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啓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真是不客氣的說,只要你有足夠多的乙醇,你就可以完全替代掉石化燃料。
乙醇和汽油相比,爲數不多的幾個缺點,就是這玩意有保質期。
另外一個就是這玩意的熱值相對較低,同樣單位體積內,這玩意的熱值只有汽油的百分之六十一。
所以行走同樣的歷程,需要消耗的乙醇就更多。
但是如果你能夠保證,遠遠不斷的提供乙醇的話,那麼替代石化燃料,還是可行的。
目前我們國內就有很多省份,都在使用乙醇汽油。
也就是摻混了乙醇的汽油,比例爲10:1.
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爲我們太缺油了。
而沒有全面推廣,也還是受農業條件所限制。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吃過一次虧。
那時因爲石油全球範圍漲價,我們曾經想過大面積使用乙醇來替代石化燃料。
可惜現實給我們狠狠的上了一課,就在我們國內大量上乙醇提煉工廠的時候。
突然就遭遇了一次嚴重的全球範圍的糧食漲價,再加上那年有遇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冷凍。
很多原本不下雪的南方地區都狂下暴雪,甚至還結了冰。
這就導致南方地區燃料緊缺,不光燃料緊缺。
最關鍵是很多養殖產業的飼料也發聲了緊缺。
要知道玉米可是我們提煉乙醇的主要來源,而玉米又同樣是我們養豬和養雞的飼料主要組成部分。
而當年爲了提煉乙醇,我們大量收購的玉米,都被送進了化工廠。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飼料價格暴漲,結果就是豬肉價格猛漲。
當年春節,我們第一次遇到了豬肉價格暴漲到四十元的地步。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才意識到,原來就算你想大量使用乙醇來替代石化能源,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
畢竟你要考慮到你的農業條件,而如果大量提煉乙醇,可是要涉及到一個與老百姓的肚子搶奪食物的過程的。
而這個後果,可不是什麼人都承擔的起的。
哪怕是世界上自然條件最好的國家巴西,也承受不起這個後果。
巴西也同樣是一個保守石油緊缺困擾的國家。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也曾經想過使用乙醇來替代價格高漲的原油。
畢竟巴西的自然條件可比我們要好得多,國內土地肥沃,而且很多地方都是平原。
又處於熱帶,非常適合之搞大規模集約化的現代化農業種植。
而且最關鍵是人家盛產熱能高的玉米和甘蔗。
要知道這些農作物,可是天然的乙醇提取原料物。
所以他們就曾經嘗試過大面積提煉乙醇來替代燃油。
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取得了成功。
可也正因爲這樣的成功,最後就導致利慾薰心的農場主們,越來越多的砍伐熱帶雨林開發成農場來搞種植。
最後聯合國都出面了,因爲害怕大量砍伐雨林,會加劇全球變暖。
最後幾個大國不得不出面,勸服了巴西不要再在繼續這樣做。
甚至還他周邊的一些產油國,還主動加大了對巴西的石油輸出,保證他們的能源供應。
比如米國,和墨西哥……
由此可見,搞乙醇來替代石化燃料,這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買賣。
以前大家不是沒想過,也不是不能做,只是如果做了,那牽出來的連鎖反應會非常巨大。
可是當現在,你有辦法,可以把這乙醇,或者澱粉來大量工業化生產製造的時候。
那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要知道乙醇提煉,歷來就兩種方法。
分別就是石化方法,和生物提煉發。
生化提煉方法,就是開採石化燃料,比如石油,在提煉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副產物。
然後再把這些副產物進行化學反應,得到甲醇,然後在利用甲醇來製備乙醇。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從木薯,玉米,甘蔗這些高糖農作物裡面來萃取乙醇。
不過那種製備的成本都不低。
可是這次卡拉帕格那邊的農業科研實驗室發明的人工合成的葉綠體之後。
這過程就簡單的多了。
因爲那些科學家們發現,只要在光合作用反應的尾端,在施加一些小小的手段。
那他們就可以把生成的葡萄糖,直接轉化成乙醇…
其實這就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步驟,就是在完成光和效應之後。
在生成葡萄糖之後,在進行多一步的不完全氧化反應,就是細胞的無氧呼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分理出兩個二氧化碳分子,最後得到的就是酒精和乳酸。
雖然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的能量,但最後卻能得到人類所需要的化學染料酒精!
這纔是關鍵……
而且使用這種人工合成葉綠體來完成這個生產過程,那麼整個過程的能量消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最關鍵的是這個過程,基本都不怎麼消耗太大的能量。
主要的能量來源,就只是陽光而已。
而且和津門科學院的人造澱粉過程不同。
那個人造澱粉,因爲全程沒有人造葉綠體的參與,就相當於減少了一個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反應的場所。
所以需要一個人造特定的環境,而且起步還需要是光能或者是風能發電,來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
不客氣的說,啓動這一步所需要的能源就比較大,這也是整個實驗成本相對較高的地方。
可是卡拉帕克的農業實驗室完成的科研成果,就不需要這麼個過程。
因爲有人造葉綠體的存在,所以他們不需要人造特定合成反應釜。
也不需要太多的啓動電能,只要日常陽光日照就足夠了。
而且這個人造葉綠體反應的速度,和期間消耗的能量比普通葉綠體快,而且消耗也少。
所以合成的效率就更高,那邊的克隆專家計算過。
這種人造合成葉綠體,的光和熱作用合成效率,是普通植物的15-20倍。
當然這其中需要的各種酶,和營養液要保證充足的情況下。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酶,也同樣非常關鍵。
只不過這些酶,在國內這邊,有濱城化物所可以搞定。
而在海外,則是泛美農業開發公司獨家掌控。
在掌握了這種人工合成葉綠體之後,肖鋒也在算計,到底該如何把這種玩意利益給最大化了。
思來想去之後,那就是開一些農業工廠就最划算。
可到底要怎麼樣做?
才能保住這人造葉綠體的秘密,肖鋒也想了很多。
在有了這個成果之後,肖鋒也曾經瞭解過世界上其他國家,對人造葉綠體方面的研究進展。
還真別說,就在他們之前,也確實有其他國家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這之前德國馬爾堡的,普朗克陸地實驗室的厄巴教授就一直在研究人造葉綠體。
並且早在五年前,也公佈過一個成果,據說是發明了一種人造葉綠體。
說是從菠菜當中提取到一種葉綠體薄膜,然後把這種薄膜不斷拉伸,然後用人造納米薄膜來固定。
最後這種葉綠體薄膜,就能加快對二氧化碳吸收的速度。
甚至最誇張的上能做到普通植物的一百倍……
當時這個發現,已經算是一個重大的科研突破了。
甚至還曾經被很多重要科研媒體轉載過,如果最後能夠走出實驗室,那說不定也能獲得一個諾獎。
可惜後來這個實驗,是雷聲大雨點小,也就是最開始的時候名聲大了一些,後來就偃旗息鼓了。
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因爲那邊的科學家們始終沒有做到能人工製造葉綠體的地步。
要知道葉綠體可是一個生命體,如果能夠人造,那你就可以稱自己是神了!
這也是爲啥肖鋒不敢讓卡拉帕格那邊走漏消息的緣故。
因爲他也怕引來那些大國的覬覦,萬一要是使用非常規手段,到你那邊去搶奪,可怎麼搞?
而那個厄巴教授的實驗,看似好像生產出大量的葉綠體。
可實際上,他就是相當於把從菠菜裡提取的葉綠體給平鋪了,然後讓這些葉綠體發揮出最大功效而已。
要知道植物的葉子看似很薄,可實際上裡面都是很多個細胞堆疊而成的。
就那麼薄薄的一層葉子,也許就堆疊了好幾萬層的細胞,而這些細胞裡每一個都是含有葉綠體的。
可是當白天接受陽光日照的時候,卻只有表面那一層細胞能吸收到的陽光最後。
至於下面的細胞,在吸收陽光的效率方面就大打折扣,而下下面的細胞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總體來說,植物葉面吸收陽光,然後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是極低的。
而那個厄巴教授的做法,就是相當於把大量的葉綠體都給平鋪開來,不讓他們堆疊擺放了。
這樣一來,所有細胞都能夠接收到陽光充足的照耀,這樣一來,自然所有的葉綠體都能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並且完成糖化反應的速度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可問題是,他只能做到這一步。
這也就是他的極限了,而卡拉帕格的農學實驗室,在這一塊,無疑就比他更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