,說道:“今日隨吾一起至昆明池可好?”

班殊輕輕點頭,“妾都聽郎君安排。”

王莽看着這麼乖巧聽話的班殊,情不自禁將其又拉進懷中。

兩人輕輕依偎片刻之後,便就離開了此處,乘上了馬車朝着王莽所說的昆明池而去。

昆明池距離長安城不算太遠,僅僅半個時辰的光景,王莽和班殊就已經看到了昆明池的瀲灩風光。

此刻的昆明池上已經有輕舟飄蕩,遊覽盛景。

一看就是長安城中的富貴人家。

不過,王莽和班殊之所行並非只是前來泛舟。

劉驁可是很大方的賜給了王莽和班殊一座昆明池畔的別院。

所以,王莽和班殊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這處名爲菡萏別院的度假勝地。

馬車沿着昆明池旁的碎石車道輕快的朝着菡萏別院而去。

到了此處之後,王莽就忍不住掀開車簾看着大漢之時的昆明池盛景。

這裡風景果然與衆不同,昆明池水面巨大,水面之上湛藍如洗的青天之上白雲飄飄,從車簾初遠眺而去無盡的風光依着遠處的黛色青山,這一幕簡直如詩如畫,使人不僅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王莽見此美景由衷道:“當是絕倫!”

班殊也隨着王莽的目光看着外面的風光,她也很認可王莽的評價。

等到馬車悠悠的到了菡萏別院之後,眼前的美景更是美不勝收!

菡萏者,芙蓉也。

菡萏別院就在昆明池畔一角的荷花無窮之地。

看着滿眼的青翠荷葉,以及這片荷葉之中點綴着了的粉色荷花,王莽不由不禁一嘆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班殊聽到王莽感嘆的這句詩言之後,眼睛一亮。

這兩句詩實在是太應景了。

不過班殊也很好奇王莽爲什麼喜歡做七言詩。

要知道現在流行的詩詞也都是四言或五言的。

像這種七言之詩,好像迄今爲止就只有王莽一人能作。

班殊對着王莽問道:“郎君此詩下闕何言?”

王莽聽到班殊如此一問, 頓時也尷尬一笑,他剛剛感慨的這兩句就已經是下闕了,至於上闕,王莽此刻也想不起了。

所以,王莽就對着班殊笑道:“有感而發,只此兩句。”

班殊頓感可惜,不過很快班殊也不再糾結此詩了。

畢竟班殊自己也是一位才情卓着的女子,她也清楚有些詩言文章就是偶然而發,無法強求。

所以,班殊自然也就只是感慨一聲,“郎君詩才橫溢,若能有下闕,則完美矣。”

王莽莞爾一笑,“今日無補,來日說不定便可補上。”

然後王莽又對着班殊問道:“此處風景如何?”

班殊道:“甚美。”

王莽笑道:“此處便是天子贈與你我二人的成聘賀禮。”

班殊聞言,俏臉一紅,煞是好看。

看着班殊如此俏麗的模樣,王莽又道:“夫人,可隨吾進院一覽?”

班殊紅着臉,小聲回道:“妾還未過門。”

王莽呵呵一笑:“早晚的事。”

說罷之後,王莽直接拉住班殊的小手就進了菡萏別院之中,到了院中之後,映入眼簾之中的景色更是美輪美奐。

菡萏別院不僅是臨水而建,就連院中的亭臺樓閣也都在荷花池上建造着。

走在院中的廊回慢折的臨水木棧上,兩邊的荷葉荷花都能觸手可及,顯得無比美好。

第30章 整頓羽林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70章 小許皇后(週三上架)第13章 接班人培養計劃第41章 劉郎,妾有一妹第31章 抄襲曹老闆的名場面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55章 莽子的天才人設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55章 莽子的天才人設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66章 愛交朋友的莽子第1章 鬨堂大孝第20章 全靠襯托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41章 劉郎,妾有一妹第66章 愛交朋友的莽子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54章 莽子的規則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6章 天才!第37章 校場點兵!第92章 談情說愛的莽子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61章 戰略窗口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65章 名將王莽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58章 潁川之亂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14章 莽子的去處第107章 王巨君身傳八法,趙婕妤怨飲茶湯第67章 散發着聖光的鈔能力者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7章 校場點兵!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章 真大師第46章 我想摸摸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85章 女扮男裝的病嬌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58章 潁川之亂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1章 蜀道難第93章 納徵之禮第116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47章 大撒幣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18章 失算了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2章 一句臥槽走天下!第45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107章 涉江採芙蓉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74章 漢代的一號文件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64章 何謂“逐捕”?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109章 王家驚險度難關 婕妤又現新屬性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37章 校場點兵!第82章 驕傲的陳湯第102章 背鍋俠小許皇后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58章 潁川之亂第59章 大漢將軍就是莽!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61章 戰略窗口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109章 王家驚險度難關 婕妤又現新屬性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21章 莽子自信第86章 趙合德第4章 送你一套房!第119章 莽子的班底第50章 再送房產!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121章 婕妤,吾來奉茶第70章 小許皇后(週三上架)
第30章 整頓羽林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70章 小許皇后(週三上架)第13章 接班人培養計劃第41章 劉郎,妾有一妹第31章 抄襲曹老闆的名場面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55章 莽子的天才人設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55章 莽子的天才人設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66章 愛交朋友的莽子第1章 鬨堂大孝第20章 全靠襯托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41章 劉郎,妾有一妹第66章 愛交朋友的莽子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54章 莽子的規則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6章 天才!第37章 校場點兵!第92章 談情說愛的莽子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61章 戰略窗口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65章 名將王莽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58章 潁川之亂第57章 莽子的新鄰居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14章 莽子的去處第107章 王巨君身傳八法,趙婕妤怨飲茶湯第67章 散發着聖光的鈔能力者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37章 校場點兵!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7章 真大師第46章 我想摸摸第9章 老劉家的天賦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85章 女扮男裝的病嬌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58章 潁川之亂第96章 趙婕妤回府省親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1章 蜀道難第93章 納徵之禮第116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47章 大撒幣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18章 失算了第89章 婕妤,吾在此處名爲曹操第2章 一句臥槽走天下!第45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107章 涉江採芙蓉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4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74章 漢代的一號文件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64章 何謂“逐捕”?第49章 兵家的大智慧第109章 王家驚險度難關 婕妤又現新屬性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75章 月光中的莽子第37章 校場點兵!第82章 驕傲的陳湯第102章 背鍋俠小許皇后第69章 莽子的難處第97章 婕妤請自重第58章 潁川之亂第59章 大漢將軍就是莽!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61章 戰略窗口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109章 王家驚險度難關 婕妤又現新屬性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21章 莽子自信第86章 趙合德第4章 送你一套房!第119章 莽子的班底第50章 再送房產!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121章 婕妤,吾來奉茶第70章 小許皇后(週三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