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話說燕青在李師師家遇見道君皇帝,告得一道本身赦書,次後見了宿太尉,又和戴宗定計,去高太尉府中,賺出蕭讓,樂和。四個人等城門開時,隨即出城,逕趕回梁山泊來,報知上項事務。且說李師師當夜不見燕青來家,心中亦有些疑慮。卻說高太尉府中親隨人,次日供送茶飯與蕭讓、樂和,就房中不見了二人,慌忙報知都管。都管便來花園中看時,只見柳樹邊拴著兩條索,已知走了二人,只得報知太尉。高俅聽罷,吃了一驚,越添憂悶,只在府中推病不出。

次日五更,道君皇帝設朝,駕坐文德殿。文武班齊,天子宣命捲簾,旨令左右近臣,宣樞密使童貫出班。問道:「你去歲統十萬大軍,親爲招討,徵進梁山泊,勝敗如何?」童貫跪下,便奏道:「臣舊歲統率大軍,前去徵進,非不效力,奈緣暑熱,軍士不伏水土,患病者衆,十死二三,臣見軍馬艱難,以此權且收兵罷戰,各歸本營躁練。所有「御林軍」,於路病患,多有損折。次後降詔,此夥賊人,不伏招撫。及高俅以舟師徵進,亦中途抱病而返。」天子大怒,喝道:「都是汝等妒賢嫉能,奸佞之臣,瞞著寡人行事!你去歲統兵征伐梁山泊,如何只兩陣,被寇兵殺的人馬辟易,片甲只騎無還,遂令王師敗績。次後高俅那廝,廢了州邵多少錢糧,陷害了許多兵船,折了若干軍馬,自己又被寇活捉上山,宋江等不肯殺害,放將回來。寡人聞宋江這夥,不侵州府,不掠良民,只待招安,與國家出力,都是汝等不才貪佞之臣,枉受朝廷爵祿,壞了國家大事!汝掌管樞密,豈不自慚!本當拿問,姑免這次,再犯不饒!」童貫默默無言,退在一邊。

天子又問:「你大臣中,誰可前去招撫梁山泊宋江等一班人衆?」聖宣未了,有殿前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雖不才,願往一遭。」天子大喜:「寡人御筆親書丹詔。」便叫上御案,拂開詔紙,天子就御案上親書丹詔。左右近臣,奉過御寶,天子自行用訖。又命庫藏官,教取金牌三十六面,銀牌七十二面,紅錦三十六疋,綠錦七十二疋,黃封御酒一百八瓶,盡付與宿太尉。又贈正從表裡二十四疋,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次日便行。宿太尉就文德殿辭了天子。百官朝罷,童樞密羞慚滿面,回府推病,不敢入朝。高太尉聞知,恐懼無措,亦不敢入朝。有詩爲證:

一封恩詔出明光,佇看梁山盡束裝。

知道懷柔勝征伐,悔教赤子受痍傷。

且說宿太尉打擔了御酒,金銀牌面,段疋,表裡之物,上馬出城,打起御賜金字黃旗,衆官相送出南薰門,投濟州進發,不在話下。卻說燕青,戴宗,蕭讓,樂和四個,連夜到山寨,把上件事都說與宋公明並頭領知道。燕青便取出道君皇帝御筆親寫赦書,與宋江等衆人看了。吳用道:「此回必有佳音!」宋江焚起好香,取出九天玄女課來,望空祈禱祝告了,卜得個上上大吉之兆。宋江大喜,此事必成。再煩戴宗,燕青前去探聽虛實,作急回報,好做準備。戴宗,燕青去了數日,回來報說:「朝廷差宿太尉親丹詔,更有御酒,金銀牌面,紅綠錦段,表裡,前來招安,早晚到也!」宋江聽罷,大喜,在忠義堂上,忙傳將令,分撥人員,從梁山泊直抵濟州地面,扎縛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是結綵懸花,下面陳設笙簫鼓樂;各處附近州郡,僱倩樂人,分撥於各山棚去處,迎接詔-H。每一座山棚上,撥一個小頭目監管。一壁教人分投買辦品,海味,按酒,乾食等項,準備筵宴茶飯席面。

且說宿太尉奉-H來梁山泊招安,一干人馬,迤邐都到濟州。太守張叔夜出郭迎接入城,館驛中安下。太守起居宿太尉已畢,把過接風酒。張叔夜稟道:「朝廷頒詔-H來招安,已是二次,蓋因不得其人,誤了國家大事。今者太尉此行,必與國家立大功也!」宿太尉乃言:「天子近聞梁山泊一夥,以義爲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口稱替天行道,今差下官到天子御筆親書丹詔,-H賜金牌三十六面,銀牌七十二面,紅錦三十六疋,綠錦七十二疋,黃封御酒一百八瓶,表裡二十四疋,來此招安,禮物輕否?」張叔夜道:「這一班人,非在禮物輕重,要圖忠義報國,揚名後代。若得太尉早來如此,也不教國家損兵折將,虛耗了錢糧。此一夥義士歸降之後,必與朝廷建功立業。」宿太尉道:「下官在此專待,有煩太守親往山寨報知,著令準備迎接。」張叔夜答道:「小官願往。」隨即上馬出城,帶了十數個從人,逕投梁山泊來。

到得山下,早有小頭目接著,報上寨裡來。宋江聽罷,慌忙下山,迎接張太守上山,到忠義堂上,相見罷,張叔夜道:「義士恭喜!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擎丹詔,御筆親書,前來招安-H賜金牌,表裡,御酒,段疋,見在濟州城內。義士可以準備迎接詔旨。」宋江大喜,以手加額道:「宋江等再生之幸!」當時留請張太守茶飯。張叔夜道:「非是下官拒意,惟恐太尉見怪回遲。」宋江道:「略奉一杯,非敢爲禮。」張叔夜堅執便行。宋江忙教托出一盤金銀相送。張太守見了,便道:「這個決不敢受!」宋江道:「些少微物,聊表寸心。若事畢之後,尚容圖報。」張叔夜道:「深感義士厚意,且留於大寨,卻來請領,亦未爲晚。」太守可謂廉以律己者矣!有詩爲證:

濟州太守世無雙,愛黃金愛宋江。

信是清廉能服衆,非關威勢可招降。

宋江便差大小軍師,吳用,朱武,並蕭讓,樂和四個,跟隨張太守下山,直往濟州來,參見宿太尉。約至後日,衆多大小頭目,離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當時吳用等跟隨太守張叔夜連夜下山,直到濟州。次日,來館驛中,參見宿太尉,拜罷,跪在面前。宿太尉教平身起來,俱各命坐。四個謙讓,那裡敢坐。太尉問其姓氏,吳用答道:「小生吳用,在下朱武,蕭讓,樂和,奉兄長宋公明命,特來迎接恩相。兄長與弟兄,後日離寨三十里外,伏道迎接。」宿太尉大喜,便道:「加亮先生,自從華州一別之後,已經數載,誰想今日得與重會!下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懷忠義,只被奸臣閉塞,讒佞專權,使汝衆人,下情不能上達。目今天子悉已知之,特命下官到天子御筆親書丹詔,金銀牌面,紅綠錦段,御酒,表裡,前來招安。汝等勿疑,盡心受領。」吳用等再拜稱謝道:「山野狂夫,有勞恩相降臨。感蒙天恩,皆出太尉之賜。衆弟兄刻骨銘心,難以補報。」張叔夜一面設宴管待。

到第三日清晨,濟州裝起香車三座,將御酒另一處龍鳳盒內著;金銀牌面,紅綠錦段,另一處扛;御書丹詔,龍亭內安放。宿太尉上了馬,靠龍亭東行,太守張叔夜騎馬在後相陪;吳用等四人,乘馬跟著;大小人伴,一齊簇擁。前面馬上,打著御賜銷金黃旗,金鼓旗隊伍開路,出了濟州,迤邐前行。未及十里,早迎著山棚。宿太尉在馬上看了,見上面結綵懸花,下面笙簫鼓樂,迫道迎接。再行不過數十里,又是結綵山棚。前面望見香菸接道,宋江,盧俊義跪在面前,背後衆頭領齊齊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詔。宿太尉道:「都教上馬。」一同迎至水邊,那梁山泊千百隻戰船,一齊渡將過去,直至金沙灘上岸。三關之上,三關之下,鼓樂喧天,軍士導從,儀衛不斷,異香繚繞,直至忠義堂前下馬。香車龍亭,放忠義堂上。中間設著三個几案,都用黃羅龍鳳桌圍著。正中設萬歲龍牌,將御書丹詔,放在中間,金銀牌面,放在左邊,紅綠錦段,放在右邊,御酒表裡,亦放於前。金爐內焚著好香。宋江,盧俊義邀請宿太尉,張太守上堂設坐。左邊立著蕭讓,樂和,右邊立著裴宣,燕青。宋江,盧俊義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罷,蕭讓開讀詔文。

制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幹

戈,求賢未嘗少怠,愛民如恐不及,遐邇赤子,鹹知朕

心。切念宋江,盧俊義等,素懷忠義,不施暴虐,歸順

之心已久,報效之志凜然。雖犯罪惡,各有所由,察其

衷情,深可憐憫。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捧詔書

,親到梁山水泊,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

免。給降金牌三十六面,紅錦三十六疋,賜與宋江等上

頭領;銀牌七十二面,綠錦七十二疋,賜與宋江部下頭

目。赦書到日,莫負朕心,早早歸順,必當重用。故茲

詔赦,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日詔示

蕭讓讀罷丹詔,宋江等三呼萬歲,再拜謝恩已畢,宿太尉取過金銀牌面,紅綠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給散已罷。叫開御酒,取過銀酒海,都傾在裡面,隨即取過鏇杓舀酒,就堂前溫熱,傾在銀壺內。宿太尉執著金鍾,斟過一杯酒來,對衆頭領道:「宿元景雖奉君命,特御酒到此,命賜衆頭領,誠恐義士見疑,元景先飲此杯,與衆義士看,勿得疑慮。」衆頭領稱謝不已。宿太尉飲畢,再斟酒來,先勸宋江,宋江舉杯跪飲。然後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陸續飲酒,遍勸一百單八名頭領,俱飲一杯。宋江傳命,教收起御酒,卻請太尉居中而坐,衆頭領拜覆起居。宋江進前稱謝道:「宋江昨者西嶽得識臺顏,多感太尉恩厚,於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再見天日之光,銘心刻骨,不敢有忘。」

宿太尉道:「元景雖知義士等忠義凜然,替天行道,奈緣不知就裡委曲之事,因此,天子左右未敢題奏,以致耽誤了許多時。前者收得聞參謀書,又蒙厚禮,方知有此衷情。其日天子在披香殿上,官家與元景閒論,問起義士,以此元景奏知此事。不期天子已知備細,與某所奏相同。次日,天子駕坐文德殿,就百官之前,痛責童樞密,深怪高太尉,累次無功;親命取過文房四寶,天子御筆親書丹詔,特差宿某,親到大寨,啓請衆頭領。煩望義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負聖天子宣召撫安之意。」衆皆大喜,拜手稱謝。禮畢,張太守推說地方有事,別了太尉,自回城內去了。

這裡且說宋江,教請出聞參謀相見,宿太尉欣然話舊,滿堂歡喜。當請宿太尉居中上坐,聞參謀對席相陪。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當日盡皆大醉,各扶歸幕次安歇。次日又排筵,各各傾心露膽,講說平生之懷。第三日,再排席面,請宿太尉遊山,至暮盡醉方散。倏爾已經數日,宿太尉要回,宋江等堅意相留。宿太尉道:「義士不知就裡,元景奉天子-H旨而來,到此數日之久,荷蒙英雄慨然歸順,大義俱全。若不急回,誠恐奸臣相妒,別生異議。」宋江等道:「太尉既然如此,不敢苦留。今日盡此一醉,來早拜送恩相下山。」當時會集大小頭領,盡來集義飲宴。吃酒中間,衆皆稱謝。宿太尉又用好言撫卹,至晚方散。

次日早晨,安排車馬,宋江親捧一盤金珠,到宿太尉幕次,再拜上獻。宿太尉那裡肯受。宋江再三獻納,方纔收了。打疊衣箱,拴束行李鞍馬,準備起程。其餘跟來人數,連日自是朱武,樂和管待,依例飲饌,酒量高低,並皆厚贈金銀財帛,衆人皆喜。仍將金寶送聞參謀,亦不肯受。宋江堅執奉承,才肯收納。宋江遂請聞參謀隨同宿太尉回京師。梁山泊大小頭領,金鼓細樂,相送太尉下山,渡過金沙灘,俱送過三十里外,衆皆下馬,與宿太尉把盞餞行。宋江當先執盞擎杯道:「太尉恩相回見天顏,善言保奏。」宿太尉回道:「義士但且放心,只早早收拾朝京爲上。軍馬若到京師來,可先使人到我府中通報。俺先奏聞天子,使人持節來迎,方見十分公氣。」宋江道:「恩相容覆:小河水窪,自從王輪上山開創之後,卻是晁蓋上山,今至宋江,已經數載,附近居民,擾害不淺。」小可愚意,今欲罄竭資財,買市十日,收拾已了,便當盡數朝京,安敢遲滯。亦望太尉將此愚衷,上達天聽,以寬限次。」宿太尉應允,別了衆人,帶了開詔,一干人馬,自投濟州而去。

宋江等卻回大寨,到忠義堂上,鳴鼓聚衆;大小頭領坐下,諸多軍校都到堂前。宋江傳令:「衆弟兄在此,自從王輪開創山寨以來,次後晁天王上山建業,如此興旺。我自江州得衆兄弟相救到此,推我爲尊,已經數載。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見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與國家出力。今來汝等衆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我等一百八人,上應天星,生死一處。今者天子寬恩降詔,赦罪招安,大小衆人,盡皆釋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聖,莫負天子洪恩。汝等軍校,也有自來落草的,也有隨衆上山的,亦有軍官失陷的,亦有擄掠來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願去的,作數上名進發;如不願去的,就這裡報名相辭。我自發你等下山,任從生理。」宋江號令已罷,著落裴宣,蕭讓照數上名。號令一下,三軍各各自去商議。當下辭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宋江皆賞錢物,發去了;願隨去充軍者,作數報官。次日,宋江又令蕭讓寫了告示,差人四散去貼,曉示臨近州郡鄉鎮村坊,各各報知,仍請諸人到山買市十日。其告示曰:

梁山泊義士宋江等,謹以大義佈告四方。向因聚衆山林

,多擾四方百姓。今日幸蒙天子寬仁厚德,特降詔-H,

赦免本罪,招安歸降,朝暮朝覲,無以酬謝,就本身買

市十日。倘蒙不外,價前來,一一報答,並無虛謬。

特此告知,遠近居民,勿疑辭避,惠然光臨,不勝萬幸。

宣和四年三月日梁山泊義士宋江等謹請

蕭讓寫畢告示,差人去附近州郡,及四散村坊,盡行貼遍。發庫內金珠寶貝,彩段綾羅,紗緞等項,分散各頭領,並軍校人員,另選一分,爲上國進奉,其餘堆集山寨,盡行招人買市十日,於三月初三日爲始,至十三日止,宰下牛羊,醞造酒醴,但到山寨裡買市的人,盡以酒食管待,犒勞從人,至期,四方居民,擔囊負笈,霧集雲屯,俱至山寨。宋江傳令,以一舉十,俱各歡喜,拜謝下山。一連十日,每日如此。十日已外,住罷買市,號令大小,收拾赴京朝覲。宋江便要起送各家老小還鄉。吳用諫道:「兄長未可。且留衆寶眷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覲面君之後,承恩已定,那時發遣各家老小還鄉未遲。」宋江聽罷道:「軍師之言極當。」再傳將令,教頭領即便收拾,整頓軍士。

宋江等隨即火速起身,早到濟州,謝了太守張叔夜。太守即設筵,管待衆多義士,賞勞三軍人馬。宋江等辭了張太守,出城進發,帶領衆多軍馬,逕投東京來。先令戴宗,燕青前來京師宿太尉府中報知。太尉見說,隨即便入內裡,奏知天子,宋江等衆軍馬朝京。天子聞奏大喜,便差太尉並御駕指揮使一員,手持旌旄節鉞,出城迎接。當下宿太尉領聖旨出郭。且說宋江軍馬在路,甚是擺的整齊。前面打著兩面紅旗;一面上書「順天」二字,一面上書「護國」二字。衆頭領都是戎裝披掛,惟有吳學究綸巾羽服,公孫勝鶴氅道袍,魯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直裰;其餘都是戰袍金鎧,本身服色。在路非止一日,來到京師城外,前逢御駕指揮使,持節迎著軍馬。宋江聞知,領衆頭領前來參見宿太尉已畢,且把軍馬屯駐新曹門外,下了寨柵,聽候聖旨。

且說宿太尉並御駕指揮使入城,回奏天子說:「宋江等軍馬,俱屯在新曹門外,聽候聖旨。」天子乃曰:「寡人久聞梁山泊宋江等有一百八人,上應天星,更兼英雄勇猛。今已歸降,到於京師。寡人來日,引百官登宣德樓。可教宋江等,俱依臨敵披掛戎裝服色,休帶大隊人馬,只將三五百馬步軍進城,自東過西,寡人親要觀看。也教在城軍民,知此英雄豪傑,爲國良臣。然後卻令卸其衣甲,除去軍器,都穿所賜錦袍,從東華門而入,就文德殿朝見。」御駕指揮使直至行營寨前,口傳聖旨,與宋江等知道。

次日,宋江傳令,教「鐵面孔目」裴宣,選揀彪形大漢,五七百步軍,前面打著金鼓旗,後面擺著槍刀斧鉞,中間豎著「順天」,「護國」二面紅旗,軍士各懸刀劍弓矢,衆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掛,戎裝袍甲,擺成隊伍,從東郭門而入。只見東京百姓軍民,扶老挈幼,迫路觀看,如睹天神。是時天子引百官在宣德樓上,臨軒觀看。見前面擺列金鼓旗,槍刀斧鉞,各分隊伍;中有踏白馬軍,打起「順天」,「護國」二面紅旗,外有二三十騎馬上隨軍鼓樂;後面衆多好漢,簇簇而行。怎見得英雄好漢,入城朝覲,但見:

風清玉陛,露挹金盤。東方旭日初昇,北闕珠簾半卷。

南薰門外,百八員義士歸心;宣德樓前,億萬歲君王刮

目。肅威儀乍行朝典,逞精神猶整軍容。風雨日星,並

識天顏之霽;電雷霹靂,不煩天討之威。帝闕前萬靈鹹

集;有聖,有仙,有那吒,有金剛,有閻羅,有判官,

有門神,有太歲,乃至夜叉鬼魔,共仰道君皇帝;鳳樓

下百獸來朝:爲彪,爲豹,爲麒麟,爲狻猊,爲犴□,

爲金翅,爲雕鵬,爲龜猿,以及犬鼠蛇蠍,皆知宋主人

王。五龍夾日:是爲「入雲龍」,「混江龍」,「出林

龍」,「九紋龍」,「獨角龍」,如「出洞蛟」,「翻

江蜃」,自逐隊朝天;衆虎離山:是爲「插翅虎」,「

跳澗虎」,「錦毛虎」,「花項虎」,「青眼虎」,「

笑面虎」,「矮腳虎」,「中箭虎」,若「病大蟲」,

「母大蟲」,亦隨班行禮。原稱公侯伯子的,應諳朝儀

;誰知塵舞山呼,亦許園丁,醫算,匠作,船工之輩。

凡生毛髮鬚髯的,自堪寵命;豈意緋袍紫綬,並加婦人

,浪子,和尚,行者之身。擬空名,則太保,軍師,郡

馬,孔目,郎將,先鋒,官銜早列;比古人,則霸王,

李廣,關索,溫侯,尉遲,仁貴,當代重生。有那生得

好的,如「白麪郎」插一枝花,擎著笛、扇、鼓、,

欲歌且舞。看這生得醜的,似「青面獸」蒙鬼臉兒,拿

著槍、刀、鞭、箭,會戰能徵。長的比「險道神」,身

長一丈;很的像「石將軍」,力鎮三山。發可赤,眼可

青,俱各抱丹心一片;摸得天,跳得浪,決不走邪佞兩

途。喜近君王,不似昔時「無面目」;恩寬防禦,果然

此日「沒遮攔」。試看全夥裡舞槍弄棒的書生,猶勝滿

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義士今欣遇主,皇家始慶得人!

且說道君皇帝,同百官在宣德樓上,看了梁山泊宋江等這一行部從,喜動龍顏,心中大悅,與百官道:「此輩好漢,真英雄也!」歎羨不已。命殿頭官傳旨,教宋江等各換御賜錦袍見帝。殿頭官領命,傳與宋江等,向東華門外脫去戎裝慣帶,穿了御賜紅綠錦袍,誓帶金銀牌面,各帶朝天巾幘,抹綠朝靴。惟公孫勝將紅錦裁成道袍,魯智深縫做僧衣,武行者改作直裰,皆不忘君賜也。宋江,盧俊義爲首,吳用,公孫勝爲次,引領衆人,從東華門而入。當日整肅朝儀,陳設鸞駕,辰牌時候,天子駕升文德殿。儀禮司官,引宋江等依次入朝,排班行禮。殿頭官贊拜舞起居,三呼萬歲已畢,天子欣喜,-H令宣上文德殿來,照依班次賜坐。命排御筵:-H光祿寺擺宴,良醞署進酒,珍羞署造食,掌醢署造飯,大官署供膳,教坊司奏樂。天子親御寶座陪宴,只見:

九重門啓,鳴噦噦之鸞聲;閶闔天開,睹巍巍之龍袞。

筵開玳瑁,七寶器黃金嵌就;爐列麒麟,百和香龍腦修

成。玻璃盞間琥珀鍾,瑪瑙杯聯珊瑚。赤瑛盤內,高

堆麟脯鸞肝;紫玉碟中,滿駝蹄熊掌。桃花湯潔,縷

塞北之黃羊;銀絲膾鮮,剖江南之赤鯉。黃金盞滿泛香

醪,紫霞杯浮瓊液。五俎八簋,百味庶羞。糖澆就甘

甜獅仙,面製成香酥定勝。方當酒進五巡,正是湯陳三

獻,教坊司鳳鸞韶舞,禮樂司排長伶官。朝鬼門道,分

門開說,頭一個裝外的,黑漆頭,有如明鏡,描花羅

,儼若生成;第二個戲色的,系離水犀角腰帶,裹紅

花綠葉羅巾,黃衣□長襯短靴,衫油襟密排山水樣;

第三個末色的,裹結絡球頭帽子,著□役疊勝羅衫,最

先來提掇甚分明,念幾段雜文真罕有;第四個淨色的,

語言動衆,顏色繁過,依院本填腔調曲,按格範打諢發

科;第五個貼淨的,忙中九伯,眼目張狂,隊額角塗,

一道明戧,劈面門抹兩色蛤粉,裹一頂油油膩膩舊頭巾

,穿一領邋邋遢遢潑戲襖,吃六棒板不嫌疼,打兩杖

麻鞭渾似耍。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

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個個青巾桶帽,人

人紅帶花袍。吹龍笛,擊鼉鼓,聲震雲霄;彈錦瑟,撫

銀箏,韻驚魚鳥。吊百戲衆口譁,縱諧語齊聲喝采。

裝扮的是:「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搬演的是:「玄宗夢遊廣寒殿」,「狄青夜奪崑崙關」。也有神仙道侶,亦有孝子順孫。觀之者,真可堅其

心志;聽之者,足以養其性情。須臾間,八個排長,簇

擁著四個美人,歌舞雙行,吹彈並舉。歌的是:「朝天

子」,「賀聖朝」,「感皇恩」,「殿前歡」,治世之

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觀音」,「柳青娘」,

「鮑老兒」,淳正之態。果然道:百寶裝腰帶,珍珠絡

臂□;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大宴已成,衆樂齊舉。主上無爲千萬壽,天顏有喜萬方同。有詩爲證:

九重鳳闕新開宴,千歲龍墀舊賜衣。蓋世功名能自立,

矢心忠義豈相違。

且說天子賜宋江等筵宴,至暮方散。謝恩已罷,宋江等俱各簪花出內,在西華門外,各各上馬,迴歸本寨。次日入城,禮儀司引至文德殿謝恩,喜動龍顏,天子欲加官爵,-H令宋江等來日受職。宋江等謝恩,出朝回寨,不在話下。又說樞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勞,不可輒便加爵,可待日後征討,建立功勳,量加官賞。現今數萬之衆,逼城下寨,甚爲不宜。陛下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原是京師有被陷之將,仍還本處,外路軍兵,各歸原所。其餘人衆,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開去,此爲上策。」

次日,天子命御駕指揮使,直至宋江營中,口傳聖旨,令宋江等分開軍馬,各歸原所。衆頭領聽得心中不悅,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開。俺等衆頭領,生死相隨,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們只得再回梁山泊去。」宋江急忙止住,遂用忠言懇求來使,煩乞善言回奏。那指揮使回到朝廷,那裡敢隱蔽,只得把上項所言,奏聞天子。天子大驚,急宣樞密院官計議。有樞密使童貫奏道:「這廝們雖降,其心不改,終貽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傳旨,賺入京城,將此一百八人,盡數剿除,然後分散他的軍馬,以絕國家之患。」天子聽罷,聖意沉吟未決。向那御屏風背後,轉出一大臣,紫袍象簡,高聲喝道:「四邊狼煙未息,中間又起禍胎,都是汝等庸惡之臣,壞了聖朝天下。」正是隻憑立國安邦口,來救驚天動地人。畢竟御屏風後喝的那員大臣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第84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116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第14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東京城獻俘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42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69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第115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第23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第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97回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第48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56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11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91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第89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29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第63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第13回 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105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迴風燒賊寇第39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106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汩沒破堅城第75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欽差第16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第17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東京城獻俘第12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03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第54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14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68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第10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第34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118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第65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82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第20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第06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第24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第116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第98回 張清緣配瓊英 吳用計鴆鄔梨第114回 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第83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58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第35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106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汩沒破堅城第28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第43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第107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第76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第34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31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第82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第113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第21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第89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第107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第77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108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第01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第70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第11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85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第102回 王慶因奸吃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第104回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雙並舊強人第38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48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72回 柴進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鬧東京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114回 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第111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第47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第08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65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39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59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第84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116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第14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東京城獻俘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42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69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第115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第23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第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97回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第48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56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11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91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第89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29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第63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第13回 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105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迴風燒賊寇第39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106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汩沒破堅城第75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欽差第16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第17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東京城獻俘第12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03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第54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14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68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第10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第34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118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第65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82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第20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第06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第24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第116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第98回 張清緣配瓊英 吳用計鴆鄔梨第114回 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第83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58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第35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106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汩沒破堅城第28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第43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第107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第76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第34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31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第82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第113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第21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第89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第107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第77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108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第01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第70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第11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85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第102回 王慶因奸吃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第104回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雙並舊強人第38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第48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72回 柴進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鬧東京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114回 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第111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第47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第08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第15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65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39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59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