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閒登邙山

送走顏大小姐,李牧就開始在心裡籌劃老家的事,想了想還是決定到八月再回去把李大他們接過來,那個時候老家種的新莊稼應該都已經成熟,可以一併帶過來。

這些新莊稼是李牧穿越時帶過來的,有些事彷彿冥冥中已經註定了,李牧非常慶幸,如若臨行前他沒有到朋友的莊稼地裡走一遭,那即便穿越了,想要改變大唐的農業現狀也非常困難。他帶過來的每一樣農作物都是劃時代的品種,紅薯,土豆自然不必說,超級高產作物,對土地要求不高,貧瘠的山地也能長得很好,而且超級耐儲存。

玉米產量雖然比不上紅薯和土豆,但卻要比小麥好的多,口感也要比高粱好幾十倍,最最主要的是這玩意可以用來做乙醇,原理非常簡單跟釀酒差不多,不過純度要比燒酒高,玉米提煉酒精燃料李牧一點也不陌生,他這個動力學專家也設計過好幾款配套發動機,不過因爲成本的關係在中國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產,但現在的大唐用玉米提煉乙醇的成本絕對要比開採石油低的多。當然前提是大唐的糧食要夠吃,不然打死也不敢做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

與這三種糧食相比,花生和辣椒的光芒就暗淡的多,花生只能作爲一種油料和吃食,生長條件比較嚴苛,產量也不高。辣椒是大放異彩的香料,想想後世暢銷全球的老乾媽就知道這玩意有多火爆了,川菜,湘菜的必需品,但也僅限於此了,大唐現在的烹飪水平不高,香料金貴的很,而且剛能吃飽飯,誰還在乎飯香不香!

有時候想想造物主還真是偏心,孕育了中華民族最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但卻沒有給我們相對應的生存條件,吃飽飯一直是中國人最操心的問題。

中國國土面積不算小,世界第三,但多爲山地,還有荒漠,耕地面積並不多,而我們的鄰居阿三,不但擁有世界最多的耕地面積,而且還都是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一年種三季都綽綽有餘,最最主要的是不受時間限制,一月沒時間那就二月再種,二月沒時間就三月種,反正都能收穫,而中國呢,種早了會凍死,種晚了會旱死。

這個時候的中國只有三種作物可以種,北方小麥和高粱,南方水稻。不過現在南方還是個不毛之地,交通不便,不是後世的‘湖廣熟天下足’,糧食產量可以忽略不計。

小麥是細糧,產量實在太低,據《新唐書》記載,崔弘禮遷河陽節度使,使治河內秦渠,溉田千頃,歲收八萬斛,於秦渠下劈荒田二百頃,歲收慄二萬斛。

這麼算下來畝產差不多是1石,唐朝的1石摺合漢古3.8石,摺合現在就是334斤,一年一畝地才334斤,再扣去50%的租子,能吃飽纔怪了。反觀那些美洲作物,土豆,紅薯,玉米哪一個畝產不在1000斤以上,土豆和紅薯畝產超過2000斤都是小意思!

李牧一直都想不通,在歐洲人大航海之前,美洲至始至終都是原始社會,也不會種植,爲毛會孕育出這麼多高產的優秀作物。

心裡想着事,不知不覺就到了東城門,兩個守衛過來攔住了他,“進出城門不得騎乘。”

看他錦衣華服不是一般人家,語氣也緩和了許多,若是一般人估計直接就罵開了。

守衛的阻攔打斷了沉思的李牧,看看已經到了城東,索性就出去轉轉吧,到洛陽快兩個月了,一直都在操心玻璃的事,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九朝古都。

身子一躍,從馬上下來,摸出百文錢塞給了那守衛,“一時走神兒,不覺已到了城門口,還望原諒則個。”

李牧家底很薄,還沒能夠土豪到從身上隨便一摸就是幾個碎銀子,轉手送與人。

守衛稍一掂量,不禁喜上眉梢,“謝公子打賞,不知公子這是要去往何處?”

“沒事,你忙你的,我就沿着護城河轉轉。”

“那公子您走好。”

看來到哪錢都是個好東西。

出了城,李牧也沒有再騎馬,自己在前邊走着,小紅在後邊跟着。東門出去不遠就是寬闊的鸞水,往東注入洛水,匯入黃河。

城牆還沒有修葺,隨處可見烏黑的煙燻斑,這是投石車丟過來的火油彈爆炸後留下了的疤痕,還有一排排深不見底的孔洞,這是把牛弩車射出的箭孔,還有那殷紅的血斑,一切都在無聲地訴說着十年前的那場混戰有多慘烈。

而這只是中華民族災難的縮影,曠日持久的混戰中死去的百姓、軍士不知凡幾!

通典記載,大業初有八百餘萬戶,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一場混戰失去了超過七成的人口,楊廣該死,卻偏偏連累了無辜的百姓!

這貨唯一的功績興許就是這聞名後世的京杭大運河了,但卻不知這運河裡流淌了多少百姓的血淚。

登上高高的邙山,李牧也不禁唏噓,怪不得這貨要遷都洛陽了,整個洛陽宮北據邙山,南至伊闕之口,洛水貫都,端的是河漢之象。但這寶地誰人不知,大家還是要建都長安,因爲聰明人都知道華夏最大的敵人在北邊,在長安建都利於抵禦突厥。

最討厭的還是那個僕射蘇威,楊廣看了新宮殿,臭屁地問了句,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

這貨馬屁拍的響亮,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

俟你妹啊俟,楊廣若老老實實地在長安呆着,即便民不聊生,但還有中原的精華滋養,能多活幾年。他這一走直接讓整個北方淪陷,連太祖李淵都不得不跟始畢可汗簽訂了恥辱的條約,李淵每攻下一片土地就要給突厥人不菲的錢財,李世民也只能在渭水河上示弱,斬白馬爲盟。

想着想着,李牧心裡不覺有些鬱悶,以後有機會見李二了一定要給他洗洗腦,也給每一箇中國人洗洗腦,你該毀滅就毀滅,該起義就起義,但你這一定要把人家好好的宮殿燒了是怎麼個毛病,你要是嫌棄別人住過,你就重新挑個好地方再建一座,不行,就是非要燒了重建,這可都是錢啊!

實在不行你就賣給我,老子現在沒錢,但可以分期慢慢還,老的宮殿就弄成博物館,分一些不太重要的房間弄成賓館,皇帝住過的地方,這可是個大噱頭,利用好了很快就回本了。

可惜,很快他就蔫了,自己能不能洗了李二的腦子另說,就怕他氣過頭給自己洗脖子!

新書上傳,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小牧工作之餘會努力碼字,也請大家可以多多推薦收藏,當然打賞也是可以滴,嘿嘿,感謝傾城兄的三個一百幣幣打賞,關鍵是一直以來的支持是最珍貴的,同時也感謝東午和牧天神棍的打賞,小牧拜謝!

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兒的心思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房地產雛形第七十一章 拜師第十九章 唐婉第三章 真的蛋疼第六十二章 碩果累累第九十五章 鐵鍋補鐵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十三章 研發玻璃第九十章 軍工基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伯倫的絕活第四十八章 純屬調戲第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聯存單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三十一章 丁緩後人第一百零二章 企業傳承第二章 何處是家第六十七章 殺了李牧第四十八章 純屬調戲第五十五章 前塵舊事第五十八章 嫂嫂的考驗第一百零八章 背叛的籌碼第十二章 收服燕青第一百二十五章 贏錢的秘密第七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七章 前塵舊事 三第四十九章 沒有退路的李二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六十五章 老子當官了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九十九章 煮茶詩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四十六章 十斛珍珠第一百零三章 中華文明獎第六十八章 新式鍊鋼第五十一章 不是東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兒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八十章 道家的災難第五十一章 不是東西第八十五章 最深刻的第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上有油第四章 青竇初開第七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一章 技術轉讓第六十六章 本來面目第六十章 酸辣土豆絲第九十九章 煮茶詩第九十八章 雅俗共賞第二十四章 誰是傻子?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九十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十六章 爲人師表第二十一章 拿老子當槍使第十五章 芳心暗許第二十八章 唯獨不能餓死第八十六章 羽絨服第六十七章 殺了李牧第九十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六十九章 個人所得稅第九章 重見光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聯存單第一百零一章 技術轉讓第一百一十八章 沒有牙齒的獅子第三十五章 倉廩實而知禮節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一百零五章 房地產雛形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一百一十章 建立銀行 二第七十四章 崑崙火第一百零九章 建立銀行第四十二章 中華字典第十一章 合夥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背叛的籌碼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七十五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十八章 閒登邙山第三十九章 教育產業化第三十九章 教育產業化第三十三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七章 唐人館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詭計落空第七十二章 自來水第五十八章 嫂嫂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四十四章 學區房第八十六章 羽絨服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二十八章 唯獨不能餓死第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四十六章 十斛珍珠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二十一章 拿老子當槍使
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兒的心思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房地產雛形第七十一章 拜師第十九章 唐婉第三章 真的蛋疼第六十二章 碩果累累第九十五章 鐵鍋補鐵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十三章 研發玻璃第九十章 軍工基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伯倫的絕活第四十八章 純屬調戲第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聯存單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三十一章 丁緩後人第一百零二章 企業傳承第二章 何處是家第六十七章 殺了李牧第四十八章 純屬調戲第五十五章 前塵舊事第五十八章 嫂嫂的考驗第一百零八章 背叛的籌碼第十二章 收服燕青第一百二十五章 贏錢的秘密第七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七章 前塵舊事 三第四十九章 沒有退路的李二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六十五章 老子當官了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九十九章 煮茶詩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四十六章 十斛珍珠第一百零三章 中華文明獎第六十八章 新式鍊鋼第五十一章 不是東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兒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八十章 道家的災難第五十一章 不是東西第八十五章 最深刻的第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上有油第四章 青竇初開第七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一章 技術轉讓第六十六章 本來面目第六十章 酸辣土豆絲第九十九章 煮茶詩第九十八章 雅俗共賞第二十四章 誰是傻子?第六十四章 李牧接旨第九十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十六章 爲人師表第二十一章 拿老子當槍使第十五章 芳心暗許第二十八章 唯獨不能餓死第八十六章 羽絨服第六十七章 殺了李牧第九十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六十九章 個人所得稅第九章 重見光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聯存單第一百零一章 技術轉讓第一百一十八章 沒有牙齒的獅子第三十五章 倉廩實而知禮節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一百零五章 房地產雛形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一百一十章 建立銀行 二第七十四章 崑崙火第一百零九章 建立銀行第四十二章 中華字典第十一章 合夥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背叛的籌碼第二十二章 侯君集之子第七十七章 趙漁定理第七十五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十八章 閒登邙山第三十九章 教育產業化第三十九章 教育產業化第三十三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七章 唐人館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詭計落空第七十二章 自來水第五十八章 嫂嫂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二章 別樣風情第四十四章 學區房第八十六章 羽絨服第八十七章 思念是一種病第二十八章 唯獨不能餓死第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四十六章 十斛珍珠第四十三章 大學計劃第二十一章 拿老子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