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半壁江山

國軍收復臺灣之後,立即用最快的度搶修、擴建竹、嘉義、高雄等幾個空軍基地,並派駐了五個中型轟炸機中隊和八個戰鬥機中隊,開始對衝繩島進行不間斷轟炸;基隆和高雄兩個港口也在全力整修,使其能夠停泊大型艦隊與此同時,大型運輸機、運輸艦和機帆船隊晝夜不停地在臺灣海峽兩岸往來穿梭,把準備用於攻擊日本本土的部隊和作戰物資輸送過去,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就把十餘萬軍隊和四萬多噸物資送了過去,整個臺灣島很快變成一個巨大的兵營,到處都是軍人的身影,軍用卡車在碼頭和兵營之間忙碌不休

中國空軍的B-25中型轟炸機作戰半徑爲兩千兩百公里,在戰鬥機羣的護航下,可以輕易控制南至菲律賓呂宋島、北至沖繩島的廣大海域,日本聯合艦隊爲了避免重蹈北部灣慘敗的覆轍,主動向南太平洋移動,而向日本本土輸送戰略物資的商船隊則必須從臺灣島以東六百海里的地方繞過去,不但增加了將近一倍的航程,而且不時遭到尼米茲率領的第三、第五艦隊潛艇的襲擊,損失急劇增加,致使日本本土的軍工企業飽受原料短缺之苦,大部分開工不足另外,中國空軍遠程轟炸機羣對日本本土的攻擊一刻都沒有停歇過,每天都有數百噸炸藥傾瀉在幾個重要的工業區城市裡面,使情況加嚴重到五月初的時候,日本本土的軍工企業的產能已經下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東北的軍工企業勉力支撐的話,海外的數百萬日軍很快就會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中國空軍的持續轟炸把日本幾個造船廠徹底夷爲平地,在建的三艘戰列艦和兩艘航母直接被炸燬在船塢上,使聯合艦隊失去了恢復實力的機會日本統帥部鑑於聯合艦隊已經不能壓制中國空軍,陸軍也沒有能力奪回臺灣,只好啓動山本五十六的計劃,開始從海外撤軍

944年5月2日晚上7點鐘左右,日本聯合艦隊利用惡劣的天氣作掩護,悄悄來到珠江口,一百多二十艘運輸艦從廣州、番禺兩個碼頭把第2軍的一個師團連同裝備全部裝船,然後在聯合艦隊的護衛下向菲律賓馳去爲了保障撤退行動的安全,菲律賓空軍基地碩果僅存的四十餘架陸基戰鬥機也全部升空,在珠江口上空監視中國空軍的動靜由於天氣狀況不好,聯合艦隊又是晚上行動,所以沒有被中國空軍發現,第一批部隊順利撤退到呂宋島,然後分批前往沖繩島

第二天中午,中國統帥部和華南野戰軍司令部才接到第2軍大規模撤退的情報,當即命令第四和第十九集團軍全線出擊,不讓日軍脫身,同時命令廣西和福建、江西境內的空軍戰鬥轟炸機羣保持戰備狀態,隨時準備給聯合艦隊致命一擊

5月4日夜,日本聯合艦隊故技重施,又來到了珠江口

晚上十點鐘,第一批三十餘艘運輸艦剛剛進入香港水域,中國空軍的三十餘架轟炸機就在四個戰鬥機中隊的掩護下呼嘯而來,嚴陣以待的日本聯合艦隊航空兵緊急出動,雙方隨即在漆黑的夜空裡綻開一場激戰

半個小時的空戰之後,空戰結束,中國空軍損失了七架轟炸機和十架戰鬥機,日本海軍航空兵則損失了十八架戰鬥機和兩艘驅逐艦

午夜十二點十分,第二批滿載第2軍士兵和裝備的四十餘艘運輸艦順利抵達聯合艦隊所在水域,艦隊司令當即下達起航命令

龐大的艦隊還沒走出幾海里遠,六十餘架中型轟炸機和一百多架戰鬥機組成的龐大機羣就飛抵艦隊上空,聯合艦隊兩艘航母上的所有艦載戰鬥悉數升空,竭力保證艦隊的安全

出乎聯合艦隊司令官預料的是,轟炸機羣並沒有把航母作爲攻擊目標,而是毫不留情地向沒有防護力的運輸艦撲了下去,護航戰鬥機羣則死死地纏住艦載機

低空飛掠的B-25轟炸機在兩百米的高度纔開始投彈,炸彈在水面上跳躍着飛向運輸艦,然後在艦艇吃水線以下兩三米的距離爆炸,很快就把敵艦一艘艘送到海底——這種投彈法是美軍飛行員獨創的,可以大幅度提高投彈的命中率

眼看運輸艦連續被擊落,日本航空兵急忙擺脫對方的糾纏,奮不顧身地向轟炸機羣猛撲過去,但是爲時已晚

短短十五分鐘的空襲共擊沉、擊毀運輸艦艇二十餘艘,以至於海面上到處是熊熊的火光,第2軍在這次攻擊中損失了五千八百餘人和幾乎全部的重型裝備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兵力銳減的第2軍在中國軍隊的兇猛攻擊下節節後退,廣州周邊的城市全部易手,日軍五萬餘人的殘部龜縮在廣州市區,依託堅固的城防工事賦予頑抗由於日軍經營廣州已經有六年的時間,防禦體系相當完備,再加上日軍悍不畏死,進展非常緩慢

爲了把第2軍從絕境中挽救出來,聯合艦隊採用了螞蟻搬家的方式來輸送部隊——把運輸艦分成十幾批,在沒有戰艦護航的情況下悄悄進入珠江,然後在黎明來臨之前趕到菲律賓西北約兩百海里的聯合艦隊匯合由於運輸艦航快,目標小,依靠轟炸機投彈很難直接命中,日軍的撤退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在一週的時間裡又撤退出一萬五千人

空軍遇到的難題在第一時間反饋到兵器研究所,軍工專家們經過十幾個晝夜的辛苦工作,試驗出對付高、小型艦艇的方法——在B-25轟炸機的機頭處加裝一門77毫米口徑的加農炮

改裝後的轟炸機投入戰鬥之後,立即取得驚人的戰果,將一個由六艘運輸艦組成的日本輸送艦隊全部擊沉,從而徹底斷絕了日軍的逃亡之路

5月27日,國軍終於將旗幟插上了廣州市區的最高點,白雲山主峰摩星嶺上

拔掉了華南地區的最後一個日軍據點之後,對衝繩實施登陸作戰就提到了中國統帥部的日程表上

5月27日下午兩點,重慶統帥部

白崇禧拿起鉛筆,用力抹掉地圖上代表廣州的黑點,塗上了鮮紅的顏色,興奮地說道:“現在我軍已經完全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準備登陸沖繩了小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恐怕還早得很呢?”何應欽當即潑了盆冷水,“滇緬公路雖然打通了,但是卻沒有恢復與印度的陸路聯繫,美軍什麼時候能夠投入陸戰隊和艦艇都還是未知數,光憑咱們自己是沒有辦法進行跨海攻擊的臺灣島距離大陸只有百餘公里,都打得非常艱難,而沖繩島距離臺灣卻過五百公里,難度不知道過多少倍”

陳誠補充道:“我軍在臺灣戰役中死傷人數過兩萬人,而日軍在島內的守備兵力卻只有五萬餘人沖繩島日本本土的門戶,日軍肯定要全力死守,我們已經準備接受巨大的犧牲,但是美國人準備好了嗎?”

孫百里輕聲說道:“我軍單獨攻擊沖繩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咱們既沒有大型艦艇,也沒有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裝備、技術和經驗,所有這一切都只能由美國政府來提供現在,中國政府承諾的事情已經基本做完了,該輪到美國和英國承擔責任的時候瞭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丘吉爾和羅斯福加急不可耐地想在日本本土登陸”

白崇禧問道:“是不是歐洲的形勢起了變化?”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俄羅斯的春季即將結束,一旦泥濘不堪的道路全部硬化,納粹德國肯定會發起一輪的兇猛攻擊,蘇聯能不能支撐過去,誰都無法預料,所以必然要加快太平洋戰爭的進程”

何應欽急忙說道:“孫總統,既然如此,咱們可以乘機要求美國投入多的部隊和裝備,最大幅度降低國軍的傷亡”

孫百里說道:“我會這樣做的咱們的部隊連基本的登陸訓練都沒有,肯定要全部依靠美軍,所以我想把登陸沖繩的指揮權交給美國人”

“不行,絕對不行”白崇禧連連擺手,“如果讓美國人來指揮戰役,擊大敗日本之後,咱們就不可能按照原定計劃讓猶太人統治日本,中國的利益也無法得到保證”

陳誠補充道:“美國人有實力強大的艦隊,即使遠隔重洋,其往日本輸送投射軍隊的能力也比我們強,實力激增之後,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好說話了”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所以咱們要做好兩手準備:第一,全力督促美國啓動登陸計劃,把日本陸海軍主力牢牢吸引在沖繩方向;第二,全力加強西北軍團的實力,等華北和東北的日軍主力調集到其本土之後,通過長途奔襲解決關東軍,進入朝鮮國軍只要在東京陷落之前佔領朝鮮全境,就能重掌握主動權”

“爲了降低國軍的傷亡,咱們只有冒這個險”

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26章 另類問題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58章 穀賤傷農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0章 泉州起義第24章 佔領清流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2章 生死一線第61章 西安事變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91章 固守南京第46章 整編方案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4章 臨危受命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7章 主力對決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1章 長汀勸降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
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26章 另類問題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58章 穀賤傷農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0章 泉州起義第24章 佔領清流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2章 生死一線第61章 西安事變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91章 固守南京第46章 整編方案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4章 臨危受命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7章 主力對決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1章 長汀勸降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