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禰衡

按照劉軒的預計,起碼兩年內朝廷依舊是要以民生髮展爲主,這段時間除了要恢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之外,煉器司還要儘快解決羽林騎以及虎豹騎兩支精銳騎兵的武器盔甲,同時虎賁軍的裝備問題也已經列入了計劃當中。

虎衛軍因爲還在進行組建,兩年後能不能參加大戰還是未知數,所以暫時沒在考慮當中,哪怕如今虎衛軍在秦宜祿的幫助下,許褚已經將基本的框架搭了起來,組建了五百人的第一批虎衛軍兵卒,已經開始接手劉軒的護衛工作,但是五千人都形成戰力和五百人形成戰力是兩個概念,加上許褚和典韋兩個人也需要修煉,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就算真的上了戰場,估計也是打醬油的。

至於禁軍?只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擴編就行,目前優秀的苗子優先供給了幾支精銳部隊,所以禁軍普及修煉恐怕要等到全國統一了才行,最次也要等北方平定纔有那個時間去做這種事情。

心中有了定案,曉得接下來一年也就那麼回事了。

長出一口氣,走在花園中的劉軒仰頭看了看天色。

今年這個冬天比往年要差一點,因爲一直沒有下雪!偏偏天氣一樣的寒冷,而這種乾冷乾冷的情況最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甚至還會因此而生病。

不清楚朱儁是不是因爲環境的原因導致本就不怎麼好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但是劉軒卻沒有心思去給朱儁看病。

雖然朱儁算是較早支持自己的臣子之一,但是劉軒和他始終沒有太親密的關係,加上朱儁支持自己僅僅是因爲自己是當今的皇帝罷了,並非真正堅定的站在自己這裡。

所以……劉軒並不準備讓朱儁也享受自己最信任的班底才能享受的待遇,何況劉軒也需要保證朝堂上經常有人員流動,這不太親密的朱儁自然就成了被捨棄的那一個。不過爲了感謝他當初的支持,劉軒還是會幫他調理身體,起碼可以讓他安享晚年。

讓荀彧代表自己親自去探望了朱儁,並且送去了自己爲其準備的丹藥,只要朱儁按時服用,他的身體能夠在一年內恢復到一個健康的水平。

不過這一年裡他的身體只會慢慢變好,不會一下就活蹦亂跳的,所以他依舊不可能繼續在朝堂上爲自己效力。

爲此,劉軒改變了原本的想法,準備提拔盧植以及蔡邕爲新的三公。其中盧植接任司徒,蔡邕接任司空。

這兩個人他算是比較信得過的,盧植雖然不算親信,但爲人公正值得重用,同時提拔盧植也能進一步拉攏劉備,畢竟劉備這個人還滿尊師重道的。

至於蔡邕?身爲自己丈人的蔡邕自然明白怎麼做纔會是正確的,更遑論目前他在朝堂上的情況那麼尷尬了。

唯一頭疼的還是那個太尉之職,劉軒想來想去也沒有合適的人,最後還是選中了皇甫嵩。

“皇甫嵩聲望足夠,而且又頗爲知兵,當這太尉倒也沒什麼問題!而他留下的兵部尚書之位,正好可以由劉曄接手!”

心中計議已定,就等着張溫、楊彪等人上表請辭了。

幸好,這事情並沒有讓自己等太久,很快太傅袁隗、太尉楊彪以及司空張溫以身體原因上表請辭,想要回家養老——本來按照原本的習俗都是回自己老家,可當今天下紛亂,想回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會繼續住在長安附近,不過他們會離開長安城,而是各自選個地方修建宅院享受一個比較輕鬆的晚年。

劉軒也順勢準了他們的請求,同時要求朝廷依舊按照他們現有的俸祿支付,保證幾位在以後的日子裡衣食無憂。

當然,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時候,劉軒也隱晦的表示了,會照顧他們的後人的,得到這個承諾後他們也就沒什麼要求了,各自離去,在這一年的年底到來之前,紛紛離開了長安——這幾位早就料到有這麼一天,所以都提前準備了宅院,此時只要搬過去就好。

幾人一離開,劉軒順勢升遷王允爲太傅,同時皇甫嵩遷太尉、盧植爲司徒、蔡邕爲司空,新的三公幾乎是立刻就被確定了下來,速度快的連滿朝文武都有點吃驚。

這時候心思敏捷的已經明白過來,天子這是早就有所謀劃了。

而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連那禮部尚書以及兵部尚書的位置都沒給他們爭取的機會,直接提拔劉曄爲兵部尚書,斷了許多人的念想,而空出來的禮部尚書這麼一個閒差,則是被劉軒送到了原京兆尹司馬防手上。

司馬防接任禮部尚書自然誰也不會說什麼,但是劉曄接任兵部尚書卻引起一些人不滿。

原因無他,無非就是劉曄太年輕,入朝也沒多長時間之類的,不過劉軒對這些話都毫不理會,甚至還將這些人斥責了一番,並且直言:“諸位若有能力,朕也不會吝惜一尚書之位!”

一句話說的這幾位臉色非常難看,可是又無可奈何,誰叫罵他們沒能耐的是當今天子呢?若真惹怒了直接去了官職轟出去也不算什麼大事。

相比起來,還是保住自家的官位要緊,雖然鬱悶但也只能忍了。

幾處調動之後,劉軒倒也不是把所有的空缺都給填滿了,因爲很讓他頭疼的就是少府、光祿勳以及京兆尹之位他想不到合適的人物。

倒是郭嘉順勢被他安排進了兵部任右侍郎,同時執掌參謀司,倒是給了他一個發揮自己才能的環境。

可是剩下的這三個位置,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合適的親信往上安排——劉軒覺得自己的親信應該安排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這三個位置雖然雖然也很重要,但目前來說不用死抓着不放,因此就給了朝堂上這些人爭奪的機會。

這一通爭辯,一直從年底爭到了新一年的年初。

卻始終都沒有爭出什麼結果來,倒是孔融趁機在朝堂上舉薦了一個人,劉軒聽了這人名字後覺得無比的糾結。

“禰衡禰正平,平原郡人,海內名士,才德俱佳,此等俊傑當徵辟入朝爲朝廷效力……”

後面自然是一大串的讚揚之詞,劉軒這時候纔算是見識到孔融的文學素養究竟多麼強悍,足足說了一刻鐘愣是沒有一句重樣的。

劉軒倒是沒在這事情難爲孔融,那禰衡雖然罵曹操罵的很兇,但畢竟曹操是權臣,在一些人眼裡來看自然不順眼,而自己是當今天子,那個傢伙應該不至於瞎了眼的和自己犯渾。

所以順勢下詔徵辟禰衡爲議郎,孔融幫自己的好友要到了官職也覺得滿意,所以隨後的一陣子倒是沒再來和劉軒較勁說什麼甄宓的事情。

同時商議了一陣後,京兆尹一職最後落到了司馬防長子,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身上,因爲他一直在輔佐自己父親,對於京兆尹的工作極爲熟悉,所以順勢接手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加上司馬家也算是頗有名望,司馬防更是威望隆重,不少人都賣司馬防一個面子,這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事情似乎就這麼完了,從這段時間來看,新的一年應該是平靜的一年,甚至劉軒覺得這公元一九五年,建安六年就會這麼平靜無波的過去。

直到甄宓接到詔令後來到長安,剛剛抵達的第一天……

“什麼?”

劉軒正在花園中喝茶讀書,順便與貂蟬說笑,以及談談修煉上的事情,不料曹苞急匆匆從園外跑進來,一開口就說了句:“太學三百學生在議郎禰衡的帶領下大肆辱罵陛下,並且堵住了太學正門拒絕讓甄宓進入……”

甄宓入太學,應該是這幾個月裡整個漢朝最被人關注的事情,原本劉軒下詔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大動靜,可是當詔令抵達河北正式宣讀之後,整個天下都被震動。

不僅僅是豪門大族以及文士們,如今黃河兩岸一帶哪怕是個平頭百姓也都聽說了河北出了一個才女,連皇帝都聽說過其名,還下詔讓其入太學讀書云云。而且消息越傳越快,大有開春之前就傳到江南的架勢。

對於普通百姓不過是一個談資的事情對於文人們的衝擊可就大的多了,尤其是儒家弟子,他們對此反應最爲激烈。

或多或少都有士子在私下裡抨擊這道詔令,認爲當今天子做了好大一件荒唐事,一些諸如甄家不過是想故意宣揚女兒有才好藉機將女兒送入皇宮中之類難聽的話也時不時會在坊間流傳。

可僅僅如此倒也不算什麼,何況太學中又不是儒家文士做主,劉軒也就沒太當回事。只是他沒想到,孔融給自己舉薦的那個禰衡居然聯合了太學中的儒門子弟,一齊抗議這道詔令,甚至將大門堵上,讓舟車勞頓趕到長安的甄宓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只能被迫折返,甚至有說甄家在看到這般境況的時候,已經準備帶甄宓回河北去了……實際上甄家人原本就不想來,只是皇帝詔令不能拒絕,如今正好順勢回返。

“混賬!”

曹苞已經將大致的事情說的清楚後,劉軒明白此事無非就是禰衡那個傢伙帶頭鬧事,公然違抗自己下的詔令,甚至還站在太學學館大門大肆抨擊——不但抨擊這道詔令和得了詔令不得不來的甄宓,甚至還抨擊了其它的一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當年劉軒在朝堂上殺官員的事情。

字裡行間雖然沒有明說,但只聽禰衡之言,怕是所有人都認爲當今天子是個大大的昏君了!

“給我將禰衡,還有那鬧事的學子通通抓起來!”暴喝一聲,猛的一掌將剛剛修好的石桌給拍了個稀爛:“讓許褚帶虎衛軍去!”

……

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64章 陷阱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2章 藥方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2章 再見第96章 都收拾掉第59章 欺軟怕硬?第35章 鮮血第73章 怒火中燒的呂布第86章 就這麼整!第35章 司馬懿第144章 驅逐第17章 倚天之威第80章 無盡星空第51章 大家都去!第96章 都收拾掉第18章 京師諸軍第86章 就這麼整!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121章 龍吟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9章 鎖定目標第33章 重要的東西?第122章 破邪第53章 變通?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8章 內臣第94章 黃龍天翔第63章 進京?第34章 煉器司第82章 曹性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53章 長城北第61章 霹靂火第16章 左慈與曹操第11章 遼州第88章 長安學院第19章 拐帶第95章 禍亂幷州第41章 刺激第24章 門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00章 趙雲第1章 皇子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155章 爭功第91章 涼州都督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4章 柳雲第92章 西北平定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63章 如狼似虎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46章 平西第26章 硬闖第20章 兩家火併第104章 醫院第61章 霹靂火第71章 遠征軍第96章 都收拾掉第45章 神之國度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24章 門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59章 欺軟怕硬?第154章 信任?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63章 進京?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149章 新野第144章 驅逐第140章 杏林第57章 北方的行動第126章 好船第126章 好船第27章 精銳騎兵第35章 司馬懿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63章 進京?第52章 羅馬人到來第126章 好船第1章 皇子第46章 戴克裡先第15章 糧食最大第151章 臥底?第71章 南華的圖謀第44章 赤霄第78章 燃燒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
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64章 陷阱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2章 藥方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2章 再見第96章 都收拾掉第59章 欺軟怕硬?第35章 鮮血第73章 怒火中燒的呂布第86章 就這麼整!第35章 司馬懿第144章 驅逐第17章 倚天之威第80章 無盡星空第51章 大家都去!第96章 都收拾掉第18章 京師諸軍第86章 就這麼整!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121章 龍吟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9章 鎖定目標第33章 重要的東西?第122章 破邪第53章 變通?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8章 內臣第94章 黃龍天翔第63章 進京?第34章 煉器司第82章 曹性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53章 長城北第61章 霹靂火第16章 左慈與曹操第11章 遼州第88章 長安學院第19章 拐帶第95章 禍亂幷州第41章 刺激第24章 門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00章 趙雲第1章 皇子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155章 爭功第91章 涼州都督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4章 柳雲第92章 西北平定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63章 如狼似虎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46章 平西第26章 硬闖第20章 兩家火併第104章 醫院第61章 霹靂火第71章 遠征軍第96章 都收拾掉第45章 神之國度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24章 門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59章 欺軟怕硬?第154章 信任?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63章 進京?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149章 新野第144章 驅逐第140章 杏林第57章 北方的行動第126章 好船第126章 好船第27章 精銳騎兵第35章 司馬懿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63章 進京?第52章 羅馬人到來第126章 好船第1章 皇子第46章 戴克裡先第15章 糧食最大第151章 臥底?第71章 南華的圖謀第44章 赤霄第78章 燃燒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