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審俘

俘虜不太多,有一部分是連人帶馬一起被俘的。我的部下習慣性大喊“繳槍不殺!”竟然有些清兵聽懂了,下馬跪地投降。嗯,夠機靈,優待。

戰場上遺棄的武器倒是不少,可惜以刀矛爲主。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那些馬。跟着張林沖下來的戰士幾乎每人都抓獲有戰馬。有些馬負了傷。

那些沒負傷的好馬也有60多匹呢。嗯,至少可以讓這些馬幫助王平馱運物資。他手裡的那些物資設備是不能再有一點損失了。

讓戰馬馱運物資?這想法讓真正的騎兵知道不惱恨死纔怪。不過本哥們是來自信息化戰爭時代的二十一世紀。騎兵僅僅作爲禮儀性質的兵種存在延續。而我的這些部下,很顯然都是步兵。唔,可以讓偵察兵裝備些馬匹。

陳浩先開口:“感謝徐兄援手。”

“自己兄弟,不必客氣。”

是自己兄弟嗎?感覺好像是的。不過,我們兩人身上的傷是哪來的?

相視一笑。下一步怎麼辦?兩人都在思考。還是先多搞些情報再說。這裡不是有現成的俘虜嗎?

帶過來幾個被俘的騎兵問問情況。

俘虜被帶了過來,一個個哆哆嗦嗦,嚇得不輕。

董大海主審,我們兩個傷員主官旁聽。

“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那些俘虜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沒有人答話。

董大海停了一下,放緩口氣:“你們是什麼人?官長是誰?說實話有賞,不說,全部殺頭!”

“我說,我說,大人饒命!”

“嗯,說就好,你們要聽不明白我的話,可以問,不用怕,只要說實話,我們不會傷害你們,還會有賞。”

“謝大人!謝大人!”那些人連忙磕頭,這些傢伙,我心中好笑。

“你們是誰的隊伍?”

“我們是苗大人的團練。”

“苗大人?他叫什麼名字?”

“他叫……”那俘虜遲疑了一下,看了看同伴,“苗大人就是壽州的苗沛霖。”

“苗沛霖?”我心中一驚,不就是那個俘獲陳玉成的苗沛霖?應該是他。

“你們不在壽州,怎麼到了這裡?”

“朝廷派大軍去廬州圍剿長毛……”那俘虜偷眼看看我們,見我們沒有發怒的意思,繼續說道:“湘勇也從南邊打了過來,髮匪望風而逃……”這傢伙又看了看我們。

“好,繼續說下去。”

見沒有觸怒我們,還得到了鼓勵,那俘虜繼續說道:“苗大人想趁皖西空虛派我們過來防備捻……黨,其實是想多佔些地盤。”

“你們一共來了多少人馬?”

“一共1萬6千,6千騎兵,1萬步兵,18門大炮,還有2000支火槍。”

“苗沛霖來了嗎?”

“沒有,苗大人在壽州坐鎮,這次領兵的主將是謝大人。”

“謝什麼?”

在一旁聽着的陳浩聽到這裡忽然笑了起來,他的表情讓我心裡一激靈:這也太像……祁彪了吧?不過這怎麼可能?可是這個世界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尤其是在我親身經歷了兩次連續的穿越之後?

“他叫謝武。”

謝武?謝我?真是個搞笑的名字,帶兵的人崇拜兵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強要和兵聖一個名字,也不看看自己姓什麼?

“可是你們爲什麼拼命向我們進攻呢?”

“這個,苗大人的九弟是我們的監軍,今天帶了一些人出去尋歡,原本我們以爲這裡沒有大股的那個…太平軍,所以沒有帶太多的人,可是不料路上碰上幾十個手拿新式洋槍的妖人,把苗大人的弟弟劫走了。”

“什麼妖人?”

“啊?不,不,不是妖人,不是,是這個,大人你們,這個,天兵,天將……”那俘虜一下口齒立刻沒有剛纔利索了。

我暗自好笑,看來今天辛興他們抓的那個俘虜就應該是苗沛霖的弟弟了,什麼馬九,應該叫苗九纔對。這傢伙不老實,嗯,他的親兵衛隊們跟他一樣不老實,出來尋歡作樂,騷擾搶劫,結果把主官弄丟了,回去又是遇上妖人,又是幾十個,一下將對手人數誇大十倍,真有他們的。看來這個謝武把陳浩的部隊當成俘虜了他主子的弟弟的人了,他們可是代人受過,增援他們看來也是應該的。

“你還沒有回答爲什麼剛纔這樣死傷慘重還不停止進攻?”

“那是因爲謝大人像救回苗監軍,而且大人說你們也不是會妖法,肯定是從洋人那裡買回了新式的洋槍,洋人見利忘義,經常和髮匪和捻…來往。探子說你們的人也不太多,謝大人就動了貪心,要我們無論如何要救回苗監軍,還要弄到這些新式洋槍,說是死傷多少弟兄都值,這次立功的人都有重賞。”

看來這個苗沛霖確實屬於野心勃勃想渾水摸魚的那種。

大致的情況問得差不多了,把俘虜帶了下去。

敵情還是很嚴重的,雖然當面的敵人被擊退了,但是並不意味着敵人不會再來,敵人的主力還在後面。對於一個一心要救主子的弟弟和弄些新式洋槍去爭奪地盤的土軍閥的將領來說,死了的士兵可以再找,或者說再去抓,主子的弟弟可是千萬不能丟的,而且新式武器在他們眼裡也遠遠比士兵的生命重要。況且他們已經知道對手的人數不多。這麼多部隊,總會有一些親信把事情報告主子的。

我帶來的人倒是沒有傷亡,彈藥消耗的也不是太多,可是要命的是消耗一點就少一點,繳獲的那些武器基本上對提高作戰能力不起作用。也許,那幾門大炮可以用用?只是太過笨重了。作爲大炮,射程也實在不遠。

陳浩這邊能戰鬥的只有50多個人了。董大海急令統計彈藥消耗。結果讓他極爲喪氣:剛纔擊潰敵軍的時候,因爲見到援軍到來,大家一興奮,放開了猛打,多數衝鋒槍已經沒有彈藥,少數人手裡僅有一個彈夾的子彈。手榴彈也消耗殆盡。那挺輕機槍子彈還算多,也不足百發了。戰鬥力已經基本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況。如果敵軍在發動一次剛纔那樣的衝鋒或者增加騎兵衝擊,他們基本上已經無力抗擊了。即使我們加入戰鬥,或許能再把敵人擊退,可是再後來呢?

看來,我們的這些經過二十世紀戰火洗禮的士兵們,剛剛來到清朝,就不得不在一隻以落後武器武裝起來的地方團練部隊面前認真地考慮“轉進”的問題了,而且是馬上,刻不容緩。但是在敵人大量騎兵追擊下,能否全身而退也是個問題。看來,兵員方面的優勢在戰場上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在它足夠大的時候。武器的優勢的的確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差距並不是足夠大時。想打現代化一些的戰爭,必須要有相同水平的後勤保障爲支撐啊。

36 政變2第17章 改編(3)第84章 遭遇伏擊419 昆陽小聚4第94章 機動分隊297 北進713 陳浩歸來1第11章 脫困第一戰417 昆陽小聚2102 亂與定43第84章 遭遇伏擊398 煤鐵時代44447 攻取洛陽8第40章 剿匪(11)211 攻取信陽7467 圓明園之期第14章 和解277 不速之客472 京郊戰役1第89章 走馬取正陽451 東京汴梁3116 亂與定56162 冬衣之戰952 新局368 亂與定10327 北進37347 北進57333 北進43338 北進48第6章 住院養傷第57章 潑河鎮(1)第20章 收復蘭封109 亂與定4936 政變2238 心虛477 京郊戰役6第41章 剿匪(12)第31章 剿匪(2)51 邊疆22177 冬衣之戰2474 亂與定16354 北進64第24章 第一師152 光復槍140 裝甲兵培訓班第3章 初戰273 席捲南陽15382 煤鐵時代2823 掃平內亂23216 攻取信陽1224 掃平內亂2443 邊疆14155 冬衣之戰2131 淮濱30第9章 審俘368 煤鐵時代14第50章 重返高粱窪第39章 剿匪(10)367 煤鐵時代13478 京郊戰役7269 席捲南陽11345 北進5544 政變10337 北進47222 攻取信陽181 談判1320 北進30282 洞房2201 冬衣之戰48441 攻取洛陽2第57章 虎口脫險253 熱的雪10第50章 重返高粱窪269 席捲南陽11445 攻取洛陽6138 攻克淮濱3394 煤鐵時代40403 煤鐵時代49321 北進31283 私語82 亂與定24144 淮濱得失466 首次遭遇129 淮濱28146 淮濱得失351 邊疆22第54章 難民53 對壘2452 東京汴梁4288 午宴第65章 兩面苦撐60 亂與定2第94章 出發前夜第91章 偵察第73章 新集(6)375 煤鐵時代21297 北進7第87章 飛飛其人375 煤鐵時代21第9章 審俘
36 政變2第17章 改編(3)第84章 遭遇伏擊419 昆陽小聚4第94章 機動分隊297 北進713 陳浩歸來1第11章 脫困第一戰417 昆陽小聚2102 亂與定43第84章 遭遇伏擊398 煤鐵時代44447 攻取洛陽8第40章 剿匪(11)211 攻取信陽7467 圓明園之期第14章 和解277 不速之客472 京郊戰役1第89章 走馬取正陽451 東京汴梁3116 亂與定56162 冬衣之戰952 新局368 亂與定10327 北進37347 北進57333 北進43338 北進48第6章 住院養傷第57章 潑河鎮(1)第20章 收復蘭封109 亂與定4936 政變2238 心虛477 京郊戰役6第41章 剿匪(12)第31章 剿匪(2)51 邊疆22177 冬衣之戰2474 亂與定16354 北進64第24章 第一師152 光復槍140 裝甲兵培訓班第3章 初戰273 席捲南陽15382 煤鐵時代2823 掃平內亂23216 攻取信陽1224 掃平內亂2443 邊疆14155 冬衣之戰2131 淮濱30第9章 審俘368 煤鐵時代14第50章 重返高粱窪第39章 剿匪(10)367 煤鐵時代13478 京郊戰役7269 席捲南陽11345 北進5544 政變10337 北進47222 攻取信陽181 談判1320 北進30282 洞房2201 冬衣之戰48441 攻取洛陽2第57章 虎口脫險253 熱的雪10第50章 重返高粱窪269 席捲南陽11445 攻取洛陽6138 攻克淮濱3394 煤鐵時代40403 煤鐵時代49321 北進31283 私語82 亂與定24144 淮濱得失466 首次遭遇129 淮濱28146 淮濱得失351 邊疆22第54章 難民53 對壘2452 東京汴梁4288 午宴第65章 兩面苦撐60 亂與定2第94章 出發前夜第91章 偵察第73章 新集(6)375 煤鐵時代21297 北進7第87章 飛飛其人375 煤鐵時代21第9章 審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