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米國,他們的頂級豪門,真就和華國古代那些門閥一樣。
都是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去沉澱積累,歷經各種淘汰之後,才能留下來的。
有些人可能很快就暴富,但可能最後卻又很容易就垮掉了,並沒能留存下什麼家族。
但有些人卻把家族延續了下來,而這樣的家族,就成了頂級豪門。
比如最大隻的摩根,洛克菲勒,又或者是杜邦,福特。
而這些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爲米國的最頂級門閥,靠的可不光是他們的財力。
他們在政界,和軍界同樣有着無可匹敵的影響力的。
甚至,在政界和軍界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缺一不可的。
就比如摩根控股的GE,和洛克希德馬丁,這就是米國軍方的最大軍用飛機供貨商。
還有洛克菲勒家族參股的波音,也同樣如此。
至於杜邦,那就更不用提了,米軍用的炸藥,和原子彈,都是他們家生產的。
正因爲有這樣的軍工企業在手,所以他們才能源源不斷的對米國軍方施加影響力。
和玩轉政界一樣,他們也會在軍方內部提拔自己的代理人。
很多上位的將軍,都和這些大家族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加州財團,在這方面原本是做薄弱的,因爲他們是屬於米國西部大開發之後,才漸漸興起的新興財團。
而且最早還是分散在各個行業裡,根本都沒能形成一個財團。
直到後來美洲銀行興起之後,諸多的保險,基金等金融業以美洲銀行爲核心。
通過收購合併等手段,最後才形成了新興的加州財團。
而加州財團,也靠着二戰這個機會,一躍成爲了米國數得上號的財團。
不過真正說到爆發,那還是要數後來硅谷成型之後。、
米國在電子科技領域的新興公司層出不窮,而近水樓臺的加州財團。
靠着早期投資那些電子科技公司,才逐漸變成了當下米國最頂級的財團之一。
不過也正是因爲他們是後起之秀,還經常搶東海岸那些老牌財團的飯碗。
所以很是不招東海岸那些老牌門閥財團的待見。
而這一點在海軍內部的山頭紛爭當中,也顯得是格外的明顯。
二戰時期,靠着給太平洋上的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提供後期物資。
加州財團吃的是腦滿腸肥,要知道東海岸那麼多老牌財團。
可也只能給第二艦隊保障後勤而已,人家幾個財團,才吃一隻艦隊的後勤。
可你們一個財團,就吃兩個艦隊的後勤,你說東海岸那邊的老牌門閥能不能樂意?
所以在摩根財團的支持下,他們就搞出了一個第四艦隊,想要在太平洋這邊分一杯羹。
可二戰結束之後,在加州財團的鼓動下。
米國政府把第四艦隊給合併到第二艦隊裡面去了。
不過還好,爲了彌補這些老牌財閥的損失,政府又成立了第六艦隊,駐防在地中海戰區。
以前之所以沒有組建第六艦隊,那是因爲二戰前米國還不是世界老大。
地中海還是英國海軍的後花園,根本輪不到米國海軍說話。
但二戰之後就不一樣了,米國已經徹底成爲了世界霸主,再加上爲了堵住前蘇聯海軍進入地中海。
美國海軍,就成立了第六艦隊。
而這隻艦隊的後勤,自然是被東海岸那些老牌門閥給壟斷了。
在後來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際,米國人又藉機把美元和石油綁定,變成了石油美元。
然後就又有了成立中東艦隊的需求,然後就又把二戰後一度撤銷番號的第五艦隊,從新組建了起來,並且派駐在巴林。
而這第五艦隊就有意思了,原本在二戰時期是隸屬太平洋艦隊的下屬分艦隊。
後來戰爭結束之後,被撤銷了番號。
再到後來從新組建,所以從太平洋的兩支艦隊,抽調了不少人。
本來想直接從太平洋的兩隻艦隊裡,抽調船隻的。
但被加州財團,和東海岸的老牌門閥直接否決,所以纔不得不重新造船組建的艦隊。
而兩邊,都往這隻艦隊裡摻了不少沙子。
首先這艦隊守護的中東地區出產的石油,那幾乎都和東海岸的老牌門閥有着直接的聯繫。
可艦隊的指揮人員,卻又是從加州財團支持的太平洋艦隊抽調的。
所以關於這隻艦隊的話語權,東西部的新舊財團是一直爭論不休。
總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反正就是輪流坐莊的意思。
而現任的第五艦隊司令,諾福克則是東部老牌門閥的人選。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這傢伙的任期就快到了。
他就快到點退休了,但看他的樣子,好像不太想退休,還想在幹幾年。
而之所以他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完全是因爲,最近海軍內部,重建第四艦隊的呼聲一直很高。
原來第四艦隊在二戰之後,還保留了幾年。
那時候米國方面的意思,是把這隻艦隊作爲加勒比艦隊,威震米國的南海。
可是後來他們發現,在南美大陸他們根本就沒有對手。
都是一羣弱雞,而且那裡的人也根本沒有和米國對抗的想法。
對於米國的要求,完全是予取予求。
他們只要保留在巴拿馬,和波多黎各的軍事基地就足夠了。
所以就撤銷了第四艦隊。
可最近,隨着華國的發展壯大,尤其是在非洲頻頻的搞小動作。
這就讓很多米國的老牌財閥,有些玻璃心了。
他們不想幫非洲,只想從非洲獲取廉價的原材料。
但是對於和非洲平等交易的華國,卻感覺萬分不爽。
因爲他們看來,華國人和非洲人平等交易,這特麼是再給他們擡價。
以前非洲就是又窮又落後的地方,他們也看不上。
可現在,他們不這麼想了。
所以最近總有一些海軍的人,在吵吵着,要重建第四艦隊。
其實很多人只要不是睜眼瞎就知道,什麼威懾非洲南海,那都純特麼扯幾把蛋。
想要威懾非洲,他們的第五艦隊,第六艦隊,就特麼足夠了。
爲什麼非得要重建第四艦隊呢?
無非有些人想多要點軍費,想多買點軍火。
想想看,組建一隻新的艦隊,你軍艦得買吧?
一艘航空母艦得多少錢?
一艘盾艦要多少錢?
而且你還得有人來開船吧?
以現在米國艦隊的標配,一隻艦隊怎麼不得有個兩三萬人?
這麼多人吃喝拉撒,你說一年要多少錢?
而且他們的海軍基地你要建設吧?這又要投資多少錢?
所以這裡面的貓膩大了去了!
“而這,在我看來,纔是這次諾福克,突然跳出來,說要派軍艦到南太平洋去巡邏的主要原因。”
“一旦有人去了,然後回來胡編亂造一番,說華國和俄羅斯滲透的厲害,需要重建第四艦隊。”
“呵呵,他們就賺着了。”
達爾頓給肖鋒詳細講解了米國海軍裡面的各個山頭之後,又給肖鋒詳細的分析了那個諾福克的想法。
“而那個諾福克,原本就要退休了。如果真的組建了新的艦隊,那他很有可能會被人命爲這個艦隊的指揮官。”
“然後全權負責這個艦隊的重新組建。”
“而這個艦隊最終肯定是倒向東海岸那些老傢伙們的……”
達爾頓越說越是氣憤,而肖鋒這時也明白了爲什麼會有這次的會議。
那些老牌門閥果然不是易於之輩,他們這完全是一石二鳥啊!
一方面可以把伊薩卡和卡拉帕格地區,樹立爲他們在南美地區的假想敵。
另外一方面,還可以藉着這個假想敵,逼迫政府批准他們重建第四艦隊。
然後利用第四艦隊,源源不斷的從政府身上刮油。
“放心吧,我們不會讓他們成功的。”
“特麼的,每年都是我們加州上繳的稅最多。”
“可這些稅都被用來幹了什麼?”
“都被這些東海岸的老賊想盡各種辦法裝進了腰包。”
“他們在華爾街惹出了事情,最後卻要政府掏腰包,去救援他們。”
“而政府給他們的錢,那可都是我們上繳的稅款。”
“我們看他們不爽,已經很久了……”
最近幾年來,隨着硅谷發展越來越壯大。
新興的西部大公司聯合體,還有加州財團,對於西海岸那邊的那些老牌門閥已經越來越不爽。
甚至加州這邊,已經有人連續幾年喊着要獨立了。
確實加州去年的GDP就高達將近三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而對於那些啥也不幹,只會趴在他們身上吸血的西部老牌財團,他們是早就已經不滿了。
這次那幫老傢伙,居然又想鼓搗出第四艦隊,最後還不是全民買單?
而說是全民買單,其實算下來,還不是他們加州掏錢最多?
自己掏錢,去養一隻不屬於自己的艦隊,換了誰也不願意幹!
所以達爾頓他們這邊已經組成了一直攪屎棍團隊,派往了華盛頓。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把這第四艦隊的事情給攪黃……
不過整件事,最後拍板還得是大統領說的算。
但現在大統領那邊的態度,卻很曖昧,即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這就讓肖鋒感覺有些爲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