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12章 手機材質的思考

bookmark

國人總是喜歡看富豪的新聞,如果能看到富豪出醜的話,那就更讓人興奮了。。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 。 這倒也不能完全說是國人的劣根‘性’,這與國內很多人發家的過程不乾淨且發家後爲富不仁有關。

陳非凡在有關投資聯發科股票的說法其實是欠妥的,一方面因爲他本身也是聯發科的股東,另一方面他是口上爽快了,但是這種口頭承諾並沒有法律效應。日後,他要是不認賬,別人也沒辦法,但陳非凡肯定不會這麼做!

所以島內不少媒體都對陳非凡進行了冷嘲熱諷,不少人打趣道,“希望陳非凡以後不要耍賴噢,爲了驗證陳非凡的眼光以及他對承諾是否守信,我怎麼也得買上一百股。”

不過陳非凡的話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由於他是在聯發科開市結束後才接受的採訪,所以他的話在第二天開盤才能顯現出威力。

聯發科股票開盤競價階段就由第一天上市收盤價的157新臺幣上飆到了182新臺幣,而且在開盤震‘蕩’半小時後,又開始繼續拉昇。

做投資的人,尤其是大型的機構或者基金,他們對於陳非凡的講話解讀的角度就與一般的媒體記者不同了,他們會更多的,詳細的去參閱陳非凡過往的經歷,尤其是在投資領域。

他們發現儘管陳非凡這個人嘴上有時候是沒個把‘門’的,但也沒出過大的差錯,而且他以大陸首富的身上跑到這邊來,不會是隻圖嘴上痛快的。再者,陳非凡也是聯發科的戰略投資者,能和這位大陸首富成爲名義上的夥伴也不錯。大部島內機構和基金還是會買他的帳的。

就像國內的華誼兄弟由於馬雲是其股東,所以它成爲了馬雲概念股,而聯發科西安現在也可以說成是陳非凡概念股,聯發科首日的表現不得不說有不少是因爲陳非凡給影響的。

聯發科上市儀式結束後,陳非凡就向蔡明介提出了告別,蔡明介親自把他送往機場,進安檢之前,蔡明介握着陳非凡的手說到,“老弟,非常感謝你這次的大力支持。媒體上的一些言論,你也不要太過於在意!”

兩人的關係已經更進一步了,在稱呼上也從職務變成了兄弟上的稱謂了。

陳非凡自然不會介意,他敢說出來,就不會怕這個,“老兄,你多慮了!我這是過來爲你打氣,自然要硬氣點!如果媒體再發酵此事的話,你可以和這些人說,我的承諾絕對有效。這點錢我還是有的!”

蔡明介哈哈一笑,“老弟還是這麼意氣風聞啊!”

2001年7月10號,陳非凡再次回到了滬上大本營,由於是上午10點半到的機場,還是工作時間,他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作爲陳非凡最關心的手機研發,每次從外面回來,他第一要關注的就是手機的研發進程。每次,回到手機研發中心時,他都能迅速的歸於平靜,這裡纔是他真正的用武之地啊,外面的一切奔‘波’都是爲了這裡他日的大放光芒。

這次,陳非凡看到了王薔正在設計手機的外殼,而王薔看到陳非凡時,也湊過來徵詢他的意見。

說到手機工業設計,就不得不提手機外殼的材質。手機外殼的材質選擇,無論對手機本身的外觀、手感,還是在製造過程中的工藝,都有着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常見到的手機機身材質主要分爲:塑料、金屬、玻璃三大類。安卓陣營某時間段內的旗艦機:三星galaxys5、ht8與sonyz2,這三款旗艦機分別用了當下最主流的三種材質。ht8繼續加強機身金屬比例、三星s5依舊萬年塑料,手機材質是值得外關注的一個領域。

塑料材質的優點是:工藝成熟,缺點是:外觀不夠“高大上”、機身質感不強,代表機型:三星s5、諾基亞1520。

塑料是手機上最常見的材質。三星絕大部分手機、諾基亞lumia系列,一加手機等都採用塑料作爲手機材質。如今,很多人提到塑料材質,覺得塑料廉價、質感不強,沒有金屬、玻璃的外觀“高大上”。但塑料作爲擁有最長曆史的材料,毫無疑問,製造工藝已經比較成熟。

製造工藝的成熟,爲我們帶來的是更加低廉的成本、更強的可塑‘性’、以及更強的信號接收能力。不要小看這最基礎的功能,曾經的iphone5,由於iphone採用金屬外殼,需要把天線的一部分放在機身的外部,手機才能夠接受到正常強度的信號。如果這時給手機殼套一個保護殼,就會遮蔽住一些信號。有時連接信號不太強的wifi時,只能拿掉手機保護殼。這時恐怕也沒心思去關注手機到底是金屬還是塑料了。

用塑料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耐用。相信大家對nexus4的玻璃背殼並不陌生。多麼漂亮的背殼,但你可千萬別碰着摔着,高貴的玻璃背殼可不比大塑料,一不小心讓你的愛機背後變成“伊拉克成‘色’”,那就該‘欲’哭無淚了。而且更鬱悶的是壞了以後很難更換。而金屬材質的機身,在沒有保護套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劃痕、掉漆等問題。陳非凡曾經的hte則是在“‘裸’奔”一個月後,背後徹底成了“月球表面”。

相比於金屬,塑料外殼的質感以及觸感確實low了一些。儘管大三星把note3、iphones5的塑料後蓋做的不像塑料,但這事騙得了眼睛騙不了手。與m8、z2這樣的真材實料相比,三星的旗艦也只有到角落裡畫圈圈去了。觸感方面,儘管很多人誇讚iphone5c、lumia1520的聚碳酸酯塑料手感很好,但與m8這樣全金屬機身相比,金屬確實手感更加細膩。但金屬機身還有一個不可避免問題,握在手裡久了會覺得有點滑,總有點沒法完全掌控的感覺,擔心一不小心脫手。

最後說到成本,很多人覺得塑料無論從材料本身、產品‘逼’格都看起來太廉價。其實這裡有個誤區,拋開我們主觀的偏見,單就硬件本身的價格,其實差不多,更多的只是人們心中的感覺。對於廠商來說,金屬與塑料,最大的成本在於製作工藝以及產品的良品率方面。至於三星爲什麼用塑料還賣那麼貴,那是產品的銷售策略問題,與材質沒有多大關係。總之一句話:能夠量產的產品造價都不會太貴,迴歸產品,塑料與金屬之間的價格差距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

玻璃的優點是外觀‘精’致、工藝簡單,缺點是易碎、會成爲指紋收集器,代表機型:sonyz2、nexus4。

相比塑料和金屬材質,玻璃算是比較折中的一種材質。玻璃沒有金屬那麼難以調教,看起來也比塑料要‘精’致許多。陳非凡還記得初見iphone4正反兩面玻璃+鋁合金中框的設計時,真的震撼於玻璃背殼的‘精’致、美觀。現如今iphone已經在鋁合金這條路上越走越成熟,而玻璃材質則背工業設計同樣非常出‘色’的sony繼承。在今年sony推出的旗艦機z2上,依舊延續其“omnibalance”設計風格,前後採用雙面玻璃。採用玻璃材質的機身沒有金屬那麼有張力、也不同於塑料看起來那麼平淡,給人晶瑩剔透的感覺。而玻璃材質的觸感也有着自己的特點,雖然沒有金屬那麼細膩,但也不會覺得很滑,難以掌握。

在製造工藝方面,玻璃材質比金屬要更容易處理,在上‘色’、成型方面技術都比較成熟,成本不會很高。而且玻璃本身也沒有也不會對無線電信號產生明顯影響,可以使用內置天線。

玻璃的缺點在於非常的脆弱,最出名的就是4的玻璃背殼設計的確優雅、美觀,但一碰就碎卻成了其致命傷。而且玻璃本身很容易留下使用痕跡,成爲“指紋收集器”。當然,話又說話來,一般也沒什麼人會來故意收集一個普通人的指紋,但大家在使用的時候還要注意勤洗手。

第280章 總局黨委會第84章 第一次的會面第286章 3G裡的暗戰(三)第92章 石墨烯的面世(下)第68章 招待之夜第22章 佈局聯發科(三)第169章 爆表的好感第257章 閉環生態第78章 手機攝像頭第151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三)第270章 監製陳非凡第204章 間接性的侮辱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48章 帝王金Bpod第232章 新聞發佈會預熱第120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一)第213章 任性定粉絲配股第56章 安張薇心第169章 爆表的好感第25章 黑洞集團第242章 被調戲第33章 全球代言人之羅傑費...第267章 消息對外公佈第67章 開啓代工時代第294章 大結局第270章 監製陳非凡第82章 安保問題第140章 商標定型第235章 亮瞎你的眼(一)第214章 送你400億第78章 手機攝像頭第118章 拿錢砸出來的主席第181章 一顆大甜棗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150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一)第18章 豪取千萬美元和學霸...第70章 董事長助理第53章 初見丈母孃第289章 國內漫遊費該消失了第16章 第一桶金(下)第23章 悶聲發大財第104章 遞交計劃書第213章 任性定粉絲配股第27章 走產研相結合的道路第96章 私人飛機真正定型第179章 微服私訪(七)第288章 真假4G第221章 首富幫你表白第131章 網站宕機第56章 安張薇心第116章 樂熙的逆襲第290章 全4G時代?第126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137章 段子王第232章 新聞發佈會預熱第157章 630米第265章 黑洞視頻第253章 現場小互動第72章 顯示屏裡的江湖第255章 炒作莫博士第233章 飛往紐約第197章 供應商戰略第34章 大幹200天第234章 韓雪定計第152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四)第193章 這三年(下)第94章 禽獸不如第49章 年會(上)第114章 手機爲什麼沒信號第32章 全球代言人之羅傑費...第147章 全面戰略合作第72章 顯示屏裡的江湖第271章 板子冒煙第26章 滬上談判第121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二)第75章 粉絲經濟第276章 鼠輩第190章 你們要主動第104章 遞交計劃書第3章 重回1997第272章 USB-Type-...第50章 年會(下)第189章 APT技術第91章 石墨烯的面世(上)第207章 玩找茬第274章 藍寶石第288章 真假4G第109章 拜訪林琳家第6章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258章 物流合作第113 手機材質的思考(下)第113 手機材質的思考(下)第280章 總局黨委會第58章 招兵買馬(一)第166章 註冊軼事第208章 黑洞電子要上市?第173章 微服私訪(一)第73章 私人飛機(上)第161章 不給錢的招標
第280章 總局黨委會第84章 第一次的會面第286章 3G裡的暗戰(三)第92章 石墨烯的面世(下)第68章 招待之夜第22章 佈局聯發科(三)第169章 爆表的好感第257章 閉環生態第78章 手機攝像頭第151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三)第270章 監製陳非凡第204章 間接性的侮辱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48章 帝王金Bpod第232章 新聞發佈會預熱第120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一)第213章 任性定粉絲配股第56章 安張薇心第169章 爆表的好感第25章 黑洞集團第242章 被調戲第33章 全球代言人之羅傑費...第267章 消息對外公佈第67章 開啓代工時代第294章 大結局第270章 監製陳非凡第82章 安保問題第140章 商標定型第235章 亮瞎你的眼(一)第214章 送你400億第78章 手機攝像頭第118章 拿錢砸出來的主席第181章 一顆大甜棗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150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一)第18章 豪取千萬美元和學霸...第70章 董事長助理第53章 初見丈母孃第289章 國內漫遊費該消失了第16章 第一桶金(下)第23章 悶聲發大財第104章 遞交計劃書第213章 任性定粉絲配股第27章 走產研相結合的道路第96章 私人飛機真正定型第179章 微服私訪(七)第288章 真假4G第221章 首富幫你表白第131章 網站宕機第56章 安張薇心第116章 樂熙的逆襲第290章 全4G時代?第126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137章 段子王第232章 新聞發佈會預熱第157章 630米第265章 黑洞視頻第253章 現場小互動第72章 顯示屏裡的江湖第255章 炒作莫博士第233章 飛往紐約第197章 供應商戰略第34章 大幹200天第234章 韓雪定計第152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四)第193章 這三年(下)第94章 禽獸不如第49章 年會(上)第114章 手機爲什麼沒信號第32章 全球代言人之羅傑費...第147章 全面戰略合作第72章 顯示屏裡的江湖第271章 板子冒煙第26章 滬上談判第121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二)第75章 粉絲經濟第276章 鼠輩第190章 你們要主動第104章 遞交計劃書第3章 重回1997第272章 USB-Type-...第50章 年會(下)第189章 APT技術第91章 石墨烯的面世(上)第207章 玩找茬第274章 藍寶石第288章 真假4G第109章 拜訪林琳家第6章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第138章 二元經濟第258章 物流合作第113 手機材質的思考(下)第113 手機材質的思考(下)第280章 總局黨委會第58章 招兵買馬(一)第166章 註冊軼事第208章 黑洞電子要上市?第173章 微服私訪(一)第73章 私人飛機(上)第161章 不給錢的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