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水路南下

日軍在空軍支援下經過近四晝夜苦戰,北、東兩線付出了近兩千人傷亡的代價。終於佔領了中原的交通中心鄭州,但是從鯉登行一到原田雄吉乃至岡村寧次都高興不起來。

渡船大部被焚燬,鯉登行一面前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在中國軍隊援軍未到達前,利用尚存的“摺疊船”在空軍的掩護下撤退,這就等於宣佈這次戰役剛剛發動就失敗了,而且這些船要把過河的部隊全部撤完最快也要好幾天的時間,擔任後衛的部隊不可避免要遭到損失。如果撤退期間,中國的援軍壓了上來,最終能撤走多少部隊,實在難以預料。別說鯉登行一不可能做這種選擇,就是他要撤退,原田雄吉乃至岡村寧次也不會答應。那麼剩下的只有第二種選擇,那就是按原計劃繼續進攻。

一個上午,在空軍的掩護下,一點一點向前推進了約2公里,正面的守軍頑強抵抗着,進展十分困難。奇怪的是側翼的中國軍隊沒有行動。

鯉登行一的登陸部隊已經傷亡了4、5百人。中午,他派出僅存的一個“摺疊船”中隊返回東岸接運增援部隊。這是過河部隊僅存的渡船,鯉登行一此時很謹慎了,他自己知道空軍誤炸的說法怕是靠不住,水面上可能不太平。每船除了兩名舟橋兵外,還派了一名輕機槍手,爲此不惜減弱岸上部隊的火力。

116團方面,到中午的時候,人員已經不到滿員時的一半了。攻守雙方都顯出了疲態。

鬼子的第一批援兵到達西岸的時候,天已經要黑了。一共新到了300多人,舟橋部隊報告在返回東岸的途中遭到支那軍隊三條機動船的襲擊,有六條“摺疊船”損壞,支那的機動船也有兩條被炸燬。

入夜,鯉登行一命令就地鞏固陣地。命令“摺疊船”中隊不顧疲勞,連夜接運第二批援兵。

每次運送300人和計劃中每次運送3000人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那麼35師團就不能想辦法增加一些水上輸送能力嗎?

要知道,這被焚燬的船隻可是35師團傾盡全力在東岸造了一個多月的成果,東岸鄰近地區的大一點的樹木都快被砍光了。就算還能找到樹木,一時間哪裡造得出船來?

那麼,爲什麼不從其他地方緊急調運一些“摺疊船”之類的渡河器材呢?

首先因爲敵人華北方面軍掌握的渡河器材本來就不多,發動進攻前,東拼西湊也就調來了兩個“摺疊船”中隊,其中一個還被徐亮中途打了劫。向塘沽、青島等地的海軍籌借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因爲此時海軍正在傾全力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即便能夠籌集到渡河器材,短期間也無法運到中原前線。自10月1日凌晨起,連通開封的鐵路連連遭到襲擊,隴海鐵路和汴新鐵路多數時候處於無法通車的狀況。

平原地區,又沒有重要的橋樑、隧道,鐵路即使遭到襲擊也較容易修復,怎麼會多數時候不通車呢?原來,這次襲擊鐵路的以八路軍38團爲骨幹的部隊採取的手段與以往大不相同。利用主要由僞軍防守鐵路的時機在多處發動襲擊,選擇最薄弱的地方打了就跑,破壞的方式就是焚燒,用王平的外帶火絨布“摔炮”炸藥的土造燃燒瓶,往鐵路中間一甩,大火就燒了起來,當時鐵路的軌枕全部是木枕,這樣木枕也跟着燃燒起來,雖然破壞程度不嚴重,但足以造成無法通車,等敵人增援部隊和搶修人員趕到現場,沒等這裡修完,其他地方又有好幾處起火,敵人疲於奔命,鐵路卻難以通車。

鐵路不通,那公路呢?35師團主力集中於前線,留在後方的部隊防守城市和鐵路都很費力,哪有多餘兵力保證公路的暢通?此時敵人如果通過公路向開封輸送物資,恐怕形同向抗日根據地輸送一般。

原田雄吉聽了鳩山武夫關於鐵路被襲擊情況的彙報,聯想起前線船隻被焚燬的情況以及在中牟縣境內距離新黃河不遠的地方發現一輛被丟棄的軍用卡車的情況,這卡車正是9月30日皇軍“丟失”的那一輛,已經被破壞。原田雄吉氣得咬牙:“鳩山君,你說的對,這個徐亮確實狡猾的很,可惡的很,而且確實與那個陳浩是一夥的。”

“將軍,您是說?”

“是的,燒鐵路是徐亮的人乾的,燒船隊恐怕也是他乾的。既然這樣,那就來較量較量吧,命令東岸的部隊加強戒備,發現徐亮的部隊堅決包圍,徹底消滅!”

只可惜,徐亮並沒有按照原田雄吉的預計返回東岸。10月1日半夜,徐亮帶領38團的南下部隊在太康縣境內西部鄰近扶溝縣的地方上岸,進入了水東根據地,開始了反頑鬥爭。

這水東根據地是中共在豫東杞縣、睢縣、太康一帶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因爲位於緊鄰黃泛區的東岸地區,習慣上稱爲水東根據地。原屬新四軍方面,後來劃歸了八路軍冀魯豫軍區。

這個根據地的創建、堅持和發展實在是一個奇蹟。根據地是在豫東的千里大平原上,與鄭汴洛沿線不同,這裡的地勢平坦坦,一望無際,連一點起伏都沒有,而且也沒有什麼可資藏身的大的湖泊之類。這個根據地沒有我軍的主力部隊,全是當地黨組織就地拉起來的武裝,缺乏武器、缺乏軍事幹部、缺乏戰鬥經驗,在這種情況下與敵人戰鬥、奪取武器建立根據地,其艱難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地區還不具備其他一些地方開展游擊戰的條件。

開展地雷戰?千里平原,火藥、鋼鐵甚至石頭的來源問題都無法解決。

開展地道戰?地下水位高,很多地方挖不了幾米深,地下水就冒了出來,不具備冀中平原的那種地道網的條件。根據地離鬼子的屯兵中心和交通線也較近,杞縣的縣城距離開封只有50公里,距離蘭封只有30公里;睢縣距離商丘50公里,距離民權只有二十多公里。當初,徐亮爲保四團招募新兵時,有不少弟兄來自這個地區。現在,這些人無論在38團還是116團都是骨幹了。

在這樣的條件下建立根據地並且堅持下來,其背後是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幾年裡,根據地黨的最高領導人就犧牲了四任。

115 淮濱14431 除夕夜4199 冬衣之戰46420 盟友還是敵人75 亂與定1721 掃平內亂21338 北進48283 私語196 冬衣之戰43267 席捲南陽9218 攻取信陽14第77章 “我不是逃兵”339 北進499 談判9第43章 潑皮山(2)第13章 戒心367 煤鐵時代13第60章 潑河鎮(4)373 煤鐵時代191 談判1第35章 死守白沙第20章 收復蘭封207 攻取信陽383 亂與定2513 陳浩歸來120 臨淮關239 政變5第62章 潑河鎮(6)第37章 剿匪(8)355 煤鐵時代121 臨淮關3216 攻取信陽12300 北進10456 東京汴梁8105 淮濱4108 淮濱7281 洞房23 掃平內亂2332 邊疆353 新局4100 亂與定42220 攻取信陽16362 煤鐵時代8380 煤鐵時代26第69章 收復鄭州88 亂與定30368 煤鐵時代14436 除夕夜9325 北進35162 冬衣之戰9第78章 鞏縣東郊的頑強防禦33 邊疆42 掃平內亂2第10章 募兵283 私語4 掃平內亂486 亂與定28第79章 新集(12)第59章 潑河鎮(3)20 臨淮關2111 亂與定51第16章 寶刀出鞘第76章 新集(9)第2章 我是誰?304 北進14367 煤鐵時代13170 冬衣之戰1741 邊疆12296 北進610 亂中取利340 北進50396 煤鐵時代4251 邊疆225 談判5329 北進39第32章 剿匪(3)344 北進54第44章 潑皮山(3)42 邊疆13第72章 新集(5)203 冬衣之戰50354 北進6438 邊疆9第64章 鄉紳第56章 擴軍(2)4 掃平內亂4141 裝甲兵培訓班2306 北進16第55章 名將光環307 北進17469 大戰前夕136 攻克淮濱1132 淮濱31第42章 榆樹鎮車站91 亂與定33326 北進36第15章 改編(1)365 煤鐵時代11223 攻取信陽19279 婚禮
115 淮濱14431 除夕夜4199 冬衣之戰46420 盟友還是敵人75 亂與定1721 掃平內亂21338 北進48283 私語196 冬衣之戰43267 席捲南陽9218 攻取信陽14第77章 “我不是逃兵”339 北進499 談判9第43章 潑皮山(2)第13章 戒心367 煤鐵時代13第60章 潑河鎮(4)373 煤鐵時代191 談判1第35章 死守白沙第20章 收復蘭封207 攻取信陽383 亂與定2513 陳浩歸來120 臨淮關239 政變5第62章 潑河鎮(6)第37章 剿匪(8)355 煤鐵時代121 臨淮關3216 攻取信陽12300 北進10456 東京汴梁8105 淮濱4108 淮濱7281 洞房23 掃平內亂2332 邊疆353 新局4100 亂與定42220 攻取信陽16362 煤鐵時代8380 煤鐵時代26第69章 收復鄭州88 亂與定30368 煤鐵時代14436 除夕夜9325 北進35162 冬衣之戰9第78章 鞏縣東郊的頑強防禦33 邊疆42 掃平內亂2第10章 募兵283 私語4 掃平內亂486 亂與定28第79章 新集(12)第59章 潑河鎮(3)20 臨淮關2111 亂與定51第16章 寶刀出鞘第76章 新集(9)第2章 我是誰?304 北進14367 煤鐵時代13170 冬衣之戰1741 邊疆12296 北進610 亂中取利340 北進50396 煤鐵時代4251 邊疆225 談判5329 北進39第32章 剿匪(3)344 北進54第44章 潑皮山(3)42 邊疆13第72章 新集(5)203 冬衣之戰50354 北進6438 邊疆9第64章 鄉紳第56章 擴軍(2)4 掃平內亂4141 裝甲兵培訓班2306 北進16第55章 名將光環307 北進17469 大戰前夕136 攻克淮濱1132 淮濱31第42章 榆樹鎮車站91 亂與定33326 北進36第15章 改編(1)365 煤鐵時代11223 攻取信陽19279 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