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得目瞪口呆,有人就問:那現在五顆星都是誰啊?聖怪接着說:觀五星方位,可知西方靈山有一個,我們已經查清那個星下之人正是三隻眼,其已經如來教化,歸於佛門成仙了,那星一閃一閃在向驅星老人報喜。驅星老人很快會將星迴於原位,避免重蹈覆轍。正說着,就見那星漸漸恢復了常態,朝東方飛去。聖怪轉頭朝北方看去:北山有一個,那星下之人正是二哥大力牛王,我們的人得到的消息是二哥已經被困鎖魔鏡,除非鏡破,否則永世無法逃出。據說那鏡只有已經出世的箭仙和還沒有出世的二郎真君纔可以射破。大家想想,一個神仙怎麼會去救我們的人?那二郎真君也不知道是個什麼人物,看來二哥短時間內是無法出鏡了。
那三眼神經如來點化,下界爲自己這次魯莽行動去遭受一番人間苦難,後上天成爲了二郎神,由於與玉帝沾親,再加上其骨子裡的孤傲,更是目中無人,驕橫跋扈。又經菩薩點化,纔在托塔天王手下效力,聽其派遣。這些事都發生在短短几日內,可見那天界也急需要人才。
有個隨從問:那鏡子在哪裡呢?我們把他拿來也許可以找到破解的方法。聖怪道:那鏡子好像在一山洞中,據說裡面機關重重,而且以我們現在的法力,都會被鏡子收了去,躲都怕來不及,誰敢去?頓了頓,見無人說話,聖怪又開始接着說:第三個星下之人就是斬妖柱上的大哥長鬚怪叟,他一開始就被抓了,不知道爲什麼天界還要用一星看守。而且那星一直在閃,也不見驅星老人收,實在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還有一顆星在西南方向,派出去的人還沒有回來,不知道是誰可以引得一星,那星沒有閃爍就說明那人現在還沒有危險,不過我猜想天界一定派人前去了。而最後還有一顆星,當然就是你的了。說着,聖怪看了看石石。
石石擡頭看那顆星,亮的刺眼,這才明白爲什麼前幾日總有天兵暗地跟隨突襲。黑暗中許多眼睛用畏懼的眼神看着天上那顆賊亮賊亮的星,彷彿看着惡神的眼睛。
而這些星星,由於會帶來災難,而且耀眼的光芒從地球望去彷彿是星星的尾巴,成掃帚模樣,所以傳到人間被叫做了“掃帚星”。現在許多人喜歡用掃帚星罵那些給自己帶來災難的人,就是從這裡發源來的。
後世一個孩童指着天上的星星數着:一,二,三,四……,忽然見一星星飛逝而下,忙問身邊的爺爺:爺爺,爺爺,那個星星飛下來了。爺爺笑着:那就從頭再數吧!那個孩童又認真的數了起來:一,二,三,四……
這便是那個數星星的孩子,數到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但遺憾的是,他數了一輩子的星星,卻不知道他自己死後,也化作了一顆星星,掛在遙遙的天上,被後世更多數星星的孩子數着,更爲遺憾的是,跟他一樣數星星的孩子越來越多,卻再沒有一個能像他那樣數到全世界都知道。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所數的星星裡面,都有着怎樣的故事。
單說石石與三大護法率衆押着火神上天與仙神換取長鬚怪叟。本來李靖是同意換人的,但不知道後來聽信了誰的謠言,堅決不換。但又不知誰告訴了玉帝,玉帝降旨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他要火神平安無事。別人不知道,但玉帝很清楚,火神的職責是掌管三界之火,而五行缺一三界就會大亂。玉帝可不想放着太平日子不過,非要找被人罵的藉口。
李天王等人只好與石石等見面談判。他們要石石先放人,石石要他們先放人,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油子條笑着說:我等乃是上仙賢德之人,最是講究誠信二字,豈能失信於你們?如果大家都這樣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我看不如雙方各出一人押着人質走到中間換人後各回本隊。其他人都不得跟隨,大家以爲如何?雙方由於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照辦。
在斬妖柱不遠處大家停了下來,遠遠看到了被困着的長鬚怪叟,幾乎奄奄一息。太白金星親自押着長鬚怪叟慢慢朝制定的雙方中間走去,另一邊,迷迷女兒情一手抓着還迷迷糊糊的火神,一手拿着令人生畏的迷仙帕緩緩地向着太白金星走去。雙方的人都聚精會神的看着,手中的武器攥得緊緊的,生怕對方耍什麼花樣。
換人倒是很順利,看自己的人到了自己人的手中,大家才稍稍放了點心,盼着他們馬上走回本隊,祈禱別出什麼意外。可就在大家以爲可以鬆口氣的時候,石石猛然看到長鬚怪叟突然面目猙獰,張開巨大的血紅大口直咬向迷迷女兒情雪白的脖頸,而迷迷女兒情好像還沒有察覺,大家這時也都看到了,驚慌之下大喊不好,迷迷女兒情其實讓長鬚怪叟走到自己後面是有原因的,換人時他就已經發現長鬚怪叟舉止怪異,不像從前,當然,石石等人由於離的比較遠,沒有發現這一點。迷迷女兒情要看看對方有沒有給長鬚怪叟下什麼藥,如果長鬚怪叟神智混亂,必會在身後暗算自己,到時陰謀敗露,自己可以及時阻止他,萬一回到隊中再施威,怕傷到更多的人。而她心裡是一直小心防備着的。說時遲那時快,迷迷女兒情忽覺一股惡風直逼脖頸,就知道事情有變,忙低身縮頭,同時手中的迷仙帕向惡風撲來的方向頂了上去,就見長鬚怪叟頓時昏了過去,待大家看時,卻哪裡還有半點長鬚怪叟的影子,癱倒在地上的不過是一張獅子皮而已。發覺上當已經遲了,四周突然喊殺聲四起,衆妖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是神仙給石石上的第一堂課,讓石石明白了一個道理,不一定是真理,但一定比真理更實用:做人不能太誠實,做妖不能太厚道,做仙可以不仁道。再後來分別由佛祖、菩薩、唐僧又爲其上了第二課、第三課和結業課,這是後話,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