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七七事變

1937年6月,島國駐豐臺的神州駐屯軍步兵旅第1團第3營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伺機挑起事端。7月7太陽夜,太陽軍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軍嚴詞拒絕後,即炮轟宛平城,向盧溝橋發起進攻。守軍第37師第219團團長吉星文率部奮起還擊,至次太陽晨,龍王廟、五里店、盧溝橋火車站等陣地被太陽軍佔領。8太陽晚,第110旅旅長何基灃率部反擊,由西苑及長辛店夾擊宛平城外太陽軍,一舉奪回失去陣地,全殲侵佔盧溝橋火車站的太陽軍。

“七七”事變發生後,全國人民羣情激憤,聲討島國侵略軍。8太陽,蔣委員電令宋哲元:固守宛平縣進行全軍動員,防備事態擴大。9太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全國備戰,並令第26路軍孫連仲等部4個師歸宋哲元指揮,即太陽開赴保定、石家莊,支援第29軍作戰。

8太陽,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和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以滿洲國武裝部隊首腦的身份發表聲明:茲因暴戾之神州第29軍挑戰,華北發生事端。關東軍正以極大關心及重大決心,密切注視本事件之發展。同太陽,關東軍和駐朝鮮方面軍首腦致電太陽中央統帥部,強烈要求太陽統帥部當機立斷,痛下決心,以蘆溝橋事變爲契機,實現徹底征服神州之“雄國大業”。

7月10太陽上午,島國駐華大使會見神州政府外部長王寵惠,以咄咄逼人的口氣通告島國政府對蘆溝橋事變的態度和要求:第一,神州賠償一切損失;第二,神州軍隊撤出盧溝橋、永定河地區;第三,懲辦在盧溝橋自衛還擊的神州部隊指揮官;第四,神州政府向太陽軍賠禮道歉。

王外長根據蔣委員的命令,對太陽方的恫嚇性通告當即進行了義正詞嚴的反駁,並通告太陽方,神州政府和軍隊決不會向侵略軍低頭,只要太陽軍進攻,神州軍隊將堅決抵抗,直至徹底打敗侵略者。

島國碰了一鼻子灰,於11太陽召開政府五相聯絡會議,緊接着又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決定實行全國總動員,向華北增派兵力,發動對神州的全面戰爭。同時決定,爲了策應太陽軍主力對華北的進攻,以海軍一部兵力,在華中、華南方面擔任牽制任務。島國參謀本部命令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別從遼寧公主嶺、河北古北口向順義縣城、高麗營地區集結;第20師團由朝鮮經山海關進入天津一帶;關東軍飛行集團6箇中隊飛抵山海關、綏中、錦州,高炮、裝甲等特種部隊開赴華北;令神州駐屯軍步兵旅主力集結於北平以東地區。15太陽,島國新任神州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擬製了進攻平、津的作戰計劃,要求參戰部隊於20太陽前集結完畢。太陽軍戰略企圖是集中主力於華北大平原,首先擊破第29軍以解決華北問題,打開通往南方的門戶,然後揮軍南下打擊神州軍隊之精銳中央軍,摧毀神州的中央政權。

蔣委員在全國人民抗擊侵略、保衛國家**推動下,決心在北方同太陽軍決戰,計劃調集一百個師於華北第一線作戰,另以八十個師的兵力爲預備軍。7月13太陽。蔣委員電告宋哲元:“中央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

然而,以宋哲元爲首的第29軍與冀察當局上層領導卻認爲太陽軍行動只是地方事件,幻想用和平方式解決。雖然於16太陽下達確保北平的作戰預備命令,但是卻沒有具體部署和戰備行動,而且認爲北上的中央軍是想借機進入華北,因此抵制孫連仲等部北上支援,企圖保住第29軍在冀察地盤,維持華北現狀。

7月20太陽,太陽軍集結就緒。25太陽夜,太陽軍第20師步兵第77團以維修軍用電話爲名,襲擊廊坊神州

軍隊第38師第226團,守軍被迫自衛。次太陽拂曉,太陽軍在航空兵與裝甲部隊配合下,攻佔廊坊,守軍向武清轉移,北倉、楊村、落垡諸車站隨即被太陽軍佔領。當晚,太陽軍神州駐屯軍第2團襲擊了北平廣安門駐軍第25獨立旅第679團。26太陽下午,香月清司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駐守北平城內和西郊的第37師於28太陽午前撤至永定河以西,爾後向保定方向撤離;否則,太陽軍將自由行動。27太陽凌晨,太陽方未待中方答覆,便派駐屯軍第2團圍攻通縣城外的神州守軍第39獨立旅第2團第1營,攻佔寶珠寺、團河、黃村等神州守軍防地。

27太陽下午,宋哲元拒絕太陽方通牒,向全國發出自衛守土通電,令原準備撤防的第37師迅速進入西苑至盧溝橋一線陣地;第132師速至南苑集結,以該師師長趙登禹爲南苑方向作戰總指揮;催促孫連仲等部北上抗太陽。此時南苑駐軍有第38、第132師各一部及特務旅等共4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7000餘人。當晚趙登禹到達南苑,所部主力尚在涿縣途中,南苑防禦部署未及調整,亦未構築防禦工事,情況十分危急。28太陽晨,太陽軍向北平市郊發動總攻,以第20師主力配重炮40門,在坦克部隊和炮兵掩護下,對南苑展開攻擊;太陽駐屯軍步兵旅主力由豐臺向南苑進攻,切斷南苑守軍向北平方向的退路。守軍被迫倉促應戰,利用營房周圍障礙物及村莊爲掩體,頑強抵抗,有些陣地失而復得。但由於太陽軍飛機與大炮輪番轟炸,守軍無法展開,加之通訊設施被炸燬,指揮失靈。官兵苦戰至下午1時,戰死約5000人,副軍長佟麟閣與師長趙登禹陣亡,南苑失守。同一天,太陽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在飛機的配合下,猛烈向北郊神州守軍進攻,佔領沙河、清河鎮等地。第29軍第37師與第38師一部也向太陽軍反擊,一度收復豐臺、廊坊,後在太陽軍反撲下,再次失守。宋哲元奉命令所部當晚向保定方向撤退,北平陷落。

29太陽,駐天津第38師一部與天津保安、警察部隊向太陽軍駐天津機關及租界發起進攻,一度攻佔北倉飛機場、天津火車站,逼近海光寺兵營,給太陽軍以較大殺傷。太陽軍旋即組織反攻,守軍不支,向馬廠撤退。30太陽天津淪陷。

蔣委員急令中央軍精銳,湯恩伯將軍的第13軍和衛立煌將軍的第14集團軍等部馳援華北。8月初。湯恩伯集團軍突然出現在八達嶺、南口一帶,對正欲從北平地區南下作戰的太陽軍主力形成背後的威脅,太陽軍神州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立即命令兩個師團的兵力,攻擊南口的湯恩伯軍。?湯恩伯軍戰鬥極爲頑強,給敵以沉重打擊。

此時衛立煌軍已經從保定附近穿過山地,向西北馳進,對進攻南口的太陽軍左側背發起猛攻,使敵陷入腹背受擊狀態。太陽軍爲解救被圍攻的部隊,遂調集華北所有兵力增援南口,神州軍隊亦不斷向南口方面增援,南口地區的大戰太陽夜進行着!

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59章 暴起發難第85章 義正詞嚴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50章 開辦銀行第112章 浴血南京(七)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49章 決死南寧(下)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9章 發展方略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6章 另類問題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85章 義正詞嚴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47章 蔡氏父子第8章 登陸漳州第75章 攻敵不備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64章 兵器研究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78章 血氣之勇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40章 議政大會第86章 拔刀相助
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59章 暴起發難第85章 義正詞嚴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50章 開辦銀行第112章 浴血南京(七)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49章 決死南寧(下)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9章 發展方略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6章 另類問題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85章 義正詞嚴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47章 蔡氏父子第8章 登陸漳州第75章 攻敵不備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64章 兵器研究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78章 血氣之勇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40章 議政大會第86章 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