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

在馬達的轟鳴聲中,空軍副司令劉志航親自率領的二十八架戰鷹率先在蒼茫的暮色中騰空而起,二十四架美軍戰鬥機緊隨其後,迅在機場上空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這時候,孫百里等人乘坐的兩架銀白色客機才施施然離開地面,然後在戰鬥機羣護航下離開重慶,乘着夜色飛向遙遠的西方——機羣將沿着駝峰航線的南線前往印度的德里機場,因爲距離緬甸日軍八莫空軍基地非常近,爲了安全起見,統帥部不但加派了一個戰鬥機中隊,而且特意把啓程時間安排到晚上,這樣一來,即使被日軍發現,沒有裝備雷達的日軍戰鬥機也很難實施攔截

由於飛機的隔音性能比較差,客機上的乘客無法入睡,乾脆聚集在舷窗旁邊閒聊來消磨這四五個小時的時間

孫百里通過機窗,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感到心潮起伏,難以平靜——作爲中華民國大總統,他還是第一次代表自己的國家登上世界政治舞臺,與其他強國的領袖們一起來決定世界未來的走勢,同時爲中國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對於近百年來飽受內憂外患之苦的中國來說,意味着一個歷史性的轉機——它清楚地表明中國正在重取得參與世界事務的大國地位,而自己則好像一個初次登臺表演的手,爲這個重大時刻的到來而感到一種陌生的興奮和惶恐

一直坐在孫百里身旁的胡適感受到孫百里的情緒,微笑着問道:“孫總統,你在想什麼呢?”

孫百里回答道:“我在想,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是什麼樣的人,是不是很難對付,在未來的談判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好爲我們爭取最大的利益”

胡適非常贊同孫百里的想法,他說道:“這幾個國家的領袖性格和脾氣迥然不同,的確需要區別對待”接着他說道:“羅斯福我比較熟悉,丘吉爾也見過兩次面,有初步的印象,斯大林素未謀面,就不好說了”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臨行前我曾經和擔任過駐蘇大使的邵力子先生詳談過,對斯大林已經大致有些瞭解,你就把羅斯福和丘吉爾兩人的情況介紹一下就可以了”

胡適清了清嗓子,開始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羅斯福藍眼睛、頭髮花白,很普通的白人老頭形象,因爲下肢癱瘓,行動不便,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輪椅上,或者柱柺杖,他的氣味非常沉靜,很有精神,自信、有教養,像個英國老紳士,意志非常頑強,但是又善於變通,全局觀念很強,是個非常睿智的領袖;丘吉爾是個身材中等的胖子,眼神陰冷、表情嚴肅,非常好鬥,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咄咄逼人,自恃大英帝國的強大,待人接物的時候總是顯得傲慢無禮,他這個人特別喜歡抽雪茄,嘴裡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叼着雪茄煙,沒有雪茄的時候,整個人就會變得非常緊張,手足無措”接着他總結道:“表面上看,丘吉爾比較難纏,但是實際上最難纏的是羅斯福,他這個有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勁,當正面進攻無法達到目的的時候,會主動後退然後通過迂迴進攻的方式來實現;丘吉爾的性格暴躁,容易失控,只要不被他的氣勢壓倒,就很容易應付”

孫百里笑了笑,說道:“你對羅斯福的評價與宋子文、蔣夫人的看法比較一致,這個人肯定不簡單丘吉爾的形象倒是和斯大林有些相似——喜歡抽菸,性格暴躁、易怒,爲人比較陰險,做事不擇手段”

胡適見孫百里的神態非常輕鬆,急忙提醒道:“孫總統,這三個人都是政壇老手,慣於翻雲覆雨,可不是很好對付的”

孫百里看了看胡適,笑着安慰道:“胡博士,你想得太多了”接着他解釋道:“你可能覺得我比較年輕,可能不是這些老狐狸的對手,其實這種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大國之間的合作、談判,是以自己的實力爲後盾的,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怎麼可能獲得相應的利益?現在中國的實力雖然在同盟國當中居於末尾,但是我們卻在戰場上掌握了優勢,因而有大的迴旋餘地,再加上隨着失地的逐步收復和經濟的穩步發展,實力必將與日俱增,自然擁有發言權美英蘇三強中,蘇聯已經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完全靠嚴寒的天氣和美英的援助才能苟延殘喘,有什麼資格來講條件?英國雖然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權,但是陸軍是其弱項,根本沒有能力在歐洲、北非挑戰德國的權威,隨着殖民地的逐漸陷落和德國實力的持續增強,英倫三島很快就要面對德軍入侵的威脅,因此它只有獲得美國的大力支持才能夠對德軍實施反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要保持與美國緊密合作的態度,不過分刺激羅斯福,自然能夠獲得我們應得的利益”

胡適急忙提醒道:“以美國和英國的淵源,羅斯福應該不可能會支持中國取得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我們不要過於樂觀了”

孫百里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美國可以簡單地看作一個商人的國家,凡是都從利益的角度來考慮,這也是他們在抗戰中不遺餘力地支持我們,同時又源源不斷向日本出售戰略物資的原因當年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當中曾經幫助過美國,但是在隨後的英法戰爭中,美國不但嚴守中立,而且同時向兩國出售軍火,由此可見其利益優先的考慮英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爲其強大的海軍可以保障本土與各屬國和殖民地的海路暢通,使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現在,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全部落入日軍的掌握之中,殖民體系已經全面崩潰,隨着英軍的潰敗,遠東各國被壓制多年的獨立解放思想必然蓬勃發展,這一點即使日本被擊敗也無法改變,也就是說,所謂的‘日不落帝國’將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榮光了羅斯福很可能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始終和中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希望由我們來取得英國的位置”

孫百里的一席話說得胡適連連點頭,臉上浮現出欽佩的神色,高興地說道:“真的希望這些最終能夠成爲現實讓多災多難的祖國重漢唐雄風”

孫百里淡淡一笑,沉聲說道:“這些希望必將成爲現實”

孫百里充滿自信的聲音感染了機艙內的隨員們,大家忍不住熱烈地鼓掌歡呼就在這個時候,通往駕駛艙的門被打開了,副駕駛疾步走了過來,向孫百里敬禮之後,高亢而緊張的聲音立刻打破了機艙裡面的歡樂氣氛:“報告總統,敵機十八架,正在向我急靠攏,請指示”

機艙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大家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孫百里

孫百里用異常平靜的聲音說道:“空戰我是外行,出不了什麼主意,讓劉志航放手指揮,就當我們這些人沒有在飛機上”接着他半開玩笑地說道:“最好能打幾架敵機下去,好讓咱們這些人看看禮花——這個夜晚太沉悶了”

機艙裡頓時響起鬨堂大笑,氣氛頓時輕鬆下來

沒過多久,飛機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從夜空中傳來激烈的槍炮聲,透過舷窗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道道耀眼的火光,如同利劍般穿透漆黑的夜空,刺向無盡的黑暗;藉着炮彈的閃光,不時可以看到戰機的身影,隨着一陣陣猛烈的爆炸聲,一架架戰機起火燃燒,炸成一個燦爛的火球,然後消逝在空中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了十幾分鍾,最緊張的時候,槍炮聲就在客機的身旁炸響,機腹甚至傳來中彈的聲音,乘客們頓時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如果不是礙於總統和外交部長就在身邊,可能早就叫出聲了

過了一會,槍炮聲漸漸遠去,飛機也逐漸平穩起來,副駕駛再次走進機艙,用興奮的聲音報告道:“報告總統,敵機已經被擊退中美聯合機羣在空戰中共擊落日機八架,自身僅有兩架負傷”

機艙裡立即響起歡呼聲,音量之高,連馬達的轟鳴聲都給掩蓋住了

孫百里當即說道:“打得好回國之後,我要親自給你們頒獎,並通令全軍”然後關切地問道:“弟兄們都辛苦了?有沒有人員傷亡?”

副駕駛員喜色難掩,大聲回答道:“報告總統,沒有人員傷亡”

虛驚一場之後,接下來的飛行異常平穩,機羣終於在凌晨一點左右抵達德里機場,孫百里透過舷窗望去,只見機場上燈火通明,荷槍實彈的士兵在跑道兩邊戒備,飛機一側的地面上已經聚集了迎接的人羣,顯然已經在寒夜裡等候了很長時間

艙門徐徐打開之後,孫百里步出艙門,撲面而來的冷風把旅途的疲憊一掃而空,當即舉起右手輕輕地揮動起來,耳邊頓時響起雄壯的軍樂聲

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53章 空頭人情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3章 擴軍裁軍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57章 和平解決第80章 新式戰法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6章 停戰協定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4章 意外收穫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79章 神風初起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92章 鏖兵吳福(一)
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53章 空頭人情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3章 擴軍裁軍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57章 和平解決第80章 新式戰法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6章 停戰協定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4章 意外收穫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79章 神風初起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1章 長汀勸降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92章 鏖兵吳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