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兵器研究

給半自動步槍起完名字,孫百里隨口說問道:“現在兵工廠的生產情況怎麼樣?”

黃鎮回答:“非常好!目前兵工廠月產子彈150萬發,各種炮彈1萬發,手榴彈5萬枚,烈性炸藥2000噸,各種口徑的火炮三十五十門,半自動步槍1000支,輕重機槍200挺,反坦克步槍50把,手槍500支。另外,兵工廠從月底開始生產鋼盔和防毒面具,爭取在年底全部裝備部隊。”

孫百里非常滿意地說道:“沒想到兵工廠的進展居然這麼快!這樣一來,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就能夠完全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了,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黃鎮感到很不好意思,說道:“其實都是猶太人的功勞!這些從德國過來的猶太人不但技術精湛,而且非常勤奮,做事兢兢業業,可以說爲兵工廠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孫百里問道:“現在工廠裡有多少猶太工人?”

黃鎮回答說:“有五百多人,比較關鍵部分的技術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他們負責,現在,德國工程師只要偶爾指點一下就可以了。”

孫百里問道:“現在兵工廠的工人有多少?”

黃鎮說道:“差不多有兩萬,算上鋼鐵廠的話就有25000人左右。”

孫百里說道:“這裡面有多少技術人員?”

孫百里想了想,問道:“既然你們有這麼強的技術力量,能不能成立一個技術機構,從仿製西方的先進武器入手,積累經驗,再研製新型的武器裝備。要知道,一種新武器的使用不但能夠有效提高部隊的戰鬥力,降低自身的傷亡,有時候還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

黃鎮看着蔡思強說道:“這個問題還是思強老弟來回答比較好,他自己是工程師,又整天和這些技術人員泡在一起,最有發言權。”

蔡思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以我們目前的技術實力完全可以仿製和研製新式武器,只要有充裕的經費就可以了。但是,我想知道軍長想研製那方面的武器裝備。”

孫百里說道:“現在兵工廠已經可以製造除坦克裝甲車以外的所有陸軍裝備,而我們的經濟實力又不允許創建大規模的海軍,所以研製的重點要放在坦克裝甲車和飛機上面。”

蔡思強反問道:“飛機和坦克都是用燃油的,我們沒有油井,必須全部進口,如果海岸線全部被封鎖了怎麼辦?即使我們研製出來,到時候還不是一堆廢鐵!”

黃鎮急忙說道:“思強老弟,這些問題不是要你來考慮的!軍長問什麼你回答什麼就好了!”然後對孫百里說道:“他雖然說話不知道輕重,不過也是一番好意。”

孫百里笑着對黃鎮說道:“沒關係的,我和思強老弟是老相識了,再說,他的問題也非常中肯。”然後對蔡思強說道:“勘探人員已經把福建全境都勘探了一遍,但是除了在龍巖發現一個儲量豐富的煤礦外,沒有任何新的發現,更是沒有石油的蹤影,而據我所知,國內還沒有一口油井,所以進口原油是必須的。當然,我們沒有強大的海軍,無法保證石油的運輸線路安全,但是目前戰爭還沒有爆發,不能因噎廢食,還是要開展新式武器的研究,增強軍力。這樣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纔有機會通過陸軍的強大戰鬥力給敵人沉重的打擊,延緩其海軍的行動。”最後,孫百里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思強老弟,說不定你能研製出用煤作燃料的飛機和坦克呢!我們煤礦的儲量還是很豐富的。”

蔡思強認真地說道:“這個可以研究一下。”

孫百里笑着說道:“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吧。兵器研究所就由你來負責,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如果黃處長滿足不了你,就告訴我好了。”接着又說道:“我會安排從德國買幾輛坦克回來給你們做研究之用,另外,從廣東運回來的飛機也要抓緊時間學習學習,這些都是我們還造不了的東西,花錢買的話負擔太重,最好能夠自己生產。”

孫百里說道:“現在,德國猶太人還在不斷地往福建遷移,其中有很多的技術工人和專家,你們如果人手不足的話,可以從這些人當中挑選,不妨把工資待遇提高一些,只要研製出新的武器來,花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對於你們這些技術人員來說只是工廠的產品,可是對於士兵來說就是鮮血和生命啊!”

黃鎮立即說道:“我們會盡快籌備兵器研究所,爭取在一個月內就開始工作。”

蔡思強說道:“通過研製半自動步槍,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武器研製的經驗,應該能夠比較順利地開始工作的。”

孫百里看兵工廠的行政領導和技術領導都已經表態,感到非常滿意,說道:“我對你們非常有信心,希望能夠不斷讓我感到驚喜!”然後又提醒道:“兵工廠現在還是在德國工程師的指導下進行生產,但是根據我們和德國政府的協議,他們只是過來幫助建設兵工廠的,不會長期留在這裡,我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要回國了,所以你們要做好準備,即使沒有這些工程師也能夠正常地生產!”

蔡思強說道:“這倒不是問題,現在的技術工作都是猶太人和中國人在做,德國人只是指導和培訓技術人員。”

孫百里說道:“很好!但是要多安排些中國人學習關鍵的技術,有很多猶太人還沒有加入中國國籍,隨時都可能離開,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黃鎮連忙說道:“這個我會安排的。”

孫百里看事情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就準備離開,在走到兵工廠門口的時候,他忽然對蔡思強說道:“我們和日本人進行肉搏戰的時候傷亡很大,除了武器和訓練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你知道嗎?”

蔡思強對孫百里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感到很奇怪,說道:“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孫百里回答道:“日軍士兵在開始戰鬥前會在腹部裹上一層厚厚的帆布,這樣一來,我們的士兵如果臂力稍微弱一點,即使刺中敵人的腹部,只要沒有刺穿帆布,就不能有效地殺傷敵人。日軍在肉搏戰當中表現優異,帆布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呀!”

蔡思強問道:“那你跟我說這個的意思是什麼?是不是要我們也生產些帆布來裝備部隊?”

孫百里停下腳步,專注地看着蔡思強,說道:“我是希望你們能夠研製出一種單兵用的防具,用來保護士兵的要害部位,不但能夠抵擋住敵人刺刀的突刺,還要能夠擋住子彈的射擊!”

蔡思強面露難色地說道:“按照你的要求,只有用厚鋼板做一套鎧甲才行,可是至少也有幾十斤重,士兵穿上它還怎麼打仗?”

孫百里說道:“這個辦法肯定不行!你和研究所要把這個東西好好研究一下,多試驗些比較可行的方案,我會給你充裕的時間。”說完之後,孫百里上了汽車,向黃鎮和蔡思強揮手告別:“我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77章 坐失良機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87章 冒死一搏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68章 馳援上海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4章 意外收穫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8章 攻克漳平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1章 長汀勸降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44章 財政狀況第75章 攻敵不備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0章 平定叛亂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80章 新式戰法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65章 七七事變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37章 浮動炮臺
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77章 坐失良機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87章 冒死一搏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68章 馳援上海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4章 意外收穫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8章 攻克漳平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1章 長汀勸降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44章 財政狀況第75章 攻敵不備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0章 平定叛亂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80章 新式戰法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65章 七七事變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37章 浮動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