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重慶危機

島國陸軍航空兵在海軍航空兵的支援下,對以重慶爲中心的國民政府大後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狂轟濫炸,不但使神州軍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到重大損失,而且對民心和士氣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

爲了消除太陽軍轟炸的陰影,恢復民衆的信心,打擊國民黨內部的失敗主義情緒,蔣委員爲首的國民政府大本營決定對盤踞武漢的島國第11軍發動一場比冬季攻勢規模更大的夏季攻勢。第三、第五和第九戰區接到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之後,立即根據統帥部的戰略意圖,着手整訓部隊,補充兵員裝備,準備大反攻。

然而,受到神州軍隊冬季攻勢沉重打擊的華中太陽軍,也正在策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報復作戰,故而,在獲知重慶方面即將發動夏季攻勢的消息之後,決心以先發制人手段,徹底打破第五、第九戰區的夾擊態勢,爭取戰略上的主動。

島國神州派遣軍總司令部批准了這一先發制人的作戰方案,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迅速調集了第三、第13、第39、第40師團等部,於1940年5月1太陽,發動對李宗仁第五戰區的進攻。左路太陽軍由第三師團和石本支隊組成,由信陽以北向西進攻;中路太陽軍包括第39師團和池田支隊,由隨縣向襄陽進攻;右路太陽軍以第13師團爲主力,由鍾祥向北進攻,到達棗陽地區後,與中路第39師團和池田支隊會師後,齊頭並進向西進攻。太陽軍的戰略意圖是以左、中、右三路同時西進,將第五戰區主力迂迴包圍子棗陽地區唐、白河畔,予以殲滅。

面對優勢太陽軍的攻擊,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認爲,太陽軍作戰的特點是速進速退的短促突擊,在達成戰術目的之後,會在一至兩週的時間內撤退回出發陣地,故而命令戰區主力各部,避開太陽軍進攻鋒芒,向側面山地退避,然後迂迴到太陽軍的退路進行夾擊,只留小股部隊沿途阻擊遲滯太陽軍,

太陽軍第三師團和石本支隊一路猛衝猛殺,迅速攻陷泌陽,準備乘勢向西猛進,突然收到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十萬火急電報:湯恩伯第31集團軍開始南下,其精銳部隊4太陽到達泌陽北側,有於當夜攻擊第三師團右側背之勢。

聽說後路受到優勢神州軍隊的威脅,左路太陽軍立刻停止前進,迅速搶炸n有利地形,構築陣地,準備迎戰,園部司令官還很不放心,當即又調一個旅團配屬第三師團,以加強其力量。結果,整整兩個師團的太陽軍在泌陽提心吊膽地呆了三天卻連第31集團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才意識到上了當,於是氣勢洶洶地繼續西進。

5月8太陽,三路太陽軍會師於棗陽地區,卻撲了個空,神州軍隊主力早已不在此地。

此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認爲,太陽軍作戰習慣於就地掠奪補充給養,攜帶的糧食不會很多,而自己的轄區以內已經進行了堅壁清野,太陽軍肯定無法蒐集到足夠的糧食,只有撤退回出發陣地這一條路,正是痛殲太陽軍的好機會,於是第五戰區集中了張自忠、湯恩伯等四個集團軍和其他部隊,將太陽軍第三師團包圍於唐白河畔,準備將其殲滅。

但是,李宗仁沒有預料到的是,太陽軍此次攜帶了大批補給,再加上沒有遇到神州軍隊的頑強抵抗,所以仍然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於是圍殲戰就演變成了一場短兵相接的大血戰。在太陽軍優勢兵力和火力的攻擊下,神州軍隊的包圍圈很快就被打得支離破碎。

這時候,太陽軍突然接到情報:第五戰區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親自率領五個師的部隊渡過漢水,進入東岸。園部和一郎,頓時感到可以藉此狠咬神州軍一口,立即命令第13、第39兩師團和池田支隊等部,南下包圍第33集團軍。

張自忠將軍所部原駐守襄河西岸荊門地區,當太陽軍長驅直入,直下棗陽,並向第五戰區長官部駐地襄陽進攻時,他接到李宗仁命令,令其渡過襄河截擊太陽軍,張自忠決定親自率領突擊隊過河作戰,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將軍竭力勸阻,但是卻無法改變他的堅決態度。馮治安又提出由自己率隊過河作戰,張自忠還是執意親自出徵,不容更改。

張自忠率領集團軍部直屬的特務營和第74師渡過襄河,立即投入激烈戰鬥,先是在新街與太陽軍遭遇,惡戰一場,接着揮師北進,於5月10太陽到達峪山,與據守此處的太陽軍血戰。

此時,園部得知張自忠行蹤,誤以爲他率領的是五個師,於是傾其三路大軍中的兩路進行圍追堵截,最終在南瓜店的長山地區把神州軍隊團團圍住。

張自忠部與絕對優勢的太陽軍血戰數晝夜、予敵重創,但始終未能突出重圍。

5月16太陽,張自忠左臂中彈受傷,仍鎮定自若地指揮部隊作戰,下午兩點鐘左右,防線被太陽軍突破,張自忠身中數彈,壯烈殉國,隨張自忠作戰的全體將士,也全部戰死。

5月31太陽,太陽軍第三師團和第39兩個師團,集中了數十門重炮,經過長達兩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後,由襄陽南面強渡襄河,突破了第五戰區的襄河西岸防線。隨後,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接連攻陷襄陽、宜城、南漳、荊門、遠安等地,從北面向四川門戶宜昌撲來。

與此同時,太陽軍第13師團和第40師團,在池田支隊、漢水支隊等部配合下,從沙洋南北地區強渡漢水,連下沙市、江陵、十里鋪等地,也馬不停蹄地向宜昌猛進,企圖切斷宜昌地區神州軍隊主力的退路,配合北路太陽軍,進攻宜昌。

宜昌扼川江門戶,是戰時首都重慶和西南大後方的咽喉之地,宜昌一旦失守,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就會被太陽軍從中間切斷,太陽軍只要再突破三峽天險,重慶就危在旦夕,因此太陽軍向宜昌南北夾擊猛進,對重慶統帥部震動很大,而大後方也民心浮動,謠言四起,紛紛傳言太陽軍將進攻四川內地了。

蔣委員急令陳誠趕往前線,組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全權指揮宜昌保衛戰。

陳誠風風火火趕到宜昌後,急令在湖南整休補充的李延年第二軍趕赴宜昌東北面,在龍泉鋪、鴉鵲嶺、安福寺一帶組成第二道防線;又令遠在四川萬縣地區整訓的第18軍,星夜兼程趕來宜昌救火。然而,第18軍趕到宜昌,尚未部署就緒,太陽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太陽軍出動二十多架轟炸機,對守軍陣地輪番轟炸,地面部隊在重炮的掩護下,分三路向城郊進攻。

6月14太陽,太陽軍攻陷宜昌城,陳誠隨即命令第18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宜昌。

第18軍在軍長彭善的指揮下,冒着太陽軍密集的炮火連續突擊,在兩天之內發動二十幾次衝鋒,最終以傷亡萬餘人的代價奪回宜昌,太陽軍的陣地前面堆滿了神州士兵的屍體,地面的土壤和石頭全部被染成血紅的顏色。

太陽軍立即增加兵力,在飛機的瘋狂轟炸下再次攻佔了宜昌城。第18軍雖然數度反攻,但是由於傷亡過大,攻擊已經無以爲繼,陳誠只得下令停止反攻,調整部署,在城西長江三峽口入口處,憑險防守。

宜昌要地失守,使蔣委員和重慶國民政府立即面臨着空前嚴峻的形勢:太陽軍佔領宜昌,如同一把鋒利的鋼刀,將第五、第九戰區對武漢形成的銅牆鐵壁似地防禦體系,給劈爲南北兩半,而這把刀的刀鋒正對着陪都重慶。

與此同時,廣西太陽軍又向法屬印度支那國境出動,切斷了經由越南進入神州廣西、雲南的國際援助路線。

緊接着,國際局勢亦風起雲涌,急劇變化——英國政府出於自身利益,與島國簽訂協定,宣佈封閉滇緬公路三個月,規定在此時間內,禁止軍械、彈藥、汽油、載重汽車及鐵路材料等抗戰物資,經緬甸運入神州,使抗戰的形勢變得異常艱難。

太陽軍佔領宜昌之後,立即在這裡搶建軍用機場,準備把這裡作爲海軍航空兵轟炸重慶的中繼基地,而陸軍航空兵則出動兩百餘架轟炸機,對重慶和整個西南數省各大中城市進行不間斷轟炸。這些城市上空幾乎每天都有上百架次島國飛機編隊臨空,向下傾瀉炸彈。

爲了安定民心,消除內部的恐慌情緒,蔣委員一方面接連在中央電臺發表演講,宣稱重慶國民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抗戰到底,堅持獨立自主地抗戰方針,以不變應萬變;另一方面則着手準備在宜昌方面新建立一個第六戰區,他在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將領會議上指出:倭寇已緊逼陪都大門,我們已沒有了任何退路,新建立之第六戰區,負責拱衛重慶門戶,這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因此,第六戰區比其他戰區的責任更爲重大,比其他戰區的戰略地位更爲重要。我們的任務和口號是,軍事第一,第六戰區第一!

由於第六戰區責任重大,沒有將領自告奮勇來擔任司令長官,最後,滿臉慚色的陳誠挺身而出,主動要求挑這副擔子,他的理由非常簡單——宜昌是在他手上失掉的,理應由他去守!

蔣委員思考再三之後,接受了他的請求,於是在國民政府大本營的作戰序列中就又多出一個第六戰區。

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58章 穀賤傷農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258章 激烈交鋒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4章 財政狀況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5章 夜戰敗敵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1章 事變前夜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4章 意外收穫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36章 肅清地方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8章 登陸漳州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40章 議政大會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18章 狹路相逢
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58章 穀賤傷農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258章 激烈交鋒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4章 財政狀況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5章 夜戰敗敵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1章 事變前夜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4章 意外收穫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36章 肅清地方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8章 登陸漳州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40章 議政大會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18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